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检静脉采血晕针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黄瑞珍

关键词:晕针, 血样采集, 原因,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体检人员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晕针的原因及护理效果.方法:对108例静脉采血出现不同程度晕针症状的患者,针对诱因进行心理护理和临床处理.结果: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对症处理,本组108例病例完全恢复,无发生后遗症和意外事故.结论:通过对体检晕针患者进行正确、及时诊断及对症处理,可避免静脉采血晕针病例意外事故及并发症的发生.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9例2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本组19例22眼术后视功能恢复良好,眼压控制良好,角膜内皮细胞无明显减少,5眼出现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反应,抗炎治疗5 d后消退.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庄冰玲;陈俊洪;黄佰健;张建珠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口服联合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改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图像质量及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口服联合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FIA)增强在抑制胃肠道高信号及腹部小血管高信号中的作用,改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图像质量以提高对胰胆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在体外及临床实验的基础上,选取2 mL静脉用Gd-DTPA配制成100 mL浓度为0.01 mol/L的稀释液作为佳浓度和容量的MRCP口服用胃肠道阴性对比剂.对21例疑有胰胆管病变的患者行联合口服及静脉注射Gd-DTPA增强后10min行MRCP检查,分析增强前后胰胆管及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21例患者口服联合Gd-DTPA增强MRCP图像上,来自胰胆管树背景上的小血管信号影以及胃、十二指肠内潴留液高信号被明显抑制,肝脏和胰腺实质信号强度显著降低,使得胰胆管树各解剖结构的对比度提高,显示更加清楚,图像质量较口服联合Gd-DTPA增强前明显改善.结论:对于明确或高度怀疑有胰胆管病变的患者,口服联合静脉注射Gd-DTPA增强能抑制胃、十二指肠内潴留液的高信号以及胰胆管树背号上的小血管信号,能进一步改善MRCP图像质量,结合动态增强T1WT能为胰胆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帮助.

    作者:陈翼;ZHAO Yun-hui;许乙凯;WANG Gui-sheng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49例

    支气管肺炎为麻疹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特别是2岁以下小儿.我们近3年来用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麻疹肺炎4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伯鹏;赵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个别前牙缺失过渡性粘接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及总结前牙粘接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及美学修复的经验.方法:近5年对161例青少年前牙缺失患者采用粘接固定义齿进行过渡性修复,分析脱落原因及评价其美学效果.结果:前牙经粘接固定义齿修复后,美学及临床效果满意,能维持至永久修复.失败病例修复体脱落时间集中在粘接后3~6个月,下中切牙多见,脱落界面位于牙釉质和粘接剂之间.对于缺牙间隙过大或过小者,上前牙应当严格要求中线对称,形态可与对侧同名牙略有出入.下前牙则形态与时侧牙同名牙对称,中线可略偏移.结论:在不制备辅助固位形的情况下,青少年前牙采用粘接固定义齿修复效果良好,能起到间隙维持作用,是较好的过渡性修复方式,且能防止两侧金属翼板脱落时间不一致而导致的龋坏.

    作者:潘杏兰;周少云;庄海燕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消瘀化石合剂促进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排石和肾损伤保护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消瘀化石合剂对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促进排石和肾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肾结石患者80例,按3:1比例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20),均行ESWL术治疗,治疗组加用消瘀化石合剂,疗程30 d.观察治疗前后结石排出情况,尿中红细胞数的变化及血清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相比,碎石后3、7 d,尿中红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相比,碎石后1、3 d,患者ET-1含量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消瘀化石合荆可协同ESWL提高肾结石的治疗效果,并在防止ESWL对于肾脏损伤及促进损伤肾修复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孙锋;陈辉;李洪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侧卧位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下取石治疗上尿路结石56例

    目的:探讨侧卧位施行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下取石(MPCNL)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上尿路结石侧卧位施行MPCNL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铸形结石3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3例.结果:56例均手术成功,无穿刺失败或中转开放手术.一次结石取净率80%,两次手术合计达96%.术中均无输血,无肠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侧卧位施行MPCNL手术患者易耐受,手术更安全,术中碎石易排出,效果良好.

