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莹;曾建红;黎钟燕;张世宏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并发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糖尿病治疗和应用维生素B族类药物以及眼睛保护基础上,将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生理盐水250 mL静滴,每日1次,同时静滴阿昔洛韦针每8小时1次,每次500 mg,连用10~14 d.并且治疗前后进行面神经功能评级以及安全性评估.结果:痊愈9例(面神经功能分级达Ⅰ级),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1例.1个月后随访痊愈15例,显效3例,好转2例.3个月后随访19例痊愈,只有1例面神经功能分级为好转.结论: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并发贝尔面瘫有比较显著的疗效,而且不影响血糖.
作者:叶小军;姜海波;陈松芳;陈光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手部掌、指骨45处骨折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手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术后随访8~12个月,平均10.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4~8周,平均6.5周.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71.1%、良8.9%、可6.7%、差11.1%,总优良率为80.0%.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功能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惠手功能恢复,是治疗掌、指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巫永军;李鹏;历强;何浩华;曾开;赵志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距骨坏死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冲击波骨科治疗仪门诊治疗22例距骨坏死患者,冲击电压为6.0~7.5 kV,冲击能量0.056~0.120 mJ/mm2,冲击800~1 000次.根据患者情况治疗6~8次,每次间隔7 d.结果:治疗后22例得到6个月随访,优良率90.91%.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活动功能,促进诱发骨生长,治疗距骨坏死简单方便、安全有效.
作者:蔡昊;刘林;董立平;孟华鹏;李鑫鑫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免置胃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避免胃泡积气的全麻诱导方法.方法:将60例免置胃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在全麻诱导手控正压通气期间,通过潮气量的调节,控制气道压力,A组为6~10cmH2O,B组为12~16 cmH2O,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胃泡积气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中严重张气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但伴有一过性的二氧化碳蓄积(P<0.01).结论:全麻诱导手控正压通气期间,适当控制气道压力在较低范围,即能简单而有效地减少术中胃胀气的发生,但不宜用于术前已有或容易发生二氧化碳蓄积的患者.
作者:王志波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小儿腹痛是儿科常见的就诊症状,由于其病因多病情复杂,以及小儿不能很好地配合体格检查及提供详细的病史资料,以致临床上常出现误诊和漏诊.现将2006年4月至2008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132例小儿腹痛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周建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老年人中钴胺素(维生素B12)缺乏随年龄而增加,60~65岁的患病率为24%、65~74岁为26%、85岁以上可达54%[1].发达国家社区老人患病率为12%,而住院者则达30%~40%[2].钴胺素缺乏因症状不典型而易误、漏诊.及时诊治可阻止病情进展或逆转病情.本文对老年人钴胺素缺乏与神经退行性病变作一综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黄方;刘永华;钱晓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评价开放复位内固定对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手术并发症并提出有效对策.方法: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法,对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121例155侧患者,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8~38个月,平均15.2个月.结果: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可作为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主要方法,术后9例出现切口愈合延迟,皮缘坏死2例,2例出现异体骨排斥反应,畸形愈合13例;按AOFAS后足踝关节评分标准,平均84.3分.结论:注意术前、术中、术后的操作细节可有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占春;徐栋梁;胡俊勇;雷磊;余世明;张渝生;曾宪尚;李永彪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54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21~76岁.AO分型,B型24例,C型30例.开放伤14例,闭合伤40例.手术距受伤时间4 h~14 d,骨折复位顺序为后踝-外踝-内踝.后踝选用可吸收螺钉或金属螺钉固定,外踝用1/3管状钢板螺钉固定,内踝用1~2枚拉力螺钉固定.术后行系统性功能锻炼.结果:随访时间10个月~2.5年,平均14个月,骨折均愈合.以改良Bird-Jackson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评判总优良率89%.结论:适当的手术入路,准确的骨折复位,有效的内外固定,积极的术后康复可使大多数三踝骨折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作者:胡俊勇;余世民;雷磊;李占春;徐栋梁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全身麻醉时为保证麻醉过程的顺利,需要提前行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但由于患者上颌骨畸形、颈椎骨折、颌面部肿瘤等种种原因,在插管过程中颈部不能过伸导致气管插管困难.有资料表明在麻醉中困难插管发生率约为2%~3%[1],麻醉中气管插管困难是一个十分危急的问题,严重者可引起心跳呼吸骤停.因此术前充分评估插管困难的程度,迅速建立人工气道对于保障麻醉及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2001年1月至2005年3月我们对评估困难气管插管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进行插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桂芳;徐海涛;颜泽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心肌损伤是脓毒症(sepsis)及脓毒性休克时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可高达40%,是造成脓毒症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肌损伤是脓毒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目前脓毒症心肌损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庄海舟;沈潞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气管内吸引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影响.方法:将近3年我院产科分娩的羊水粪染(Ⅱ度或Ⅲ度)合并窒息的102例新生儿分为两组,其中,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出生的52例设为对照组,仅行常规上呼吸道清理.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分娩的50例设为治疗组,在常规上呼吸道清理后,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内吸引.结果:对照组52例,发生MAS 22例,其中羊水Ⅱ度合并窒息者12例,羊水Ⅲ度胎粪污染者10例.治疗组50例,发生MAS 12例,其中羊水Ⅱ度合并窒息者7例,羊水Ⅲ度者5例.两组MAS发生率比较,治疗组MA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羊水Ⅱ度污染合并窒息及羊水Ⅲ度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在出生时立即进行气管内冲洗能有效减少MAS的发生.
