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后继发癫痫58例临床分析

徐海波;陈洪

关键词:梗死后, 继发癫痫, 癫痫发作, 脑梗死, 老年人, 脑血管疾病, 资料分析, 追踪观察, 患者, 发生率, 致死, 致残, 生命
摘要: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癫痫的主要原因之一.脑梗死后导致癫痫发作使致残和致死的发生率明显提高[1-2],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经对我院1994-2003年来收治的≥60岁脑梗死患者934例追踪观察3年,58例出现癫痫发作.现将这58例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膜后肿瘤的临床应用解剖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影像学解剖定位和定性的内在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59例腹膜后肿瘤,分析总结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影像学检查解剖定位划分,占据肾旁前间隙4例,肾周间隙26例,肾旁后间隙5例,肾旁前间隙和肾周间隙11例,肾周间隙和肾旁后间隙6例,肾旁前间隙、肾周间隙和肾旁后间隙7例.均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腹膜后各间隙肿瘤病理类型.结论:依据腹膜后三大间隙的划分,结合影像技术实现临床应用解剖诊断分析,有助于术前解决腹膜后肿瘤的定位、定性和了解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作者:黄鹤;吴佩;洪书剑;姜书传;俞咏梅;翟建;李国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髌股关节软骨软化病理机制的研究现状

    髌股关节软骨软化(patellofemoral chondromalacia,PFC)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种膝关节退行性病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对本病认识的逐渐深入,本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作者:刘少华;刘效仿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36例,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B组31例,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分析两组5年生存率及复发情况.结果:A、B两组惠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8%、17%,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发现共有11例复发,其中,有7例发生远处转移,占64%.在术后有无化疗两种情况下,复发患者远处转移分别占40%、8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Ⅰ期子宫内膜癌惠者可以采用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扩大手术范围及行淋巴清扫术并不能提高生存率.远处转移在术后复发中占相当比例,术后辅助化疗对抑制盆腔外复发有一定帮助.

    作者:唐坤;卢丽娜;余莉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生理性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房颤的预防作用研究

    目的:比较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经心室按需起搏(VVI)和房室顺序生理性起搏(DDD)治疗术后随访6~84个月房颤的发生率.方法:7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均于术后6、24个月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程控1次,以后每年随访1次,部分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出现房颤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了解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情况.平均随访时间6~84个月.结果: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在心脏起搏治疗24个月后总的房颤发生率为26%(20/78),其中经VVI起搏的46例患者房颤的发生率为37%(17/46),经DDD起搏的32例患者房颤发生率为9%(3/32),后者房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前者(P<0.05).结论:在起搏治疗病窦综合征患者中,DDD起搏器较VVI起搏器有较低的房颤发生率.

    作者:芮世宝;曹蘅;王安才;汪俊元;蔚有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广西南宁市壮族常见风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市壮族人群常见风湿病的患病情况.方法:按照统一制定的表格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7 407例≥16岁的壮族人群进行病史询问,由风湿病专科医师对询问阳性者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应的辅助检查,并将其结果与6 826例当地的汉族人群作比较.结果:广西南宁壮族人群,本调查所见各部位出现风湿病症状频率女性高于男性,且均以膝、腰、肩、颈四处为好发部位,与汉族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壮族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为0.27%,而当地的汉族人群患病率为0.28%(P>0.05);壮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为0.22%,与同地区汉族居民的0.21%相近(P>0.05);南宁市壮族人群骨关节炎、痛风的患病率分别为2.67%和0.20%;另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皮肌炎2例、硬皮病1例.结论:广西南宁壮族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与汉族人群无明显差异,与北京郊区的调查结果较为接近,南宁壮族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率与南京相近,与广东差异明显,痛风患病率与上海、汕头相近.

    作者:曾宪国;陈波;曾方;侯超志;何秋;黄璐;吴健伟;陈启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干扰素联合必奇及西米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干扰素(α-interferon)联合必奇(蒙脱石)及西米替丁(cimetidine)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几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用干扰素联合必奇及西米替丁,对照组用利巴韦林(ribavirin),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必奇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作者:汪爱群;覃肇源;蒋小云;白波;李理;马建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全血细胞减少186例病因分析

    目的:分析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186例全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患者,致全血细胞减少常见的是造血系统恶性疾病有70例(37.6%),非造血系统疾病有56例(30.1%)占第二位,而造血系统良性疾病有34例(18.3%),血液难治性疾病有21例(11.3%),还有原因未明的5例(2.7%).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以降低误诊率.

    作者:叶海燕;陈焯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肠系膜先天性裂孔1例

    患者男,21岁,农民,于2006年5月6号晨5时入院,主诉腹部突发性剧烈疼痛1 h,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无畏寒、发热及其他不适.既往健康.

