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大脑超微结构改变和SOD、MDA、XOD变化及红花的保护作用

陈茜;陈少贤;王良兴;李勇

关键词:红花, 大鼠,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醇, 黄嘌呤氧化酶, 低氧高二氧化碳, 超微结构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大脑超微结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醇(MDA)与黄嘌呤氧化酶(XOD)含量的变化,及红花注射液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模型,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电镜观察大鼠脑超微结构并测定其SOD、MDA、XOD含量.结果: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使大鼠大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水肿.伴有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变化,并使SOD含量降低,MDA、XOD含量升高.结论:红花注射液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大脑神经细胞结构损害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罪犯也应该被尊重

    今天的急诊班,来了两个罪犯,由好多Police叔叔押送过来.一个还是耍老套,据罪犯自己说是吞了刀片,P叔叔们无奈就带来看看位置,谁知道X光拍出来是一个硬币的影子,P叔叔被犯人耍了,P叔叔们心里也不是很舒服.

    作者:徐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超声色素标记乳腺小肿瘤的临床应用

    目的:比较乳腺小肿瘤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进行美蓝和龙胆紫着色定位及传统不定位的差异,寻找佳的定位方法.方法:检出乳腺小肿瘤待手术的26例30个乳腺肿块进行分组,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其中两组用1%美蓝和1%龙胆紫对肿瘤局部着色定位.另一组不定位,记录寻找肿块和整个切除肿块手术时间.结果:1%龙胆紫着色定位效果要优于1%美蓝,前者着色性好,弥散度小,1%龙胆紫着色寻找肿块和切除肿块手术时间小于其余两种方法,差异显有著性.1%美蓝着色与传统不定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龙胆紫着色定位在手术中能快捷发现乳腺小肿瘤病灶.缩短寻找和切除肿块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其效果优于美蓝.

    作者:蔡雪阳;黄定蒙;王友达;徐盛柏;陈吴凤;陈庆存;夏苗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尿毒症肺炎咯血1例救治体会

    患者男,42岁,主因咳嗽、咳痰10 d,咯血3 d入院.院外查胸片示:双肺呈蝴蝶征,提示尿毒症肺炎.既往慢性肾炎病史10余年.入科查体T 37.0℃,P 116次/min,R30次/min.BP 180/110 mmHg,,神志恍惚,呼吸深快,双肺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中湿啰音及哮鸣音.心率11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

    作者:詹生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纤溶酶相关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是否存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I(PAl-I)功能紊乱.以及这两个指标与血脂、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于我院住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临床类型分为SAP组、UAP组、AMI组、OMI组,并设健康对照组.检测t-PA、PAI-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结果:(1)健康对照组t-PA高于各型冠心病组(P<0.05),AMI组t-PA低于其余各型冠心病组(P<0.05);健康对照组PAI-I低于各型冠心病组(P<0.05),AMI组PAI-I高于其余各型冠心病(P<0.05).(2)t-PA与IAI呈正相关,与TC、TG、LDL呈负相关;PAI-I则与IAI呈负相关,与TC、TG、LDL呈正相关.(3)各病例组t-PA于治疗后有所升高,PAI-I于治疗后有所下降(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纤溶功能紊乱,且以急性期为重,并且纤溶功能紊乱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因素有关.

    作者:高艳玲;谢林金;汪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α1-受体阻滞剂联合泽桂癃爽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α1-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联合中成药泽桂癃爽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1例诊断为BPH的患者予α1-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联合泽桂癃爽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评估,同时以30例单独服用特拉唑嗪的BPH患者作对照.结果:特拉唑嗪联合泽桂癃爽治疗8周后患者大尿流率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改善率分别为76%和42%.较单独使用特拉唑嗪(32%和18%)增高(P<0.01).结论:特拉唑嗪联合中成药泽桂癃爽治疗BP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林文彬;汤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肠系膜上动脉急性栓塞4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4年4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42例SMA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2例患者中,均有动脉硬化闭塞症、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或栓塞病史;临床表现为剧烈的腹痛、早期的胃肠排空等;行多普勒超声及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28例,早期诊断率为67%;肠系膜上动脉造影24例,均能确诊,早期诊断率为100%;误诊3例,误诊率7%.行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术21例,肠系膜上动脉旁路术5例,肠切除吻合术16例.29例康复出院,13例死亡,病死率31%.死亡原因,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吻合口漏致感染性休克3例,短肠综合征2例,心肌梗死2例.结论:提高对SMAE的认识,早期、及时、正确作出诊断和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周建平;唐小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卵巢内卵泡血管新生的调控

    卵泡的发育与血管新生有关,每个卵泡可独立地调节血管新生.从而使其血管系统发挥重要功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监测卵泡的血管新生.观察卵泡中血管原因子的变化及拮抗剂在体内作用后的结果,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及其他血管原因子的干扰能抑制卵泡的发育或者抑制排卵.因此.了解卵泡血管新生的机制和规律.控制血管新生.为治疗卵泡的不正常发育提供依据.