作者:张小旦;余建群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bet对人CD8+T细胞和γδ T细胞干扰素-γ(IFN-γ)产生的调控作用.方法:化学合成针对人t-bet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体外培养的人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纯化CD8+T细胞和δγT细胞,半定量RT-PCR检测CD8+T细胞和γδ T细胞中t-bet mRNA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IFN-γ产生的变化情况.结果:转染siRNA后的人CD8+T细胞和γδ T细胞t-bet mRNA表达强度分别为(24.75±1.18)%和(25.28±1.04)%,较转染前明显减小(P<0.05);在t-bet表达受到抑制的同时,γδ T细胞中IFN-γ+细胞为(56.57±6.67)%,与错义序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iRNA可有效降低人CD8+T细胞和γδ T细胞t-bet的基因表达,转录因子t-bet在γδ T细胞IFN-γ产生中所起的作用与CD8+T细胞不完全相同.
作者:汪洪涛;薛祝平;李柏青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患者女,26岁.4年前体检发现双肾占位性病变,未行任何治疗.今无明显诱因,左侧腰部持续性胀痛,进行性加重:入院前恶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性,约200 mL.入院后血常规:WBC 20×109/L,Hb 109 g/L,BP 90/55 mmHg.患者精神差、口渴.腹部膨隆,左肾区饱满,左肋下缘触及包快,质中,压痛及左肾区叩击痛明显.双下肢轻度浮肿.
作者:田媛;敖国昆;李强;黄沁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行Dixon术时,直肠系膜切除范围及方法改进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间对11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直肠系膜切除范围及方法改进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5例,手术时间(98.8±18.2)min,术中出血量(50±30)mL,保肛率为100%,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及盆腔感染.随访1~6年,盆腔及吻合口局部复发率为3.5%.结论:中低住直肠癌行Dixon术时,对其系膜切除范围及方法的改进,具有手术简便、时间短、出血少、局部复发率低等优点,符合直肠癌根治术要求.
作者:董来荣;曹晨曦;付斌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作者:和枫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双倍血量换血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疗法的优缺点.方法:将2000-2007年66例病例皆为ABO溶血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有换血指征,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和双面蓝光治疗(对照组);治疗组加用换血治疗,分别观察治疗6、12和24 h内胆红素及核黄疸发生率及换血后感染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6 h胆红素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2、24 h无差异;核黄疸发生率差异没有显著性;治疗组感染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双倍血量换血法对新生儿溶血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有迅速降低胆红素作用,长期并无显著优势,应慎重换血.
作者:刘春梅;周小坚;杨祖钦 刊期: 2008年第24期
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损伤性血管成像技术,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遍应用,其快速容积扫描、造影剂团注技术与先进的计算机后处理软件相结合,使CT血管重建技术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更加可靠,其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更是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1],它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血管显像技术.
作者:张路遥;佟丹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分析食管癌常规放疗计划的肿瘤适形度与剂量分布.方法:17例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常规模拟定位后行CT扫描,CT扫描图像经局域网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Pinnacle3)进行三维重建,设计三维适形计划和虚拟常规计划.对常规放疗计划和三维适形计划、虚拟常规计划所描述等中心位置、靶区大小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放疗计划和三维适形计划等中心位置在X、Y、Z轴上分别相差(4.1±2.2)、(3.4±2.3)、(12.5±8.1)mm;射线束观前后方向肿瘤区(GTV)宽常规放疗计划为(2.3±0.5)mm,三维适形计划为(4.4±0.9)mm;全组中位处方剂量6 600 cGy.常规放疗计划、虚拟常规计划和三维适形计划GTV100%体积剂量分别为(3 567.1±1 975.4)、(6 294.2±358.5)和(6 185.6±364.5) cGy;CTV 100%体积剂量分别为(1948.3±1 265.2)、(5 384.8±671.9)和(5 137.8±629.9)cGy;肺V20分别为23%、33%、22%.结论:食管癌常规放疗计划不能满足放射治疗的临床剂量学要求,而三维适形技术能够在保护正常组织的同时给食管病变区以足够的照射剂量,是一种合理、可靠的方法.
作者:段诗苗;江浩;赵家成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比较加替沙星与头孢哌酮钠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尿路感染患者分为加替沙星治疗组与头孢哌酮钠治疗组.两组分别用加替沙星0.4 g/d,头孢哌酮钠4 g/d.疗程均为7~10 d.结果:加替沙星治疗组与头孢哌酮钠治疗组治疗尿路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96%、80%(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8%和8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和4%.结论: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优于头孢哌酮钠.
作者:沈俊福;肖怀金;关赞联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不同颈丛阻滞方法对落枕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差异.方法:选择落枕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采用颈深、浅丛阻滞,Ⅱ组采用单纯颈浅丛阻滞,药液均为1%利多卡因+地塞米松5 mg,两组均辅以手法按摩治疗.治疗过程给予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监护,观察各组治疗患者颈丛阻滞前后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并发症情况及疗效差别.结果:两组间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两组颈丛阻滞后血压、心率明显高于基础值,组间比较Ⅰ组血压、心率高于Ⅱ组;Ⅰ组出现3例霍纳综合征、2例声嘶,1例膈神经阻滞,而Ⅱ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单纯颈浅丛阻滞结合手法按摩治疗落枕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疗效.单纯颈浅丛阻滞结合手法按摩治疗落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特点,适宜于基层医院采用.
作者:孙丽娜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