孙丽娜;于金玲;张成明;王森林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戊四氮(PIZ)致痫大鼠脑内血管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0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6只),PTZ致痫组(PTZ组,24只),丙戊酸钠干预组(VPA组,24只),小剂量天麻素干预组(Gs组,24只)和大剂量天麻素干预组(Gb组,24只),每组再分4个时间点(12 h、48 h、5 d和7d).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D34的变化.结果:除对照组无痫样发作外,其余各组全部出现Racine分级Ⅳ~Ⅴ级痫样发作.PTZ组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周边细胞均有明显的TUNEL染色阳性表达,而干预组阳性细胞显著减少.MMP-9染色在PTZ组海马区血管有高表达,与VPA组、Gs组和Gb组比较IO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TZ组CD34表达水平增高明显,与VPA组、Gs组和Gb组比较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大、小剂量天麻素和丙戊酸钠都能减轻PTZ致痫大鼠海马区血管的损伤,两种药物疗效相当.
作者:穆朝娟;张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通过检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探讨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为评价病情提供帮助.方法:选择ACI患者(128例)和未卒中对照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Lp-PLA2的水平.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计算脑梗死体积大小,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中风量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结果:(1)ACI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06,P=0.000).(2)Lp-PLA2与HDL-C负相关(rs=-0.804,P=0.000),与TC、LDL-C正相关(r=0.919,P=0.000;r=0.914,P=0.000).(3)血浆Lp-PLA2水平随脑梗死体积增加而呈递增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45,P=0.296);(4)血浆Lp-PLA2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93,P=0.00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浆Lp-PLA2水平正相关(rs=0.829,P=0.001).结论:ACI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升高,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而与脑梗死体积无关.
作者:梁江红;魏麓云;何亚丽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血液常规检验是为重要和普及的检验项目之一,但由于各实验室的人员素质的不同,使各实验室之间,甚至同一室的检测结果往往差异较大,如何提高人员的素质,确保血常规检验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曾素根;贾永前;黄玉霞;庄利芳;江虹;粟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量化研究前列腺按摩疼痛规律.方法:6个月有62例受检者接受103次前列腺按摩,其中分别有30例和11例接受2次和3次按摩.每位受检者均对每次按摩疼痛指数进行打分和检查前列腺液常规.结果:3次按摩疼痛指数分别为7.0±2.0、5.7±2.0和4.5±2.7,3次按摩疼痛指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疼痛指数和前列腺液常规检测结果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前列腺按摩时疼痛指数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但受检者随着按摩次数增加其疼痛指数有减低的趋势.
作者:程洁敏;姜海洋;邓英太;林杨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外科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5~12岁手外科手术患儿,其中骨骼伤23例,软组织伤37例.分为A、B两组,A组31例,静脉留置针腋路臂丛神经穿刺,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连续臂丛阻滞麻醉,术毕带留置针回房,间断给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B组29例,盐酸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术毕自控静脉镇痛.记录分析两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并发症及相关费用.结果:两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较多(P<0.05),B组麻醉相关费用较高(P<0.05).结论: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手外科麻醉及术后镇痛,安全、高效、简便、价廉,值得推广.
作者:周荣苍;张智勇;才素芬;曹喆峰;杨东红;杜宁;张福海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FHIT基因外显子5、8纯合性缺失与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18例正常胃组织中FHIT基因外显子5、8的纯合性缺失和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FHIT蛋白阴性表达率及外显子5、8纯合性缺失率在胃癌组织中均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FHIT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FHIT基因外显子5、8纯合性缺失与FHIT蛋白阴性表达有显著相关性(r=0.59,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FHIT基因外显子5、8纯合性缺失可能是引起FHIT蛋白表达降低并进而导致胃癌发生的重要机制.