    作者:马红丽;侯丽辉;丛晶;吴效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胆道感染大肠埃希菌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患者中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及耐药分析.方法:采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检测EsBLs和AmpC酶,采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大肠埃希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110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单产EsBLs 42株,AmpC酶12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共6株,检出率分别为38.2%、10.9%和5.5%;产酶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大部分均高于不产酶菌株.结论:胆道感腥敬蟪ΠO>驭?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生AmpC酶和ESBLs,对产酶菌株临床经验用药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作者:范树养;刘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社区干预对离退休老干部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离退休老干部骨质疏松症者不良生活方式、骨密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2005年4月县城朝晖社区和水南社区在我院体检中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离退休老干部60例(每社区各30例),按社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定时随访,并从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及用药方面进行干预,对照组仅在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时面对面进行一次健康教育.1年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及评价.结果:观察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骨密度及预防骨质疏松症骨折方面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社区干预对改善骨质疏松症老干部的骨密度值,减少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素珍;陈丽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不同引产药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普贝生、催产素目前常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为了观察这两种药物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我们对我院应用这两种药物引产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少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4例治疗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bet/abl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其转归.方法:24例患者经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分型、G显带技术核型分析、I-FISH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检查确诊为bcr-abl阳性ALL.均予标准剂量联合化疗,其中7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结果:经过1~2个疗程DOLP方案诱导化疗完全缓解率为59%.进行allo-HSCT患者和仅用化疗患者的中位缓解期分别为13.8和4.7个月(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1.2和11.8个月(P<0.05).结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ALL患者预后差.与单纯化疗相比.allo-HSCT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

    作者:赵卫华;孟凡义;林榕;宋兰林;易正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非典型纤维黄色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非典型纤维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报告4例非典型纤维黄色瘤病例,描述其临床表现、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肿瘤位于皮肤真皮内,直径1.1~2.6 cm;肿瘤组织细胞、纤维母细胞及巨细胞混杂存在:瘤细胞多呈梭形,束状排列,核多形性,呈梭形、圆形或肾形;在排列紊乱的成纤维细胞之间散在大而形状奇特的多核巨细胞,有明显的细胞异型性,但核分裂象少见;部分瘤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透亮、泡沫状.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Vimentin(+)、CD68(+)、Lys(+)、CD10(+)、CD99(+);CK(-)、S-100蛋白部分阳性、HMB45(-)、Ki67(-).结论:皮肤非典型纤维黄色瘤好发于皮肤真皮,是一种中间型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赖于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作者:刘真喜;余力;欧阳小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血清MMP-9、IGF-1、CRP和IMT与2型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关系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5例T2DM患者(对照组)和71例T2DM合并SMI患者(SMI组)的IMT和血清MMP-9、IGF-1、CRP水平.结果:SMI组IMT和血清MMP-9、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或P<0.05),IGF-1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P>0.05).MMP-9、CRP与IMT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颈动脉IMT、MMP-9和CRP指标的测定有助于临床上认识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性,从而早期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张敏;张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撤机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后撤机的临床应用.方法:2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撤机后采用头罩吸氧(对照组),3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撤机后采用NCPAP(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撤机失败例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慢性肺疾病、腹胀、早产儿视网膜病、动脉导管未闲、脑室旁白质软化等并发痘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撤机失败例数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明显减少(P<0.05),腹胀、早产儿视网膜病、动脉导管未闭、脑室旁白质软化等发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极低体重儿机械通气撤机后使用NCPAP,可以显著降低撤机失败可能,减少肺部并发症.

    作者:冯晋兴;杨慧;刘晓红;林英;李腾;齐利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纤维蛋白封闭剂用于食管癌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封闭剂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食管癌患者62例.分为用胶组(27例)和未用胶组(35例),用胶组行常规食管癌根治术同时在手术创面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通过观察术后第12、24及48小时的胸腔闭式引流量及术后总引流量来确定纤维蛋白封闭剂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有效性.结果:用胶组术后第12、24及48小时的胸腔闭式流量及术后总引流量均少于未用胶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提早拔除胸腔闲式引流管,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庄聪文;翁向群;程先进;杨胜生;刘道明;曾志勇;张哲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三年与三十年

    她是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妇产科小医生,眼瞅着亲自接生的朋友的孩子已走得相当稳健,医院小公园的桂花不知香了几回,熟得不能再熟的妇科肿瘤老病人又永远地走了几个,来不及回首,匆匆忙忙间,三年从她写病历的手的指缝中悄悄溜走了.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脊髓型结核性脑膜炎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脊髓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改变及MRI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确诊为脊髓型结核性脑膜炎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脊髓型结核性脑膜炎以肢体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大小便失禁、脊髓及脊神经支配区域的定位征为主要表现.脑脊液中蛋白质明显增高,MRI显示脊髓膜、神经根增厚,脊髓水肿及脊髓空洞形成等.结论:早期MRI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全身抗结核化疗及激素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安慧茹;王仲元;刘琳;李净;王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Z-plate钢板进行胸腰椎固定31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前路手术减压后应用Z-plate钢板内固定系统的疗效.方法:本组31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经前路减压并应用Z-plate技术行内固定治疗,分析胸腰段前路手术入路的注意点、适应证及内固定的方法.结果:本组31例均固定良好,随访6个月~3.5年,骨质愈合佳,未见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及脊柱后凸畸形等并发症.结论:Z-plate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地重建脊柱稳定性,结合充分的椎管减压、适当的植骨融合.可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梁锦峰;朱肖奇;陈荣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CT漏诊十二指肠海绵状淋巴管瘤1例

    患者女,39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解黑便,每日1~3次.便量如常,质时硬时软,伴有头晕、乏力.CT平扫示:胃窦部壁增厚.钡餐造影示:十二指肠降部环周性不规则充盈缺损.大小约2 cm×2 cm.十二指肠球后部至十二指肠降部黏膜紊乱.但管壁柔软,钡剂通过可.

    作者:王宏清;杨运俊;马升高;余苔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成人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治策略

    成人急性白血病的常见的类型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目前,应用常规剂量的标准方案治疗获得的完全缓解率(CR)为60%~80%,5年无病生存率(DFS)为30%~40%,患者在预后中存在的明显差异与在诊断时或初次治疗前伴随的预后相关因素及其治疗策略密切相关.为了提高AML患者长期存活率,合理安排治疗,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薄见.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孟凡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