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辛晓燕;陈必良;杨红;刘玉;刘淑娟;张红菊
目的:观察4%琥珀酰明胶(佳乐施)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双髋Ⅰ期置换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ASA Ⅰ~Ⅱ级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G组)和对照组(C组).G组于切皮前以15 mL/kg快速输入佳乐施.C组输注等量复方氯化钠溶液.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分别于稀释前、稀释后、术毕、术后第1天和第5天测定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术中两组患者出血量和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量及输血患者人数G组明显低于C组(P<0.05),G组MAP在切皮前和双髋关节置换后明显高于C组(P<0.05),HR明显减慢(P<0.05),CVP明显升高(P<0.01),但尚在正常生理范围.G组的Hct在稀释后及术毕明显低于基础值及C组(P<0.05),但在术毕后第1天及第5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及APT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致命的肺栓塞,C组出现1例非致命性的肺栓塞.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双髋Ⅰ期置换术患者使用佳乐施行AHH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患者对失血耐受性,并能有效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作者:尹学军;毕蕴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胸部开放性损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选择37例胸部开放性损伤应用电视胸腔镜进行检查、诊断,同时行电视胸腔镜下肺损伤缝合修补、止血或小切口辅助手术.结果:37例经VATS探查明确胸内脏器损伤情况,其中肺裂伤28例34处;心包裂伤4例,其中1例左心室裂伤;膈肌破裂5例,合并脾破裂2例、肝脏裂伤1例、胃裂伤穿孔1例;肋间血管损伤出血6例;胸内广泛粘连1例.VATS下行肺裂伤缝合修补14例,肺裂伤缝合修补联合镜下胸壁止血3例,单纯镜下或镜下辅助止血4例,局部小切口辅助完成手术6例,镜下心包止血或缝合3例,中转开胸完成手术7例.胸腔镜探查及治疗时间10~100 min,平均55 min.术后气胸4例,轻度皮下气肿5例,8例术后1~6 d咯少量血痰.全组病例随访1~12个月,平均5.2个月,复查胸片无胸腔积液、积气及阴影.结论:VATS诊治胸部开放性损伤准确、及时、微创.
作者:尤振兵;黄苏;陈其友;吴清泉;郭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水是生命基本的组成成分,机体的水平衡对动物的生命维持非常重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水跨生物膜的移动仅靠单纯扩散.但近10余年来大量研究证实机体内广泛存在着特异性的水通道家族(aquaporins,AQPs)[1].由于它们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对它们的结构、功能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生物学界的热点.其中对水通道蛋白1(AQP1)的研究深入,本文在此对其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程波;蒋静;邹祖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腕舟骨骨折用AO空心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用直径3.5 mm AO空心钉治疗腕舟骨骨折51例.结果:术后9周复查X线片,48例骨折端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按Constant评分优46例,良3例,差2例.结论:AO空心钉治疗腕舟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方法.
作者:何正华;徐明;余鹏;彭聚胜;陈刚;蒋丛斌;夏春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肝胆管结石常伴有肝胆管狭窄,临床处理比较棘手[1-2].治疗肝胆管结石必须同时有效解除肝胆管狭窄,在此基础上建立通畅的胆道引流,才能达到良好的远期效果.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是胆肠吻合术.然而,返流性胆管炎、再次胆管狭窄以及结石残留等问题,使再次手术处理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我们自2000年以来开始在肝胆管结石伴狭窄的治疗中,选择性采用自体组织修复狭窄整形后的胆管前壁缺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敏;黄益领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皮肤神经纤维瘤病(neurufibroatosis,NF)是周围神经系统的一种特殊病变,为发生于神经干外围、性质柔软的良性肿瘤.我院近年来遇到2例,现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作者:李宗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与整合素家族细胞黏附分子LFA-1、Mac-1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合并多器官损伤大鼠模型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ELISA法连续测定大鼠ANP合并多器官损伤模型血清IL-10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于多个时相点检测整合素家族细胞黏附分子LFA-1、Mac-1在ANP合并多器官损伤SD大鼠血中性粒细胞表面表达的变化,并检测血浆淀粉酶及胰腺、肺和肾脏的病理学损害.结果:IL-10、LFA-1和Mac-1在ANP组中各个时相点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ANP组中血浆淀粉酶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有明显的胰腺、肺和肾脏的病理学改变.结论:IL-10和整合素家族细胞黏附分子LFA-1、Mac-1均参与了ANP继发多器官功能损伤的过程.
