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士;许乙凯
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可致胆红素脑病,其病死率高,幸存者常留下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及时恰当的干预治疗十分必要.我们于2004年6月至2006年1月,在常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基础上,辅以常乐康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主要包括VEGF-A、B、C、D、E、F,其中研究多的和通常所说的是指VEGF2A.VEGF2A是由两条相同多肽链通过二硫键构成的同源二聚体糖蛋白,目前发现VEGF受体分为C-fms-样酪氨酸激酶(VEGFR-1/flt-1)、胎肝激酶-1(VEGFR-2/KDR/ilk-1)和VEGFR-3/fit-4,主要表达在内皮细胞膜表面.VEGF在肺组织中分布广泛,呼吸道的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嗜酸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均可分泌VEGF.VEGF与受体结合介导随后的信号转导,引起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如血管新生和血管渗透性升高.PDGF、TNF-α、FGF-4、bFGF、TGF-β、血管生成素-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角质化细胞生长因子IL-1、IL-6等可诱导VEGF的分泌.
作者:彭红娟;蔡绍曦;赵海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病,HD)又称肠无神经节细胞症,为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第二位.尽管对HD的病因学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但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对该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仍然是国内外学者的热门话题.近年,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应用,尤其是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对HD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目前较一致的观点是:HD是具有多基因遗传特性的先天性发育畸形,胚胎早期阶段微环境改变及遗传学因素在巨结肠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即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此外,病毒感染、肠壁缺血等因素也参与该病的发生.本文就HD病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未德成;王忠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广东省不同地区的急性胰腺炎(AP)病因和发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梅州市人民医院、汕头市中心医院、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2 386例A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AP占住院总数构成比、性别、分型、病因、预后、住院费用等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沿海地区AP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的0.33%,山区地区占0.18%(P<0.05);在2 386例AP患者中,病因构成比为胆石症49.0%,酗酒10.1%,高脂血症5.2%.沿海地区胆石症比例明显高于山区地区(P<0.05),山区地区高脂血症、酒精相关AP比例高于沿海地区(P<0.05);两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比例及病死率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沿海地区AP的发病率较高,病因以胆囊炎胆石症为主,山区高脂血症、酒精占病因比重高,但两组预后无显著差异.
作者:黄耀星;贾林;杨琪玫;杨壁辉;王胜炳;王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研究异搏定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内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异搏定处理组,每组30只.通过结扎大鼠左颈总动脉1 h,然后再灌注.异搏定处理组腹腔注射异搏定1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kg,分别检测1、6、12、24、48、72 h各时段大鼠视网膜内的细胞凋亡,每时段大鼠各5只.结果:再灌注后,细胞凋亡主要出现于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大鼠视网膜在再灌注6 h逐渐出现细胞凋亡,12 h逐渐增加,24 h细胞凋亡达到高峰,偶尔在外核层可见凋亡细胞.然后细胞凋亡逐渐减少,但是,到了术后72 h,仍然可见视网膜内有细胞凋亡,而异搏定可以减少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发生.结论:异搏定可以抑制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发生,对大鼠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国栋;游志鹏;袁援生;李燕;茶雪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笔者于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对47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采用0.2%5-氟尿嘧啶热溶液外泡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霞;赵洪波;鲁英;任海燕;翁燕荣;陈玉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与醒脑净联合治疗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将200例患者分为3组,Ⅰ组予纳洛酮加醒脑净治疗,Ⅱ组予醒脑净治疗,Ⅲ组予纳洛酮治疗.结果:Ⅰ组总有效率94.44%,Ⅱ组总有效率82.35%,Ⅲ组总有效率83.05%.经统计学处理,Ⅰ组与Ⅱ组总有效率对比,Ⅰ组与Ⅲ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Ⅱ组与Ⅲ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净治疗意识障碍的疗效明显优于该两种药物的单独应用,且其不良反应没有增加.
