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凯时对多发创伤并休克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肾脏保护作用

戴凌燕;诸葛璐;郭蕾

关键词:休克, 创伤和损伤, 凯时, 急性肾损伤, 肾脏保护
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凯时)对多发创伤并休克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入选80例多发创伤并休克及急性肾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休克治疗的同时给予凯时10μg,加入生理盐水10 mL,每12小时静推1次;对照组常规抗体克治疗,方案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的尿量、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尿量明显增加,尿N-乙酰-B-氨基葡萄糖苷酶、γ-谷氨酰转肽酶、α1-微球蛋白明显减少,血尿素氮和肌酐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观察期间需要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的百分率、病死率、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ICU平均观察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凯时具有保护肾小管功能及促进多发伤并休克患者急性肾损伤肾功能恢复的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9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手术麻醉12例

    目的:观察高龄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时的麻醉选择和围麻醉期处理,探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经验.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12例90岁以上老年患者,均有一种以上合并症者,ASA评级2~3级.全部病例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完成手术.术中持续监测心率(HR)、无创血压(BP)、心电图(ECG)及脉搏血氧饱合度(SpO2),并进行术后近期随访.结果:12例病人麻醉效果良好.3例患者术中出现低血压,经用麻黄素,多巴胺及加快输液、输血后,血压保持稳定.4例术中出现心律失常,对症处理后好转.1例术后出现心肌缺血,低血压,经抢救后生命体征稳定.结论:对高龄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病情评估及麻醉前准备是保证术中安全的重要环节,而适当的麻醉选择及术中管理是麻醉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新平;卢健芳;钟飞焱;史嘉华;郑永辉;黄绍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硬膜外导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硬膜外导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性对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中用硬膜外导管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结果:术中胆道造影42例均获成功,42例均插管造影成功,其中阴性36例,阳性6例,发现胆囊管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结石2例,1例发现胆囊管与胆总管并行,1例发现胆囊管汇入右肝管.42例均治愈.结论:硬膜外导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中,使用简便,费用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姬永忠;罗梅;杨立显;张正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天普洛安对外科危重病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天普洛安对外科危重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总结200例外科危重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比分析用药组(天普洛安)与对照组(生理盐水)患者的整体改善率、各临床体征及各项相关检验值给药前后的结果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用药组患者平均住外科ICU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大部分异常检测指标的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一定剂量的天普洛安对外科危重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陈仲清;陈辉;杨翃;付卫军;蒋晓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AO空心钉治疗腕舟骨骨折

    目的:探讨腕舟骨骨折用AO空心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用直径3.5 mm AO空心钉治疗腕舟骨骨折51例.结果:术后9周复查X线片,48例骨折端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按Constant评分优46例,良3例,差2例.结论:AO空心钉治疗腕舟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方法.

    作者:何正华;徐明;余鹏;彭聚胜;陈刚;蒋丛斌;夏春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及肾囊肿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在肾上腺肿瘤和肾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完成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2例,肾囊肿去顶术34例.结果:45例获成功,住院6~10 d,平均7 d.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术后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肾上腺肿瘤和肾囊肿首选或重要的手术方法.

    作者:章晓军;黄忠祥;朱郑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KDSJ-Y120型多功能动态消毒机与紫外线灯对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

    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发病率居第一,病死率居首位,可高达50%[1].研究发现其原因与患者病情危重、病种多、机体抵抗力下降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等密切相关[2-4].但病房环境污染,空气中致病微生物增多也是其感染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我院为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诊疗环境,为ICU配备了两台老肯牌KDSJ-Y120型多功能动态消毒机.为介绍该机在动态条件下对空气的消毒效果,将其和紫外线灯两种空气消毒方法效果进行了现场试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俊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方法: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5例(15眼),同时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15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是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尚红林;吴秀莹;舒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4%琥珀酰明胶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双髋Ⅰ期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4%琥珀酰明胶(佳乐施)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双髋Ⅰ期置换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ASA Ⅰ~Ⅱ级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G组)和对照组(C组).G组于切皮前以15 mL/kg快速输入佳乐施.C组输注等量复方氯化钠溶液.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分别于稀释前、稀释后、术毕、术后第1天和第5天测定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术中两组患者出血量和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量及输血患者人数G组明显低于C组(P<0.05),G组MAP在切皮前和双髋关节置换后明显高于C组(P<0.05),HR明显减慢(P<0.05),CVP明显升高(P<0.01),但尚在正常生理范围.G组的Hct在稀释后及术毕明显低于基础值及C组(P<0.05),但在术毕后第1天及第5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及APT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致命的肺栓塞,C组出现1例非致命性的肺栓塞.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双髋Ⅰ期置换术患者使用佳乐施行AHH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患者对失血耐受性,并能有效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作者:尹学军;毕蕴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带蒂结膜瓣移植和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的比较

    翼状胬肉是眼科门诊的一种常见病,治疗以手术为主,以往单纯行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较高[1].近年随着角膜缘干细胞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指出翼状胬肉发生与复发的根源在于角膜缘干细胞的功能障碍[2],开展了带蒂结膜瓣移植术和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其术后复发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关于这两种手术方法的确切疗效有无差异,部分医生仍有争议,笔者集合本院情况对其做了回顾分析.

    作者:王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白细胞介素10与整合素家族细胞黏附分子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损伤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与整合素家族细胞黏附分子LFA-1、Mac-1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合并多器官损伤大鼠模型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ELISA法连续测定大鼠ANP合并多器官损伤模型血清IL-10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于多个时相点检测整合素家族细胞黏附分子LFA-1、Mac-1在ANP合并多器官损伤SD大鼠血中性粒细胞表面表达的变化,并检测血浆淀粉酶及胰腺、肺和肾脏的病理学损害.结果:IL-10、LFA-1和Mac-1在ANP组中各个时相点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ANP组中血浆淀粉酶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有明显的胰腺、肺和肾脏的病理学改变.结论:IL-10和整合素家族细胞黏附分子LFA-1、Mac-1均参与了ANP继发多器官功能损伤的过程.