    作者:李和平;李兵;叶顺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6例体会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经验、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髋臼全部选用非骨水泥型,股骨头选骨水泥型20例,非骨水泥型6例,取髋后外侧切口,显露关节,于小粗隆上方1.5 cm截除股骨颈,清理髋臼,按正确角度置入人工髋臼,股骨侧开髓、扩髓,保证股骨颈的前倾角,选合适假体植入,安装与髋臼匹配的股骨头.结果:按Harris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随访平均5年4个月,优10例,良13例,可3例,差无,优良率88.5%.结论:THR是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各种关节病变的成熟的方法之一,临床应用广泛,对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许多骨科疾病,首先考虑且疗效确切,但一些术后并发症,如假体松动、下沉、大腿疼痛等问题仍需不断寻求解决的方法.

    作者:方德儒;黄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胃癌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胃癌发生、发展及演进的研究已获得长足进步,但5年生存率依然低下.2~3年复发率约50%.提高诊治效果应关注胃癌早期诊断、前哨淋巴结栓出、微转移鉴定、淋巴廓清范围、腹膜转移及联合脏器切除等.

    作者:姜波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磺脲类继发失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胰岛素皮下连续脉冲式输注,CSII)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将38例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胰岛素泵2、4周强化治疗.结果: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都有明显下降(P<0.01),餐后2 h C肽明显升高(P<0.01);结论:对于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CSII强化治疗为一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史治宙;王瑞华;黄如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诊断、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对我院1998-2006年收治的50例AOS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愈33例,保守治疗治愈6例,手术中死亡3例,自动出院8例,原因为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掌握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是提高AOSC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陈博艺;邓斐文;李荣;李称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贫困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自尊水平以及贫困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包括90项自评症状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以及个人基本信息调查的问卷对某医科大学846名本科生进行测查.结果:非贫困生、贫困生的自尊量表得分的均分分别为30.44±4.02、29.76±4.04.贫困生自尊水平低于非贫困生(P<0.05);大学生的贫困因素与自尊水平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自尊水平越高,SCL-90得分越低,中等自尊水平贫困生的SCL-90得分高于非贫困生(P<0.05).高、低自尊水平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SCL-90得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自尊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中等自尊水平的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生.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中,应当针对其自尊进行辅导,以达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胡俊武;张小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缺席表彰会

    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每到年终,医院里都会对一年的工作做个总结,各个科室选出优秀员工,并且医院里会奖励那些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发明的员工.科室的先进在选拔时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公平和笑话,人性的丑陋和龌龊暴露无遗.

    作者:青松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微型外固定器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微型外固定器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4月至2006年8月采用微型外固定器治疗掌、指骨骨折28例.结果:临床应用28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8周,按TAM标准评分,优24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6.4%.结论:微型外固定器治疗掌、指骨骨折,操作简单,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了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绍仿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在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动静脉内痿血管内皮中的表达及其对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失功内瘘及16例新建内瘘,用手术剪切的方法采集血管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蛋白质水平检测36例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的MMP-9和PAI-1的变化.结果:MMP-9在正常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微量表达:在失功动静脉内痿血管内皮细胞中,MMP-9阳性表达明显增多(1.43%vs 23.32%,P<0.01).PAI-1在正常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微量表达,在失功动静脉内痿血管内皮细胞中有少量表达(2.28%vs 4.62%,P>0.05).结论:MMP-9在闭塞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多.PAI-1在失功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无明显增多.MMP-9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胡日红;应旭旻;郭晶;朱晓玲;杨汝春;王宇晖;王永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化脓性子宫穿孔伴全腹膜炎1例

    患者女,73岁,因腹痛2 h,于2004年10月13日18时20分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 h无明显诱因突发脐周疼痛,不能忍受,疼痛迅速扩散至全腹,感腹胀.病程中无畏寒、发热;

    作者:杨晓琼;宋永树;徐克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动态观察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浆中炎性因子、氧化指标、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我科2003年12月至2007年3月百草枯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每次250 ku,静脉注射,每日2次,连用5 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I-9).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炎性因子,减少氧自由基损害,适用于百草枯中毒的治疗.

    作者:谢东辉;章辉;郑兰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宫颈电切割术在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宫颈电切割术(LEEP术)在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LEEP术对经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诊断为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Ⅱ、Ⅲ级)患者90例进行治疗,根据病检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对其疗效及并发症等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占90%(81/90);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占2%(2/90),有1例病栓为浸润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1例为原位癌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诊断级别降低占8%(7/90);无一例感染和颈管狭窄,无手术切缘阳性者.结论:LEEP术后病理诊断是阴道下多点活检的补充诊断,对于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Ⅱ、Ⅲ级)患者,及早行LEEP术诊断和治疗可以早期发现宫颈恶性病变.

    作者:任红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格拉司琼、氟哌利多联合防治芬太尼术后镇痛并发恶心呕吐

    笔者观察格拉司琼、氟哌利多单独与联合用药对芬太尼镇痛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陈林穆;宋文琴;王飞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