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恩五;于立新;王亦斌;李川江;刘小友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男性乳腺增生症中的声像图表现和诊断价值,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高频超声对21例诊断为男性乳腺增生症患者进行探测.测量腺体层厚度.结果:男性乳腺增生症表现为以乳头为中心呈盘状或偏向一侧的扇状低回声,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其内可见向乳头方向聚拢的管状回声.结论:男性乳腺增生症有比较独特的图像特征,超声对大部分可确诊.主要需与乳腺癌和乳腺炎性病灶鉴别.
作者:朱红霞;赵静;曹子洋;霍晓恺;解耀锃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阴囊阴茎湿疹样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例阴囊阴茎湿疹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及分析.结果:4例患者病理检查均见典型的湿疹样癌的特征,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2.5年,1例术后1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恢复良好.2例术后无复发.1例手术+放疗,无明显复发.结论:阴囊阴茎湿疹样癌早期皮肤活栓明确诊断是关键,手术是首选,复发可再次手术.术后放疗对范围广泛、可能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是必要的手段.
作者:黄青松;马建国;季鹏;朱长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时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上皮屏障功能及紧密连接(TJ)特征性蛋白occludin和黏附连接蛋白E-cadhefin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谷氨酰胺处理组(Gln组)、内毒素处理组(LPS组)、谷氨酰胺并内毒素处理组(Gln+LPS组).测定支气管肺泡渗透性、运用免疫印迹测定和RT-PCR测定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occludin和E-cadherin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内毒素导致支气管肺泡上皮渗透性明显增高2倍左右(JP<0.01);补充谷氨酰胺可以明显改善由内毒素处理引起的支气管肺泡上皮渗透性增高(P<0.05),但Gln+LPs组支气管肺泡渗透性仍较对照组及Gln组增高(P<0.05).免疫印迹和RT-PCR显示在LPS组的occludin和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及Gln组的低(P<0.01);在Gln+LPS组中occludin和E-cadherin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LPS组的高(P<0.05),而较对照组及Gln组的表达水平低(P<0.05).结论:实验提示内毒素通过降低TJ分子occludin和E-cadherin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导致肺泡上皮屏障功能受损.补充谷氨酰胺通过上调其mRNA、蛋白表达水平而对肺泡上皮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媛莉;陈秋萍;姚华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评估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肺结核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NIPPV,动态观察NIPPv治疗后不同时段动脉血气.结果:NIPPV治疗后血气各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aO2明显升高(P<0.05),PaCO2明显下降(P<0.01);是否合并肺外器官损害对患者动脉血气无明显影响(P>0.05);治疗前Pa02与PaCO2同向升高(r=0.210,P>0.05),治疗后Pa02与PaCO2呈显著负相关(r=-0.327,P<0.05).结论: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NIPPV有一定的临床效,且治疗前的基础状况对其无显著影响.
作者:王娟;李德宪;陈志宏;梁燕琼;劳穗华;申雁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变成像(SI)检测冠心痛局部心肌径向舒张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I技术获取53例冠心痛患者(冠心病组)和42例正常时照者(正常对照组)左心室不同水平前间隔与后壁径向应变曲线,测量快速充盈期、心房收缩期各节段应变的变化幅度△εE、△εA和△εE/△εA比值.对比分析冠心病组狭窄冠状动脉供血节段(狭窄节段)和正常对照组相应正常节段(正常节段)的各项参数.结果:冠心痛患者狭窄节段快速充盈期的径向应变下降幅度明显变小、消失,甚至倒置.冠心病组前间隔与后壁狭窄节段的△εE及△εE/△εA均较对照组相应节段明显减低,而两者的△ε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I技术可无创、定量检测冠心病局部心肌径向舒张功能异常.
