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坤;卢丽娜;余莉萍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本院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28例34足.按照Sanders分型标准Ⅱ型11足,Ⅲ型17足,Ⅳ型6足,全部采用外侧L型切口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28例34足应用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基本恢复了跟骨的高度、长度和宽度,术后切口感染6足,经治疗切口愈合.1例患者术后明显的距下关节炎,行二期跟距关节融合术.平均随访30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15足、良13足、可5足、差1足,优良率达82.4%.结论: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恢复跟骨的大体形态,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豪东;李健;颜登鲁;高梁斌;胡涛;赵洪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纠正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疗效,及高压氧在FGR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所符合筛选指标FGR的孕妇52例按自愿原则分为高压氧综合治疗组28例(A组)及常规治疗组24例(B组),前者用高压氧加FGR常规治疗,后者仅用FGR常规治疗,比较两者治疗后宫高增长、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增长、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及脐动脉血流,血流变改善情况.结果:A组在宫高增长、胎儿双顶径及股骨长增长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在生物物理评分改善情况上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在降低胎儿脐动脉阻力指数(RI值)、脐动脉血流速率在收缩期末和舒张期末的比值(S/D值)均较B组显著(P<0.01).结论:高压氧可治疗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且安全有效.
作者:苏敏;卓琼兰;张映辉;吴志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BTX-A)尿道外括约肌注射治疗多种因外括约肌痉挛所致的排尿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多种因外括约肌痉挛所致的排尿障碍患者62例,其中男43例,女19例,中位年龄37(15~78)岁.临床表现为尿潴留、排尿困难,需腹肌用力协助排尿,尿频,尿失禁等.将BTX-A 200U溶解于8 mL生理盐水,尿道镜下使用注射针分8点二平面注射于尿道外括约肌处,1 mL/点,25 U/点.记录治疗前后排尿症状,尿动力学检查,并观察毒副作用.记录患者注射前后排尿前和排尿时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振幅值(T、L及TL值).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到排尿症状改善情况,其中明显改善14例,中度改善20例,轻微改善19例,无改善9例.42例在治疗前后均进行了尿动力学检查.大尿道闭合压平均降低9.3 cmH2O(4~29 cm H2O).患者在BTX-A注射后,TL值平均增高0.35(P<0.05),其中34例TL值增高,8例下降.另20例进行电话随访,其中1例因全身疾病死亡.注射后未出现与BTX-A相关的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结论:BTX-A尿道外括约肌注射是一种治疗各种病因引起尿道外括约肌痉挛的有效方法,短期内对部分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排尿症状,提高生存质量.TL值是反映外括约肌功能状态较准确的指标.
作者:林海洋;崔心刚;徐丹枫;瞿创予;孔乐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胃癌发生、发展及演进的研究已获得长足进步,但5年生存率依然低下.2~3年复发率约50%.提高诊治效果应关注胃癌早期诊断、前哨淋巴结栓出、微转移鉴定、淋巴廓清范围、腹膜转移及联合脏器切除等.
作者:姜波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肱骨外上髁炎为临床常见多发性疾病,俗称网球肘,作者于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间,应用小针刀配合红外线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炜;施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北京万寿路地区1 730例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电话访问、神经系统查体认知功能问卷及多普勒检查,对其中患有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人群的认知功能与非患病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周围动脉闭塞人群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得分低于正常人群,其中计算力、延迟记忆及画钟测试两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影响MMSE得分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脑卒中史、肱踝动脉压力指数阳性、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论: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影响认知功能,可作为认知功能下降的预示指标.
作者:陈彤;王鲁宁;王洁;李小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的临床诊断治疗及误诊原因.方法:总结1996-2006年21例临床诊断为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诊断治疗、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1例患儿均根据临床特征结合超声影像特征临床确诊,12例单纯全身抗生素治疗不能降低复发,9例全身治疗结合导管内灌洗可降低复发.结论:临床与超声影像特征结合在临床上可确诊儿童复发性腮腺炎,辅以实验室检查可减少误诊.急性期后或间歇期导管内灌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瑰琦;姜传前;黎艳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每三天值一个班,整整一年,这是后一个班了.昨天值班前,我还在担心这后一个班会发生一点什么折腾的事情,但现在已经是早晨七点十分了,八点,我就可以下班,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看来真是杞人忧天.
作者:陈勤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诊断、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对我院1998-2006年收治的50例AOS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愈33例,保守治疗治愈6例,手术中死亡3例,自动出院8例,原因为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掌握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是提高AOSC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陈博艺;邓斐文;李荣;李称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思密达联合山莨宕碱保留灌肠在婴幼儿秋季腹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思密达、山莨宕碱灌肠加思密达口服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80例,与对照组以思密达口服治疗为主相比较,通过临床观察、经方差检验以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经过对比表明,思密达、山莨宕碱保留灌肠治疗可以缩短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时间,提高疗效.结论:思密达、山莨宕碱保留灌肠结合口服治疗可以更快加速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痊愈,缩短疗程,减轻患儿痛楚,并能减少治疗费用.
