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文芳
水蛭致鼻出血是热带基层部队常见的多发病之一,虽然出血量及出血频率各不相同,但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压力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基层部队官兵任务繁重,长期反复鼻出血常引起非战减员,影响部队的战斗力.近年来,我所共治疗官兵鼻腔水蛭致鼻出血病例38例,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希望为基层卫生工作提供参考,以期为基层部队官兵水蛭致鼻出血提供简易实用的诊治方法.
作者:贾剑岗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Ki67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199例甲状腺石蜡标本的Ki67和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其中甲状腺癌76例(乳头状癌35例、滤泡癌22例、髓样癌19例);甲状腺良性肿瘤72例;癌旁甲状腺组织41例;正常甲状腺组织10例.结果:Ki67蛋白表达在甲状腺癌组织、甲状腺良性肿瘤、癌旁甲状腺组织、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3%(58/76)、11.1%(8/72)、17.1%(7/41)、10.0%(1/10);甲状腺癌组织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χ2=15.486,P=0.002),明显高于癌旁甲状腺组织(χ2=12.264,P=0.012),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χ2=19.652,P=0.000).Survivin蛋白表达在甲状腺癌组织、癌旁甲状腺组织、癌甲状腺组织、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9.5%(68/76)、13.9%(10/72)、28.1%(9/32)、10.0%(1/10);甲状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χ2=18.652,P=0.000),明显高于癌旁甲状腺组织(χ2=11.821,P=0.014),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χ2=21.572,P=0.000).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中Ki67、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4%(38/44)和88.9%(40/4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Ki67、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62.5%(20/32)和77.4%(24/31),χ2=9.053,P=0.041;χ2=9.417,P=0.035].76例甲状腺癌组织中Ki67、surviv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3=0.301,P=0.015).结论:Ki67和survivin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过表达与淋巴转移有关,有希望预测甲状腺癌的淋巴转移及成为临床治疗的靶点.
作者:冯雯;曹亦军;张计训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镜、超声定向穿刺外引流对闭合性外伤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外伤性胰腺炎早期应用腹腔镜、超声定向穿刺外引流治疗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腹腔镜外引流治愈11例,形成胰腺假性囊肿再次开腹引流手术1例,中转开腹2例;超声定向穿刺引流治疗治愈7例,形成胰腺假性囊肿再次开腹引流手术2例,病情加重再次开腹引流手术2例.结论:闭合性外伤性胰腺炎的早期可应用腹腔镜或超声定向穿刺进行外引流治疗,可避免开腹手术.
作者:符国宏 刊期: 2009年第19期
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本科采用后路椎弓根固定共治疗65例胸腰椎急性骨折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明川;李瑞宵;郭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BMSC)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血管新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MSCs,通过体外BMSC/微血管内皮细胞共同培养模型,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观察BMSCs条件培养基对微血管内皮增殖、迁移的影响,利用细胞外基质管腔形成实验评价BMSCs对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BMSCs上清条件培养基、BMSCs/微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上清条件培养基与对照组比较可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0.165±0.011)vs(0.170±0.008)vs(0.152±0.010),P<0.05]、划痕修复能力[(1850.269±32.64)μm vs(2025.420±134.300)μm vs(1695.891±32.073)μm,P<0.05]和管腔形成能力[(3.69±O.28)mm/mm2 vs(6.59±0.24)mm/mm2 vs(1.47±0.21)mm/mm2].结论:BMSCs分泌的因子可以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血管新生.BMSCs移植治疗脑缺血,不仅通过神经保护起作用,也通过影响微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新生发挥治疗作用,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江永;崔明;赵霆;陈节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大鼠胰腺不同血运阻断时间的损伤程度,确定合适的没有明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胰腺热缺血时间,研究刺五加能否减轻大鼠的胰腺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通过钳闭大鼠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建立大鼠胰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通过刺五加腹腔保留灌注预处理,了解其对胰腺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对不同血运阻断时间的胰腺组织进行光电镜检查和相关血清丙二酰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淀粉酶(AMS)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不同热缺血时间的大鼠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和MDA、SOD、NO、AMS等指标均存在显著的差别,胰腺热缺血10min无明显缺血再灌注损伤,热缺血20min出现明显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热缺血30min有显著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刺五加预处理组的再灌注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胰腺的血运阻断时间不能超过20min,好不超过10min,刺五加对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周建峰;谢敏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法在开胸术后应用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开胸手术患者分成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A组,n=50)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泵镇痛组(B组,n=50).A组关胸前冷冻切口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引管的肋阃神经根部[(-60±10)℃,90s],B组关胸前用罗哌卡因,在切口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引管的肋间神经阻滞+术后静脉镇痛泵.根据VAS法对术后胸痛进行评价,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追加镇痛药物、肺部并发症和术后肺功能FEV1的情况,及进行术后肋间神经功能恢复的随访.结果:在VAS评分、追加镇疼药物使用和肺部并发症及术后肺功能FEV1等,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A组患者可出现较长时间切口周围及上腹部麻木感,但基本可以耐受.结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法在开胸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开胸术后镇痛方法.