作者:李冬霞;刘国庆;冯艳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化学发光法检测53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Hcy水平,以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1例和脑梗死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结果: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Hcy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与脑梗死组无明显差异.颈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无斑块形成组,而与脑梗死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严重程度和发展进程有重要关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预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
作者:杨秀蓉;李国雄;刘志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比较减重步行训练配合常规康复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63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减重步行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组为治疗组(32例),常规康复治疗组为对照组(31例).经过6周训练,每周训练5次,训练前后进行如下评定:(1)功能性步行量表(FAC);(2)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 Meyer量表);(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4)Berg平衡量表.结果:治疗后步行能力FAC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下肢运动能力及平衡能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减重训练配合常规康复治疗比常规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能力有更好的恢复效果
作者:黄怡;陈瑞林;万新炉;潘翠环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体外优化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进行纯化、扩增,同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获得足量细胞用于材料细胞的相容性研究.方法:抽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相结合进行分离培养,观察其增殖和生长特性,绘制生长曲线,测定贴壁率.结果: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相结合得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度高,性状稳定,生长曲线相似,传代后第12小时贴壁率高达90%;Giemsa染色光镜观察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单核细胞,呈梭形或不规则长多边形.结论:建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适条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强,可作为材料细胞相容性研究的受试细胞,并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作者:刘光萍;杨佑成;刘永涛;蔡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124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观察组63例在行子宫肌瘤剔除前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然后行子宫肌瘤挖出术,对照组61例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4.20±22.78)mL,对照组为(95.52±25.82)mL;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5.08±10.65)min,对照组为(62.70±12.5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1);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发热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腹痛的病例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随访两组月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可减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时的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快,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蒋本贵;张春玉;张伟峰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总结32例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经血管内途径,采用可脱性弹簧圈对32例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行栓塞治疗:术后早期处理出血、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及有效的对症治疗.结果:成功栓塞32个动脉瘤,术后动脉瘤腔100%闭塞者21例,95%闭塞者9例,90%闭塞者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并发脑血管痉挛4例,死亡1例.术后26例随访3个月~2年无再出血.结论:对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采用微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疗效可靠;早期治疗、正确处理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早期处理出血、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方法.
作者:李真保;徐善水;方兴根;沈恒升;许安定;潘先文;江晓春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7年2月20日至2008年8月20日广东省普宁市华侨医院住院或门诊临床诊断为儿童哮喘的患儿73例分为两组,A组36例,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每天2次,加孟鲁司特5 mg每晚1次×3个月治疗.B组37例,单用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每天2次,观察1周后两组患儿咳嗽,气喘症状及肺部罗音情况,3个月时肺功能第1利用力呼气容积(FEV1)指标及1年随访复发情况.结果:1周后A组显效及总有效率优于B组(P<0.05),治疗3个月FEV1有明显差异,随访1年复发率A组(2/30)与B组(7/31)无明显差异.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信必可都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但不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卓全;陈发明;戴珂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e对家兔触发性室性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异丙肾上腺素诱导产生模型,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异搏定0.4 mg/kg)和实验组(人参皂甙Re 20、10、5 mg/kg),观察转为窦性节律持续时间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1)异博定组维持窦性节律时间为(177.00±5.66)s,治疗后1、3、5 min血流动力学各指标与模型组同时段相比,有显著性下降.