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周红;张选满

关键词: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 围手术期, 前列腺增生症,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引流管, 术后患者, 并发症, 肾功能不全, 术后出血, 手术方法, 泌尿外科, 慢性疾病, 基层医院, 护理不当, 常见疾病, 膀胱痉挛, 糖尿病, 尿潴留, 尿失禁
摘要:前列腺增生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目前前列腺摘除术逐步被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URP)所代替,但由于技术和条件的限制,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仍是基层医院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手术方法.由于多数患者年老体弱,常并存有心、肺、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术后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同时该手术术后患者通常带有3根引流管,引流管护理不当是引起或加重术后出血、膀胱痉挛及尿潴留、尿失禁、感染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1].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动脉压力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肺动脉压力(PAP)对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于我院住院并接受经导管封堵治疗的252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70例,房间隔缺损(ASD)65例,室间隔缺损(VSD)1lO例,VSD+PDA 4例,VSD+ASD 3例.252例患者中男112例、女140例,平均年龄(19.2±15.0)(4~76)岁;按术中测得的PAP分为3组,A组(PAP<30 mmHg,n=92),B组(30 mmHg≤PAP≤50 mmHg,n=126),C组(PAP>50 mmHg,n=34).所有患者均于封堵术当日晨7时抽取静脉血5 mL,检测血浆脑钠素(BNP)、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Ⅰ(Ang Ⅰ)、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内皮素(ET)浓度.结果:(1)与对照组及A组比较,B、C两组的血浆ANP、Ang Ⅰ、Ang Ⅱ、ET浓度以及C组的血浆BNP浓度均显著增高(P<0.05,P<0.01).(2)与B组比较,C组的血浆BNP、AngⅡ及ET浓度也显著增高(P<0.01).(3)CHD患者的血浆BNP、ANP、Ang Ⅰ、Ang Ⅱ及ET浓度与PAP均呈正相关(P<0.01);亚组分析显示PAP越高,其相关性越好.结论:CHD患者血浆BNP、ANP、Ang Ⅰ、Ang Ⅱ及ET浓度均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与PAP呈正相关,且PAP越高,相关性越好.

    作者:柴虹;宋治远;张志辉;张倩;舒茂琴;刘建平;仝识非;冉擘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1例

    患儿男,12岁,学生,2007年5月31日因胸痛、心悸、发热3 d入院,患儿于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型不规则,高38.0℃,伴有胸痛、心悸以活动或心情紧张时明显,无咳嗽、流涕,无呕吐、腹泻.未作任何处理,精神、睡眠尚可.食欲无增强,大小便无异常.

    作者:刘惜宇;刘晋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产后席汉氏综合征二次剖宫产术后垂体危象1例

    患者女,35岁,农民,G2P1,因妊娠40+1周,阵发性下腹疼痛2 h于2006年12月1日入院.孕妇自诉孕期易感冒、纳差、易疲乏,未正规产检.1992年12月曾在乡镇医院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未输血,产后体质一直很差,曾诊疗(具体不详).查体:T、P、R、BP正常,表情淡漠、面色略苍黄、颜面浮肿、毛发稀疏、行动迟缓.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未扪及.

    作者:余心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输尿管端端吻合加带蒂大网膜包裹术治疗输尿管下段损伤性狭窄

    目的:探讨输尿管端端吻合术加带蒂大网膜包裹治疗输尿管下段损伤性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1989年3月至2006年6月,使用输尿管端端吻合加用大网膜包裹治疗输尿管下段损伤性狭窄1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漏尿1例,肾萎缩3例.术后4~10周拔除双J管,拔管后再狭窄2例.全部病例术后随访发现输尿管解剖在位,蠕动排空良好,肾积水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未见有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证实损伤输尿管远段尚有残留后,输尿管端端吻合加带蒂大网膜包裹治疗输尿管下段损伤性狭窄,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实用性强,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朱继峰;张沛泳;曹用立;秦允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黄芪注射液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将24例属ASA Ⅰ~Ⅱ级行择期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分为黄芪组(H组)和对照组(S组),每组12例.术中切开硬脑膜后,H组用0.9%生理盐水将20mL黄芪注射液稀释至250mL,于20min内静脉输入.S组在相同时间段输入0.9%生理盐水250mL.分别于全庥诱导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开硬脑膜即刻(T3)、输注后1 h(T4)及1 d(T5)5个时点同步采集颈内静脉球部和足背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动-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及脑氧摄取率.结果:两组患者组内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T2较T1显著升高(P<0.05),其余时间点脑氧供需平衡参数及两组间各时点脑氧供需平衡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黄芪注射液不影响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

