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红军;MENG Xian-zhang;龙英;GUO Yang-bo
育龄期妇女的异常子宫出血常常是由无排卵、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颈癌、宫体癌、宫内节育器和与妊娠相关疾病等引起.
作者:冯淑英;杨冬梓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配合舌三针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住院患者72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配合舌三针治疗2个疗程.结果: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90%,吞咽功能评定前后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01).结论:康复训练配合舌三针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减低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欧阳樱君;利贞晶;李剑玲;潘小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髋关节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后果的分析,探讨对异位骨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56例患者患者髋关节手术(其中髋臼骨折手术46例,髋关节置换术lO例)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56例患者中共发生异位骨化21例,发生率37.5%.结论:髋关节术后异位骨化应早预防,早期行放射治疗或者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消炎药是目前公认的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和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有效药物.手术切除是异位骨化形成后导致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的唯一治疗手段.
作者:易显树;JIANG Di-qian;杨洪彬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艾素(国产泰素帝,docetaxel,DOC)联合顺铂(cisplatin,DDP)与长春瑞滨(vinorelbine,NCB)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u 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期.方法: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证实的83例晚期NSCILC患者分为艾素联合顺铂组(DP组)和长春瑞滨联合顺铂组(NP组),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其中DP组加例,NP组43例,每个受试者均接受两个及以上周期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DP组为41%.NP组为3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进展生存期DP组为6.2个月,NP组为5.6个月(P>0.05).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DP组为18%,NP组为37%(P<0.05).结论:DP方案和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肯定且相似,但DP组严重的骨髓抑制低于NP组,患者更易耐受DP方案化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新宁;温宗秋;刘魁凤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评价口服联合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FIA)增强在抑制胃肠道高信号及腹部小血管高信号中的作用,改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图像质量以提高对胰胆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在体外及临床实验的基础上,选取2 mL静脉用Gd-DTPA配制成100 mL浓度为0.01 mol/L的稀释液作为佳浓度和容量的MRCP口服用胃肠道阴性对比剂.对21例疑有胰胆管病变的患者行联合口服及静脉注射Gd-DTPA增强后10min行MRCP检查,分析增强前后胰胆管及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21例患者口服联合Gd-DTPA增强MRCP图像上,来自胰胆管树背景上的小血管信号影以及胃、十二指肠内潴留液高信号被明显抑制,肝脏和胰腺实质信号强度显著降低,使得胰胆管树各解剖结构的对比度提高,显示更加清楚,图像质量较口服联合Gd-DTPA增强前明显改善.结论:对于明确或高度怀疑有胰胆管病变的患者,口服联合静脉注射Gd-DTPA增强能抑制胃、十二指肠内潴留液的高信号以及胰胆管树背号上的小血管信号,能进一步改善MRCP图像质量,结合动态增强T1WT能为胰胆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帮助.
作者:陈翼;ZHAO Yun-hui;许乙凯;WANG Gui-sheng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AGE)对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随机分组,利用不同浓度体外制备的AGE修饰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刺激,观察不同时间点每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表达量及细胞内HO-1 mRNA的表达.结果:AGE-BSA可增加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的释放并可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内HO-1 mRNA的表达.结论:AGE可上调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和细胞内HO-1 mRNA的表达.
作者:卓凤婷;XUE Yao-ming;关美萍;SHA Jian-ping;魏民;ZOU Yi;曾展军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评价BIPAP与压力支持通气(PSV)在脱机过程中的适用对象.方法:前瞻、随机将3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经APACHE-Ⅱ评分管理并充分齐同平衡,分为BIPAP治疗组和PSV治疗组;每种模式稳定30 min后测定呼吸力学、血气指标、患者舒适度评分、治疗结束后记录脱机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两种模式在患者呼吸功、舒适度评分、血气分析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IPAP与PSV均可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脱机过程,PSV更适用于自主通气努力较大患者:相较而言,BIPAP更能减少医务人员管理强度.
