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英;赵磐琳;任力;方蔚然;杨琳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配伍的咪唑安定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子宫全切患者40例,分为A、B两组.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平面控制在T6,向患者出示一张记忆卡,请患者记住图案颜色、形状、数量.随之A组患者缓慢静推曲马多2 mg/kg+咪唑安定0.06 mg/kg.B组予杜冷丁0.8 mg/kg+咪唑安定0.06 mg/kg.连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潮气量(VT)、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记录注药前,注药后5、10、30、60 min的监测指标值.观测各组患者的OAA/S镇静评分,从用药后到苏醒的时间,以及术毕4 h随访患者对记忆卡的记忆情况.结果:两组的OAA/S镇静评分,从用药后到苏醒的时间,以及术毕4 h随访患者对记忆卡的记忆情况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用药后5、10 min患者的呼吸、VT较用药前降低,PETCO2升高.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组内比较,用药后5、10 min呼吸、SpO2下降,PETCO2升高,VT在各时点均有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A组同时点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A组用药后5、10 min心率、MAP降低,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用药后5、10 min MAP降低,30 min时MAP明显降低,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A组同时点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咪唑安定与曲马多配伍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遗忘效果好,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是腰硬联合麻醉术中辅助用药的较佳选择.
作者:张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闭孔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obturator,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采用经闭孔经阴道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22例.结果:21例患者术后尿失禁得到控制,平均手术时间21 min,平均出血量40 mL.术后随访6个月无再次尿失禁发生.结论:TVT-O手术具有简单、微创、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本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给予途径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穿孔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并归纳出肠内营养支持合理的给予途径.方法:将2001年3月至2006年11月我科收治的39例食管穿孔患者按肠内营养支持给予的途径分为两组,实验组18例通过空肠双管造瘘途径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21例通过经螺旋型鼻肠管方式给予肠内营养,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氮和热量.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变化以及脓肿吸收、破口愈合情况;比较患者营养指标体重、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等的变化;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并发症的发生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在感染控制、感染灶的吸收中有优势,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种肠内营养支持途径中各项营养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而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穿孔患者给予空肠双管造瘘肠内营养支持较螺旋型鼻肠管方式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是食管穿孔肠内营养给予的有效途径.
作者:柯彬;王建军;何泽锋;赵峰;汪文东;詹曦;石思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防治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疗效.方法:复发性HSK 76例85眼,分为A、B两组.A组为单纯西医治疗组共40例45眼,采用静脉滴注阿昔洛韦,局部应用阿昔洛韦眼药水滴眼.B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共36例40眼,除按A组方法外联合应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随访2年抗复发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120,P>0.05),抗复发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7,P<0.01).结论:玉屏风散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毒及清除病毒的能力,在预防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复发方面效果较好.
作者:吕宏伟;韩兴国;汪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术中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9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29例中,无吻合口瘘、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1例.结论:选择好适当的病例,配合手术中结肠灌洗作一期切除吻合,对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作者:李旺林;曹杰;张伟健;肖焕擎;王辉;杨平;谭明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两种强化治疗方法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初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CSⅡ组,30例)用胰岛素泵连续输注治疗,对照组(MSⅡ组,30例)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结果:应用胰岛素泵能显著改善血糖控制,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结论:应用胰岛素泵较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能更快、更安全控制血糖,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的β细胞分泌功能,但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邓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含肝素中和剂(鱼精蛋白等)的纤维蛋白原功能法试剂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30名自愿者,分别用肝素抗凝真空采血管和枸橼酸钠真空采血管,抽取合格血样,以2 500 r/min离心15 min制成乏血小板血浆备用.应用色彩终点法试剂1(添加肝素中和剂),手工法分别测定肝素抗凝血样及枸橼酸钠抗凝血样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应用试剂2(未添加肝素中和剂),手工法测定枸橼酸钠抗凝血样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两种试剂所测得的纤维蛋白原结果极为接近,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添加肝素中和剂的试剂测定的两种抗凝剂的抗凝血样得到的两种纤维蛋白原结果,与未添加肝素中和剂的试剂测定枸橼酸钠抗凝血样得到的纤维蛋白原结果之间皆高度相关,其测得的两种纤维蛋白结果之间也高度相关.结论:应用加入肝素中和剂的纤维蛋白原测定试剂,既可以应用于枸橼酸钠抗凝血样,又可以应用于肝素抗凝血样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浆中肝素浓度较高的血样.
作者:张宝华;黄婷;徐元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肠俞穴注射非那根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在常规使用静脉抗病毒,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口服蒙脱石散、微生态制剂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非那根(1 mg/kg)大肠俞穴(第4腰椎棘突下1.5寸处)注射每日1次,连用3 d.对照组不加用非那根大肠俞穴注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那根大肠俞穴注射治疗小儿腹泻病可明显缩短病程,安全、经济且方便.