    作者:张亚军;徐世元;许平;王玲玲;芮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麻醉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将31例择期接受胸腺切除术的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常规组(A组)和无肌松药组(B组),其中A组15例,B组16例.A组麻醉诱导为咪达唑仑0.03 mg/kg、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2 mg/kg和维达松0.08 mg/kg;B组诱导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3 μg/mL和4 ng/mL TCI行麻醉诱导.记录诱导、插管过程中的血压、心率;记录术后立即拔管和延迟拔管的例次数.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与插管前即刻比较,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 min时SBP、DBP、HR均升高(P<0.01),两组间SBP、DBP、HR的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肌松药下以效应室靶浓度TCI瑞芬太尼4 ng/mL复合异丙泊3μg/mL麻醉诱导,可以为MG患者施行胸腺切除术的全身麻醉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同时避免了肌松药的副作用.

    作者:苏冬梅;张淑军;隋波;刘一凡;陈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1例冠脉病变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参考ACC/AHA的UA/NSTEMI指南分类,将UA分成静息性心绞痛、初发性心绞痛和恶化劳力性心绞痛三个亚型,分别探讨其临床和冠脉病变特点.结果:与其他两组比较,恶化劳力性心绞痛三支病变多(39.7%);初发性心绞痛单支病变多(54.2%);静息性心绞痛血栓检出多(9.9%);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亚型UA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存在一定差异,6个月预后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永亮;赵树梅;李虹伟;沈潞华;王雷;陈晖;陈佳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16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16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老年组)的临床表现、病因、并发症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非老年组比较.结果: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以黑便为主要的症状,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43.10%)、胃黏膜病变(26.95%)、恶性肿瘤(19.90%)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8.30%),其中消化性溃疡和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老年组并发症多于非老年组.老年组保守治疗治愈率为88.43%,非老年组为99.18%(P<0.01).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凶险,预后较差,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黄晓琴;舒建昌;叶国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炎症反应在胃黏膜防御中的作用

    炎症是高等动物机体对各种损伤性刺激的一种天然防御反应,它主要发生在有血管分布的组织内,其主要作用是限制损伤、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等.在胃肠道,炎症反应是黏膜抵御内源性和外源性损伤因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损害可以导致黏膜的损伤和黏膜修复过程的受损,它的失控也可以加重胃肠道黏膜的损伤,甚至引起全身症状[1].本文就炎症反应在胃黏膜防御机制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李成龙;屠伟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预注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门诊行人流术的早孕妇女,分为丙泊酚组(A组,n=50)、静注氯诺昔康8 mg后即注射丙泊酚组(B组,n=50)和术前1 h先静注氯诺昔康8mg,术中注射丙泊酚组(C组,n=50).丙泊酚的负荷用量均为2.5 mg/kg,术中根据患者的反应必要时追加丙泊酚.记录术前、术中及术毕MAP、HR、RR、SpO2;记录给药结束后到意识消失时间、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睁眼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结果:3组间术前、术中及术毕MAP、HR、RR、SpO2变化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意识消失时间、睁眼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及术中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缓解术后子宫收缩痛C组与A、B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对缓解患者术后子宫收缩痛效果显著.