作者:赵一菊;袁祥光;黄彩燕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加丙酸睾丸酮和生化汤在促进蜕膜排出和缩短阴道出血时间的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空腹口服米非司酮25 mg.每天2次(首量加倍),连用3 d,第4天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0.6 mg.实验组在口服米非司酮前1 d肌注丙酸睾丸酮25 mg,胎囊排出后服用生化汤.结果:实验组完全流产率98.1%,对照组完全流产率90.3%,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平均阴道出血时间,实验组为(12.87±5.23)d,对照组为(20135±12.27)d,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药物流产加丙酸睾丸酮和生化汤可以提高完全流产率和缩短阴道流血时间.
作者:卢洁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构建表达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的非融合性原核表达载体.方法:以大肠杆菌BL21中的PET-GST-MT质粒为模板,PCR扩增目的片段,双酶切,胶回收纯化,连接至pGEM-T载体扩增,双酶切,亚克隆至pBV220我体,转入大肠杆菌DH-5α中.结果:PCR产物大小符合要求.重组质粒PBV220-MT双酶切鉴定与其一致,测序结果正确.结论:成功构建MT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从DH-5α-pBV220-MT工程菌中表达并纯化非融合性MT打下基础.
作者:TAN Jie-ying;付欣;LI Bing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下呼吸道菌群分布特点、细菌耐药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行痰一般茵及真菌培养,确定菌种后进行药物体外敏感检测.结果:检出致病菌209株,其中G-杆菌(74.2%),真菌(16.7%),G+球菌9.1%.药敏试验显示:阿米卡星敏感性高(72.3%),头孢唑啉低(21.6%).结论: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下呼吸道致病菌以G-杆菌分布高,真茵次之.丁胺卡那药物的敏感性高,可以作为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许岩;宋晓东;朱红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组织中p16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生物学特性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原发性口腔鳞癌组织及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16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Ki-67作为细胞增殖活性的指标也被检测.结果:p16在口腔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cyclinD1蛋白和Ki-67在口腔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cyclin D1蛋白过表达与临床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16缺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16过表达与cyclinD1表达和细胞增殖评价因子Ki-67呈负相关(r=-0.598、-0.658,P<0.05).结论:在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1316的缺失表达和cyclin D1的过表达两者可能单独或共同参与.p16的缺失可能还与口腔鳞癌细胞的分化、转移及增殖和预后有关.
作者:曹雷;WANG Li-hong;刘婷娇;LIU Pei-yong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心电图ST段和T波的演变与左心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收集初发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并完成6个月随访内容的患者50例,PCI术前、术后1 h、术后24 h内各测一次心电图.按术后1h ST段回落是否≥50%和24 h T波是否倒置各分为4组.术后1 h ST段回落≥50%组35例,<50%组15例,术后24 h T波倒置组36例,未倒置组14例.随访6个月,分别于1个月和6个月时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功能.结果:1个月时ST段回落≥50%组和T波倒置组左室射血分数(LCEF),Em/Am值分别高于ST段回落<50%组和T波未倒置组(P<0.05),而左心室舒张未期内径(LVD)无明显差异(P>0.05).6个月时ST段回落≥50%组和T波倒置组LVEF,Em/Am值均高于ST段回落<50%组和T波未倒置组(P<0.05).ST段早期回落≥50%组和T波倒置组LVD值小于ST段回落<50%组和T波未倒置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急诊PCI术后1 h内ST段回落和24 h T波倒置是反映左心功能恢复良好的指标.
作者:陈绮文;胡茂研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消瘀化石合剂对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促进排石和肾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肾结石患者80例,按3:1比例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20),均行ESWL术治疗,治疗组加用消瘀化石合剂,疗程30 d.观察治疗前后结石排出情况,尿中红细胞数的变化及血清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相比,碎石后3、7 d,尿中红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相比,碎石后1、3 d,患者ET-1含量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消瘀化石合荆可协同ESWL提高肾结石的治疗效果,并在防止ESWL对于肾脏损伤及促进损伤肾修复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孙锋;陈辉;李洪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K1佐治儿童支气管肺炎2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常规给予抗感染、抗病毒、雾化吸入止咳平喘、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等治疗,并视病情予以吸氧、吸痰、镇静等治疗,治疗组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50 mL+维生素K1针10 mg,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8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维生素K1佐治儿童支气管肺炎疗效肯定,对早期阵发性刺激性干咳疗效更明显.
