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学军;毕蕴芳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治疗前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负荷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2例CIN患者经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后进行3~5年随访,检测治疗前后HPV-DNA的负荷量,对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CIN患者经LEEP或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后HPV-DNA平均负荷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1).随着CIN级别的升高,病毒负荷量越高,病变的持续存在率、复发率越高.结论:LEEP或宫颈冷刀锥切能显著降低CIN患者HPV-DNA负荷量,病毒负荷量影响疾病预后.
作者:胡海燕;徐瑾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颅脑创伤后失语症患者8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宏尊;崔振华;余健;徐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0例肱骨近端骨折分别采用相应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螺丝钉克氏针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的治疗.结果:经12~16个月的随访,根据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方法,优良率83.3%.结论: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根据相应骨折类型,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螺丝钉克氏针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的方法来治疗有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江少波;朱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药物流产后妇女子宫内膜厚度与阴道出血时间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应用经阴道超声技术,对368例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阴道出血的妇女,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子宫内膜双层厚≤1.0 cm者阴道出血在1周内结束的比例明显高于子宫双层内膜>1.0 cm者,而子宫内膜双层厚≥1.5 cm者阴道出血时间超过3周者也高于子宫内膜双层<1.5 cm者,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结论:子宫内膜越厚,阴道流血时间越长,子宫内膜厚度是影响阴道流血时间的主要因素.
作者:金轶;何海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7-2006年收治的20例AW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1~60个月.结果:AWE占同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48%,大多数继发于剖宫产后,本组20例中19例继发于剖宫产术后.根据病史特点以及B超检查结果,术前诊断符合率95%(19/20).20例术前超声均提示切口深方低至无回声暗区.6例术前检测CA125,均在正常范围.2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术前曾接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8例术后接受药物治疗.术后随访1~60个月,复发1例.结论: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AWE逐年增多.AWE根据典型的病史特点常可明确诊断.超声用于术前评估和辅助定位,血清CA125不敏感.治疗首选手术,单纯药物治疗仅能使症状得到暂时的缓解,停药后很快复发,手术范围应达病灶周围0.5~1 cm正常组织.术中病灶清除彻底,术后不用辅助药物治疗,复发者可再次手术.
作者:诸海燕;郑飞云;林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总结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气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我科2002年1月以来收治的20例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气道狭窄患者,其中肺癌15例,巨大甲状腺癌压迫气管1例,食管癌压迫气管2例,颈脊索瘤致气管软化1例,气管切开后瘢痕性狭窄1例,观察在局麻下经过纤维支气管镜引导进行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置放后的疗效.结果:全部支架均成功置放,成功率达100%.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气道狭窄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王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我心中珍藏着一个温馨的故事.那是几年前的事,我受父亲的重托,去看望生病的舅公,因车子在半路上抛锚,当我下车时夜幕已降临,在别人的指点下,加上自己小时候的记忆就匆匆上路.十几年前,我曾跟奶奶去过舅公家几次,虽然每次去舅公家,路上奶奶都不厌其烦地告诉我路旁各种各样的特征,并要求我们牢记,目的是下次我们自己来时不走错路.
作者:韦莲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肠俞穴注射非那根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在常规使用静脉抗病毒,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口服蒙脱石散、微生态制剂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非那根(1 mg/kg)大肠俞穴(第4腰椎棘突下1.5寸处)注射每日1次,连用3 d.对照组不加用非那根大肠俞穴注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那根大肠俞穴注射治疗小儿腹泻病可明显缩短病程,安全、经济且方便.
作者:邹贵雄;旋玲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苯唑西林-高盐琼脂筛选试验和PBP2'乳胶凝集试验(PBP'latex agglutination test,LA)检测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差异.方法:用上述3种方法同时检测85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3种方法同时检测出38株MRSA和47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致性为100%.结论:LA法适于临床实验室快速准确检测MRSA.
