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毛;王小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磺酸钠辅助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P<0.01),降低血浆比黏度(P<0.01)和纤维蛋白原(P<0.01),改善患者血脂水平(P<0.01).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肖劲夫;邓杰;龚丽娅;梁黔生;郑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慢性咳嗽是儿科门诊常见的就诊症状之一,慢性咳嗽病因复杂,诊断困难,治疗不规范.现通常以为:咳嗽为唯一或症状持续>3~8周、无明显肺疾病证据者定义为慢性咳嗽[1].而肺炎支原体(MP)近年来已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为了解儿童慢性咳嗽人群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我们对63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冷凝集试验及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明智;王卓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苯唑西林-高盐琼脂筛选试验和PBP2'乳胶凝集试验(PBP'latex agglutination test,LA)检测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差异.方法:用上述3种方法同时检测85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3种方法同时检测出38株MRSA和47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致性为100%.结论:LA法适于临床实验室快速准确检测MRSA.
作者:吴伟元;王凌伟;卢月梅;吴劲松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长期疗效.方法:将20例2型糖尿病肾病伴轻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维持苯那普利10 mg,每日1次,共6个月;第二阶段,苯那普利再增至20 mg,每日1次,共6个月.每阶段,测量患者血压、体重指数、24 h尿蛋白、血糖、血脂、血钾、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结果:第一阶段,患者血压、24 h尿蛋白显著下降,而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血钾、肾血流动力学没有显著变化;第二阶段,患者血压、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血钾并没有显著变化,肾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而24 h尿蛋白继续显著下降.结论:苯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降血压以外的降尿蛋白的作用.
作者:万青松;谢红萍;李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早期自然流产发病机制.方法:标本取自在空军总医院妇科就诊行流产的患者,自然流产组蜕膜及绒毛标本23例,并以正常早孕蜕膜及绒毛标本22例为对照组.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自然流产组蜕膜及绒毛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增加(P<0.01),p53及Bax蛋白的表达也均明显增加(P<0.01),而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细胞凋亡过度为自然流产发病机制之一,p53通过Bax/Bcl-2途径参与了自然流产蜕膜及绒毛组织细胞的凋亡调节.
作者:童英;赵磐琳;任力;方蔚然;杨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女,52岁,主诉口腔溃疡疼痛半年余.患者半年来一直感口腔持续溃烂、疼痛,多次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口腔科,给予局部对症治疗无好转,近3个月来伴全身乏力,不思饮食,曾在当地县医院行肝、肾功能、血糖等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陈粤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脏真菌病.隐球菌仅侵犯肺脏或者首先累及肺脏则称之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1-2].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的广泛应用、恶性肿瘤的高发以及各种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3-4].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5-6],诊断仍存在一定难度,容易发生漏诊、误诊,有部分患者因未能及时诊断、正确治疗而发生播散,发生隐球菌脑病而死亡,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必须予以重视.本文就我院近期误诊为结肠癌术后肺转移瘤的1例肺隐球菌性肉芽肿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李钰珑;吴旭;王武军;花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外痔切除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索更好的混合痔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将2004年12月至2006年9月期间我院肛肠科收治的100例需手术治疗的重度混合痔(Ⅲ~Ⅳ度)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行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治疗.并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相当.在术后24 h内疼痛指数、术后出血、尿潴留、肛门坠胀、肛门狭窄、排便困难及控便失调方面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性.在术后排便时及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伤口水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PPH加外痔切除术对有明显外痔的重度混合痔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相比,PPH加外痔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保护肛门控便能力等优点,但其费用较贵、远期疗效尚不明确,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罗维民;李玉英;胡丰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DC方案)与长春瑞宾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毒副反应.方法:67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DC组33例,NP组34例,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DC组39%,NP组35%,1年生存率DC组36%,NP组3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DC组9%,NP组3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DC组9%,NP组3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DC方案和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肯定且相似,1年生存率也相似,但DC组严重的骨髓抑制及严重的胃肠反应发生率均低于NP组,患者更易耐受DC化疗方案.
作者:吕江清;萧凡破;邝浩斌;黄冬生;刘健雄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鼻内窥镜下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后放置引流支架治疗慢性鼻窦炎,并以常规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后作对照,比较其疗效.方法:两组均在鼻内窥镜下行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支架组在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后2周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放置支架.选择两组各8例在术后2周、2个月及4个月行窦口黏膜病理检查,两组病例随访6~18个月.结果:31例共放置34个支架,随访显示上颌窦引流通畅,治疗效果优于常规中鼻道上颌窦口术,两组的病理检查提示无明显差异.结论: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放置引流支架治疗慢性鼻窦炎较常规造口术引流效果好,安全经济有效,治愈率较高.