    作者:朱慧莉;姚悦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4年间共52例COPD合并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OPD并发PTE的发生率高,多为附壁血栓(78.8%),临床突出的症状是活动性胸闷、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包括支气管扩张药物在内的常规治疗不能完全缓解(92.3%);71.2%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动脉血气PaCO2下降或呈Ⅰ型呼吸衰竭表现,D-二聚体>0.5 mg/L(ELISA法)仅占25.0%.超声心动图检查多有三尖瓣反流和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大于40 mmHg者达71.2%,心电图常有SⅠQⅡTⅢ表现.结论:COPD合并PTE有一定的临床特点,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提出疑诊,再选择CT肺血管造影或肺动脉造影进一步确诊.

    作者:曾祥毅;王小平;巫剑峰;李丽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胃肠吻合加空肠侧侧吻合在WHIPPLE术中的临床观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胰头癌和壶腹部周围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该手术技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吻合口漏是其致命性并发症,死亡率高[1-2].

    作者:聂寒秋;牟永华;邢人伟;李敏献;梁思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火针针刺委中穴治疗急性肾绞痛48例

    目的:比较火针针刺委中穴与肌注阿托品对急性肾绞痛缓解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6例急诊肾绞痛患者分成火针针刺组48例(火针针刺委中穴)和对照组48例(皮下注射阿托品),10min后评价疼痛缓解的程度.结果:火针针刺组总有效率(96%)优于对照组(83%).结论:火针针刺委中穴有效率高于皮下注射阿托品.

    作者:范小红;刘绍良;黄应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意义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无明显周围神经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周围神经NCV的测定,同时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NCV可发现无明显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部分周围神经呈损伤性改变,总异常率达25.33%,同时发现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且NCV改变与病程有关,而与年龄无关.结论:NCV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张斌;顾春江;孙晓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儿童尿路结石的护理

    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的护理特点.方法:治疗中观察适合儿童的x线照射剂量、冲击次数、冲击电压.用泡沫海绵制成的保护板置于患儿的胸背处,用铅橡皮置于盆腔处,保护其肺部和生殖腺免于受到X线辐射的损害.结果:X线照射剂量30~50 kV、0.5 mA,碎石电压5.5~7.0 kV,平均6.8 kV,冲击次数1000~2500次,平均2283次,结石碎石率为100%,7 d排净率80%.患儿的胸背处、生殖腺避免了X线辐射的损害.结论:根据儿童特点进行护理,可使儿童身体周围组织器官的损害降到小程度.

    作者:翁毓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配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注射液配合高压氧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9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及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给予高压氧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2周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9%,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低分子肝素可以提高脑梗死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骏;张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管外肺水和肺血管通透性的监测与临床应用

    反映肺病理生理的指标较多,有氧合指数、肺泡一动脉分压差、肺内分流、肺顺应性、死腔与潮气容积之比、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肺血管通透性(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PVP)指数等.

    作者:盛恒炜;郭锐;施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妊娠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23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妊娠期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1年3月至2006年9月南方医院妇科妊娠期腹腔镜手术11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开腹手术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及其,临床结局.结果:两组在肠功能恢复时间、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无一例发生术后流产.结论:在正确掌握妊娠期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妊娠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广亮;刘建;柯妍;汪丽萍;钟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肾移植术后妊娠2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妊娠的相关问题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本院收治的2例肾移植术后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中1例于肾移植术后8年顺产一胎,胎儿出生后0.5h窒息死亡.第2次妊娠为肾移植术后9年,期间肾功能轻度异常,移植肾二维超声及彩色超声检查未见异常,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娩出一正常活男婴,随访至今,男孩体健,生长发育情况智力与同龄儿相当.另1例患者肾移植术后2年妊娠,期间出现肾功能异常,于妊娠2月余行人工流产术中止妊娠,术后肾功能持续异常,转肾内科治疗.结论:肾移植术后妊娠的时机选择很关键,对于一些肾移植术后妊娠患者,出现终止妊娠的指征时需给予医源性终止妊娠.

    作者:谭金凤;王宁宁;张红霞;刘斌;张玉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早期乳腺导管癌37例综合治疗分析

    我院从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共对37例早期乳腺导管癌的患者行保留乳房手术,术后行适形调强放疗、化疗、内分泌等全身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木妮热·木沙江;贺春钰;司马义力·买买提尼亚孜;成芳;艾秀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