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创业;余奇劲
目的:探讨冠心痛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炎症反应及其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5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患者纳入冠心痛(CHD)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1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7例,时照组30例为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者.所有对象造影前采集血标本以检测Lp-PLA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1)冠心病组血浆Lp-PLA2、hs-CRP均高于对照组(P<0.01).(2)AMI组与UAP组血Lp-PLA2、hs-CR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均高于SAP组(P<0.05);多支血管病变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双支和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P<0.05).(3)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血浆Lp-PLA2水平与hs-CRP、Gensini积分水平呈显著相关(r=0.638,P<0.01;r=0.626,P<0.05).结论:血浆Lp-PLA2水平能反映冠脉炎症活动性状况,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作者:李海云;高大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RS-1型多系统电脑治疗仪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住院分娩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RS-1型多系统电脑治疗仪进行电脑子宫复旧治疗,对照组用人工宫底按摩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第三产程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和尿潴留、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产妇第三产程后2 h内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13.952 8,P<0.01),产后24 h出血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t=7.7600,P<0.01),产妇尿潴留和便秘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x2=5.765 8,P<0.05;x2=4.439 9,P<0.05).结论:RS-1型多系统电脑治疗仪可以明显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减少产后尿潴留和便秘的发生,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家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孕妇资料,按1∶2配对发生或未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例共72例.比较孕前、妊娠早期、中期及怀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的临床指标,筛选有意义的指标并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孕前蛋白尿>0.5 g/24 h、妊娠中期平均动脉压升高以及妊娠20周后血尿酸增加是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指标.结论:孕前蛋白尿、妊娠中期平均动脉压和怀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的血尿酸水平有助于诊断.
作者:钟清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研究MRI对肝脏体积测量的准确度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MRI肝脏扫描,其中一组8例行原位肝移植术,一组22例,均为肝肿瘤,接受肝右叶切除术.在T2压脂序列上测量全肝或肝右叶体积,将结果与手术后水浸法得出的肝体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I测量全肝及肝右叶平均体积分别为(862.3±199.7)mL、(644.5±122.6)mL,水浸法测得全肝及肝右叶体积分别为(841.3.±156.3)mL、(621.7±115.2)mL.两种方法所测结果经配对t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测量误差平均-8.49%~8.93%.结论:MRI可较准确地测量肝脏体积,具有可靠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加胜;柏根基;祁付珍;李迎春;王家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总结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方法:68例患者均在手术中由手术医生留置一条鼻肠管,手术后12 h即开始从鼻肠管泵入肠内营养液,肠内营养液滴入量由每天500 mL逐渐增至每天1500 mL,滴入速度由20~30 mL/h开始,后每12~24 h增加15~25 mL,维持5~7 d.结果:68例患者其中21例术后36 h内恢复肛门排气,26例术后36~48 h有肛门排气,其余的肛门排气均在72 h内.66例治愈,术后9~11 d出院.1例发生吻合口瘘,经暂停肠内营养,情况稳定后再继续管饲,1个月后痊愈出院.1例发生严重腹泻,经用肠道解痉药及收敛药及更换营养液后13 d出院.结论:根治性全胃切除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能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并能降低经济负担.
作者:谭瑞香;刘芬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7年2月20日至2008年8月20日广东省普宁市华侨医院住院或门诊临床诊断为儿童哮喘的患儿73例分为两组,A组36例,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每天2次,加孟鲁司特5 mg每晚1次×3个月治疗.B组37例,单用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每天2次,观察1周后两组患儿咳嗽,气喘症状及肺部罗音情况,3个月时肺功能第1利用力呼气容积(FEV1)指标及1年随访复发情况.结果:1周后A组显效及总有效率优于B组(P<0.05),治疗3个月FEV1有明显差异,随访1年复发率A组(2/30)与B组(7/31)无明显差异.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信必可都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但不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卓全;陈发明;戴珂 刊期: 2009年第14期
1980年被正式命名的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是由50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与表皮生长因子(EGF)共用EGF受体(EGFR),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家族一员.TGF-α广泛分布于肿瘤细胞、转化细胞、胚胎组织中,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亦有着重要作用.其受体分子靶向药物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能否有益于肺纤维化的治疗值得关注.