作者:孙威;郭琳;寇有为;王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我们是针尖上跳舞的天使,一针见血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那条细细的输液管是我们把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来的快速车道,为成功开通那条生命线,曾经让多少天使为之焦急和操劳,针尖上跳舞的天使在和死神赛跑!
作者:姜惠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术中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9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29例中,无吻合口瘘、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1例.结论:选择好适当的病例,配合手术中结肠灌洗作一期切除吻合,对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作者:李旺林;曹杰;张伟健;肖焕擎;王辉;杨平;谭明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给予途径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穿孔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并归纳出肠内营养支持合理的给予途径.方法:将2001年3月至2006年11月我科收治的39例食管穿孔患者按肠内营养支持给予的途径分为两组,实验组18例通过空肠双管造瘘途径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21例通过经螺旋型鼻肠管方式给予肠内营养,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氮和热量.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变化以及脓肿吸收、破口愈合情况;比较患者营养指标体重、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等的变化;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并发症的发生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在感染控制、感染灶的吸收中有优势,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种肠内营养支持途径中各项营养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而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穿孔患者给予空肠双管造瘘肠内营养支持较螺旋型鼻肠管方式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是食管穿孔肠内营养给予的有效途径.
作者:柯彬;王建军;何泽锋;赵峰;汪文东;詹曦;石思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导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性对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中用硬膜外导管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结果:术中胆道造影42例均获成功,42例均插管造影成功,其中阴性36例,阳性6例,发现胆囊管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结石2例,1例发现胆囊管与胆总管并行,1例发现胆囊管汇入右肝管.42例均治愈.结论:硬膜外导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中,使用简便,费用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姬永忠;罗梅;杨立显;张正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肠俞穴注射非那根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在常规使用静脉抗病毒,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口服蒙脱石散、微生态制剂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非那根(1 mg/kg)大肠俞穴(第4腰椎棘突下1.5寸处)注射每日1次,连用3 d.对照组不加用非那根大肠俞穴注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那根大肠俞穴注射治疗小儿腹泻病可明显缩短病程,安全、经济且方便.
作者:邹贵雄;旋玲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比较国产0.5%左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行下腹部、下肢或会阴部手术患者80例,年龄19~60岁,分为两组,每组40例,使用国产AS-E/S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套件于L2~3,间隙穿刺,0.5%盐酸左布比卡因或0.5%布比卡因1.5 mL腰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情况及术后患者自主排尿时间等.结果:左布比卡因组患者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均短于布比卡因组(P<0.01).而在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上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0.5%左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术后下肢自主运动恢复和自主排尿恢复方面与布比卡因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胡晓明;易永华;鲁振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年龄者结直肠息肉发病情况.方法:2005-2006于我院接受常规结肠镜检查的2 3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年龄、性别组人群结直肠息肉发病情况.结果:(1)2 306例患者中637例(27.6%)检出结直肠息肉,其中1 160例男性中检出375例(32.3%),1 146例女性中检出262例(22.9%),男性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01).(2)以10年区分年龄段,男女性大肠息肉检出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女性40~50岁年龄段息肉检出率为15.6%,显著高于前一年龄段30~40岁息肉检出率(7.0%,P<0.05).余男女相近年龄段息肉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3)男女性50岁以上息肉检出率分别为44.7%及31.4%,均显著高于50岁以前息肉检出率(P<0.001).