作者:田新桥;钱蕴秋;张海滨;黄品同;唐疾飞;孙海燕;黄福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脊髓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改变及MRI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确诊为脊髓型结核性脑膜炎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脊髓型结核性脑膜炎以肢体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大小便失禁、脊髓及脊神经支配区域的定位征为主要表现.脑脊液中蛋白质明显增高,MRI显示脊髓膜、神经根增厚,脊髓水肿及脊髓空洞形成等.结论:早期MRI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全身抗结核化疗及激素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安慧茹;王仲元;刘琳;李净;王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非典型纤维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报告4例非典型纤维黄色瘤病例,描述其临床表现、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肿瘤位于皮肤真皮内,直径1.1~2.6 cm;肿瘤组织细胞、纤维母细胞及巨细胞混杂存在:瘤细胞多呈梭形,束状排列,核多形性,呈梭形、圆形或肾形;在排列紊乱的成纤维细胞之间散在大而形状奇特的多核巨细胞,有明显的细胞异型性,但核分裂象少见;部分瘤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透亮、泡沫状.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Vimentin(+)、CD68(+)、Lys(+)、CD10(+)、CD99(+);CK(-)、S-100蛋白部分阳性、HMB45(-)、Ki67(-).结论:皮肤非典型纤维黄色瘤好发于皮肤真皮,是一种中间型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赖于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作者:刘真喜;余力;欧阳小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了解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易感因素及病原学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6年中晚期肝癌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结果:中晚期肝癌医院感染率为33.9%,感染部位以肺部、腹腔、肠道、血液多见,感染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Ⅲ期肝癌感染率高于Ⅱ期肝癌.贫血者感染率高于非贫血者,白细胞下降者的医院感染率高于无下降者,病原菌以G-菌为主.结论:中晚期肝癌有着较高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其发生与贫血、白细胞减少及肝癌分期有关.
作者:方伟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患者中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及耐药分析.方法:采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检测EsBLs和AmpC酶,采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大肠埃希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110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单产EsBLs 42株,AmpC酶12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共6株,检出率分别为38.2%、10.9%和5.5%;产酶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大部分均高于不产酶菌株.结论:胆道感腥敬蟪ΠO>驭?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生AmpC酶和ESBLs,对产酶菌株临床经验用药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作者:范树养;刘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经腹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鉴别宫外孕与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宫外孕的诊断确诊率.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比分析宫外孕与畸胎瘤的图像特征、血流特征及测量相应子宫内膜厚度间接征象.结果:宫外孕组子宫内膜增厚为(15±3)mm,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为0.32±0.09.畸胎瘤组子宫内膜增厚为(7±2)mm,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教为0.60±O.08,两组血流阻力指数与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具显著性(P<0.01).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是鉴别诊断包块型宫外孕及畸胎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甄子怡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与高血压痛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62例高血压病患者测定血浆BNP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结构及左室舒张功能.结果:不同级别的高血压组BNP浓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升高.62例中,左室肥厚35例,非左室肥厚27例,两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E/A比值及BNP浓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NP浓度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r=0.86,P<0.01),与E/A比值呈负相关(r=-0.56,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随血压的升高而升高,并能较好地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心舒张功能状况.
作者:黄璟;陆东风;熊龙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分离纯化羊栖菜多糖并观察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评价羊栖菜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80%乙醇脱脂后水煮醇沉.Sevag法结合胰酶消化去蛋白,Sephadex G200柱分离纯化获得羊栖菜多糖SFP1和SFP2,用纯化的羊栖菜多糖SFF2腹腔注射给药,观察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分离纯化获得两个羊栖菜多糖SFP1和SFP2.均为含有硫酸基的蛋白聚糖.腹腔注射羊栖菜多糖SFP2能显著提高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及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提高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及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结论:羊栖菜多糖能明显提高小鼠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能是羊栖菜多糖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之一.