    作者:孙威;郭琳;寇有为;王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动力髋螺钉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154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创伤,尤其多见于老年人,治疗难度较大,治疗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2000-2006年,我们对15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内固定,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昭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苯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长期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长期疗效.方法:将20例2型糖尿病肾病伴轻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维持苯那普利10 mg,每日1次,共6个月;第二阶段,苯那普利再增至20 mg,每日1次,共6个月.每阶段,测量患者血压、体重指数、24 h尿蛋白、血糖、血脂、血钾、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结果:第一阶段,患者血压、24 h尿蛋白显著下降,而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血钾、肾血流动力学没有显著变化;第二阶段,患者血压、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血钾并没有显著变化,肾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而24 h尿蛋白继续显著下降.结论:苯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降血压以外的降尿蛋白的作用.

    作者:万青松;谢红萍;李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闭孔疝1例诊治体会

    患者女,69岁,因腹胀,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10 d入院.查体:消瘦,心肺无明显阳性体征,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可闻及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音,双侧腹股沟区未见疝.立位腹平片提示小肠梗阻,结肠内空虚,未见气体影.诊断为高位小肠梗阻.

    作者:张庆德;阚永丰;于新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胸部开放性损伤37例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胸部开放性损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选择37例胸部开放性损伤应用电视胸腔镜进行检查、诊断,同时行电视胸腔镜下肺损伤缝合修补、止血或小切口辅助手术.结果:37例经VATS探查明确胸内脏器损伤情况,其中肺裂伤28例34处;心包裂伤4例,其中1例左心室裂伤;膈肌破裂5例,合并脾破裂2例、肝脏裂伤1例、胃裂伤穿孔1例;肋间血管损伤出血6例;胸内广泛粘连1例.VATS下行肺裂伤缝合修补14例,肺裂伤缝合修补联合镜下胸壁止血3例,单纯镜下或镜下辅助止血4例,局部小切口辅助完成手术6例,镜下心包止血或缝合3例,中转开胸完成手术7例.胸腔镜探查及治疗时间10~100 min,平均55 min.术后气胸4例,轻度皮下气肿5例,8例术后1~6 d咯少量血痰.全组病例随访1~12个月,平均5.2个月,复查胸片无胸腔积液、积气及阴影.结论:VATS诊治胸部开放性损伤准确、及时、微创.

    作者:尤振兵;黄苏;陈其友;吴清泉;郭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腹部卒中3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部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5年3例腹部卒中病历,对其发生原因、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讨论.结果: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先天性动脉发育异常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根据其临床特点,腹痛和失血症状为其主要表现.预后取决于出血的速度、是否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手术、尽可能寻找并结扎出血的血管是治疗的关键.结论:腹部卒中在临床上少见,诊断困难,早期开腹探察止血,可大大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田浩;蒋周凌;吴良平;张玉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效果

    目的:通过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外痔切除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索更好的混合痔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将2004年12月至2006年9月期间我院肛肠科收治的100例需手术治疗的重度混合痔(Ⅲ~Ⅳ度)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行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治疗.并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相当.在术后24 h内疼痛指数、术后出血、尿潴留、肛门坠胀、肛门狭窄、排便困难及控便失调方面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性.在术后排便时及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伤口水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PPH加外痔切除术对有明显外痔的重度混合痔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相比,PPH加外痔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保护肛门控便能力等优点,但其费用较贵、远期疗效尚不明确,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罗维民;李玉英;胡丰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超声方法检测60例EH患者的左心室各相关指数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依据LVMI,EH患者分为LVH组和非左室肥厚(NLVH)组.结果:EH伴LVH组,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NLVH组(P<0.05,P<0.01).EH患者IMT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r=0.308,P<0.05).结论: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LVH密切相关.

    作者:付敏敏;刘江潮;杨静;周炳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7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操作要点及经验.方法: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本科应用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7例,平均年龄47 d,平均体重3.1 kg.在患儿脐部做5mm切口,直视下置入Veress针,建立气腹,压力为8~10 mmHg,置入镜头.分别在左右上腹做5 mm切口,置入trocar及操作钳.完成幽门环肌切开术.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失败及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约40 min,术后住院2~4 d出院.结论: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於林军;黄敏燕;罗春芬;周学武;周炜;应建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自然流产蜕膜、绒毛组织细胞凋亡与p53、Bax、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

    目的: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早期自然流产发病机制.方法:标本取自在空军总医院妇科就诊行流产的患者,自然流产组蜕膜及绒毛标本23例,并以正常早孕蜕膜及绒毛标本22例为对照组.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自然流产组蜕膜及绒毛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增加(P<0.01),p53及Bax蛋白的表达也均明显增加(P<0.01),而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细胞凋亡过度为自然流产发病机制之一,p53通过Bax/Bcl-2途径参与了自然流产蜕膜及绒毛组织细胞的凋亡调节.

    作者:童英;赵磐琳;任力;方蔚然;杨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白血病长期误诊为口腔溃疡1例

    患者女,52岁,主诉口腔溃疡疼痛半年余.患者半年来一直感口腔持续溃烂、疼痛,多次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口腔科,给予局部对症治疗无好转,近3个月来伴全身乏力,不思饮食,曾在当地县医院行肝、肾功能、血糖等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陈粤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