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涛;瞿玉兴;高益;郑冲
目的:探讨儿童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的护理经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的护理经验.结果:14例行一期尿道成形术,其中2例发生尿瘘;12例行二期尿道成形术,其中3例发生尿瘘.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合理的护理方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梁晓燕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患者男,46岁,农民,因右上睑下垂5年余,视物双影20余天入院.5年前出现右上睑下垂,未予重视,症状逐渐加重.20余天前出现左上睑下垂,视物双影.10余年前有冶游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查体:神志清,对答切题,反应正常,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和理解力均正常.
作者:江毅卿;蒋辉华;金笑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手部掌、指骨45处骨折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手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术后随访8~12个月,平均10.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4~8周,平均6.5周.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71.1%、良8.9%、可6.7%、差11.1%,总优良率为80.0%.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功能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惠手功能恢复,是治疗掌、指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巫永军;李鹏;历强;何浩华;曾开;赵志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我们这批医疗队员路上灾区土地的时候已经是6月6日了,但我们却发现,和我们华山医疗队一起在中德红十字会野战医院工作的部江堰市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却难得有笑容,更不用说歌声了--地震发生的瞬间,他们在欢度5·12国际护士节,歌声和笑声嘎然而止,然后是仿佛没有尽头的悲愁.
作者:陈勤奋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新生大鼠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以及核转录因子-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кB)表达的影响,探讨NF-кB的信号通路在LPS损伤神经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新生SD大鼠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N-甲苯磺基-L-苯乙胺酰氯甲基酮(TPCK)预处理后再加入LPS组,后两组均用LPS处理48 h.检测各组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的含量及观察各组神经元的存活率,使用RT-PCR法观察NF-кB的表达.结果:LPS作用后神经元存活率减少,LDH释放量及NF-кB的表达增加.经TPCK预处理的神经元LDH释放量及NF-кB的表达明显低于LPS组,而神经元存活率显著高于LPS组.结论:LPS能引起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损伤,而TPCK可明显减弱LPS对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损伤作用,提示NF-кB参与了LPS对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作者:孙美群;汪洪涛;卓煜娅;邹维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pulse dye densito graphanalyzer,PDDG)检测吲哚氰绿(ICG)清除试验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术前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用PDDG法进行ICG清除试验,分析其在104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在术后恢复方面与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吲哚氰绿15 min潴留率(ICGR15)在术后腹水、白蛋白用量、利尿剂用量、黄疸等方面与Child-Pugh评分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ICGR15较Child-Pugh评分在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方面相关系数更高,相关性更强.结论:PDDG试验是行ICG清除试验检测肝储备功能实用可行的理想方法,能很好地反映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肝储备功能,对手术后恢复情况有良好的预计性.
作者:黄容海;穆毅;蒋力;张珂;李传胜;鲁岩;赫嵘;毛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中西结合疗法.方法:采用α-干扰素加中药逍遥散联合治疗经病理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例(治疗组),并以同期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对照(对照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血清ALT、TBil、A/G、γ球蛋白和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A)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或P<0.05);B超示肝内光点粗、Ⅲ级血管走行欠清和分布不均等异常声像图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HBeAgF转阴率为6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3.3%(P<0.01).结论:α-干扰素和中药逍遥散联合应用,对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肝功能复常,抗肝纤维增生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等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凤钦;罗加林;陈泰丞;陈保柱;冯汝就;李坤仪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自从Lown等[1]将直流电除颤引入室颤治疗后,电击除颤的发展日新月异.1996年,在用于植入性心脏复律除颤器的双相波除颤效率及安全性都得到很好证明后,美国FDA批准了第一个双相波体外自动除颤器(AED)--ForeRunner应用于临床.自此,双相波的除颤复律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将就双相波的放电波形特点、复律及除颤的效果、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谷云飞;惠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总结46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46例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的护理,充分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体位训练,术后做好肾造瘘管、导尿管及输尿管内支架管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46例患者均成功取石,无中转开放手术,肾结石取净率95.7%,2例在1次取石后5~7 d行2次取石成功.结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肾造瘘管及输尿管内支架管的护理及知识宣教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正荣;姚霞;蒋璐;胡秀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缺血坏死是临床常见棘手问题,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普遍认为血供不足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其两个重要原因.bFGF对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如毛细血管基底膜降解、内皮细胞迁移增生、胶原合成、小血管腔形成等均有明显促进作用,是体内发现的为有效的促血管再生因子之一.
作者:徐杰;左金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阿昔莫司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和胰岛素抵抗的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双胍类和磺脲类药物降糖治疗,观察组加服阿昔莫司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血流变学指标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糖、血脂(除HDL-C)、血胰岛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显著下降,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昔莫司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和胰岛素抵抗.
