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腹膜后脓肿7例

石党军;周群;吴宁;张波;李强;王克成;李利;张雪鹏

关键词:腹膜后脓肿, 腹腔镜检查, 胆总管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术后腹膜后脓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LCBDE术后并发腹膜后脓肿7例患者临床诊治资料.结果:右侧腹膜后脓肿6例,左侧1例;脓肿范围小10 cm×1.9 cm×1.1 cm,大10.6 cm×16 cm×6.8 cm.其中,1例脓肿局限后自行吸收;其余病例经后腰部途径引流,5例行经皮穿刺置导管引流,1例行切开引流,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治愈时间35~62 d,平均45 d.结论:尽早诊断,积极抗炎和营养支持,有效引流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营养支持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源性营养不良36例观察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应用营养支持治疗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并心源性营养不良的治疗意义.方法:选择72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营养不良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营养支持组)36例和对照组(自由饮食组)36例.营养支持组按计算的总能量消耗进行营养支持,自由饮食组随意进食,观察两组血浆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和体质量.结果:72例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治疗第28天后,自由饮食组血浆白蛋白、体质量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营养支持组血浆白蛋白、体质量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上升.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同时加用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血浆白蛋白的浓度,增加体质量,改善免疫状态,提高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

    作者:涂庆玲;王贵臣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痰热清辅助治疗肺癌氩氦刀术后咯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肺癌氩氦刀冷冻术后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7例术后咯血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用常用的方法进行抗炎、止血等处理;治疗组50例,在常用方法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伴随症状好转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及好转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癌氩氦刀术后咯血的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慧;易峰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金葡素联合顺铂腔内治疗恶性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金葡素联合顺铂局部腔内注射治疗晚期肿瘤所致恶性体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40例晚期肿瘤伴有恶性体腔积液的患者,局部抽出积液后注射金葡素10支及化疗药物顺铂60mg,所有患者完成局部治疗1~2个疗程,2次用药间隙时间为21~28 d.全身化疗一般在局部治疗后一周进行,共治疗1~6个疗程.结果: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8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5%.毒性反应主要为局部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及骨髓抑制.结论:金葡素联合顺铂局部腔内注射治疗晚期肿瘤所致恶性体腔积液安全有效.

    作者:章莉;李小平;顾建春;马飞;郑磊贞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化疗结合手术切除治疗腹腔内促结缔组织硬化性小圆细胞肿瘤

    目的:探讨腹腔内促结缔组织硬化性小圆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1例原发于腹腔内的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例获正确诊断,因肿瘤在腹腔内有广泛转移及种植而先后进行了多疗程的化疗,肿瘤缩小后进行2次减瘤手术,患者存活2年余,后死于肿瘤全身广泛转移.结论:该肿瘤为侵袭力强、易广泛播散的高度恶性肿瘤,主要见于年轻男性,绝大多数发生在腹腔内,预后差.合适方案的多疗程化疗并结合减瘤手术可以延长患者生存.

    作者:刘建平;汪洋;曾韵洁;陈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有关甲状腺癌肿瘤标志物的探讨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传统上分为甲状腺分化性癌、甲状腺未分化癌和甲状腺髓样癌,分化性癌又分为乳头状癌和滤泡型腺癌[1],甲状腺未分化癌比较少见且预后极差,甲状腺髓样癌来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一种,在多发性2型内分泌瘤中约25%的患者伴有甲状腺髓样癌[2].

    作者:巫泓生;张帅;古维立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超重或肥胖青少年血清脂联素与高血压以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

    目的:分析肥胖及超重青少年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压关系,探讨脂联素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改变的影响.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门诊和体检肥胖及超重者43例,以及2008年3月南通市区高考健康体检正常对照37例,检测一般项目、红细胞压积、血糖、甘油三酯(TG)、胰岛素、脂联素等指标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教(IR),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采用软件SPSS13.0进行配对设计的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与以收缩压(SBP)、IMT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肥胖及超重组BMI、TG、红细胞压积(HCT)、SBP、I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MT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纽舒张压(DBP)差异无显著性;APN与其他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与BMI、TG、HCT、SBP、IR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IMT、DBP呈负相关(P=0.160、0.298).以SBP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IMT、IR是形成青少年SBP升高的主要因素;以IMT为应变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BP、BMI、DBP对青少年IMT增厚影响大.结论:肥胖及超重青少年存在显著低脂联素血症,血清脂联素与BMI和IR呈显著负相关,低脂联素血症与IR是形成肥胖或超重青少年SBP升高和IMT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洪宏;喻海忠;赵枰;胡晓蓉;冯峰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患者男,44岁,农民,因颈部淋巴结肿大2个月,咳嗽1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无痛性肿物,大小约2.0 cm×2.0 cm,皮肤无红肿及压痛,未检查及治疗,肿物逐渐增大,双锁骨上逐渐出现无痛性肿物.

