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的体会

薛敏;张琳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 绝经后妇女, 取宫内节育器, 现报告如下, 扩张宫颈, 应用, 软化, 门诊
摘要: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笔者对我院门诊的53例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UD)前常规应用米索前列醇软化、扩张宫颈,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附睾、睾丸取精卵胞浆内注射治疗阻塞性无精症妊娠结局

    目的:观察阻塞性无精症患者行附睾或睾丸取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的妊娠结局.方法:比较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睾丸取精术和自行射精行ICSI术3组病人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结果:3组病人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睾丸、附睾取精行ICSI是治疗阻塞性无精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青;龙晓林;刘风华;杜红姿;刘见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C-型利钠肽、神经肽Y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目的:研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患者血浆C-型利钠肽(CNP)和神经肽Y(NPY)的水平变化,探讨CNP、NPY与HPH的关系,以揭示HPH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患者30例和对照组20例,用放免法测定血浆CNP、NPY的含量,并同时测定其血氧分压和肺动脉压力.结果:(1)血浆CNP、NPY的含量在HPH组均高于对照组[HPH组为(78.20±22.31)、(209.01±42.25)pg/mL,对照组为(20.51±4.96)、(135.52±20.12)pg/mL;t=13.36,7.29;P<0.01].(2)血浆CNP、NPY与氧分压呈负相关关系(r=-0.78,-0.67;P<0.01).(3)血浆CNP与NPY呈正相关关系(r=0.68,P<0.01).结论:CNP、NPY参与了HPH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在HPH中,收缩血管与舒张血管因子均升高,二者比例可能决定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

    作者:孙立红;李风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福辛普利钠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早期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钠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和福辛普利钠治疗组,每组各12只,分别于灌胃治疗2、4周留取肾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VEGF表达的分布范围及强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第2、4周均显著升高(P<0.01).福辛普利钠治疗4周后,VEGF表达的分布范围及强度与糖尿病肾病组相比均明显下降.结论:肾局部VEGF表达增加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福辛普利钠可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VE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发挥肾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曹宁;郑红光;关欣;王沙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退行性胸椎管狭窄6例

    目的:探讨退行性胸椎管狭窄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退行性胸椎管狭窄的诊断与治疗.6例患者皆行狭窄节段胸椎板切除减压术,1例同时行颈椎减压术,1例同时行腰椎减压术,1例先行腰椎减压术后行胸椎板切除减压术.结果:根据Mann五级评分法制定术后疗效评价标准,优3例,良2例,可1例.结论:(1)胸椎管狭窄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退行性变.(2)在退行性胸椎管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中,综合分析相关特殊情况并作相应的处理,可获得良好的疗效.(3)退行性胸椎管狭窄的预后受多因素影响.

    作者:何沛恒;李志忠;赵明杰;王晶;谭颖;张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变化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15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将伤后当时、入院后1周内每天的血糖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影响祆预后的高血糖患者进行伤情特点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难以用药物控制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能够被控制者(P<0.01).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与脑损伤本身病理机制有关;有效控制1周后高血糖的发生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林启明;刘成辉;关国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长跑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

    长跑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甚为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报道如下.

    作者:毕可波;邓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宫内外同时妊娠1例

    患者33岁,已婚,因停经53 d、下腹剧痛5 h于2006年7月19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G4P2,末次经为2006年5月26日,量同以往,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于7月2日查尿HCG(+),2006年7月19日7时左右突然出现下腹剧痛,痛时有恶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伴肛门坠胀感、无阴道流血、畏寒、发热史,否认有晕厥史.遂来我院行B超检查,提示:宫内早孕,胚胎存活,胚胎发育相当于孕7+周,子宫后方液实性包块并腹腔积液.门诊拟(1)腹腔内出血原因待查:卵巢黄体破裂?(2)失血性贫血;(3)早孕收住院.

    作者:马春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铁尺穿透两侧颅脑伤1例

    患者女,19岁,户外活动时不慎被人以铁尺击中头部,铁尺由左侧颞部穿入颅内,直达右枕部头皮下,创口外露之铁尺长25 cm,宽3 cm,厚0.5 cm.体检:强迫右侧卧位,创口少量渗血,面色苍白,脉搏120次/min,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不清,两侧瞳孔等大(0.4 cm),光反应迟钝,右上下肢肌力0级,左侧肢体肌力正常,由于长铁尺嵌顿于头部,无法做头颅CT,做好开颅手术准备,备好血源后,予以插入气管插管进行全麻,探查左颞部铁尺入口处,适当扩大伤道咬除入口处颅骨5 cm×5cm,剪开硬脑膜,试探性缓慢拔除铁尺,颅腔内铁尺长15 cm,吸除部分外溢、粉碎状脑组织及血块,为清除伤道内积血和污染物,在伤道内置入引流管1支.

