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凌燕;诸葛璐;郭蕾
基因突变的检测是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诊断学、肿瘤学研究的热点,其检测方法也随着生命学科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基因突变的检测技术种类繁多,如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温度梯度凝胶电泳等.其中反向杂交法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一次可检测多个突变的特点,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本文对反向杂交法在基因突变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作者:李文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高龄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时的麻醉选择和围麻醉期处理,探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经验.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12例90岁以上老年患者,均有一种以上合并症者,ASA评级2~3级.全部病例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完成手术.术中持续监测心率(HR)、无创血压(BP)、心电图(ECG)及脉搏血氧饱合度(SpO2),并进行术后近期随访.结果:12例病人麻醉效果良好.3例患者术中出现低血压,经用麻黄素,多巴胺及加快输液、输血后,血压保持稳定.4例术中出现心律失常,对症处理后好转.1例术后出现心肌缺血,低血压,经抢救后生命体征稳定.结论:对高龄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病情评估及麻醉前准备是保证术中安全的重要环节,而适当的麻醉选择及术中管理是麻醉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新平;卢健芳;钟飞焱;史嘉华;郑永辉;黄绍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慢性咳嗽是儿科门诊常见的就诊症状之一,慢性咳嗽病因复杂,诊断困难,治疗不规范.现通常以为:咳嗽为唯一或症状持续>3~8周、无明显肺疾病证据者定义为慢性咳嗽[1].而肺炎支原体(MP)近年来已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为了解儿童慢性咳嗽人群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我们对63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冷凝集试验及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明智;王卓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女,31岁,于2000年确诊为甲状机能减退.2004年4月14日因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半个月,加重半天而急诊入院.入院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功能Ⅳ级.查体:T 37℃,P 108次/min,R28次/min,BP 110/98 mmHg.
作者:崔玉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经股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对16例TCCF患者进行栓塞治疗.结果:16例患者中,12例瘘口一次性完全闭塞,瘘口部颈内动脉闭塞4例,其中1例球囊早脱.结论: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TCCF创伤小、疗效可靠,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真保;徐善水;方兴根;江晓春;许安定;戴易;邵雪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脏真菌病.隐球菌仅侵犯肺脏或者首先累及肺脏则称之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1-2].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的广泛应用、恶性肿瘤的高发以及各种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3-4].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5-6],诊断仍存在一定难度,容易发生漏诊、误诊,有部分患者因未能及时诊断、正确治疗而发生播散,发生隐球菌脑病而死亡,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必须予以重视.本文就我院近期误诊为结肠癌术后肺转移瘤的1例肺隐球菌性肉芽肿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李钰珑;吴旭;王武军;花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输卵管再通术的并发症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92例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输卵管再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并发症有腹痛、子宫输卵管痉挛、输卵管穿孔、造影剂逆流、造影剂过敏反应等.术后并发症有出血、感染、再狭窄、异位妊娠等.结论:避免和减少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输卵管再通术并发症,可提高输卵管再通术疗效.
作者:李惠民;苑青龙;徐苑苑;李哲;徐朝霞;蔡东顺;朱望东;龚雪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配伍的咪唑安定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子宫全切患者40例,分为A、B两组.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平面控制在T6,向患者出示一张记忆卡,请患者记住图案颜色、形状、数量.随之A组患者缓慢静推曲马多2 mg/kg+咪唑安定0.06 mg/kg.B组予杜冷丁0.8 mg/kg+咪唑安定0.06 mg/kg.连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潮气量(VT)、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记录注药前,注药后5、10、30、60 min的监测指标值.观测各组患者的OAA/S镇静评分,从用药后到苏醒的时间,以及术毕4 h随访患者对记忆卡的记忆情况.结果:两组的OAA/S镇静评分,从用药后到苏醒的时间,以及术毕4 h随访患者对记忆卡的记忆情况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用药后5、10 min患者的呼吸、VT较用药前降低,PETCO2升高.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组内比较,用药后5、10 min呼吸、SpO2下降,PETCO2升高,VT在各时点均有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A组同时点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A组用药后5、10 min心率、MAP降低,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用药后5、10 min MAP降低,30 min时MAP明显降低,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A组同时点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咪唑安定与曲马多配伍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遗忘效果好,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是腰硬联合麻醉术中辅助用药的较佳选择.