作者:刘慧;缪小萍;冯文凯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对以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首发并继发恶性抗磷脂综合征的神经精神狼疮的分析,对其诊断与治疗进行临床总结.方法:复习1例罕见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近期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表现繁多而复杂,可能为原发,也可能由其并发症、治疗的结果所致,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恶性抗磷脂综合征在其发病中均极为罕见,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结论:临床上,有时三者很难鉴别.当病情危急而高度怀疑时,即使不能确诊,也应立即给予血浆置换治疗,输注血小板可能加重病情,除非有威胁生命的出血,否则应尽量避免使用.
作者:张俊慧;王楠;沈思钰;蔡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咪唑克生(idazoxan,Ida)对Lewis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干预作用,观察其对大鼠脊髓组织内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和血清IFN-γ、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脊髓匀浆免疫诱发Lewis大鼠EAE模型,免疫当日开始给予Ida 10 mg/kg对其进行实验性干预,连续10 d,然后对其神经症状加以评分.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腰髓中表达GFAP和CD11b的阳性细胞数;用ELISA法测定血清IFN-γ和IL-10水平.结果:与EAE模型纽相比,Ida干预纽大鼠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P<0.05),而其生病率与EAE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da干预组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减少,但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多(P<0.05).Ida对血清中IFN-γ和IL-10的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结论:Ida对EAE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Ida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机制有一定影响.
作者:朱振国;郑荣远;李剑敏;韩钊;王新施;陈艳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窖蛋白-1(Caveolin-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正常膀胱黏膜中表达,旨在探讨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数目及复发等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veolin-1在8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1)Caveolin-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Caveolin-1在Ⅰ级、Ⅱ级、Ⅲ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5%、35.9%、72.0%,三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3)Caveolin-1在浅表性膀胱癌(Tis~T1)和浸润性膀胱癌(T2~T4)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6.7%、57.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4)Caveolin-1在单发性和多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上的表达分别为35.9%、46.9%,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Caveolin-1在初发性和复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2.8%、61.9%,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aveolin-1可以作为一种膀胱癌标记物来评估膀胱癌的恶性度,对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提供指导.(2)Caveolin-1阳性表达可能是膀胱癌复发的高危因素.
作者:阮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之一[1],其治疗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科从2005年9月至2008年3月共急诊手术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1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克琦;周毅;敖祥生;黄星;刘汉东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加卡铂及泰素加卡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生存质量及毒性反应.方法:将5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多西他赛75 mg/m2,静滴1 h,第1天给药;卡铂400 mg~500 mg,静滴,第2天给药.B组28例,泰素135 mg/m2,静滴3 h,第1天给药,卡铂用法同前.3~4周为1个周期,2~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A组及B组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73.3%及64.3%,两组患者大部分治疗后KPS评分提高,提高率分别为80.0%及71.4%,两组间有效率及KPS提高率比较差异无显暑性(P>0.05),两组的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其他毒性反应轻微,均可耐受.结论:多西他赛加卡铂及泰素加卡铂均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案,两组大部分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得到了提高,毒性反应可耐受.
作者:谭兴超;潘荣强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青蒿素对体外培养的人U251胶质瘤细胞株是否具有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1)体外培养的U251细胞培养液中按10 μg/mL终浓度加入青蒿素培养3 d后进行实验;(2)倒置显微镜下观察U251细胞形态;(3)用台盼蓝拒染色法进行U251细胞的活细胞计数;(4)用MTT比色法检测青蒿素对U251细胞的抑制率;(5)透射电镜下观察U251细胞的形态.结果:(1)光镜下U251细胞部分出现碎裂崩解;(2)台盼蓝法U251细胞的活细胞计数青蒿素组少于对照组(7.6±1.273 vs 16.7±1.593,P<0.05);(3)MTT比色法检测青蒿素对U251细胞的抑制率为(50.0±3.2)%;(4)透射电镜下U251细胞的亚细胞结构发生凋亡变化.结论:青蒿素对体外培养的人U251胶质瘤细胞株具有诱导凋亡和抑制增殖的作用.
作者:姚谦明;程国雄;汤冬漩;徐振球;何启;丁涟沭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使用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少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患者男,50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一直未予特殊治疗,平时重体力活动亦不受限,20年前曾有过4次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经保守治疗痊愈.5年来患者劳累后可出现气促症状,2年来劳累后有胸痛症状,近半年来间断出现双下肢水肿症状.
作者:张步升;张郁林;伯平;王冲;冯建国;朱蓓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损伤性血管成像技术,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遍应用,其快速容积扫描、造影剂团注技术与先进的计算机后处理软件相结合,使CT血管重建技术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更加可靠,其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更是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1],它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血管显像技术.
作者:张路遥;佟丹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