作者:简素珍;卢伟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动静脉内痿血管内皮中的表达及其对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失功内瘘及16例新建内瘘,用手术剪切的方法采集血管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蛋白质水平检测36例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的MMP-9和PAI-1的变化.结果:MMP-9在正常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微量表达:在失功动静脉内痿血管内皮细胞中,MMP-9阳性表达明显增多(1.43%vs 23.32%,P<0.01).PAI-1在正常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微量表达,在失功动静脉内痿血管内皮细胞中有少量表达(2.28%vs 4.62%,P>0.05).结论:MMP-9在闭塞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多.PAI-1在失功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无明显增多.MMP-9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胡日红;应旭旻;郭晶;朱晓玲;杨汝春;王宇晖;王永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动态观察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浆中炎性因子、氧化指标、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我科2003年12月至2007年3月百草枯中毒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每次250 ku,静脉注射,每日2次,连用5 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I-9).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炎性因子,减少氧自由基损害,适用于百草枯中毒的治疗.
作者:谢东辉;章辉;郑兰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ICU人工气道患者肺炎病原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情况.方法:2005年3-9月间入住我院ICU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诊断为肺炎的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23例患者中16例两次或多次罹患肺炎,送检痰液标本检出菌株333株次,其中G-菌259株(占77.8%),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菌、鲍曼不动杆菌等;48株G+菌中47株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真菌26株,占7.8%.G-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感染率前四位者耐药率高:MRSA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人工气道患者肺炎的罹患率高,二重感染率高,感染细菌耐药率高,应当合理使用抗生素,更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时去除人工气道.
作者:王妍;顾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自制胸腔穿刺引流器的作用.方法:胸腔穿刺针与输液器(或输血器)连结制成胸腔穿刺引流器,将138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分为治疗组(78例),采用自制胸腔穿刺引流器放胸水,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方法抽胸水,比较两组术前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改变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手术前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改变差异无显著性,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用自制胸腔穿刺引流器引流胸水方法简单易行,无不良反应,适宜于临床应用.
作者:吴益怀;曾维利;廖晓斌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男,67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上腭正中部隆起,不伴其他症状,未作任何处理.半个月前觉上腭部隆起增大并感上腭部发胀,稍感双侧鼻塞,曾自服抗生素治疗无效来我科求医.
作者:徐爱国;胡世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三黄脂消饮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血糖和胃排空率的影响.方法:以三黄脂消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并与正常组及模型组比较.结果:中药治疗后血糖下降,胃排空率增加.结论:三黄脂消饮不仅可以降低糖尿病血糖水平,而且增加了糖尿病胃轻瘫的胃排空率,明显地改善了胃排空延迟,所以三黄脂消饮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药物.
作者:洪丽莉;连至诚;许冠荪;申国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开腹手术中使用鼓风机不同保温温度对其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新生低体重儿与足体重儿各30例,皆采取三种不同档次的保温温度45、43、38℃,手术中持续监测新生儿的左胸壁体表温度变化,记录入室时,麻醉后,消毒前,消毒后,切皮时,术中10、30、60 min,关腹后,手术结束时的温度.结果:(1)新生儿在不同的保温温度时,其各时期点的温度变化是有差异的(P<0.05),以消毒后体温低.(2)足体重儿中三种不同的保温温度,手术麻醉中体表温度在同一时间点上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而低体重儿在45℃保温温度相比43℃、38℃在入室时、麻醉后、消毒前、消毒后、切皮时的各时间点上差异有显著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对于足体重儿,采用三种不同档次的保温温度都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对于低体重儿,在入室至切皮这一时期内,应应用高档次的保温温度(45℃),体重越低,越需要高的中性温度.
作者:刘佩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186例全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患者,致全血细胞减少常见的是造血系统恶性疾病有70例(37.6%),非造血系统疾病有56例(30.1%)占第二位,而造血系统良性疾病有34例(18.3%),血液难治性疾病有21例(11.3%),还有原因未明的5例(2.7%).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以降低误诊率.
作者:叶海燕;陈焯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每到年终,医院里都会对一年的工作做个总结,各个科室选出优秀员工,并且医院里会奖励那些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发明的员工.科室的先进在选拔时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公平和笑话,人性的丑陋和龌龊暴露无遗.
作者:青松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短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门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7年7-9月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中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且空腹血糖≥13.9 mmol/L患者共47例,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经过8~12周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差异,同时观察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8~12周后所有患者血糖及HbAlc均下降明显,副作用主要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占12.76%,期间无一例出现低血糖反应.随诊2周后,45例患者FBG及PBG仍控制良好.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门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内能使血糖下降理想,且安全,副作用轻微.
作者:黄桂琼;刘仕群;李际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