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安地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

施正超;潘小慧;李荣洲;任宗海;叶宇力

关键词:螺杆菌, 幽门, 药物耐受性, 小地区分析, 感染, 上消化道疾病
摘要:目的:检测1 894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及其药物耐药性.方法:对患者胃黏膜组织进行增茵、分离培养、茵落涂片镜检、鉴定;Hp呈阳性者,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Hp阳性706例(37.28%).胃癌、胃炎、消化性渍疡、其他疾病分别为26.32%(30/114),47.78%(322/674),32.96%(350/1 062)、9.10%(4/44);胃炎与消化性溃疡、胃癌、其他疾病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男女性别总感染率分别为38.18%(488/1 278)和35.38%(218/616),男女性别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药物敏感试验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均在87.25%以上;甲硝唑的耐药率是100.00%,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是20.68%.结论:Hp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因素.男女性别间Hp感染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时应注意Hp感染菌株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等药物耐药.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般人口学特征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一般人口学特征对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焦虑,以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方法:选取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结果:择期手术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焦虑得分(55.84±7.27)分;男性焦虑得分高于女性,二者差异存在显著性;高中以下学历者焦虑程度高于高中及高中以上的患者;有配偶患者焦虑得分低于无配偶;不完全自费患者焦虑得分低.而年龄分层(35岁)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护士应根据一般人口学特征,预见性关注术前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帮助,减少焦虑发生.

    作者:陶海娃;江红;陈潜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防治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至2007年12月504例术前无心律失常患者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术后早期并发各种类型心律失常201例,发生率为39.9%,其中激动起源异常者167例(占83.1%),激动传导异常者36例(占17.9%).结论:注重术前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避免术中损伤传导系统,减少术后肺炎、心包填塞等诱发因素是防止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关键.

    作者:刘鑫;邹小明;王武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西双版纳州192例艾滋病患者HAART后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州艾滋病患者高活性抗逆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al therapy,HAART)治疗后CD4+T细胞检测在治疗前、后及不同治疗时段的变化特点.方法:采集静脉抗凝血,应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和三标TruCOUNT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试剂盒(CD4+/CD8+/CD3+)进行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同时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微球进行仪器的测试及其全血质控品做室内质控.比较HAART治疗前、后的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对所有在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比较治疗6个月时与治疗3个月时、治疗9个月时与治疗6个月时、治疗12个月时与治疗9个月时CD4+T淋巴细胞值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抗病毒治以后,192例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低23个/μL,高917个/μL,平均增高(213.59±69.51)个/μL.与治疗基线CD4+T淋巴细胞数相比,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CD4+T淋巴细胞数均有增加,平均增加值分别为120.95、49.86、6.12、5.92个.经统计学分析,治疗3个月时与治疗基线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他3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特别是在治疗的头3个月增幅尤为显著,但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CD4+T淋巴细胞数的增加趋于平缓.CD4+T淋巴细胞检测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对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应及早进行规范抗病毒治疗,要抓住有利时机,尽可能早治疗,促进和加快免疫重建,减轻症状,延长生命.

    作者:何有云;路国强;黄兆惠;玉娥涛;朱旭艳;张丽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CT增强扫描后行低张法静脉肾盂造影100例

    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既要行CT增强扫描,又需做静脉肾盂造影(IVP),若两种检查分次进行.需要两次准备,两次注射造影剂,往往需分2 d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就会给患者造成诸多不便和影响.而CT增强扫描与IVP检查之间有许多相同的步骤,能否利用CT增强扫描注射的造影剂来完成IVP检查呢?笔者通过2年100例患者的实践.证明两种检查可以先后完成.

    作者:周海伟;乐嘉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95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无创通气,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120mg静滴,每天1次,共10 d.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24 h、72 h、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观察记录神志好转时间、呼吸、心率,记录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2例改用有创通气治疗,对照组7例改用有创通气治疗:治疗组住院时间(11.5±2.8)d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5.6±3.5)d,P<0.01;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5.5±2.7)d少于对照组(8.6±2.9)d,P<0.01;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对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和机械通气时间,疗效显著.

