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子宫脱垂1例

毛雪宝

关键词:妊娠期, 子宫脱垂, 卫生院, 术后尿潴留, 经阴道手术, 症状缓解, 手术情况, 脱出, 体重, 顺产, 女婴, 患者, 后壁, 复发, 产后
摘要:患者女,32岁,G2P1.因妊娠40周,来本院就诊.8年前在当地卫生院顺产1女婴,体重4 000 g,产时情况不详,产后1个月有肿物脱出,逐渐加重,并出现尿潴留症状.3年前因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在当地卫生院行经腹联合经阴道手术,手术情况不详,术后尿潴留症状缓解,但子宫脱垂3个月后复发.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亢治疗前后体重变化与追赶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甲亢患者治疗后的体重渡动是否为追赶生长的表现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110例新诊断甲亢患者测量其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体脂百分比,测血糖,血脂,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血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甲亢患者在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比,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体脂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有所下降,HOMA-IR下降(P<0.05).FT3,FT4变化与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的变化呈负相关性(r=-0.412,-0.467,P<0.01;r=-0.359,-0.318,P<0.05),TSH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336,P<0.05).排除了甲状腺激素变化的因素后,腰围变化与体重指数及体脂百分比的变化呈正相关(r=0.433 8,0.347 0,P<0.05).腰臀比变化与体重指数的变化呈正相关(r=0.338 6,P<0.05).结论:甲亢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是追赶生长的表现,且出现了中心型肥胖等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

    作者:徐瑾;陈璐璐;郑涓;余帆;李裕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BSA-PLGA微球制备及不同添加剂对包封率和体外释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添加剂及制备工艺对BSA-PLGA微球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BSA-PLGA微球,考察BSA投入量、内水相聚乙二醇浓度及外水相氯化钠浓度对微球包封率和体外释放的影响.结果:通过正交设计,采用优化工艺制备的微球包封率达到了(91.07±4.22)%,突释率为(10.54±3.84)%,可缓释28 d左右.结论:通过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引入添加剂可以制得包封率高、突释率低的BSA-PLGA微球.

    作者:李士;曾晗冰;傅红兴;徐华梓;郑立程;李万里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顺尔宁辅助治疗儿童哮喘72例

    目的:评价顺尔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儿童哮喘治疗及预防复发中的作用.方法:72例哮喘儿童分成两纽,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哮喘治疗,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顺尔宁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顺尔宁在儿童哮喘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作者:丁秀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早期功能训练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手指的断离是指指掌关节以下的断离伤,使成活的指体获得正常或接近正常指的功能,这才是再植的目的[1].功能恢复的好坏与致伤原因、断离部位、肌腱修复和功能训练有密切关系.本文旨在探讨早期功能训练在断指再植后功能恢复中的重要性.

    作者:纪宇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监测及临床运用

    目的:通过观察肝硬化时凝血四项关键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了解其临床运用意义.方法:72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血浆凝血四项的检测且观察凝血功能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观察40例手术患者行相同方式手术且术后使用相同监护条件时术中出血量与术后3 d血浆管引流量的变化.结果: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变化不仅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而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凝血障碍越明显.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肝硬化患者随着分级加重PT、APTT、TT逐渐延长,FIB逐渐降低.降低幅度依次为A级<B级<C级,三级中的PT、APTT、TT、FIB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PT、APTT、TT时间延长和FIB结果降低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具有一致性.肝功能分级愈差,凝血障碍愈明显.手术惠者随着肝功能分级的降低,术中出血量与术后3 d血浆管引流量也在增加.结论:凝血四项指标的检测能从多方面及时、准确地反映肝硬化患者肝脏的损害程度和凝血功能情况,所以需动态地观察凝血四项指标以便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好的监测和治疗.