作者:周献光;顾建森;冯立人;王钟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近期笔者遇见1例多次误诊为结节病的结核病的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容;欧阳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高龄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时的麻醉选择和围麻醉期处理,探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经验.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12例90岁以上老年患者,均有一种以上合并症者,ASA评级2~3级.全部病例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完成手术.术中持续监测心率(HR)、无创血压(BP)、心电图(ECG)及脉搏血氧饱合度(SpO2),并进行术后近期随访.结果:12例病人麻醉效果良好.3例患者术中出现低血压,经用麻黄素,多巴胺及加快输液、输血后,血压保持稳定.4例术中出现心律失常,对症处理后好转.1例术后出现心肌缺血,低血压,经抢救后生命体征稳定.结论:对高龄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病情评估及麻醉前准备是保证术中安全的重要环节,而适当的麻醉选择及术中管理是麻醉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新平;卢健芳;钟飞焱;史嘉华;郑永辉;黄绍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女,31岁,于2000年确诊为甲状机能减退.2004年4月14日因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半个月,加重半天而急诊入院.入院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功能Ⅳ级.查体:T 37℃,P 108次/min,R28次/min,BP 110/98 mmHg.
作者:崔玉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2005年10月至2007年1月我院应用岩黄连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炎性肝硬化、肝癌等伴有黄疸的患者,并对其退黄、降酶、症状改善方面的疗效与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相比较,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边晓霞;张桂霞;高秀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男,57岁,术前诊断:(1)L1椎体爆裂性骨折并不全.(2)L1左椎板棘突、双侧横突、L3左横突骨折.(3)闭合性胸外伤:①右侧第4~8肋骨折;②右侧少量血胸.
作者:郭能起;朱昭琼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桥本病的诊治经验,寻找可靠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普通外科收治的桥本病患者34例,分析其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中通过穿刺确诊桥本病14例(41%),保守治疗有效7例(21%),手术冰冻确诊10例(29%),切除后病理检查确诊3例,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结论:术前可疑病例穿刺活检及术中冰冻是获得正确诊断的有效方法,有利于避免误诊.
作者:吴涛;何显力;乔庆;包国强;赖大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能否使患者进一步受益.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3例,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21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第一阶段,A组予以氟伐他汀加传统抗心力衰竭治疗,B组仅予以常规治疗,3个月后测量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舒张期室间隔厚度(dIVST);然后两组均继续予以常规治疗1个月(洗脱期).第二阶段,B组给予氟伐他汀,A组继续予以常规治疗,3个月后测量患者LVEF、LVDd和dIVST.结果:第一阶段试验中A组LVEF差值较B组升高(P<0.001),LVDd差值较B组升高(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IVST则仅有微小差异(P>0.05);第二阶段试验中B组LVEF差值较A组升高(P<0.001),LVDd较A组升高(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IVST则仅有微小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伐他汀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但能否逆转心肌肥厚还需进一步的观察.
作者:孙翔;曾高峰;李振龙;李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7-2006年收治的20例AW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1~60个月.结果:AWE占同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48%,大多数继发于剖宫产后,本组20例中19例继发于剖宫产术后.根据病史特点以及B超检查结果,术前诊断符合率95%(19/20).20例术前超声均提示切口深方低至无回声暗区.6例术前检测CA125,均在正常范围.2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术前曾接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8例术后接受药物治疗.术后随访1~60个月,复发1例.结论: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AWE逐年增多.AWE根据典型的病史特点常可明确诊断.超声用于术前评估和辅助定位,血清CA125不敏感.治疗首选手术,单纯药物治疗仅能使症状得到暂时的缓解,停药后很快复发,手术范围应达病灶周围0.5~1 cm正常组织.术中病灶清除彻底,术后不用辅助药物治疗,复发者可再次手术.
作者:诸海燕;郑飞云;林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心理因素对皮下埋植避孕续用率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06年11月取管的207名使用皮埋剂妇女的心理因素(知情方式、性格类型、文化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通过专业人员咨询和各种媒体宣传续用率分别为83.9%和76.9%,通过朋友同事介绍知情者续用率为24.5%.外向型与中性型性格续用率分别为93.1%和64.7%,而内向型性格续用率为12.5%.初中以下妇女续用率为91.3%,高中专和大专以上妇女续用率分别为57.1%和10.0%.结论:术前专业人员细致的咨询工作和各种媒体客观详实的宣传是提高皮下埋植避孕续用率的保障.根据不同性格类型和文化程度的人,因人而异做好咨询工作,可提高其续用率.
作者:麦小珊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闭孔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obturator,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采用经闭孔经阴道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22例.结果:21例患者术后尿失禁得到控制,平均手术时间21 min,平均出血量40 mL.术后随访6个月无再次尿失禁发生.结论:TVT-O手术具有简单、微创、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本贵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