作者:魏玉磊;石文君;崔玉环;陈刚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鉴别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AD患者20例(AD组)、VD患者18例(VD组)、正常体检人员20例(正常对照组)空腹静脉血各4mL,离心后使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Hcy水平,并以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清VitB12、叶酸水平,进行组间Hcy,VitB12与叶酸水平差异比较以及三者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VD、A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浆Hey水平分别是(17.6±4.3)、(14.7±3.O)μmol/L以及(13.1±2.5)μmol/L,其中VD组与AD组、V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8和P<O.001),而AD组与正常时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O.129).VD、A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间血清VitB12、叶酸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血浆Hey与血清VitB12水平呈负相关(r=-0.340,P=O.021).结论:VD患者平均血浆Hey水平明显高于AD患者,提示血浆Hey水平对于鉴别AD和VD有一定临床意义,但仍应同时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作者:杨帆;徐书雯;黄越冬;肖豪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对下肢缺血预适应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炎症反应变化的观察,探究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4只健康雄性成年Spraq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下肢缺血预适应组.各组大鼠分别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4、6、12h四个时间点处死取材.经冷冻、切片后用2%TTC法染色,于手术显微镜下仔细分离梗死部位(IS)和缺血危险区(AAR),并计算IS与AAR重量比值(IS/AAR),推测心肌梗死面积.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C反应蛋白浓度测量使用速率散射比浊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酸激酶(CK-MB)含量.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定心肌组织中HO-1mRNA表达情况.结果:下肢缺血预适应组HO-1 mRNA表达升高,心肌梗死面积比急性心肌梗死组明显减小;CK-MB含量明显下降.结论:HO-1对远端器官缺血预适应后的心肌有保护作用.
作者:卢亚敏;康素娴;张冬会;周东升;边艳珠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单鼻腔切口的半面翻揭术与鼻侧切开术两种进路联合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肿瘤病变的优缺点.方法:单鼻腔切口半面翻揭联合鼻内镜手术3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恶性肿瘤13例,乳头状瘤9例,其他良性肿瘤10例;鼻侧切开术联合鼻内镜手术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恶性肿瘤13例,乳头状瘤7例,其他良性肿瘤1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疗效.结果:两组术野暴露范围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手术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所有面部均遗留术后切口瘢痕.结论:单鼻腔切口半面翻揭径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选择性的单侧鼻腔鼻窦肿瘤不遗留面部瘢痕、出血减少,术野暴露及手术效果与鼻侧切开雷同,可替代鼻侧切开手术.
作者:孙文忠;徐志文;韦富贵;李纪辉;朱汉平;邓鹏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保守及手术治疗方法和适应证.方法:对279例腰5横突肥大的病例分别采取保守及手术治疗.结果:277例获3个月~7年随访,平均随访11.4个月.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频谱照射组53.60%,局部封闭组90.48%,频谱照射+封闭组97.22%,横突切除组71.43%,假关节融合组80%,腰5骶1融合组100%.保守疗法中频谱照射+封闭疗效佳,手术疗法中腰5骶1椎间植骨融合组疗效佳.结论: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首选保守治疗,频谱照射配合局部封闭是一种治疗单纯性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疗效较佳的保守疗法;对于保守疗效欠佳的病例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
作者:涂强;丁焕文;刘宝;王虹;曾锁林;徐国洲;刘辉亮;王少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x线诊断.方法:收集46例经X线钡餐检查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的X线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46例中,胃溃疡7例(15.2%),十二指肠溃疡38例(82.6%),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1例(2.2%),临床表现以上腹疼痛多,龛影是溃疡的直接征象,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间接征象,两者不尽相同.结论: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有其临床发病特点,X线钡餐检查仍是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作者:曹勇;迪丽拜尔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接骨板内同定是治疗四肢骨折的常用方法.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1]采用有限接触接骨板的设计模式,螺钉孔采用圆锥形螺纹锁定孔和动力加压孔一体化设计结构,为接骨板同定骨折提供了成角稳定性.