作者:张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在35例乳腺癌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22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3例.术后对35例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35例患者随访1~5年,平均2.5年,3例局部复发.保留肋间臂神经22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19例(86%),感觉异常3例(14%).切除肋间臂神经的13例患者中11例有感觉异常.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华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创伤,尤其多见于老年人,治疗难度较大,治疗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2000-2006年,我们对15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内固定,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昭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腓浅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应用解剖及其转位修复跟后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跟后部皮肤缺损伴有跟腱损伤外露的患者采用腓浅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转位修复.结果:随访1~3个月,所有病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质地柔软,踝关节主动活动无受限.结论: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跟后部皮肤缺损的理想供体.
作者:李卫;陈启康;黄继辉;蔡厚洪;林绍义;李春雨;梁观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闭孔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obturator,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采用经闭孔经阴道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22例.结果:21例患者术后尿失禁得到控制,平均手术时间21 min,平均出血量40 mL.术后随访6个月无再次尿失禁发生.结论:TVT-O手术具有简单、微创、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本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肝胆管结石常伴有肝胆管狭窄,临床处理比较棘手[1-2].治疗肝胆管结石必须同时有效解除肝胆管狭窄,在此基础上建立通畅的胆道引流,才能达到良好的远期效果.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是胆肠吻合术.然而,返流性胆管炎、再次胆管狭窄以及结石残留等问题,使再次手术处理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我们自2000年以来开始在肝胆管结石伴狭窄的治疗中,选择性采用自体组织修复狭窄整形后的胆管前壁缺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敏;黄益领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X线对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2例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对其腹平片和钡灌肠结果复习分析.结果:腹平片示结肠低位梗阻或肠淤张9例(占75%),1例表现为小肠梗阻,1例表现为平片阴性征象.钡剂灌肠出现典型征象者为狭窄段(11例)、移行段(8例)、扩张段(11例);非典型征象者为直肠下端局限性切迹(4例)、直肠或乙状结肠下段螺旋征(5例)、24 h随访钡潴留(6例)、钡粪混杂(7例)、结肠空肠化(2例)、肝脾曲钝化(1例)、结肠炎(4例).结论:腹平片表现为结肠低位梗阻和肠淤张者,如钡剂灌肠出现明确的狭窄段、扩张段及其间的移行段则先天性巨结肠诊断成立;如征象不典型者出现直肠下端局限性切迹、直肠或乙状结肠远端螺旋征、24 h随访钡剂潴留则对先天性巨结肠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文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颅脑创伤后失语症患者8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宏尊;崔振华;余健;徐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操作要点及经验.方法: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本科应用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7例,平均年龄47 d,平均体重3.1 kg.在患儿脐部做5mm切口,直视下置入Veress针,建立气腹,压力为8~10 mmHg,置入镜头.分别在左右上腹做5 mm切口,置入trocar及操作钳.完成幽门环肌切开术.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失败及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约40 min,术后住院2~4 d出院.结论: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於林军;黄敏燕;罗春芬;周学武;周炜;应建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天普洛安对外科危重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总结200例外科危重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比分析用药组(天普洛安)与对照组(生理盐水)患者的整体改善率、各临床体征及各项相关检验值给药前后的结果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用药组患者平均住外科ICU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大部分异常检测指标的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一定剂量的天普洛安对外科危重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陈仲清;陈辉;杨翃;付卫军;蒋晓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超声方法检测60例EH患者的左心室各相关指数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依据LVMI,EH患者分为LVH组和非左室肥厚(NLVH)组.结果:EH伴LVH组,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NLVH组(P<0.05,P<0.01).EH患者IMT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r=0.308,P<0.05).结论: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LVH密切相关.
作者:付敏敏;刘江潮;杨静;周炳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的两种不同皮下注射方法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选择168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即首次采用传统注射法(A组),第2次采用改进注射法(B组),观察两种注射方法的瘀斑及疼痛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B组方法注射疼痛及瘀斑明显少于A组方法注射.结论:B组方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减少疼痛及瘀斑.
作者:陈珑;陈凤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与整合素家族细胞黏附分子LFA-1、Mac-1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合并多器官损伤大鼠模型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ELISA法连续测定大鼠ANP合并多器官损伤模型血清IL-10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于多个时相点检测整合素家族细胞黏附分子LFA-1、Mac-1在ANP合并多器官损伤SD大鼠血中性粒细胞表面表达的变化,并检测血浆淀粉酶及胰腺、肺和肾脏的病理学损害.结果:IL-10、LFA-1和Mac-1在ANP组中各个时相点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ANP组中血浆淀粉酶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有明显的胰腺、肺和肾脏的病理学改变.结论:IL-10和整合素家族细胞黏附分子LFA-1、Mac-1均参与了ANP继发多器官功能损伤的过程.
作者:孙威;郭琳;寇有为;王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