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叶贤伟;张湘燕;冯端兴;万自芬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心率变异性,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分析2005年9月至2008年10月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进行多导睡眠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测的26例OSAHS患者及28例健康对照者,计算夜间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的均方根(rMMSD)以及低频(LF)、高频(HF)和LF/HF值,分析HRV.其中OSAHS患者在nCPAP治疗1年后予复查多导睡眠图及动态心电图.结果:OSAHS组夜间SDNN、夜间rMMSD分别为(83.4±26.4)、(31.0±9.7)ms,与对照组的(115.6±31.2)ms和(42.8±13.1)ms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OSAHS组的LF、HF和LF/HF值分别为(556.3±181.9)、(214.9+63.6)ms2和3.6±1.2,与对照组的(396.7±127.2)、(307.5±101.4)ms2和1.9±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SAHS组nCPAP治疗后呼吸紊乱指数、SDNN、rMMSD、LF、HF和LF/HF值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OSAHS患者合并HRV异常,nCPAP在改善通气的同时,也改善患者的HRV.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失效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失效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对34例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失效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疗程12周.比较联合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水平、体重指数、空腹C肽、餐后2 h C肤、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变化.结果:空腹血糖由(13.1±1.4)mmol/L降至(5.8±1.1)mmol/L,P<0.01,早餐后2 h血糖由(21.5±3.2)mmol/L降至(7.8±2.0)mmol/L,P<0.01,中餐后2 h血糖由(17.9±3.4)mmol/L降至(7.0±1.5)mmol/L,P<0.01,晚餐后2 h血糖由(19.3±2.8)mmol/L降至(7.4±1.2)mmol/L,P<0.01,HbAlc由(12.7±1.6)%降至(6.6±1.4)%,P<0.01,餐后2 h C肽由(1 015±229)pmol/L升至(1 876±313)pmoL/L,P<0.0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由-5.24±0.77升至-3.35±0.58,P<0.01.结论:此联合治疗可改善B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使磺脲类继发失效患者血糖得到理想控制.

    作者:陈劲松;栾晓军;胡利东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监测及临床运用

    目的:通过观察肝硬化时凝血四项关键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了解其临床运用意义.方法:72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血浆凝血四项的检测且观察凝血功能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观察40例手术患者行相同方式手术且术后使用相同监护条件时术中出血量与术后3 d血浆管引流量的变化.结果: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变化不仅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而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凝血障碍越明显.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肝硬化患者随着分级加重PT、APTT、TT逐渐延长,FIB逐渐降低.降低幅度依次为A级<B级<C级,三级中的PT、APTT、TT、FIB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PT、APTT、TT时间延长和FIB结果降低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具有一致性.肝功能分级愈差,凝血障碍愈明显.手术惠者随着肝功能分级的降低,术中出血量与术后3 d血浆管引流量也在增加.结论:凝血四项指标的检测能从多方面及时、准确地反映肝硬化患者肝脏的损害程度和凝血功能情况,所以需动态地观察凝血四项指标以便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好的监测和治疗.

    作者:张孟瑜;李波;夏先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经肱动脉、股动脉两种途径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经肱动脉途径穿刺行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20例STEMI住院患者分别接受经肱动脉(B组,n=52)或经股动脉(F组,n=68)途径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I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鞘管置入时间分别为(8.98±3.62)、(8.57±3.43)min(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60.25±24.37)、(59.69±25.18)min(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局部感染等发生卒显著低于F组,动静脉瘘血栓或栓塞及不适反应等在B组未出现,B组术后与穿刺有关的总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远端肢体缺血、神经损伤等.结论:实施急诊PCI治疗STEMI两种途径都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与经股动脉比较,经肱动脉途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安吉;李成祥;袁铭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LEEP术后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LEEP术后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17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84例).两组患者在月经干净后3~7 d行LEEP手术,术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3~5 d,治疗组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剂治疗,治疗1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均100%,治疗组治愈率(93.41%)高于对照组(77.38%),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9.89%)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LEEP术后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中重度宫颈糜烂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赖娟娟;杨晓帆;闵羡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阿霉素对大鼠膈肌收缩功能及超微结构的损伤