    作者:张孟瑜;李波;夏先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TF及TFPI的影响.方法:设不同时间组,TNF-α 10 ng/mL分别培养0 h、1 h、3 h、6 h、12 h、24 h,另设不同溶度组,TNF-α 0 ng/mL、1 ng/mL、10 ng/mL、20ng/mL、50 ng/mL、100 ng/mL分别培养6 h;ELISA法测定TF及,TFPI抗原的表达;RT-PCR检测TF及TFPI基因的表达.结果:各浓度的TNF-α对HUVECs的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TNF-α促进TF抗原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在TNF-α 10 ng/mL作用6 h时明显(P<0.01);TNF-α促进TF mRNA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在3 h时达到高峰(P<0.01);TNF-α对HUVECs表达TFPI抗原及TFPI mRNA无明显影响.结论:TNF-α可以诱导HUVECs细胞表达TF:TNF-α对HUVECs细胞TFPI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作者:陈懿建;陈方平;万通;张立群;李海亮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喉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喉鳞状细胞癌标本46例,另收集声带息肉(VCP)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检测喉癌组织和声带息肉组织中survivin和HPV16/18-E6蛋白的表达.结果:喉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71.74%(33/46),显著高于声带息肉组织(X2=28.696,P<0.01).临床分期Ⅲ+Ⅳ期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X2=4.193,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surv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X2=6.691,P<0.05),survivin的表达还与病理学分级有关,高分化与中分化间差异具有显著性(X2=4.290,P<0.05).喉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HPV16/18-E6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735,P<0.05).结论:survivin基因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喉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HPV16/18是喉癌发生的重要的因素,喉癌中survivin表达与HPV16/18感染呈正相关.

    作者:刘学军;张初琴;万汉锋;孔丽敏;项松洁;黄加云;陈波蓓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筋膜扩张器扩张结合电切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12例

    男性尿道狭窄在泌尿外科是一种常见又棘手的疾病.由于治疗复杂,并发症和后遗症多.经常困扰着临床医师,我们采用经皮肾筋膜扩张器(Amplatz)扩张结合电切手术治疗12例男性尿道狭窄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鑫国;王进峰;徐毅;施正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CT增强扫描后行低张法静脉肾盂造影100例

    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既要行CT增强扫描,又需做静脉肾盂造影(IVP),若两种检查分次进行.需要两次准备,两次注射造影剂,往往需分2 d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就会给患者造成诸多不便和影响.而CT增强扫描与IVP检查之间有许多相同的步骤,能否利用CT增强扫描注射的造影剂来完成IVP检查呢?笔者通过2年100例患者的实践.证明两种检查可以先后完成.

    作者:周海伟;乐嘉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奥氮平合用丙戊酸钠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奥氮平与丙戊酸钠合用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痴呆惠者98例为入组对象,分为3组.治疗组奥氮平合用丙戊酸钠(36例,以下简称丙戊酸钠组),对照组(1)即奥氮平组(32例),对照组(2)即利培酮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周末,分别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3组BEHAVE-A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利培酮组副反应较丙戊酸钠组、奥氮平组大(P<0.05).结论:奥氮平合用丙戊酸钠对于控制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有较好效果,尤其是对行为障碍的疗效更加明显,副反应小,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祝云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1%吡美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25例

    随着外用皮质类同醇激素种类的增多,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但本病顽固难治,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1%吡美莫司软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玲;陈建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保留耳大神经耳后、耳垂支的应用

    目的: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耳大神经进行解剖、保留,由此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方法:2005年10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成年腮腺良性肿瘤患者16例,术中解剖、保留耳大神经耳后、耳垂支,术后观察、随访,了解耳大神经支配区域感觉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患者有暂时性的耳垂及外耳廓麻木,术后1~3个月后患者的耳垂及外耳廓感觉基本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耳垂及外耳廓区皮肤长期麻木.结论:保留耳大神经耳后、耳垂支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98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我科收治的98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98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以上,均达到植骨融合.结论: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术后疗效满意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静;叶劲;莫茅;覃燕平;张小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瑞安地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检测1 894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及其药物耐药性.方法:对患者胃黏膜组织进行增茵、分离培养、茵落涂片镜检、鉴定;Hp呈阳性者,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Hp阳性706例(37.28%).胃癌、胃炎、消化性渍疡、其他疾病分别为26.32%(30/114),47.78%(322/674),32.96%(350/1 062)、9.10%(4/44);胃炎与消化性溃疡、胃癌、其他疾病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男女性别总感染率分别为38.18%(488/1 278)和35.38%(218/616),男女性别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药物敏感试验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均在87.25%以上;甲硝唑的耐药率是100.00%,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是20.68%.结论:Hp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因素.男女性别间Hp感染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时应注意Hp感染菌株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等药物耐药.