作者:吴伟元;王凌伟;卢月梅;吴劲松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气管支气管断裂较为罕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凶险,常危及生命.早期明确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现将我院收治9例气管支气管断裂患者的X线表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建林;郭兴;李炳灿;赵海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男,57岁,术前诊断:(1)L1椎体爆裂性骨折并不全.(2)L1左椎板棘突、双侧横突、L3左横突骨折.(3)闭合性胸外伤:①右侧第4~8肋骨折;②右侧少量血胸.
作者:郭能起;朱昭琼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下睑内侧裂伤常伴有下泪小管断裂,如果不及时予以修复,将给病人造成经常溢泪的痛苦[1-2].我院自1998年开始使用显微镜下泪小管吻合术治疗下泪小管断裂,取得满意效果,现做一总结.
作者:许成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为女性生殖道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全球每年约有142 000位妇女患子宫内膜癌.在美国,子宫内膜癌与子宫颈癌的发病比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1∶10上升到现今的1∶1.
作者:李小毛;王小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00年9月至2006年12月对1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实行保乳手术.其中Ⅰ期11例,Ⅱ期6例.所有患者行单纯肿瘤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辅助放疗和化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全部随访,随访时间6~60个月,15例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1例发生肺远处转移,1例局部复发带瘤生存.美容效果优良率达88%(15/17).结论:保乳手术加术后放疗、化疗可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且美容效果满意.
作者:王先立;屈春宇;王成孝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鼻内窥镜下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后放置引流支架治疗慢性鼻窦炎,并以常规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后作对照,比较其疗效.方法:两组均在鼻内窥镜下行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支架组在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后2周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放置支架.选择两组各8例在术后2周、2个月及4个月行窦口黏膜病理检查,两组病例随访6~18个月.结果:31例共放置34个支架,随访显示上颌窦引流通畅,治疗效果优于常规中鼻道上颌窦口术,两组的病理检查提示无明显差异.结论: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放置引流支架治疗慢性鼻窦炎较常规造口术引流效果好,安全经济有效,治愈率较高.
作者:周献光;顾建森;冯立人;王钟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护理要点.方法:观察我院73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行内镜治疗的情况,包括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鼻胆管引流术(ENBD)及取石术,总结其护理方法及经验.结果:71例行ERCP检查成功,成功率97%.其中行EST并取石39例次,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6例次,行ENBD术65例次.12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者于病情控制后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与内镜操作有关的并发症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应首选内镜胆道引流或(和)加上EST及取石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和恢复快等优点.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训练有素的助手的配合及完善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非常重要,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做好并发症的护理是确保内镜治疗术后疗效及安全性的有力保障.
作者:罗燕芳;王爱东;陈雪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DC方案)与长春瑞宾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毒副反应.方法:67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DC组33例,NP组34例,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DC组39%,NP组35%,1年生存率DC组36%,NP组3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DC组9%,NP组3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DC组9%,NP组3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DC方案和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肯定且相似,1年生存率也相似,但DC组严重的骨髓抑制及严重的胃肠反应发生率均低于NP组,患者更易耐受DC化疗方案.
作者:吕江清;萧凡破;邝浩斌;黄冬生;刘健雄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我院从2005年6月至2007年7月将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宫腔镜术前扩张宫颈,效果显著,现分析如下.
作者:杨林;龚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迄今为止,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UCA)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走过了30余年历史.从UCA的早期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只有利用包膜微泡造影剂在谐振频率场中表现出的显著非线性特性[1],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超声血流检测中的信噪比问题[2],从而超声微泡在UCA中也开始处于主流地位,此后其各种特性得到了全方位的开发和利用.
作者:罗亮;张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长期疗效.方法:将20例2型糖尿病肾病伴轻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维持苯那普利10 mg,每日1次,共6个月;第二阶段,苯那普利再增至20 mg,每日1次,共6个月.每阶段,测量患者血压、体重指数、24 h尿蛋白、血糖、血脂、血钾、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结果:第一阶段,患者血压、24 h尿蛋白显著下降,而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血钾、肾血流动力学没有显著变化;第二阶段,患者血压、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血钾并没有显著变化,肾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而24 h尿蛋白继续显著下降.结论:苯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降血压以外的降尿蛋白的作用.
作者:万青松;谢红萍;李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