    作者:宁宇;赵增虎;李海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32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32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除2例中转开腹外,余30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1.9±49.3)min,术中失血(120.3±23.3)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38.2±4.8)h,住院时间(9.0±2.8)d,术后无吻合口瘘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2例获2~33个月随访,未发现戳孔部位种植. 结论: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安全、微创等优点,短期效果与传统开腹手术无异.

    作者:沈根海;高泉根;吴国良;朱勇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高脂喂养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胰岛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高脂对照组(HL组)、高脂+罗格列酮组(HL+RSG组)和高脂+银杏叶提取物组(HL+EGb组).实验结束后,TUNEL法检测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率,胰岛β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HL组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HL组比较,HL+EGb组、HL+RSG组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NC组比较,HL组大鼠胰岛β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bax蛋白水平升高,与HL组比较,HL+EGb组、HL+RSG组大鼠胰岛β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和bax蛋白水平降低.结论:银杏叶提取物通过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和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对高脂喂养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董丽;刘敏;宋光耀;王敬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体外保存的研究进展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多种实体瘤的有效方法.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体外保存是PBSCT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经济、高效地体外保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关注.现就有关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体外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娄琳;陆志刚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多通道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用扩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6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焦虑的患者进行8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研究组30例加用多通道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30例加用抗焦虑药物舍曲林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匹兹堡睡眠问卷(PSQI)评定疗效及观察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各评定1次.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的HAMA和PSQI评分均有显著的下降(P<0.01),但研究组的PSQI总分比对照组的下降更为显著(P<0.01);研究组治疗焦虑障碍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后的主观症状胸痛频数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而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多通道生物反馈是冠心病伴焦虑障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

    作者:张美兰;林举择;叶瑞繁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几种分枝杆菌Middlebrook 7H9早期培养滤液蛋白质/多肽谱初步分析

    目的:初步了解分枝杆菌Middlebrook 7H9早期培养滤液中蛋白质/多肽的存在状况,为进一步探讨其致病性、药物作用靶点、诊断标志物等问题打下基础.方法: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ATCC 27294)、胞内分枝杆菌(ATCC 13950)、堪萨斯分枝杆菌(ATCC 12478)、龟分枝杆菌(ATCC19977)、瘰疬分枝杆菌(ATCC 19981)、浅黄分枝杆菌(ATCC 43909)、不产色分枝杆菌(ATCC 19530)、海分枝杆菌(ATCC 927)、耻垢分枝杆菌(ATCC 19420)和戈登分枝杆菌(ATCC 14470)等10种分枝杆菌Middlebrook 7H9的第7天培养滤液进行蛋白质多肽谱分析.结果:与Middlebrook 7H9培养液蛋白质多肽谱相比,其7 d早期培养滤液分别存在有144、89、87、59、72、53、120、68、83和81种独特的早期培养滤液蛋白质多肽;结核分枝杆菌与其他分枝杆菌相比有47种独特的早期培养滤液蛋白质多肽.结论:每种分枝杆菌有其独特的早期培养滤液蛋白质多肽谱,其中某些蛋白质多肽可能与细菌的致病性相关.

    作者:李昕洁;刘志辉;马志明;谭守勇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定量分析技术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血管定量分析技术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85例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靶病变血管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和效果.结果:术中发现单支病变患者48例(56%),双支病变患者20例(24%),三支病变患者12例(14%),完全阻塞性病变5例(6%).结论:运用平板DSA血管定量分析技术提高了冠脉分析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冠脉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崔志敏;陈宏伟;童耀英;姚选军;羊镇宇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大鼠腹腔海水浸泡伤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6(IL-6)、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大鼠腹部开放合并海水浸泡中的表达.方法:采用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大鼠致伤模型.在光镜下观察肠黏膜损伤程度;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TNF-α、IL-6含量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小肠组织MDA、SOD的含量.结果: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大鼠小肠病理学检查出现小肠充血、淋巴细胞浸润及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破坏等改变;血中TNF-α、IL-6水平升高(P<0.05或P<0.01):肠组织MDA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P<0.01).结论:腹部开放合并海水浸泡可致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TNF-α、IL-6、氧自由基参与了腹部开放海水浸泡伤后继发性炎症反应过程.