    目的:研究阿霉素(adriamycin)对大鼠膈肌力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阿霉素组,每组8只.阿霉素组给予阿霉素2.0 mg/kg腹腔注射,隔日1次,共6次,累计量达12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应用体外灌流大鼠膈肌条的方法,分别测量其单收缩张力(Pt)、大强直张力(Po)、峰值收缩时间(CT)、半舒张时间(1/2RT)和张力一频率曲线的变化;测定膈肌组织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电镜观察膈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大鼠膈肌Pt和Po值,阿霉素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T和1/2RT,阿霉素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P<0.01);给予10、20、40、60、80、100Hz频率刺激膈肌条,阿霉素组张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阿霉素组ATP酶和SDH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电镜显示阿霉素导致膈肌组织线粒体数量减少,空泡化.结论:阿霉素降低大鼠膈肌收缩功能,损伤膈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

    作者:方迎艳;胡杰;关宿东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综合护理评价

    胃食管反流(GER)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下端食管括约肌的功能不全,使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临床表现,1~4个月为好发年龄.我院2003年8月至2006年2月共收治GER新生儿46例.经综合护理、抗反流、少食多餐喂养等处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阿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瑞安地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检测1 894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及其药物耐药性.方法:对患者胃黏膜组织进行增茵、分离培养、茵落涂片镜检、鉴定;Hp呈阳性者,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Hp阳性706例(37.28%).胃癌、胃炎、消化性渍疡、其他疾病分别为26.32%(30/114),47.78%(322/674),32.96%(350/1 062)、9.10%(4/44);胃炎与消化性溃疡、胃癌、其他疾病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男女性别总感染率分别为38.18%(488/1 278)和35.38%(218/616),男女性别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药物敏感试验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均在87.25%以上;甲硝唑的耐药率是100.00%,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是20.68%.结论:Hp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因素.男女性别间Hp感染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时应注意Hp感染菌株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等药物耐药.

    作者:施正超;潘小慧;李荣洲;任宗海;叶宇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行鼓室成形术44例

    目的:探讨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行鼓室成形术的疗效和应用前景.方法:利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修补鼓膜穿孔、上鼓室外侧壁、耳道后壁鼓室成形术44例.结果:44耳手术后1个月鼓膜穿孔均愈合.术后随访1~3年,除3耳鼓膜再穿孔外,余均愈合,纯音测听示术后较术前气骨导差平均缩小18 dB.结论:自体耳屏软骨一软骨膜复合移植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善明显,移植易成活.移植物中软骨的弹性和硬度不影响术后听力提高,且对术后鼓膜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因而对防止术后鼓膜回缩、听骨粘连,提高鼓室成形术远期效果有一定作用.

    作者:王建秋;罗旭东;李满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尖锐湿疣患者的白介素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γ干扰素、白介素4和白介素10的研究

    目的:研究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在尖锐湿疣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和疣体组织中的IL-2、sIL-2R、IFN-γ、IL-4和IL-10的水平.结果:尖锐湿疣组的血清和疣体组织中IL-2和IFN-γ水平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IL-4和IL-10水平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复发组的血清和疣体组织中的IL-2和IFN-γ水平都明显低于未复发组,而IL-4和IL-10水平都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尖锐湿疣组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复发组血清中sIL-2R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全身和皮损局部的免疫功能均有下降,可能是导致疾病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原因.

    作者:应作霖;吴瑞勤;李晓杰;徐晓寅;沈慧珍;王丰;朱光斗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记忆T细胞在器官移植背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免疫记忆是高等动物获得性免疫的一个重要特征.自然状态下,人类很少遇到同种抗原或移植抗原,然而体内却或多或少存在一定数量同种反应性的记忆性T细胞.

    作者:俞波;谭建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胆囊后三角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开展以来,因其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1-2].但由于对胆囊三角解剖不清,对胆囊动脉、胆囊管等的变异缺乏认识而引发的出血、胆漏、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屡见报道.笔者从2004年以来应用胆囊后三角人路行LC手术8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武京;刘一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早期功能训练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手指的断离是指指掌关节以下的断离伤,使成活的指体获得正常或接近正常指的功能,这才是再植的目的[1].功能恢复的好坏与致伤原因、断离部位、肌腱修复和功能训练有密切关系.本文旨在探讨早期功能训练在断指再植后功能恢复中的重要性.