    作者:杨尊彝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LEEP术后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LEEP术后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17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84例).两组患者在月经干净后3~7 d行LEEP手术,术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3~5 d,治疗组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剂治疗,治疗1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均100%,治疗组治愈率(93.41%)高于对照组(77.38%),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9.89%)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LEEP术后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中重度宫颈糜烂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赖娟娟;杨晓帆;闵羡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支气管肺动脉双成形治疗中央型肺癌

    目的:总结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体会以探讨该术式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从2000年9月至2003年8月对62例中央型肺癌累及支气管、肺动脉的患者施行肺动脉支气管双成形肺叶切除术,以大限度地切除肺癌、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术后病理pTNM分期:ⅡB期18例,ⅢA期32例,ⅢB期1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胸腔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全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72.6%(45/62),3年生存卒为53.2%(33/62),5年生存率32.2%(20/62).结论:支气管、肺动脉双成形肺叶切除术可达到满意的效果,特别适用于同时侵犯支气管、肺动脉或肺功能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肺癌患者.

    作者:申翼;景华;李德闽;李忠东;胡小南;董国华;罗立国;许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多沙普仑和哌替啶治疗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寒战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研究多沙普仑和哌替啶治疗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寒战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出现寒战的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者100例,ASA Ⅰ~Ⅱ级,分成多沙普仑组(D组)和哌替啶组(P组),D组(n=50)予多沙普仑1.0 mg/kg,P组(n=50)予哌替啶1.0 mg/kg,两组均稀释为10 mL后静脉缓慢注射.记录注药前和注药后30 min内MAP、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评定寒战的治疗效果.结果:多沙普仑与哌替啶治疗寒战的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头痛、出汗、暂时性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5 min内D组的MAP、HR和P组的HR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组的SpO25~30 min内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沙普仑和哌替啶均可有效治疗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寒战反应,多沙普仑对循环系统的干扰比较明显,而哌替啶的呼吸抑制作用较明显.

    作者:曾振平;陈献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羟乙基淀粉在老年食管癌患者全麻诱导期的应用

    目的:通过比较观察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前输注适量晶体、万汶(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后麻醉诱导过程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万汶在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诱导中的临床作用.方法:4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即乳酸钠林格氏液组(R组)和万汶组(V组),每组20例,R组,术前1 h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10 mL/kg;V组,术前1 h输注万汶10 mL/kg.观察患者入室输液前(T0)、气管插管前1 min(T1)及插管后1 min(T2)、5 min(T3)、10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BIS值.计算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后MAP、CVP均有降低趋势,HR加快(P>0.05);但V组患者的MAP、HR、CVP在T2、T3、T4观察点的变化幅度较R组小(P<0.05).结论:在老年食管癌患者全麻诱导前输注适量的羟乙基淀粉有助于稳定诱导期血流动力学.

    作者:郭智星;孙莉;吴宏亮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糖原累积症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

    患者女,20岁.因中上腹痛、腹胀5d人院.起病无明显诱因,初感上腹痛,无发热,感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在当地医院行中上腹CT检查示:肝脏明显增大、密度减低,CT值-28.9 Hu,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血管走行正常,脾稍增大.

    作者:郭建斌;徐素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顺尔宁辅助治疗儿童哮喘72例

    目的:评价顺尔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儿童哮喘治疗及预防复发中的作用.方法:72例哮喘儿童分成两纽,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哮喘治疗,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顺尔宁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顺尔宁在儿童哮喘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作者:丁秀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疾病的危险因素(risk factor)于1961年由Framingham心脏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FHS)的Dr.Kannel首次提出.它指的是在一群体中,由于某种因素的存在,使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增高;而当其被消除后,又可以使该病的发病率下降.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关心血管疾病的众多危险因素被不断地发现和证实,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有300多种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

    作者:潘巧玲;吴建华;冯常森;于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原发性骨肉瘤亚型的影像学特点