作者:许国钧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仪对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检测并观察其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速度的变化.结果: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90%.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脑循环和调节血流量,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莫蓉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鼻唇沟任意型皮瓣在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9例鼻唇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切除后的缺损应用上方蒂、下方蒂或侧方推进型鼻唇沟任意型皮瓣进行修复.结果:9例皮瓣转移修复后均成活,质地色泽均与周围皮肤接近,鼻面部外形恢复满意.结论:鼻唇沟任意型皮瓣应用于颜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手术切除后修复结果满意.
作者:钟文伟;黄锦葵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263例,分为无痛性组(A组)114例,疼痛组(B组)149例,将其临床资料与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生率在本组中为43_3%(114/263).A组114例中有80例(70.2%)ST-T改变,部分有病理性Q波,34例(29.8%)ST段抬高,呈非Q波型.B组149例,有135例(90.6%)ST-T改变,非Q波型有11例,ST段改变占7.4%,3例(2.2%)ST段下移.A组首发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者常见,约占24.5%,其心电图显示以下壁心肌梗死常见,约占42.9%.结论: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首发临床症状与心肌梗死发生的部位有关,以消化系统症状者常见.心电图以ST-T改变无痛组低于疼痛组,以下壁心肌梗死常见.
作者:杨苏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运用核素肺灌注显像对血压正常伴右室功能不全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肺血流灌注进行观察和定量分析,为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准确和直观的客观依据.方法:3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分为溶栓组和抗凝组,在治疗前后均行肺灌注显像.应用半定量法计算全肺灌注缺损百分数(percentage of pulmonary defect score,PPDs)和灌注改善百分数(percentage of pulmonary improve score,PPIs).治疗前、治疗后7~10 d及25~30 d的PPDs分别记为PPDsD0、PPDsD10和PPDsD30.各组PPDsD0与PPDsD30之差、PPDsD0与PPDsD10之差、PPDsD10与PPDsD30之差分别记为PPIS、PPIsl1、PPIsI2.结果:溶栓组、抗凝组PPDs在治疗后均随时间显著降低(P<0.001);溶栓组PPIsI1明显大于抗凝组;两组PPIsI2无明显差异.在整个观察期间(治疗后1个月),溶栓组PPIs明显大于抗凝组.结论:溶栓治疗较单抗凝治疗能够更加迅速而持续地改善肺栓塞患者的肺血流灌注,应用肺灌注显像可以准确地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肺血流变化.
作者:FENG Yong;张汝森;HU Ying-jian;何红园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了解FMR1基因(脆性X智力低下1号基因)敲除小鼠脑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B(MAPlB)的改变是否与突触异常有关,MAP1B在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是否通过调节突触数量的改变起作用,以探讨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成年基因敲除(KO)组、成年野生(WT)组、新生KO组、新生WT组4组,每组10只,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AP1B及突触素I(synapsin I,SYN)的分布和表达.用图像分析仪分别对大脑皮质、海马及小脑DAB显色的平均光密度值(MOD)进行采集,分析不同基因型及不同年龄组MAPlB与SYN在各脑区MOD值的差异,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成年KO组及新生KO组小鼠各个脑区中MAP1B与SYN的改变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FMR1基因敲除小鼠MAP 1B与SYN的表达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提示MAP 1B在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不是通过调节突触数量的改变起作用的.
作者:韦朝霞;易咏红;孙卫文;苏涛;邓维意;廖卫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蛋白质谱,寻找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差异蛋白质,研究其在妊娠期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应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31例血清标本(正常孕妇组1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12例,重度子痫前期组9例)的蛋白质质谱,用Biomark Wizard软件分析差异蛋白,并搜索鉴定蛋白.结果:筛选出6个质荷比(M/Z)为3 263、3 936、7 979、7 982、13 773、15 943的差异蛋白质峰,其蛋白质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蛋白质数据库搜索,与这6种差异蛋白质分子量接近的蛋白质分别为血管活性肠肽、胰岛淀粉样多肽、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7.8 kDa蛋白、铁氧化还原样蛋白74个氨基酸、低诱导趋化因子A2前体、心房利钠因子前体.结论:SELDI-TOF-MS技术为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平台.
作者:林晶;HE Xiao-yu;曾芳 刊期: 200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