    作者:施正超;潘小慧;李荣洲;任宗海;叶宇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以骨质破坏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

    儿童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据我国文献报道占所有住院肿瘤患儿的14.9%~15.6%[1],可分为霍奇金氏病(HD)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该病24%~48%可原发于淋巴结外组织或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皮肤、纵隔等,而表现为骨质破坏的恶性淋巴瘤在儿童期极为少见.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以骨质破坏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恶性淋巴瘤3例报告如下.

    作者:沙林林;李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皮下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于血管性痴呆(VD)大鼠,研究用药前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方法:制作VD大鼠模型.随机取用VD大鼠模型12只,分治疗组6只,痴呆组6只.另外,取假手术组6只.治疗组中VD大鼠皮下注射bFGF.治疗5周后,以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来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锥体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痴呆组明显提高,治疗组平均逃避潜伏期(36.93±6.24)s,比痴呆组明显减少(P<0.01),痴呆组、治疗组大鼠在平台象限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7.43±3.11)s、(12.63±3.12)s,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皮下注射bFGF能明显提高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叶建新;林航;穆军山;崔晓萍;殷红兵;林敏;武雷;翁婧;林晓姝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的39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乳房肿块切除术22例,乳腺区段楔形切除术13例,单纯乳房切除术2例,乳腺痿管切除术2例.其中36例获随访(92.3%),随访中复发7例,均经再次手术获治愈;另外,1例术后9个月于对侧乳房异时性发生本病;其余恢复良好.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误治;术前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是避免误诊的重要手段.手术切除为其首选治疗方法,局部肿块切除或病变乳腺区段楔形切除为广泛采用的术式.禁忌贸然行广泛的切除术.

    作者:郑宗珩;马毅;孟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肝脏巨大脂肪瘤CT诊断1例

    患者女,63岁.间断性右上腹部疼痛不适5年,曾在外院B超诊断为胆囊炎,胆结石.口服消炎利胆片以及中药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缓解,近来上述症状加重,并向右肩背部放射,伴发热,收住我院拟行经腹腔胆囊镜胆囊摘除术.

    作者:李惠民;李哲;邵景元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重组表达研究进展

    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HTN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主要引起人类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Lee等[1]1978年首次在田鼠的肺组织中分离出HTNV,并鉴定其为引起HFRS的病原.HFRS是一种以发烧、出血和肾功能损害为特征的全球性急性病毒传染病,病死率介于40%~60%,目前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呼延霆;薛小平;宋凯;汪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小儿漏斗胸矫正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小儿漏斗胸矫正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漏斗胸矫正术患儿60例,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常规全麻后即用电子自控镇痛泵行PCIA,A、B、C3组分别按0.2、0.3、0.4μg/(kg·h)持续输注芬太尼48 h.观察镇痛期间患儿生命体征(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疼痛与镇静评分,记录电子镇痛泵按压次数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1)疼痛评分:A组在术后1、4、12、24及36 h时点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各观察时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镇静评分:C组在术后1、4、12、24及36 h时点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A组与B组各观察时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4)不良反应:C组恶心呕吐、瘙痒及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结论:0.3μg/(kg·h)芬太尼持续泵注是小儿漏斗胸矫正术术后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作者:秦培顺;金乐潇;王建光;陈小玲;李军;连庆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