    作者:王森;罗力;梁坚;李文雄;李峻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抗乙型肝炎病毒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的抗病毒效果,以及该疗法对拉米夫定致停药后反跳和治疗中耐药突变的影响,从而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20例未经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3组,每组40例.A组予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B组予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C组予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12周后联合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直至治疗结束.以上3组的疗程均是52周,分别在治疗的12、36、52周和停药后第12周抽血,检测各组血清ALT,HBeAg及HBV DNA变化,同时运用基因芯片技术,于治疗结束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的突变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3组患者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0.O%、65.0%、75.0%;HBeAg阴转率分别为55.0%、67.5%、60.0%;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15.0%、12.5%、12.5%;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72.5%、70.0%、75.0%;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YMDD突变发生率为17.5%.C组为5.0%,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联合用药可以防治拉米夫定耐药突变的发生.A组停药后反跳发生率(27.5%)显著高于C组(7.5%),说明联合用药可以减少拉米夫定停药后反跳的发生.结论:联合治疗在总体上不能提高抗病毒的效果,但能减少拉米夫定致停药后反跳和治疗中耐药突变的发生.

    作者:陈文郁;陈兰春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SELDI-TOF-MS技术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差异蛋白的表达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蛋白质谱,寻找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差异蛋白质,研究其在妊娠期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应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31例血清标本(正常孕妇组1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12例,重度子痫前期组9例)的蛋白质质谱,用Biomark Wizard软件分析差异蛋白,并搜索鉴定蛋白.结果:筛选出6个质荷比(M/Z)为3 263、3 936、7 979、7 982、13 773、15 943的差异蛋白质峰,其蛋白质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蛋白质数据库搜索,与这6种差异蛋白质分子量接近的蛋白质分别为血管活性肠肽、胰岛淀粉样多肽、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7.8 kDa蛋白、铁氧化还原样蛋白74个氨基酸、低诱导趋化因子A2前体、心房利钠因子前体.结论:SELDI-TOF-MS技术为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平台.

    作者:林晶;HE Xiao-yu;曾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经皮气管切开术术后出血2例

    病例1 患者男,54岁,因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窒息,昏迷,行气管插管术,经皮气管切开术.

    作者:徐跃峤;陈文劲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线粒体形态学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及合并大血管病变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分析其与有关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取T2DM组15例(其中无大血管病变者5例,伴大血管病变者10例)和正常对照组10例的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制成超薄切片,置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T2DM组PBMC胞体增大,线粒体数目增多、肿胀、嵴紊乱、模糊或溶解或嵴间隙增宽、部分空泡化或完全空泡化;T2DM组PBMC线粒体总数和线粒体变性程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T2DM组PBMC线粒体形态改变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病程等因素相关.结论:T2DM患者PBMC线粒体存在超微结构的损伤,而这种损伤与HbA1c、TG、病程长短等有关.

    作者:张学思;薛耀明;申洪;高方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姜黄素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肺纤维化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肺成纤维细胞(NLF)和肺纤维化大鼠肺成纤维细胞(MLF)分别于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中孵育;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变化;MTT法检测吸光值,计算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姜黄索对MLF有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r=0.723:P<0.01)与时间依赖性(r=0.625,P<0.05).流式细胞分析显示,姜黄素处理组MLF凋亡率较阴性对照组(4.29%)显著升高(P<0.01),并呈药物浓度依赖性.姜黄素不能抑制NLF增殖,对其凋亡影响无显著性.结论:姜黄素在体外对MLF具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而对NLF无明显影响.提示姜黄素可以通过诱导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而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高蔚;ZHANG De-ping;华云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关系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分为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等亚组,比较各亚组间血浆脂联素水平,同时与50例正常组比较.结果:(1)病例组血浆脂联素水平(5.7±1.8)mg/L低于对照组(8.8±2.4)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颈动脉狭窄发生率(75.5%、65.1%、36.8%)均高于对照组(28.0%、20.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有斑块组血浆脂联素水平(5.2±1.2)mg/L低于无斑块组(7.0±1.4)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血浆脂联素水平(4.6±0.9)mg/L低于稳定斑块组(5.5±1.4)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低脂联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关系,尤其与不稳定斑块形成密切相关.