作者:邹贵雄;旋玲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X线对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2例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对其腹平片和钡灌肠结果复习分析.结果:腹平片示结肠低位梗阻或肠淤张9例(占75%),1例表现为小肠梗阻,1例表现为平片阴性征象.钡剂灌肠出现典型征象者为狭窄段(11例)、移行段(8例)、扩张段(11例);非典型征象者为直肠下端局限性切迹(4例)、直肠或乙状结肠下段螺旋征(5例)、24 h随访钡潴留(6例)、钡粪混杂(7例)、结肠空肠化(2例)、肝脾曲钝化(1例)、结肠炎(4例).结论:腹平片表现为结肠低位梗阻和肠淤张者,如钡剂灌肠出现明确的狭窄段、扩张段及其间的移行段则先天性巨结肠诊断成立;如征象不典型者出现直肠下端局限性切迹、直肠或乙状结肠远端螺旋征、24 h随访钡剂潴留则对先天性巨结肠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文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治疗前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负荷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2例CIN患者经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后进行3~5年随访,检测治疗前后HPV-DNA的负荷量,对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CIN患者经LEEP或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后HPV-DNA平均负荷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1).随着CIN级别的升高,病毒负荷量越高,病变的持续存在率、复发率越高.结论:LEEP或宫颈冷刀锥切能显著降低CIN患者HPV-DNA负荷量,病毒负荷量影响疾病预后.
作者:胡海燕;徐瑾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男,55岁,56 kg,因确诊食管癌于8:00在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取右侧卧位,选左后外侧切口第5肋间进胸.术中见食管中段有一约13 cm×6 cm×5 cm大小的月中块,侵犯外膜,并与主动脉粘连,肺叶内未触及肿块,无胸腔积液.
作者:戴建强;姜志;屠伟峰;施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操作要点及经验.方法: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本科应用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7例,平均年龄47 d,平均体重3.1 kg.在患儿脐部做5mm切口,直视下置入Veress针,建立气腹,压力为8~10 mmHg,置入镜头.分别在左右上腹做5 mm切口,置入trocar及操作钳.完成幽门环肌切开术.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失败及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约40 min,术后住院2~4 d出院.结论: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於林军;黄敏燕;罗春芬;周学武;周炜;应建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女,31岁,于2000年确诊为甲状机能减退.2004年4月14日因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半个月,加重半天而急诊入院.入院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功能Ⅳ级.查体:T 37℃,P 108次/min,R28次/min,BP 110/98 mmHg.
作者:崔玉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早晨心情很好地去上班.可是,门诊的机器坏了,一时无法修复.只能去一个旧的机器上给病人检查.旧的机器在某些部位的显示没有新的机器好,旧机器的工作强度非常大,病人却还是很多.就这样,一个人,很累地完成了任务直到工程师来把新机器修好,才感觉有了点阳光.
作者:徐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DC方案)与长春瑞宾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毒副反应.方法:67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DC组33例,NP组34例,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DC组39%,NP组35%,1年生存率DC组36%,NP组3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DC组9%,NP组3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DC组9%,NP组3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DC方案和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肯定且相似,1年生存率也相似,但DC组严重的骨髓抑制及严重的胃肠反应发生率均低于NP组,患者更易耐受DC化疗方案.
作者:吕江清;萧凡破;邝浩斌;黄冬生;刘健雄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长期疗效.方法:将20例2型糖尿病肾病伴轻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维持苯那普利10 mg,每日1次,共6个月;第二阶段,苯那普利再增至20 mg,每日1次,共6个月.每阶段,测量患者血压、体重指数、24 h尿蛋白、血糖、血脂、血钾、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结果:第一阶段,患者血压、24 h尿蛋白显著下降,而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血钾、肾血流动力学没有显著变化;第二阶段,患者血压、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血钾并没有显著变化,肾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而24 h尿蛋白继续显著下降.结论:苯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降血压以外的降尿蛋白的作用.
作者:万青松;谢红萍;李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护理要点.方法:观察我院73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行内镜治疗的情况,包括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鼻胆管引流术(ENBD)及取石术,总结其护理方法及经验.结果:71例行ERCP检查成功,成功率97%.其中行EST并取石39例次,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6例次,行ENBD术65例次.12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者于病情控制后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与内镜操作有关的并发症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应首选内镜胆道引流或(和)加上EST及取石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和恢复快等优点.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训练有素的助手的配合及完善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非常重要,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做好并发症的护理是确保内镜治疗术后疗效及安全性的有力保障.
作者:罗燕芳;王爱东;陈雪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临床上腹腔镜切除左位胆囊尤其是内脏全部反位型左位胆囊的报道较少,经验也较缺乏.我院于2007年4月23日收治了1例内脏全部反位型左位胆囊,并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乔少谊;张晓霞;邓小枫;简百录;骆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女,36岁,G3P2,曾于1997年顺产1次,2000年剖宫产1次.此次停经45 d,无明显腹痛及阴道不规则流血,查尿HCG(+),血β-HCG 9 000 mIU/mL.超声检查:子宫前位,略增大.宫腔内无妊娠囊.子宫下段前壁向外凸出,可见回声不均包块,其内可见妊娠囊影像,大小为3.0 cm×2.1 cm,囊内可见胎芽及卵黄囊回声,胎芽大小为1.2 cm并可见原始心血管搏动.
作者:张欢;李永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外痔切除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索更好的混合痔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将2004年12月至2006年9月期间我院肛肠科收治的100例需手术治疗的重度混合痔(Ⅲ~Ⅳ度)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行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治疗.并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相当.在术后24 h内疼痛指数、术后出血、尿潴留、肛门坠胀、肛门狭窄、排便困难及控便失调方面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性.在术后排便时及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伤口水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PPH加外痔切除术对有明显外痔的重度混合痔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相比,PPH加外痔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保护肛门控便能力等优点,但其费用较贵、远期疗效尚不明确,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罗维民;李玉英;胡丰良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