(4)男女息肉均以左半结肠及直肠为主,腺瘤性息肉各占74.1%、67.9%(P>0.05),单发性息肉各占56.0%及52.7%(P>0.05).结论:男性结直肠息肉检出率高于女性;男女性息肉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40岁以上息肉检出率明显升高;男女性息肉在结直肠发生部位、病理及数量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朱元民;李菁;刘玉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含肝素中和剂(鱼精蛋白等)的纤维蛋白原功能法试剂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30名自愿者,分别用肝素抗凝真空采血管和枸橼酸钠真空采血管,抽取合格血样,以2 500 r/min离心15 min制成乏血小板血浆备用.应用色彩终点法试剂1(添加肝素中和剂),手工法分别测定肝素抗凝血样及枸橼酸钠抗凝血样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应用试剂2(未添加肝素中和剂),手工法测定枸橼酸钠抗凝血样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两种试剂所测得的纤维蛋白原结果极为接近,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添加肝素中和剂的试剂测定的两种抗凝剂的抗凝血样得到的两种纤维蛋白原结果,与未添加肝素中和剂的试剂测定枸橼酸钠抗凝血样得到的纤维蛋白原结果之间皆高度相关,其测得的两种纤维蛋白结果之间也高度相关.结论:应用加入肝素中和剂的纤维蛋白原测定试剂,既可以应用于枸橼酸钠抗凝血样,又可以应用于肝素抗凝血样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浆中肝素浓度较高的血样.
作者:张宝华;黄婷;徐元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配伍的咪唑安定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子宫全切患者40例,分为A、B两组.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平面控制在T6,向患者出示一张记忆卡,请患者记住图案颜色、形状、数量.随之A组患者缓慢静推曲马多2 mg/kg+咪唑安定0.06 mg/kg.B组予杜冷丁0.8 mg/kg+咪唑安定0.06 mg/kg.连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潮气量(VT)、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记录注药前,注药后5、10、30、60 min的监测指标值.观测各组患者的OAA/S镇静评分,从用药后到苏醒的时间,以及术毕4 h随访患者对记忆卡的记忆情况.结果:两组的OAA/S镇静评分,从用药后到苏醒的时间,以及术毕4 h随访患者对记忆卡的记忆情况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用药后5、10 min患者的呼吸、VT较用药前降低,PETCO2升高.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组内比较,用药后5、10 min呼吸、SpO2下降,PETCO2升高,VT在各时点均有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A组同时点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A组用药后5、10 min心率、MAP降低,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用药后5、10 min MAP降低,30 min时MAP明显降低,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A组同时点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咪唑安定与曲马多配伍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遗忘效果好,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是腰硬联合麻醉术中辅助用药的较佳选择.
作者:张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DC方案)与长春瑞宾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毒副反应.方法:67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DC组33例,NP组34例,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DC组39%,NP组35%,1年生存率DC组36%,NP组3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DC组9%,NP组3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DC组9%,NP组3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DC方案和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肯定且相似,1年生存率也相似,但DC组严重的骨髓抑制及严重的胃肠反应发生率均低于NP组,患者更易耐受DC化疗方案.
作者:吕江清;萧凡破;邝浩斌;黄冬生;刘健雄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近期笔者遇见1例多次误诊为结节病的结核病的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容;欧阳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发病率居第一,病死率居首位,可高达50%[1].研究发现其原因与患者病情危重、病种多、机体抵抗力下降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等密切相关[2-4].但病房环境污染,空气中致病微生物增多也是其感染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我院为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诊疗环境,为ICU配备了两台老肯牌KDSJ-Y120型多功能动态消毒机.为介绍该机在动态条件下对空气的消毒效果,将其和紫外线灯两种空气消毒方法效果进行了现场试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俊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女,52岁,主诉口腔溃疡疼痛半年余.患者半年来一直感口腔持续溃烂、疼痛,多次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口腔科,给予局部对症治疗无好转,近3个月来伴全身乏力,不思饮食,曾在当地县医院行肝、肾功能、血糖等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陈粤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