    作者:张炎;刘刚;王育红;陈学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单心室起搏升级为心脏同步化治疗1例

    患者男,56岁,于2007年1月本院门诊心电图检查提示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QRS 0.08s),当时患者无头晕、气短等症状,拒绝起搏器治疗.2007年3月患者因头晕于外院就诊,查心电图提示房颤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QRS 0.08s),同时植入VVI心脏起搏器(右室心尖部),术前心超检查提示左室增大伴左室多壁段收缩活动减弱,轻中度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中度肺动脉高压伴中度三尖瓣反流,LVEF49%.

    作者:朱华;张瑜;邱建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系统化出院指导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化出院指导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试验组给予系统性的出院指导教育,随访6个月,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化出院指导有利于心肌梗死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凌淑芬;周四光;平广豫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他克莫司治疗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TAC)治疗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SRN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前瞻性研究10例SRNS患者,研究开始时快速撤减激素至1 mg/kg隔天1次,口服维持4周并逐渐减量,同时服用TAC,根据TAC血药浓度调整剂量,定期随访肝肾功能、24 h尿蛋白等生化指标.结果:10例SRNS中IgA肾病系膜增生型4例,膜性肾病4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就诊时年龄(34.67±6.51)岁,随访(196.67±39.88)d.10例患者在TAC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开始缓解时间为(14.33±6.51)d,6例在缓解期药物减量过程中复发,TAC加量重新治疗后2例缓解,另4例无反应,其中1例死亡;2例在感染后复发,TAC加量后不缓解;2例处于缓解期已半年,尚在随访中.完全缓解率为40%,病死率为10%,复发率为50%.结论:TAC在较高浓度时能使SRNS得到较快缓解,且有一定的缓解期,复发好发于TAC调整剂量减量期,复发及治疗效果与病理类型有关,因TAC免疫抑制作用强大,给后续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作者:李红梅;施向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湿润烧伤膏联合蒙脱石散在新生儿Ⅱ度红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蒙脱石散在新生儿红臀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通过对60例Ⅱ度红臀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使用湿润烧伤膏,对照组采用湿润烧伤膏和蒙脱石散混合外涂新生儿红臀的创面,并同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结果:使用湿润烧伤膏蒙脱石散混合的治疗组的痊愈时间[(2.32±0.48)d]比单纯使用湿润烧伤膏外涂的对照组时间[(3.44±0.51)d]提前,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蒙脱石散对新生儿Ⅱ度红臀有较好的护理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燕;林梅;虞培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透明角膜切口与术后散光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位置的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白内障患者66例(66只眼)分为3组,A组(22眼)行颞侧透明角膜斜行切口,B组(22眼)在角膜上方行透明角膜隧道切口,C组(22眼)在角膜大散光轴方向作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分别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分别第1周,第1个月及第3个月随访,验光及作角膜地形图检查,记录术后矫正视力、角膜散光度、角膜散光轴向等,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矫正视力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周,第1个月A、B两组角膜散光度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明显大于C组角膜散光度(P<0.05),C组角膜散光度术后第1周,第1个月较术后第3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位置透明角膜切口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手术效果好,根据角膜散光轴向选择的透明角膜切口术后角膜散光小,早期屈光稳定.

    作者:邱新文;徐海萍;陈彩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予正常饮食喂养,模型组予高脂饮食喂养,治疗组予高脂饮食同时给予6 mg/kg的银杏叶提取物喂养,每天1次.于12周末处死大鼠,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和Ⅳ型胶原(C-Ⅳ);取肝组织作HE染色,病理分级,同时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肝细胞损害较轻,肝功明显改善,肝组织中MDA含量下降,SOD含量上升,且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HA、LN、PCⅢ和C-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抑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损伤的作用.

    作者:刘兴;张利凤;高峰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