作者:李伟峰;李理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总结结肠癌并发急腹症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旨在提高该病一期手术治愈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共20例以急腹症为表现的结肠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中18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1例行一期切除吻合、盲肠造瘘术,1例行一期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瘘术,均治愈出院.结论:结肠癌并急腹症时术前易误诊,需认真采习病史,开拓思路,仔细鉴别则可提高术前确诊率.治疗上,术式的选择得当则可取得满意的效果.而术中肠道灌洗、新吻合技术的应用,术后全肠外营养的支持治疗更可提高一期切除吻合率.
作者:欧卫权;孙昕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建立大鼠PDLLA/NGF(外消旋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复合套管模型和大鼠外周神经自体神经移植神经再生模型,观察对比各模型神经恢复过程中机械痛觉超敏的变化及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改变,探讨两种神经再生模型中神经再生与神经性疼痛的联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为坐骨神经挤压模型组;B组为PDUA/NGF套管修复模型组,C组假手术组.分别制成模型后,术后18 d起检测机械刺激阈值及c-Fos表达计数.结果:A、B组各项指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c-fos表达阳性细胞计数及机械痛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模型再生神经生长进入去神经支配区域时,均出现支配区域的痛觉超敏和疼痛相关行为,神经性疼痛的发生时间、强度以及恢复均有不同,并和神经再生情况相关,提示神经性疼痛是评估神经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的参数.
作者:邬明;唐忠志;陈谦;程青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1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周,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TAA)制成大鼠肝硬化模型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组),左旋精氨酸(L-Arg)(L-Arg组)、左硝基精氨酸甲基酯(L-NAME)(L-NAME组)各10只,各2周.测定门静脉压力(PVP)、血浆NO、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和内毒素(ETX)含量,观察回肠膜病理改变.结果:NS组大鼠肠黏膜损伤指数、PVP、NO、DAO、D-LA和ETX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L-Arg组上述指标较NS组显著升高(P<0.05),L-NAME组上述指标较NS组显著下降(P<0.05),各指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门静脉压力升高是导致肝硬化大鼠肠道通透性升高的直接因素,而ETX和NO的升高维持了门静脉的高动力循环,降低NO水平可改善高动力循环,对肠黏膜通透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谊;张启瑜;廖毅;施红旗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精子质量与形态学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关系.方法:248份精液标本按WHO标准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应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分析精子密度、活力、活率以及动态参数:采用WHO推荐的DiffQuik快速染色方法对精子形态进行染色;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8份精子质量分析中,精子活力不足占74.6%,精子活力正常占25.4%,少精症占5.6%,少弱精症占4.8%,正常精液占24.6%;248份精子形态学分析中,形态正常精液占73.4%,畸形精子症占26.6%.精子活力和活率与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呈显著性正相关(r=0.52,r=0.53,P<0.01);各运动参数和精子密度也与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精子活力正常组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明显高于精子活力低下组(P<0.01).结论:精子活力不足和畸形精子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精子形态与精子活力、活率、密度和运动参数有密切关系,精子质量和形态学分析在临床男性不育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周其赵;陈思梅;冯春琼;邹亚光;孙德华;李铁求;李飞;毛向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从细胞凋亡和细胞内钙调节的角度探讨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阻断剂--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机制.方法: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造心衰模型,分为心衰组与治疗组,治疗组给予氯沙坦干预.同期选择8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检测血清中CPK、CK-MB及LDH的含量.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组织匀浆中Ca2+的变化.结果:心衰组与治疗组相比,心肌细胞损伤明显,并可见凋亡小体.心肌组织中CPK、CK-MB和LDH活力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心肌组织中的Ca2+含量升高(P<0.01):治疗组与心衰组相比Ca2=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力衰竭过程中发生了心肌细胞凋亡,氯沙坦可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使心肌超微结构受损减轻,心肌酶外漏减少.心衰时心肌组织匀浆中Ca2+增加,可能是肌浆网钙泵活性受损.氯沙坦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及Ca2+超载有积极逆转心肌受损,改善心衰进程作用.
作者:邱红;朱红枫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二维血流显像技术在超声诊断乳腺纤维腺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的灰阶血流(B-flow)与高频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B-flow技术在乳腺纤维腺瘤的血流检出率及血流信号优良率显著高于CDFI(P<0.01).结论:B-flow技术可更清晰和更全面地观察乳腺纤维腺瘤内部血流及血管形态,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林苏琼;杨乐平;沈嫱;孙鹏涛;王景彩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了解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化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对43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MVP方案进行常规化疗,测定其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肺癌化疗前CD3、CD4、CD4/CD8比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Ⅲ~Ⅳ期与Ⅰ~Ⅱ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与年龄密切相关.所有病例在化疗后下降更显著.VD8化疗前升高,化疗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化疗可使本已下降的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力进一步恶化.