作者:刘菁;郭少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部分(PACI)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PACI型脑梗死患者51例分治疗组26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降颅压、扩管、溶栓、抗凝、控压、降血脂及营养脑神经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1.2~1.8 mg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3次,连续应用14 d.在入院时、90 d后对其神经功能缺损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应用SPSS 11.5软件对以上结果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纳洛酮对同一脑梗死亚型的预后是否存在影响.结果:两组的卒中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及吸烟史等差异均无显著性,但第90天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纳洛酮能减少PACI型脑梗死致残率,减轻其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并且安全性高,未发现副作用.
作者:黄艺洪;由行;廖全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囊性水瘤是起源于淋巴组织的先天性疾病.胚胎时期颈囊发育成淋巴系统的过程中,部分淋巴组织发生迷走,并形成囊性水瘤,多发生于颈部,其次是腋窝、胸壁和腹股沟处.我科2003年6月收治1例,诊断为颈部巨大囊性水瘤并感染,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映红;翁盛贤;严小玲;张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患儿男,5个月.因阵发哭闹伴呕吐16 h,血便1次来诊.就诊前16 h患儿无诱因阵发哭闹,期间呕吐胃内容物两次,非喷射性;来诊时解黏液血便1次,量少.患儿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神倦乏力,心肺无异常,腹胀、软,肝脾不大,未触及明显包块,肠鸣音亢进.予补液扩容后行空气灌肠.立位腹平片见中腹部软组织肿块影,中腹部、右中、右下腹见充气扩张肠管,结肠未见空气.空气灌肠显示降结肠软组织肿块影向近端推移至左上腹约相当于横结肠位置停止,逐渐加压未能复位.套鞘较松弛,套头呈分叶状.空气灌肠过程中突发心跳骤停,即行心肺复苏,约半小时后出现自主室性心律.患儿呈深昏迷,无自主呼吸,血压测不出,唇周肢端紫绀,双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消失,腹胀,呈板状腹,肠鸣音消失.
作者:梁穗新;郭予雄;钟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 tococcosis)是由新生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正常人吸入所致肺部局限性感染,一般症状少,不少能够自愈,若因过度劳累或有免疫缺损的慢性病患者(如晚期恶性肿瘤,白血病,长期接受大剂量激素、广谱抗生素及抗癌药治疗等),吸人真菌后在肺内形成病灶,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且多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且无明显基础疾病和危险因素,易被误诊为肺部肿瘤.了解该病的发病特点,对正确诊断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对近半年来经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隐球菌病2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本权;张天托;饶宪;毕筱刚;周凤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肺功能表现,并就其异同作一比较.方法:测定69例结缔组织病患者的常规肺功能,其中RA组39例,SLE组30例,并设64例非吸烟健康人作对照组,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RA组和SLE组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每升肺泡通气量之CO弥散量(DLco/VA)、残气容积与肺总量之比值(RV/TL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皆有显著性(P<0.05),RA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大通气量(MVV)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RA组DLco与TLC、RV正相关(r=0.35,P<0.05和r=0.43,P<0.05),SLE组DLco与TLC、RV正相关(r=0.40,P<0.05和r=0.43,P<0.05).结论:结缔组织病患者肺功能损害以弥散功能为主,肺功能检测可以作为结缔组织疾病肺部受累早期的诊断标准,也可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杜宏春;钟韵;李志平;郭禹标;黄建强;彭丽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肺功能的变化.方法:20例符合ALI/ARDS诊断标准的机械通气病人作为肺损伤组(ALI组),同期机械通气而无肺损伤病人20例作为对照组(NALI组).入选同时记录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呼吸机参数、血气指标.结果:本研究4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人中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10例(25.0%),其中ALI组7例(7/40,占病人的17.5%),NALI组3例(3/40,占病人的7.5%),本组病人死亡7例(占17.5%),其中ALI组死亡5例(占12.5%),NALI组死亡2例(占5.0%),所有死亡病例均并发MODS.ALI组肺顺应性(Cst)、氧合指数(PaO2/FiO2)与NALI组比较明显降低,而肺内分流(Qs/Qt)明显高于NALI组(P<0.01).发生ALI的病人机械通气参数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mean)、呼气末正压(PEEP)明显增高,与NAL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小儿SIRS/MODS早期监测肺功能的改变,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ALI,阻止MODS的发生、进展,对降低危重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剑珲;曾其毅;陶建平;杨镒宇;洪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复发-缓解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种自身抗体导致不同靶器官的损害为特点,多见于20~40岁育龄妇女,儿童少见,婴幼儿极少见,现报道1例.