作者:严全能;陈均忠;陈晓文;蒋定文;沈先荣;李志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应用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治疗危重型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方法与疗效.方法:依据脑室内积血的量及其形态、形状、病情与原发病.应用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和(或)辅以侧脑室液化引流术、脑脊液/生理盐水差额置换术,清除出血,抢救生命.改善预后.结果:治疗53例,出院44例(基本痊愈13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9例,无变化4例),术后3个月内死亡12例,病死率22.6%.门诊或家庭随访35例6个月~7年,按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Barthel指数记分,ADLI 15例(42.9%),ADL2 10例(28.6%).ADL3 6例(17.1%),ADL4 3例(8.6%),ADL51例(2.9%).结论:应用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治疗危重型自发性脑室出血能大限度地清除脑室出血,真正地实现微创,避免或减轻了并发症.极大地改善预后,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作者:万金中;蔡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母鼠在孕前期及孕期经口胃灌十溴联苯醚(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209,BDE-209)对出生子鼠数量及体重的影响.方法:48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4组,通过经口胃灌的方法造成BDE-209[1500 mg/(kg·d)]的暴露模型.实验组A(孕前组):自正式进入实验日开始胃灌BDE-209直至雌鼠妊娠,妊娠后改为胃灌纯花生油直至子鼠出生;实验组B(孕期组):自正式进入实验日开始胃灌纯花生油直至雌鼠妊娠,妊娠后改为胃灌BDE-209直至子鼠出生;实验组C(孕前&孕期组):自正式进入实验日开始胃灌BDE-209直至子鼠出生;对照组:自正式进入实验日开始胃灌等量纯花生油直至子鼠出生.子鼠出生后,记录子鼠数量,并称量子鼠出生体重.结果:各组子代大鼠出生数量分别为:(9.60±3.17)、(10.38±2.26)、(11.00±3.83)、(9.38±2.13)只,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子代大鼠出生体重分别为(5.06±0.53)、(4.83±0.68)、(4.80±0.65)、(5.25±0.88)g,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其中孕期胃灌母源性BDE.209使子代大鼠出生体重显著减少(P<0.01),而孕前期胃灌母源性BDE-209则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时期胃灌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结论:孕期暴露于BDE-209会造成子鼠出生体重减少.但其对出生子鼠数量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丁淑瑾;王志新;陈敦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鼻窦炎内窥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研究组按照临床路径表,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掌握程度.
作者:左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Ki-67、E-cad在皮肤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BCC和50例SCC中Ki-67、E-cad的表达.结果:Ki-67在BCC和SCC的阳性率分别为63.3%、92.0%(P<0.01),SCC Ⅰ级和Ⅱ~Ⅲ级的阳性率(++~+++)分别为32.1%、90.9%(P<0.01).E-cad在BCC和SCC的阳性率分别为63.3%、36.0%(P<0.05).在SCC Ⅰ级和Ⅱ一Ⅲ级的阳性率分别为50.0%、18.2%(P<0.05).结论:随着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Ki-67的表达有增高趋势,故检测其在表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对于判断肿瘤良恶性有一定参考价值.E-cad的异常表达与表皮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明显关系,可做为判断表皮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陈松波;吴华红;许锡荣;沈金辉;马翔如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面神经血管微创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微创面神经血管减压手术治疗352例面肌痉挛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微创小切口经显微镜下行血管神经分离减压术352例,术后立即有效者276例,术后即症状减轻并在3个月内抽搐消失者52例,无效后二次手术者1例.结论:微创面神经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良好.是面肌痉挛有效的治疗方法.良好的局部解剖知识及精巧的显微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钟建卫;袁俊;翟卫东;孙永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血清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RA患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IL-6和IL-18的血清水平.分析不同证型两指标之间及其与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含量的相关性.结果:RA患者IL-6和IL-18血清水平与健康人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活动期RA患者IL-6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风寒湿阻型患者血清IL-6浓度明显高于痰瘀互结型与肝肾两虚型(P<0.05).而与风湿热郁型无明显差异(P>0.05);而风寒湿阻型患者血清IL-18浓度明显高于风湿热郁型与肝肾两虚型(P<0.05),而与痰瘀互结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L-6血清水平与RA的活动性密切相关.且与其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一定的联系.
作者:彭玉莲;任燕歌;庄俊华;丁海明;潘婉仪;邓兆智;何弈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疼痛对断肢(指)再植患者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疼痛控制.方法:对120例断肢(指)再植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结果: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为8%,再植成活率达96%.结论:采用有效的疼痛护理.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对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有重要预防作用,是提高再植手术成活率的保障.
作者:杨银兰;邱伟婷;王金玲;张丹丹;廖小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出发去杭州的那天,很早就起床.五点,出门的时候天还是暗的.小区门口,那个风雨无阻卖早餐的老刘就已经在哪里了.没有生意,就着路灯的光在小摊旁边跑步.秋天的晨有些凉意,他还要熬过漫长寒冷的冬天,在风雨中,赚着来之不易的辛苦钱,卖不掉的早餐还要自己来承担解决.这样的工作,无异于一种博弈.不止是老刘,只要是沿街卖早餐的,都可以看到蒸笼中的袅袅蒸汽.迎着晨风而上.
作者:徐菲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