    作者:纪宇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羟乙基淀粉在老年食管癌患者全麻诱导期的应用

    目的:通过比较观察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前输注适量晶体、万汶(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后麻醉诱导过程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万汶在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诱导中的临床作用.方法:4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即乳酸钠林格氏液组(R组)和万汶组(V组),每组20例,R组,术前1 h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10 mL/kg;V组,术前1 h输注万汶10 mL/kg.观察患者入室输液前(T0)、气管插管前1 min(T1)及插管后1 min(T2)、5 min(T3)、10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BIS值.计算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后MAP、CVP均有降低趋势,HR加快(P>0.05);但V组患者的MAP、HR、CVP在T2、T3、T4观察点的变化幅度较R组小(P<0.05).结论:在老年食管癌患者全麻诱导前输注适量的羟乙基淀粉有助于稳定诱导期血流动力学.

    作者:郭智星;孙莉;吴宏亮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22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以提高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全组术前无一例确诊,均行手术治疗,无死亡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手术病理可以确诊.手术治疗是肺硬化性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预后良好,系统淋巴结清扫不推荐作为常规.

    作者:张旭;岳世昌;刘长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疾病的危险因素(risk factor)于1961年由Framingham心脏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FHS)的Dr.Kannel首次提出.它指的是在一群体中,由于某种因素的存在,使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增高;而当其被消除后,又可以使该病的发病率下降.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关心血管疾病的众多危险因素被不断地发现和证实,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有300多种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

    作者:潘巧玲;吴建华;冯常森;于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肝脏巨大脂肪瘤CT诊断1例

    患者女,63岁.间断性右上腹部疼痛不适5年,曾在外院B超诊断为胆囊炎,胆结石.口服消炎利胆片以及中药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缓解,近来上述症状加重,并向右肩背部放射,伴发热,收住我院拟行经腹腔胆囊镜胆囊摘除术.

    作者:李惠民;李哲;邵景元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一般人口学特征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一般人口学特征对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焦虑,以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方法:选取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结果:择期手术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焦虑得分(55.84±7.27)分;男性焦虑得分高于女性,二者差异存在显著性;高中以下学历者焦虑程度高于高中及高中以上的患者;有配偶患者焦虑得分低于无配偶;不完全自费患者焦虑得分低.而年龄分层(35岁)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护士应根据一般人口学特征,预见性关注术前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帮助,减少焦虑发生.

    作者:陶海娃;江红;陈潜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分析

    目的:观察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的表现并分析其意义.方法:选择24例经睡眠呼吸监测确诊为重度SAHS的患者为实验组,年龄、性别与实验组相匹配的正常人群1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耳声发射检测仪对两组进行DPOAE检查、纯音测听检查,对睡眠监测及DPOAE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重度SAHS患者主观听力无下降,但DPOAE在0.75~8 kHz各频率反应幅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其结果差异有显著性;DPOAE反应幅值与血氧饱和度降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重度SAHS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可以导致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反应幅值的降低,这项指标敏感性高,可以作为确定SAHS患者早期耳蜗损害的一项指标.

    作者:韩浩伦;吴玮;屈昌北;陈艳芳;孙建芝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95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无创通气,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120mg静滴,每天1次,共10 d.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24 h、72 h、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观察记录神志好转时间、呼吸、心率,记录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2例改用有创通气治疗,对照组7例改用有创通气治疗:治疗组住院时间(11.5±2.8)d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5.6±3.5)d,P<0.01;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5.5±2.7)d少于对照组(8.6±2.9)d,P<0.01;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对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和机械通气时间,疗效显著.

    作者:杨尊彝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脑利钠肽浓度在老年危重病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意义

    脑利钠肽(BNP)是由心脏分泌的一种神经激素,主要在左心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过重时分泌,是反映左心室功能的良好指标[1],有关BNP的检测在心力衰竭(心衰)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已有不少报道.但升高的BNP在老年危重患者的临床判读报道较少.我院自2006年4月至2008年6月对20例BNP大于100 pg/mL的老年危重患者同时进行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和BNP测定,以探讨BNP在老年危重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金权;杨志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