作者:张玲敏;沈思钰;蔡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恶性胸腔积液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胸腔化疗的疗效.方法: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尽胸腔积液后注入卡铂联合四环素的方法治疗(治疗组),另一组采用引流并注入四环素的方法治疗(对照组),观察其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33,P<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胸腔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高、简单、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善福;张惠光;易娇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纤维支气管镜临床应用的现状.方法:收集我院近两年2 583例(共3 121例次)纤维支气管镜临床应用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调查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目的、适应证、主要并发症、病例来源科室、操作地点和操作者.结果:(1)诊断目的1 592例次(51.01%),主要适应证为肺占位、慢性咳嗽、肺弥漫性病变、咯血、肺不张、难治性感染和其他.治疗目的1 529例次(48.99%),主要适应证为气道护理、介导气管插管、气道内球囊止血、气道内支架、气道内激光、气道内异物取出、气道内球囊扩张.(2)主要并发症发生率0.90%,分别为气胸、大出血、窒息、血胸、精神异常和昏迷.(3)病例主要来源于呼吸科、胸外科、门诊、监护室、急诊科、烧伤科、骨科、耳鼻喉科和儿科.(4)纤支镜室检查1 841例次(58.99%)、床边检查1 280例次(41.0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者主要是呼吸内科医师2 856例次(91.51%),其次为ICU医师、急诊科医师和麻醉医师.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临床应用是诊断和治疗并重、安全性高、主要并发症少见、病例不再局限于呼吸内科、操作者也不再局限于呼吸内科医师、床边检查相对多见.
作者:汪斌超;陈正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广东省湛江地区城乡40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按城乡分层,在广东省湛江地区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40岁以上居民3 051人,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格,并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1)2 435人完成肺功能检测,应答率79.8%,城市l 126人,农村1 309人;男939人,女1 496人;(2)COPD总患病率为6.0%(145/2 435),农村患病率为7.0%(92/1 309),显著高于城市的4.7%(53/1 126),P<0.05;男性患病率为8.9%(84/939),显著高于女性的4.1%(61/1 496),P<0.001.(3)危险因素调查发现,农村的吸烟、吸旱烟、现吸烟、有呼吸病家族史、使用柴草烹饪、有儿童时期呼吸病感染和文化程度低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市(P<0.05),是农村COPD患病率高于城市的重要原因.结论:COPD正成为重要的疾病负担,应多方位加强COPD的人群防治,尤其在农村.
作者:苏伟强;周玉民;陈虹;陈秀桃;刘升明;林辉斌;莫俊德;刘宇晖;黄耀光;李帝吟;郑劲平;吕嘉春;钟南山;冉丕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男性患者64名,另选70名正常男性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下肢血管发生明显病变,动脉损害都是双侧及多节段性的.以膝以下动脉为主,其内-中膜厚度较正常对照组增厚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下肢血管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值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的诊断、预防、治疗方式的选择、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鉴峰;郑长虹;曹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82例诊断为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6例,两组病人均按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营养支持及必要时予糖皮质激素和呼吸兴奋剂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后红细胞比容、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好转,治疗组症状改善的时间为(5±2)d,住院时间为(10±2)d,对照组症状改善的时间为(8±4)d,住院时间为(15±6)d.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可使患者红细胞比容降低,降低血液黏稠度,PaO2明显提高,PaCO2明显降低,症状改善的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娟;吴耀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数字化制造技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从产品的优化设计、智能设计、逆向工程、虚拟制造等以CAD为基础的设计制造技术方面的研究,到应用研究都异常活跃.传统的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颌面部整形及美容、义齿设计与制作主要依据医生的经验和手工操作,如何利用数字化制造技术中的成熟方法如CAD/CAM技术,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颌面部整形及美容、口腔义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技术等问题,近来成为了口腔医学中新课题.
作者:谭翎;车英林;黄树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