作者:程千;谷贵山;狄东华;赵建忠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在儿科门诊患儿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患儿青霉素皮试结果呈阳性或接近阳性,但后来的实践中证明这些患儿可以使用青霉素而不发生过敏反应,这种阳性称为假阳性.青霉素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选择幅度大,价格相对低廉,为多种疾病临床用药的首选.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青霉素结果呈假阳性反应,使患儿丧失首选青霉素的机会,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也给患儿家庭带来了更大的经济负担.
作者:施晓冬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瘦素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调节诸多生理功能的作用.这些调节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作用来实现的.瘦素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位点主要包括含有其受体的弓状核、腹侧正中下丘脑核、边下丘脑核和背中线下丘脑核等下丘脑位点.
作者:袁良杰;张敬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居民灾后医疗和健康教育需求状况.为开展地震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11月16~21日(四川汶川地震后6个月)对什邡市地震灾区蓥华镇石门村、竹溪村进行现场观察、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抽样方法为随机抽样,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服务状况、健康教育开展状况、居民健康教育需求等.结果:共发放问卷586份,收回有效问卷582份,调查对象自报各种症状疾病中,以咳嗽伴呼吸道症状的发生率高.目前居民的药物主要来源于村卫生站(65.30%),调查对象对健康需求主要表现在对健康教育指导上(71.80%),其次是时常见病的医疗诊治需求(53.61%).结论:地震发生6个月后,地震灾区居民生活保障、卫生设施和医疗服务能够基本满足受灾群众需求.灾后健康教育工作应针对当地常见病知识进行开展,及时发放卫生知识宣传材料,提高当地卫生站的医疗水平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光辉;李觉;马文林;梁四雏;胡大一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及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血沉、红细胞压积、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及其与肺动脉收缩压的相关性.方法:COPD患者41例,COPD合并肺动高压患者49例,健康者24例,全部检测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CT)、D-二聚体水平(D-dimer),进行统计分析,以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沉、红细胞压积、D-二聚体水平相关性以P值<O.10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COPD患者的ESR较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和健康时照组明显升高,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ESR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HCT、D-二聚体在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较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COPD组也高于对照组:(2)HCT和D-二聚体与肺动脉收缩压成正相关(γ=O.286,P<O.05;γ=O.233,P<O.10),ESR和肺动脉收缩压无明显相关(γ=-O.195,P>0.10).结论:在COPD发展至肺心病的过程中,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HCT相对较高,ESR相对较慢,提示肺心病缺氧时间相对长;HCT和D-二聚体与肺动脉收缩压正相关,提示高凝是导致肺心病的关键因素.
作者:吴文娜;王良兴;陈少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适度运动对降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110例入选的高危老年女性受试者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运动疗法组: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体和具体化运动处方,所有受试者均加服钙尔奇D600(每片含元素钙600mg和VitD 125IU).对照组:仅作定期健康教育并加服相同剂量钙尔奇D600.观察两组治疗后患者腰椎骨密度的变化、骨折发生率及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L1-4骨密度均有显著上升,其中运动疗法组骨密度的上升更为明显(P<0.05),骨痛症状明显缓解,运动疗法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其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适度运动是降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开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2型糖尿病是世界广泛流行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lueose 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GSIS)障碍.线粒体通过偶联葡萄糖氧化产生ATP在GSIS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鲁辛;蔡德鸿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关系.方法:选择自2008年1-12月在我院呼吸科因AECOPD住院患者共计87例,根据身高及体重计算出BMI,将BMI≤21(kg/m2)分为A组,将BMI>21(kg/m2)分为B组.观察两组入院时情况及转归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病程、氧合指教、FEV1/FVC(%)、肺动脉压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FEV1(%)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B组优于A组.(2)两组患者FEV1%改善情况、住院时间、再入院间隔、死亡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比较FEV1%改善更加明显,住院时间缩短,再入院时间延长,病死率低.结论:BMI对AECOPD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恰当的营养支持使BMI维持在21kG/m2以上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作者:肖凡;李楠;王枢传 刊期: 2009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