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

徐栋梁;张新涛;刘建华

关键词:踝损伤, 可吸收螺钉, 骨折固定术, 内
摘要:目的:总结可吸收性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本院自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行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126例,术后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系统进行功能随访.结果:随访121例170枚螺钉,随访4~120个月,平均38.4个月,优70例,良48例.术中有1例出现螺钉断裂,3例螺纹滑丝;手术后4例明显皮肤刺激,其中有1例患者术后6周外踝尖端出现局部溃疡,钉帽外露,细菌培养阴性,二次手术将螺钉帽截断,2周后伤口愈合,另外3例酒精湿敷后好转;有2例出现螺钉帽顶住皮下引起疼痛,半年后疼痛逐渐缓解.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固定效果确切,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并发症少.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低位直肠癌Dixon手术115例技术改进与体会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行Dixon术时,直肠系膜切除范围及方法改进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间对11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直肠系膜切除范围及方法改进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5例,手术时间(98.8±18.2)min,术中出血量(50±30)mL,保肛率为100%,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及盆腔感染.随访1~6年,盆腔及吻合口局部复发率为3.5%.结论:中低住直肠癌行Dixon术时,对其系膜切除范围及方法的改进,具有手术简便、时间短、出血少、局部复发率低等优点,符合直肠癌根治术要求.

    作者:董来荣;曹晨曦;付斌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护理46例

    目的:总结46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46例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的护理,充分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体位训练,术后做好肾造瘘管、导尿管及输尿管内支架管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46例患者均成功取石,无中转开放手术,肾结石取净率95.7%,2例在1次取石后5~7 d行2次取石成功.结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肾造瘘管及输尿管内支架管的护理及知识宣教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正荣;姚霞;蒋璐;胡秀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再生的研究进展

    缺血坏死是临床常见棘手问题,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普遍认为血供不足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其两个重要原因.bFGF对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如毛细血管基底膜降解、内皮细胞迁移增生、胶原合成、小血管腔形成等均有明显促进作用,是体内发现的为有效的促血管再生因子之一.

    作者:徐杰;左金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美托洛尔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

    阵发性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患者反复发生易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或加重,并且左房血流紊乱易致左房血栓形成,其导致中风严重致残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是无房颤患者的两倍.因此积极的治疗,尽可能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长期预防其反复发作,仍是临床中治疗的难题之一,本研究主要观察美托洛尔加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并与普罗帕酮进行疗效比较.

    作者:邢智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致局部皮肤瘙痒1例

    患者男,68岁,因反复反酸、烧心、腹痛半年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肾病史.青霉素过敏.查体:一般情况可,上腹压之不适,心肺及其他无异常.纤维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心电图示:心肌缺血.余项检查无特殊.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心肌缺血.治疗:抑酸、保护胃黏膜、胃动力药物口服;活血化瘀药物(1组):灯盏花素注射液(衡阳恒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20061203;有效期至2008年11月;国药准字号:Z20063405;规格:20 mg)静脉给药;静脉滴注0.9%氯化钠250 mL+注射用灯盏花素40 mg以平均40滴/min静脉滴注.

    作者:杨靓靓;陆雪梅;华满堂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灯盏花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初期患者选择素血清浓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初期患者在静滴灯盏花素后可溶性选择素血清浓度的变化,探讨灯盏花素对选择素家族的影响.方法:将28例ACS初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灯盏花素)和对照组(常规治疗),两组各14例,测定患者发病1周内选择素家族的血清浓度.结果:ACS初期,两组患者的选择素血清浓度均随病情而变化,静脉滴注灯盏花素后选择素家族血清浓度稍有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CS初期可溶性选择素家族的血清浓度均有动态变化,与病情相关,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短期治疗,选择素家族没有明显降低.