作者:狄松波;陈清勇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出现的骨髓抑制与远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接受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方案全身联合化疗至少3周期的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了解化疗期间出现的骨髓抑制对远期疗效的预测作用.结果:0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99 d,Ⅰ~Ⅱ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581 d,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65 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骨髓抑制组(G 1-4)和无骨髓抑制组(G 0)比较,中位生存时间(558 d vs 299 d)、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对于进展期胃癌,化疗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抑制与远期生存时间的延长明显相关,而未出现中性粒细胞抑制可能提示药物剂量的不足.
作者:陈志刚;邹征云;朱梅;钱晓萍;刘宝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总结32例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经血管内途径,采用可脱性弹簧圈对32例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行栓塞治疗:术后早期处理出血、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及有效的对症治疗.结果:成功栓塞32个动脉瘤,术后动脉瘤腔100%闭塞者21例,95%闭塞者9例,90%闭塞者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并发脑血管痉挛4例,死亡1例.术后26例随访3个月~2年无再出血.结论:对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采用微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疗效可靠;早期治疗、正确处理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早期处理出血、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方法.
作者:李真保;徐善水;方兴根;沈恒升;许安定;潘先文;江晓春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急性自发性脑干出血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例急性自发性脑干出血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除了常规降颅压,控制血压,防治并发症,支持对症治疗以外,均给予机械通气.观察机械通气治疗前后呼吸指标的变化,并观察机械通气对急性自发性脑干出血预后的影响.结果:20例急性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机械通气治疗24 h后各项指标包括R、血pH、PaO2、PaCO2、SaO2与机械通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其中好转出院14例(70%),自动出院4例(20%),死亡2例(10%).结论:急性自发性脑干出血并发呼吸衰竭早期行机械通气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朱刚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七氟烷与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检术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择期行无痛宫腔镜检术患者,均分为两组,S组为丙泊酚复合七氟烷组(丙泊酚诱导后吸入七氟烷),R组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丙泊酚诱导后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严密监测并记录围术期患者的心率、平均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总时间、术毕苏醒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术毕10 min镇静遗忘效果、患者满意度、心血管用药情况以及术毕1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种麻醉方法均取得满意麻醉效果,S组相比之下麻醉更加平稳,苏醒更快更彻底.结论:丙泊酚-七氟烷复合麻醉更适合应用于宫腔镜检术.
作者:王创业;余奇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具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子女的胰岛素抵抗及血清脂联素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具有不同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子女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父母一方患高血压的30例为单亲组;父母双方均患高血压的30例为双亲组;选择父母双方均无高血压的30例为对照组.受试者空腹抽肘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双亲组、单亲组研究对象胰岛素抵抗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双亲组胰岛素抵抗水平较单亲组高,(P<0.01).双亲组、单亲组血清脂联素较对照组低(P<0.01),同时双亲组较单亲组低(P<0.05).双亲组、单亲组胰岛素抵抗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呈Spearman负相关.结论:具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子女,在未发生高血压之前已经存在胰岛素抵抗和低脂联素血症.这可能是高血压发生的原因,而不是高血压的后果.提示具有胰岛素抵抗与低脂联素血症的健康子女将来更易患高血压,为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常瑜;王修卫;杨忠玺;傅增泮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绿脓杆菌所导致的烧伤创面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u)大鼠肺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将80只SPF级SD大鼠完全随机地分为创面脓毒症组和对照组两组.于创面接种绿脓杆菌或生理盐水0、2、12、24和48 h处死后,计数创面组织细菌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行损伤评分,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计量凋亡指数(AI),分析组织细菌量与凋亡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肺组织病理观察及损伤评分显示创面脓毒症组损伤改变明显重于同时间对照组.TUNEL法检测发现创面脓毒症组AI明显高于同时间对照组AI,且在24 h AI高.组织细菌量与AI相关性分析显示,组织细菌量在0~24 h与AJ呈正线性相关.结论:细胞凋亡可能在脓毒症ALI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彭程;贺全勇;彭浩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