    作者:梁江红;何亚丽;周俊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客体关系量表在精神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不同精神疾病的客体关系特点,为临床中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应用客体关系自主同一性量表(MOA)测量符合入组标准的32例正常成人、32例分裂症(偏执型)患者、30例抑郁症(单相)患者及31例躁狂症患者客体关系水平.结果:采用三分法,各组在高客体关系水平及低客体关系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中客体关系水平上差异无显著性.采用MOA七因子区分各种精神疾病,显示在分离自主的相互作用、分离自主的相似活动、依赖活动、毁灭性不平衡(DI)等变量上各组之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DI可能作为区分正常人与精神疾病患者的一个指标.结论:在不同客体关系水平上,不同精神疾病客体关系各有特点,部分客体关系变量在精神疾病鉴别上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彭红军;MENG Xian-zhang;龙英;GUO Yang-bo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Arn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介绍Arn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ACM-SM)手术治疗的术式和注意点.方法:总结21例ACM-SM患者手术治疗的经验.结果:该组21例术后临床症状改善18例(85.7%),均进行3个月~2年随访,14例脊髓空洞消失,5例明显缩小.结论:后颅窝减压术+硬脑膜扩大修补术是治疗ACM-SM的有效方法.

    作者:孔权;刘家令;陈华斌;施正生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脱机过程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评价BIPAP与压力支持通气(PSV)在脱机过程中的适用对象.方法:前瞻、随机将3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经APACHE-Ⅱ评分管理并充分齐同平衡,分为BIPAP治疗组和PSV治疗组;每种模式稳定30 min后测定呼吸力学、血气指标、患者舒适度评分、治疗结束后记录脱机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两种模式在患者呼吸功、舒适度评分、血气分析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IPAP与PSV均可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脱机过程,PSV更适用于自主通气努力较大患者:相较而言,BIPAP更能减少医务人员管理强度.

    作者:赵一菊;袁祥光;黄彩燕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我院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方法:对我院1999-2006年接种基础乙肝疫苗全程的30 986例1~3岁儿童采用ELISA法查乙肝5项标志物.结果:30 986例儿童中抗-HBs阳性儿童26 814例,阳性率86.53%.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对预防HBV的感染至关重要,要重视儿童乙肝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

    作者:陈继红;王鲁元;李卫宁;刘伟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残胃癌33例和残胃再发癌15例的外科治疗和生存率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对残胃癌和残胃再发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8年1月至2005年5月间收治的33例残胃癌和15例残胃再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肿瘤分期及病理类型和外科手术方式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累计生存率的比较.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早期癌9例,进展期癌39例;手术切除率为72.9%,其中根治性切除23例(47.9%),姑息性切除12例(25.0%),早期癌与进展期癌,根治性切除与姑息性切除,分化型腺癌与未分化型腺癌比较,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期胃镜复查和合理的根治性手术是提高残胃癌和残胃再发癌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方法.

    作者:卫子然;胡俊波;杨传永;曹志新;严群;胡元龙;龚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鼻唇沟任意型皮瓣在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鼻唇沟任意型皮瓣在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9例鼻唇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切除后的缺损应用上方蒂、下方蒂或侧方推进型鼻唇沟任意型皮瓣进行修复.结果:9例皮瓣转移修复后均成活,质地色泽均与周围皮肤接近,鼻面部外形恢复满意.结论:鼻唇沟任意型皮瓣应用于颜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手术切除后修复结果满意.

    作者:钟文伟;黄锦葵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加强水化对老年人冠脉造影后肾损害的影响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人行冠脉造影后,加强水化对造影剂所致肾功能损害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期间240例行冠脉造影的老年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输液及加强水化,设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比较观察组造影前及造影后24、48 h的血清肌酐、尿微量蛋白的差异,以及与对照组造影后24 h及48 h血清肌酐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造影前后血清肌酐、尿微量蛋白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强水化对造影剂所致的肾功能损害有减轻及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作用.

    作者:吴友丽;何志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微管相关蛋白1B和突触素I在FMR1基因敲除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了解FMR1基因(脆性X智力低下1号基因)敲除小鼠脑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B(MAPlB)的改变是否与突触异常有关,MAP1B在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是否通过调节突触数量的改变起作用,以探讨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成年基因敲除(KO)组、成年野生(WT)组、新生KO组、新生WT组4组,每组10只,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AP1B及突触素I(synapsin I,SYN)的分布和表达.用图像分析仪分别对大脑皮质、海马及小脑DAB显色的平均光密度值(MOD)进行采集,分析不同基因型及不同年龄组MAPlB与SYN在各脑区MOD值的差异,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成年KO组及新生KO组小鼠各个脑区中MAP1B与SYN的改变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FMR1基因敲除小鼠MAP 1B与SYN的表达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提示MAP 1B在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不是通过调节突触数量的改变起作用的.

    作者:韦朝霞;易咏红;孙卫文;苏涛;邓维意;廖卫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