    作者:黄健莹;曾建红;黎钟燕;张世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目的:评价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7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用α-硫辛酸0.6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及甲钴胺500 μg肌肉注射,每天1次,共3周.对照组36例单用甲钴胺500 μg肌肉注射,每天1次,共3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和神经电生理的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7.2%,对照组有效率为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除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阳宇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Toll样受体与慢性鼻-鼻窦炎研究进展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多因急性鼻-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而迁延所致,可单侧发病或单窦发病,以双侧发病或多窦发病常见.应用内科和手术的方法可以成功治疗大多数患有慢性鼻-鼻窦炎的患者;可是,对传统治疗方法无效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越来越普遍.近来对先天性免疫系统重要性的认识,开辟了关于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就先天性免疫中toll样受体与慢性鼻-鼻窦炎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顾兆伟;曹志伟;王韫秀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差值法确定PET病灶生物边界及临床应用可靠性探讨

    目的:探讨设计一种新的确定PET病灶边界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自行设计开发软件,用软件打开PET图像,通过病灶中心画一条贯穿病灶的线段,两端超出病灶肉眼所见的边界少许.通过软件测出该线段上每个像素的标准化摄取值(SUV),以超出病灶两侧的两端末段线段像素上的平均SUV分别为两端各自的本底,以线段中心为起点,由病灶内向线段两侧的每个像素测得的SUV减去每侧各自的本底,差值小于或等于零处确定为病灶的边界点.通过病灶中心画数条轮辐状线段,以相同的方法确定病灶边界,将所有确定的边界点相连,即得到病灶的轮廓.选取13例确诊非小细胞肺癌病例,PET/CT显像阳性病灶15个,分别采用差值法和本底校正阈值法确定病灶边界,并计算病灶面积.结果:(1)差值法和本底校正阈值法确定15个病灶的边界不完全一致;(2)两种方法所勾画的病灶形态大致相同,测算的面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9).结论:理论上通过该方法可准确得到病灶的大小,确定病灶边界,为肿瘤放疗前确定肿瘤病灶生物边界及评价病灶疗效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徐卫平;王淑侠;唐安戊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摄影技术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局麻下穿刺左肱动脉或股动脉插入一标记猪尾导管至主动脉处利用西门子AXIOM Artis数字减影血管X线机行DSA检查.结果:选择适当的采集参数、体位、注射参数及图像后处理,能清晰地显示复杂的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部位、破口、真假腔内血流差别以及其相邻血管的关系.结论:在介入治疗胸主动脉瘤中DSA技术的正确选择,对显示复杂夹层胸主动脉瘤的破口、介入治疗及患者的安全性,对提高超选择性插管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操作时间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焦河;王凤英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阿昔莫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阿昔莫司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和胰岛素抵抗的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双胍类和磺脲类药物降糖治疗,观察组加服阿昔莫司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血流变学指标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糖、血脂(除HDL-C)、血胰岛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显著下降,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昔莫司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和胰岛素抵抗.

    作者:刘慧;缪小萍;冯文凯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院前急救患者心理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院前急救是指各种遭受危急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的医院前急救[1].患者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且缺乏思想准备,突如其来的事件引起应激反应[2],患者心理活动更为复杂.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医护人员往往重视患者的病情,而忽略患者的心理变化.本文为探讨护理干预对院前急救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对129例病例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并在干预后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红;何夏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痔术后运用美辛唑酮栓的疗效观察

    2006年以来,我科采用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对传统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连续塞肛1周,临床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单剑锋;刘纪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acute severe viral myocarditis,ASVM)的早期诊断和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ASVM患儿的病历资料.结果:小儿ASVM起病急,进展快,早期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是其存活的关键.结论:丙种球蛋白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是抢救ASVM的有效药物,对心脏有传导阻滞患儿应积极安置临时起搏器.

    作者:王晓榕;肖岳;周兆群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多西他赛及泰素分别与卡铂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加卡铂及泰素加卡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生存质量及毒性反应.方法:将5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多西他赛75 mg/m2,静滴1 h,第1天给药;卡铂400 mg~500 mg,静滴,第2天给药.B组28例,泰素135 mg/m2,静滴3 h,第1天给药,卡铂用法同前.3~4周为1个周期,2~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A组及B组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73.3%及64.3%,两组患者大部分治疗后KPS评分提高,提高率分别为80.0%及71.4%,两组间有效率及KPS提高率比较差异无显暑性(P>0.05),两组的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其他毒性反应轻微,均可耐受.结论:多西他赛加卡铂及泰素加卡铂均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案,两组大部分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得到了提高,毒性反应可耐受.