(2)人参皂甙Re各组维持窦性节律时间分别是(177.83±5.31)s、(21.00±2.83)s、(4.50±1.64)s,治疗后1、3、5 min血流动力学各指标与模型组同时段相比,均有显著性下降,呈剂量依赖性,呈负相关.结论:人参皂甙Re可用于触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对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影响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陈彩霞;张宏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20例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20例漏斗胸患者行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术前心理护理,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加强呼吸道护理,采取合理止痛及指导康复期活动等护理措施.结果:所有病例无术后呼吸道、心血管等并发症出现,住院7~12 d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胸腔镜辅助下微创Nuss术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确保手术成功,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包德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具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子女的胰岛素抵抗及血清脂联素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具有不同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子女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父母一方患高血压的30例为单亲组;父母双方均患高血压的30例为双亲组;选择父母双方均无高血压的30例为对照组.受试者空腹抽肘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双亲组、单亲组研究对象胰岛素抵抗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双亲组胰岛素抵抗水平较单亲组高,(P<0.01).双亲组、单亲组血清脂联素较对照组低(P<0.01),同时双亲组较单亲组低(P<0.05).双亲组、单亲组胰岛素抵抗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呈Spearman负相关.结论:具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子女,在未发生高血压之前已经存在胰岛素抵抗和低脂联素血症.这可能是高血压发生的原因,而不是高血压的后果.提示具有胰岛素抵抗与低脂联素血症的健康子女将来更易患高血压,为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常瑜;王修卫;杨忠玺;傅增泮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内脏脂肪容积和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内脏脂肪容积,分为非内脏肥胖组和内脏肥胖组,均采用CT在L4-5水平扫描,进行皮下及内脏脂肪容积测定;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测定相关的人体指标、空腹血生化检查.结果:肥胖组内脏脂肪容积平均值为132.10 cm2,非肥胖组内脏脂肪容积平均值为72.32 cm2:内脏肥胖组比非肥胖组甘油三酯水平增高;内脏肥胖组IR平均值为2.60,非肥胖组IR平均值为1.22,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显著相关,其中内脏脂肪是IR的大影响因素.结论:内脏脂肪容积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影响因子.
作者:步军;张扬;陈辉;梁治平;黄结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从细胞凋亡和细胞内钙调节的角度探讨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阻断剂--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机制.方法: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造心衰模型,分为心衰组与治疗组,治疗组给予氯沙坦干预.同期选择8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检测血清中CPK、CK-MB及LDH的含量.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组织匀浆中Ca2+的变化.结果:心衰组与治疗组相比,心肌细胞损伤明显,并可见凋亡小体.心肌组织中CPK、CK-MB和LDH活力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心肌组织中的Ca2+含量升高(P<0.01):治疗组与心衰组相比Ca2=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力衰竭过程中发生了心肌细胞凋亡,氯沙坦可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使心肌超微结构受损减轻,心肌酶外漏减少.心衰时心肌组织匀浆中Ca2+增加,可能是肌浆网钙泵活性受损.氯沙坦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及Ca2+超载有积极逆转心肌受损,改善心衰进程作用.
作者:邱红;朱红枫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非透析患者脂蛋白(a)[Lp(a)]、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47例尿毒症非透析患者血清Lp(a)、UA及CRP的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尿毒症患者血Lp(a)、UA、CRP水平均较对照组呈显著性升高(P<0.01).47例患者中有心血管疾病患者24例,无心血管疾病患者23例,心血管疾病组的Lp(a)、UA及CRP明显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P<0.01),且两组的Lp(a)、UA及CRP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证实:Lp(a)、UA及CRP是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及慢性炎症状态,Lp(a)、UA、CRP升高是导致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蔡楚丹;蔡聪;卢娟娟;钟卓衡;周佩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恶性肿瘤的病死率中胃癌居第二位[1].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根治胃癌的有效方法,然而,仅有30%~40%的胃癌患者可能通过单纯的手术治疗而获得治愈,大部分患者死于肿瘤的再发或远处转移[2].寻求手术以外的途径治疗胃癌的转移、复发成为了胃癌综合治疗的重点和热点.
作者:肖子理;沈志勇;倪醒之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七氟烷与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检术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择期行无痛宫腔镜检术患者,均分为两组,S组为丙泊酚复合七氟烷组(丙泊酚诱导后吸入七氟烷),R组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丙泊酚诱导后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严密监测并记录围术期患者的心率、平均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总时间、术毕苏醒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术毕10 min镇静遗忘效果、患者满意度、心血管用药情况以及术毕1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种麻醉方法均取得满意麻醉效果,S组相比之下麻醉更加平稳,苏醒更快更彻底.结论:丙泊酚-七氟烷复合麻醉更适合应用于宫腔镜检术.
作者:王创业;余奇劲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