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海洛因中毒抢救治疗护理体会

庄美萍;曾岚;吴耀建;邱明霞

关键词:
摘要:由于吸毒现象的急剧蔓延,急性海洛因中毒的病例数逐渐增多.我院急诊科1999年7月~2003年4月救治的8例急性海洛因中毒,均痊愈出院,将抢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两种术式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理想的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39例反P式吻合术及37例Longmire重建术术后1年随访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反P式重建术防止反流性食管炎更有效(P<0.05),但反映营养状况的体重变化、血色素及总蛋白、白蛋白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反P式重建术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少,因此有适应证的患者应优选反P术式重建消化道.

    作者:赵宜良;杨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膝关节退行性变几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比较

    膝关节退行性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理涉及多个因素.一般认为主要因素为滑膜增生、软骨磨损(或脱落形游离体)、软骨增生;COX-Ⅰ及COX-Ⅱ因子增高等,其病理改变主要是滑膜及关节囊内的组织渗透性改变和关节内代谢紊乱[1,2].其治疗方法亦多种多样.

    作者:李跃峰;雷青;罗俊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胃肠道外间质瘤1例

    胃肠道原发性梭形细胞肿瘤现经研究发现大多为间质瘤.而原发的平滑肌性肿瘤及神经纤维性肿瘤反而是很少的,许多平滑肌性肿瘤、神经纤维性肿瘤都属于间质瘤的不同分型[1].对间质瘤的讨论大多限于胃肠道,而胃肠道之外的间质瘤报道的就不常见了,现结合1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俊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腓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自1993年10月~1999年10月,我院共收治足跟及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12例,应用腓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李向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120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1月,对自然临产者120例,在胎儿头部娩出后,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抑肽酶在家兔肠SMAO模型中对TNFα的影响

    目的应用肠系膜上动脉阻断模型,探讨肠I/R损伤对细胞因子的影响,观察抑肽酶在肠I/R过程中的保护作用,从而为抑肽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A组为假手术组,SMA不作阻断,B组为缺血/再灌注组,C组为抑肽酶治疗组,B、C两组SMA均作阻断.采用家兔肠系膜上动脉阻断(SMAO)模型,阻断时间为45min.C组阻断前5min静注抑肽酶30000kIU/kg,随后以10000kIU*kg-1*h-1维持至实验结束.B、C组在阻断前(I0)、阻断45min(I1),再灌注1h(R1)、再灌注2h(R2)各时点观察血清MDA、SOD、TNFα、及肠道组织形态学变化.A组在相应时点取样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1)C组MDA、TNFα、在R2时的血清值分别为:(3.787±0.476)nmol/L、(2.94±0.382)ng/ml,明显低于B组相应值:(6.972±1.904)nmol/L、(4.15±0.495)ng/ml,(P<0.05).而B组明显高于A组值(P<0.05).(2)C组SOD在R2时值:(120.25±30.17)nU/ml明显高于B组相应值(47.45±17.89)nU/ml(P<0.05).结论抑肽酶不仅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而且还可以减少TNFα的产生和释放,减轻肠I/R过程中对肠粘膜的损害.

    作者:瞿波;侯望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108例分析

    我院外科1994~2003年,对具有手术指征的108例前列腺增生症病人耻骨上经膀胱切除前列腺,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友广;刘家林;明金庚;张超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剖宫产孕妇留置导尿管长度的探讨

    行剖宫产孕妇,术前常规留置导尿管,一般要求对女性的留置导尿管插入深度为4~6cm,但术中往往发现尿液不流畅,导尿管重插率较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自2000年3月~2001年4月对85例剖宫术孕妇留置导尿管插入深度进行了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紫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性自发性脑出血87例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自发性脑出血病人常因早期出现各种并发症而死亡.本文对我院2001~2002年治疗的87例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病人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与其早期死亡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姚亚;鲁文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疗养院机关干部队伍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

    人才是事业之本,而人才问题归根到底是个人素质问题.进入21世纪,医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做为疗养院机关干部,是院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是机关与科室联系的承办者.因此,疗养院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疗养院的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现就疗养院机关干部队伍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如下.

    作者:郑文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和狭窄

    我院于1995年5月~2002年5月,共收治肝内胆管结石118例,其中30例采用肝叶切除和不同形式的胆肠吻合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昌庆;赵金艺;杨建国;刘勇;王斌坤;唐大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炎症、hs-CRP、他汀的关系探讨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冠心病事件不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在进展,重要的是斑块不稳定、破裂、血管收缩和局部血栓形成,导致部分或全部血管阻塞[1].这一点早已经被临床病理证实有好几年了.研究还发现动脉粥样硬化(AS)一系列的改变:裂纹、腐蚀、溃疡和斑块表面的破裂[2].

    作者:孙烈;胡文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莨菪浸膏片治疗氯丙嗪中毒22例

    莨菪浸膏片属中枢神经性抗胆碱药,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强.我们应用其特点治疗氯丙嗪中毒2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伟;王文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手术室常见差错事故及对策的探讨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正式实施,病人及家属的法律观念与日俱增.面临新的形势,手术室管理人员必须分析常见事故的原因,找出对策,在工作中加以防范,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病人在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现将我院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许秀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育60例临床分析

    输卵管阻塞是不孕症的常见原因,自1998年2月~2002年2月我们采用输卵管通液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育60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的家庭护理

    糖尿病为机体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的代谢疾病.可分为1型和2型,后者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其症状较轻,一般单以饮食治疗或加用口服降糖药物就能控制病情,反之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不当则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这些系统一旦受到侵害则恢复较慢,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系统老化,免疫功能差,并发各系统疾病的情况较多,因此在住院治疗稳定后大部分患者便可回家疗养,所以做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就成为我们护理工作者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多年来对老年糖尿病的家庭护理指导,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桂芳;李敏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诱发脑胶质细胞瘤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5岁,农民,于1999年8月12日入院.该病人18年前(1982年,当时18岁)因殴斗被他人将水果刀刺入头颅右颞部,刺伤后病人的哥哥曾用力松动试图把刀子拔出没能成功.之后,急送我院做开颅手术将刀子取出(术前X线摄片,术前刀体在颅内,刀柄在颅外的情况及经手术取出的刀子见图1).所幸刀子没损伤颅内较大血管,故颅内未发生活动性出血,但右侧视神经被切断.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右眼失明.出院后一般状况良好,多年来,一直从事体力劳动.

    作者:古兴一;朴立新;徐凤筠;刘万贵;李智君;杜文晓;张晓春;邹丽伟;孙玉国;卢存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12例分析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是指原发于十二指肠各段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原因不明,发病率低,诊断困难的疾病,临床上误诊时有发生,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1年1月~2000年12月10年间发现的1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分析如下.

    作者:王卫政;何长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低位直肠癌术中应用双吻合器3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1996年4月~2002年4月间对31例低位直肠癌行Dixon's手术中应用双吻合器作结肠-直肠的端端吻合.结果 31例中,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3.23%),吻合口狭窄2例(6.45%),经保守治疗治愈,31例均痊愈.结论双吻合器的应用可以扩大Dixon's手术适应证的范围,安全可靠,简便快速,并发症少,但必须严格把握其适应证.

    作者:蔡文德;王小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注射液过敏反应1例

    2001年9月18日,1例患者在首次应用阿奇霉素注射液后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典型少见,报告如下.

    作者:宫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