    目的:分析原发性骨肉瘤亚型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骨肉瘤亚型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均行X线检查,6例行CT检查,4例行MR检查.重点描述肿瘤的位置、骨皮质改变、髓腔内侵犯等影像学表现.结果:2例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分别位于股骨骨干和股骨远端,X线及CT显示病灶呈地图样溶骨性骨质破坏,进展性骨膜反应.骨皮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影明显.1例小细胞型骨肉瘤位于胫骨近端,X线显示渗透样髓内骨质破坏,临近骨皮质破坏.5例皮质旁骨肉瘤中4例位于股骨远端,1例位于胫骨近端.3例肿瘤围绕骨表面生长,2例肿瘤与骨皮质间形成透亮间隙,3例CT扫描显示肿瘤呈高密度肿块.1例骨膜骨肉瘤位于胫骨骨干,X线表现为肿瘤内钙化或骨化呈垂直状排列延伸至周围软组织肿块内.2例多发性骨肉瘤病灶见于股骨、胫骨、肱骨及骨盆,为云团状瘤骨,进展性骨膜反应,骨皮质破坏及临近软组织肿胀.结论:原发性骨肉瘤亚型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明确诊断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作者:郭小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肱骨远端前外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3螺旋型骨折

    目的:分析肱骨远端前外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3螺旋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远端前外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3螺旋型骨折加例.结果:20例内固定手术患者,平均随诊6~12个月,其中:优16例,良3例,一般1例.结论:肱骨远端前外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3螺旋型骨折操作简单,效果理想,是治疗肱骨干下1/3螺旋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优;黄山东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分析2005年9月至2008年10月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进行多导睡眠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测的26例OSAHS患者及28例健康对照者,计算夜间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的均方根(rMMSD)以及低频(LF)、高频(HF)和LF/HF值,分析HRV.其中OSAHS患者在nCPAP治疗1年后予复查多导睡眠图及动态心电图.结果:OSAHS组夜间SDNN、夜间rMMSD分别为(83.4±26.4)、(31.0±9.7)ms,与对照组的(115.6±31.2)ms和(42.8±13.1)ms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OSAHS组的LF、HF和LF/HF值分别为(556.3±181.9)、(214.9+63.6)ms2和3.6±1.2,与对照组的(396.7±127.2)、(307.5±101.4)ms2和1.9±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SAHS组nCPAP治疗后呼吸紊乱指数、SDNN、rMMSD、LF、HF和LF/HF值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OSAHS患者合并HRV异常,nCPAP在改善通气的同时,也改善患者的HRV.

    作者:叶贤伟;张湘燕;冯端兴;万自芬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1%吡美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25例

    随着外用皮质类同醇激素种类的增多,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但本病顽固难治,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1%吡美莫司软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玲;陈建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凯时治疗突发性耳聋47耳

    目的:评价凯时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两组,45例47耳采用凯时10μg静脉滴注,每天1次,联合高压氧治疗为凯时组;44例46耳采用右旋糖酐、高压氧治疗为对照组,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4 d.结果:凯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7%vs 73.9%,P<0.05).结论:凯时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耐受性好、总有效率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熊丽;戴祖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电门控技术的应用体会

    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过程中.影响冠脉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的因素很多,如成像的时间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患者心率情况、扫描时有无呼吸运动、重建时相的选择、重建算法与重建层厚[1-2]等.在目前硬件设备配置为先进的前提下,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患者因素--心律.

    作者:王剑;高慧;沈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安装胰岛素泵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胰岛素泵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1],且有实验证明胰岛素泵是强化治疗的佳选择,可使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明显降低.对我科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5例,实施胰岛素泵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唱荣艳;周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吡格列酮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管壁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时血管壁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5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5组:A组,正常对照:B组,正常+低剂量吡格列酮(PIO);C组,病理对照;D组,病理+低剂量PIO;E组,病理+高剂量PIO.实验前后抽血测C反应蛋白(CRP),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中巨噬细胞浸润程度.结果:PIO可降低AS兔CRP(P<0.05),抑制巨噬细胞在斑块内浸润(P<0.05),高剂量较低剂量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PIO具有抑制粥样硬化血管壁炎症的作用.

    作者:许庆华;关瑞锦;韩莉莉;李小林;王洪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