    作者:谭兴超;潘荣强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6例MR诊断分析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是一种少见的严重手术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72%~3.2%.随着骨科知识的普及和技术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已为大多数基层骨科医生所掌握.然而,术后椎间隙感染时有发生.我科2000-2005年共诊断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军;杜龙庭;朱襄民;陈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扩张型心肌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的变化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P wave dispersion,Pd)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DCM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房颤组)39例,DCM无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58例(对照组).描记体表同步心电图测定P波大持续时间(Pmax)与小持续时间(Pmin)的大小,计算Pd并比较房颤组与对照组Pd与Pmax.多普勒超声检测左房内径(LAD)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同时对Pd、Pmax及LAD、LVED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房颤组患者Pd为(47.8±11.5)ms,Pmax为(124.6±14.7)ms,对照组Pd为(36.9±10.2)ms,Pmax为(113.4±11.2)ms,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房颤组LAD(42.3±7.1)mm,对照组LAD(39.5±6.4)mm,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Pd、Pmax与LAD成正相关(r=0.519,P<0.05;r=0.492,P<0.05),Pd、Pmax与LVEDD无相关性;取Pmax≥120 ms,Pd≥40 ms以及两者相结合,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敏感性分别为84.6%、87.2%、76.9%,特异性分别为84.5%、86.2%、89.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8.6%、81.0%、83.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1%、90.9%、85.2%.结论:DCM伴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d增大、Pmax时间延长,Pd、Pmax可作为预测DCM伴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可靠指标.

    作者:郭海鹏;唐其柱;卞洲艳;艾文;甘文云;周恒;田青;王蕾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转录因子t-bet在人CD8+ T细胞和γδ T细胞干扰素-γ产生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bet对人CD8+T细胞和γδ T细胞干扰素-γ(IFN-γ)产生的调控作用.方法:化学合成针对人t-bet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体外培养的人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纯化CD8+T细胞和δγT细胞,半定量RT-PCR检测CD8+T细胞和γδ T细胞中t-bet mRNA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IFN-γ产生的变化情况.结果:转染siRNA后的人CD8+T细胞和γδ T细胞t-bet mRNA表达强度分别为(24.75±1.18)%和(25.28±1.04)%,较转染前明显减小(P<0.05);在t-bet表达受到抑制的同时,γδ T细胞中IFN-γ+细胞为(56.57±6.67)%,与错义序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iRNA可有效降低人CD8+T细胞和γδ T细胞t-bet的基因表达,转录因子t-bet在γδ T细胞IFN-γ产生中所起的作用与CD8+T细胞不完全相同.

    作者:汪洪涛;薛祝平;李柏青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控制性降压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对大鼠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Wa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控制性降压组(C组)、缺血预处理组(I组).腹腔麻醉后,C组大鼠经股静脉泵注硝普钠,使平均动脉压降至50 mmHg并维持120 min.s组大鼠只做手术操作,泵注生理盐水.I组大鼠降压前用动脉夹阻断左肾动脉3次,每次5 min,间隔5 min再灌注.分别于降压前、降压60 min、降压后120 mjn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观察肾组织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C组大鼠经控制性降压60 min后血BUN、Cr和尿NAG高于S组同时点值(P<0.05),降压120 min后血BUN、Cr、β2-MG和尿NAG进一步升高,与S组同时点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组大鼠降压60 min后血BUN、Cr和尿NAG低于C组同时点值(P<0.05),降压120 min后血BUN、Cr、β2-MG和尿NAG均低于C组同时点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对大鼠控制性降压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吴灵潝;程邦昌;邹捍东;周晨亮;杜大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髓内钉与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

    目的:对股骨近端髓内钉与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000-2005年在我院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68例股骨近端骨折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37例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以下简称螺钉组),31例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以下简称髓内钉组).结果:螺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0.5±12.5)min,平均失血量为(20±5.7)mL,骨折迟缓愈合2例,不愈合1例,髋关节功能评定(Harris标准)恢复优良者19例,占51.4%;髓内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0.0±18.3)min,平均失血量为(110±35.6)mL,无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病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者25例,占80.7%.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髋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势,而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方楚权;成钊敏;钟碧;詹义水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