    作者:刘锦霞;章卫康;俞国鑫;杨岳炜;彭思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成人脐疝6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成人脐疝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成人脐疝病人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无张力修补术,38例行Mayo手术,并对两种术式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时间长于Mayo手术[(95±25)min vs(67±16)min,P<0.05],而术后术区疼痛少于Mayo手术(4例vs 20例,P<0.05).术后两组病人均无切口感染,随访0.5~5年,均无复发.结论:无张力修补术与Mayo手术在治疗缺损较小的成人脐疝中均有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蔡伟;康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23例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接受解剖型钢板治疗的2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采用Ruedi-Allgower分类方法对Pilon骨折进行分类,Ⅰ型6例,Ⅱ型11例,Ⅲ型6例.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8~36个月).结果:疗效评定标准采用Bourne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优良18例,可4例,差1例.术后创口感染1例.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时间,应用塑型良好的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附on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李健;谢清华;张在恒;袁正兵;谭平先;颜登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原发性肝癌肝静脉、下腔静脉和右心房瘤栓生长的影像学检查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LC)在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内生长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采用两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血管造影,重点观察PLC患者的肝静脉、下腔静脉与右心房内瘤栓.结果:20例PLC患者中,弥漫型1例,结节、肿块型19例,主瘤灶大径7~18(12.3±3.1)cm,肝静脉瘤栓19例,下腔静脉瘤栓19例,右心房瘤栓11例,呈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瘤栓11例、肝静脉-下腔静脉瘤栓7例、下腔静脉-右心房瘤栓与肝静脉瘤栓各1例.结论:对于PLC在肝静脉、下腔静脉与右心房内生长,及时而正确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瘤栓多为肝动脉源性供血,血管造影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子诚;陈胜利;陈国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东菱迪芙与奥扎格雷钠合用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合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发病时间<3 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1例,随机分为东菱迪芙合用奥扎格雷钠组(治疗组)及单用奥扎格雷钠组(对照组),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28例(60.9%),总有效率82.6%,其疗效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作者:程颜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大Y染色体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中大Y染色体对其受精方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03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的113例患者(共127个周期治疗)进行前瞻性研究,大Y染色体组(A组)共56个治疗周期,染色体正常组(B组)共71个治疗周期;A组中精液常规正常者共24个治疗周期,随机分为IVF组(A1组)共13个治疗周期,ICSI组(A2组)共11个治疗周期.结果:(1)A、B两组间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质量、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死婴出生率、畸形率、男婴出生比例及女婴出生比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2)A1、A2两组间受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Y染色体对IVF/ICSI-ET的选择、胚胎发育及近期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作者:胡晓东;曾勇;莫美兰;林奇;蔡靖;郭楚苹;邓江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4基因的表达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2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2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MP-14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RT-PCR方法研究3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MP-14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MMP-14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结论:MMP-14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青;孔丽娜;李铁臣;卢林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治疗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以5-氨基乙酰丙酸(5-ALA)作为光敏剂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进行光动力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8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A组为荷瘤对照组,不给任何治疗;B组行单纯激光照射,不予任何光敏剂;C组在瘤内注射5-ALA,剂量为30 mg/kg,2 h后进行肿瘤局部光动力治疗.结果:光动力治疗组(C组)肿瘤体积与对照组(A、B组)相比明显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5-ALA作为光敏剂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进行光动力治疗,能使肿瘤组织坏死,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作者:欧阳斌;刘衍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反应停联合VTD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目的:对30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难治性MM的缓解率和生存率.方法:30例患者均在第1阶段采用改良M2治疗2个疗程无效,第2阶段以反应停联合VTD方案化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评估后者对难治性MM的疗效.用统计软件STATA 5.0作配对卡方检验.结果:本组病例中,缓解10例,部份缓解9例,进步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结论:反应停联合VTD方案治疗能明显提高难治性MM的缓解率和有效率.

    作者:李琳洁;赵敏雷;裘红英;刘伟红;杨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脾破裂致腹腔多发脓肿1例麻醉处理

    近年来,急诊重症外伤患者增多,麻醉处理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从麻醉方法的选择到手术中的管理、术后对患者的评估及围手术处理都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某一环节的失误都会对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后果,现以下例做评析.

    作者:袁静;康凯;冯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应用自控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拔除时间的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泵使用对留置导尿管拔除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自愿使用自控镇痛泵并留置导尿管的产妇364例,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两组,观察两组产妇的拔管时间、拔管后第1次排尿情况、有无膀胱刺激症状和泌尿系感染情况等.结果:两组之间在有无膀胱刺激症状、泌尿系感染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拔管后第1次排尿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留置导尿管拔除时间为(30±6)h,建议护理人员掌握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对留置导尿管拔除时间的影响因素,及时采取护理干预,减少产妇的痛苦,降低院内泌尿系感染率.

    作者:罗小霞;胡柳霞;李群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新生儿肠闭锁10年手术治疗和预后回顾

    目的:探讨新生儿肠闭锁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总结44例新生儿肠闭锁的临床资料,十二指肠闭锁3例,空肠闭锁16例,回肠闭锁25例.病理类型,隔膜型5例,盲端型37例,多节段型2例.结果:存活38例,术后存活率86.4%.术后随访1~10年,疗效满意.术后死亡3例.结论: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唯一手段,手术方式应根据闭锁部位及类型选择.本病的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产前B超检查对于预后有益.

    作者:沈涤华;施诚仁;余世耀;吴燕;严文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20例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以下简称房颤)的疗效.方法:20例房颤患者接受了外科射频消融治疗,随访70~846 d,平均(562±32)d.结果:2例手术死亡.无远期死亡,无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结论: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简易、创伤性小、远期效果较好,是治疗房颤较好的外科方法.

    作者:蒋林哲;侯明晓;赵科研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