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中;吴新文
目的:探讨Kugel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Kugel补片行无张力修补42例腹股沟疝,其中腹股沟斜疝30例,直疝12例,其中双侧腹股沟斜疝2例.结果:42例手术患者无切口感染,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经1~24个月随访,均无复发.结论:微创无张力腹膜前间隙衬入Kugel补片疝修补术是微创、无张力、全腹股沟疝修补术,且其易学习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仕学;廖少明;李伟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高龄房间隔缺损(房缺)患者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50岁以上成人房缺患者15例,男2例,女13例;年龄50~57岁,平均(51.8±0.9)岁.心功能Ⅱ~Ⅳ级.3例行闭式缝合.12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多数采用带孔补片修补房缺,其中二尖瓣成形3例,三尖瓣成形7例.结果:本组无死亡.术后早期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余恢复顺利.平均住院(15.8±1.9)d.结论:高龄房缺只要无手术禁忌证,手术疗效良好.术中应注意修补方法,二、三尖瓣成形及术后抗心律失常的治疗.
作者:陈若为;游昕;赵六六;但文富;周建国;马游;李树春;吴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低氧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生长、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低氧不同时间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生长、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cl-2和caspase-3表达.采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低氧对细胞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低氧12、24、48 h后,A549细胞生长受到抑制.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显示低氧12、24、48 h后,G1/G0期的A549细胞增多,相应的S期细胞减少,同时A549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bcl-2表达减少,而caspase-3表达增加.RT-PCR检测HIF-1αmRNA的结果显示12、24、48 h低氧组HIF-1α mRNA水平均较相应的常氧组增加(P<0.05).结论:低氧环境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G0期,并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是由于低氧环境影响HIF-1α mRNA水平及通过调节bcl-2和caspase-3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而实现.
作者:张莉;李清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科自2001-2004年对腕舟状骨骨折不愈的患者,采用骨端植骨加压螺钉固定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何健飞;姜世平;江德高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以脑挫裂伤为主的颅脑损伤病人145例,其中33例进行早期预见性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汉民;黄国河;王文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使用吸痰器在小儿口咽鼻手术全麻术后拔管的应用,减少吸痰拔管导致的并发症.方法:选择小儿口咽鼻手术患者10例,全部行全麻插管,术后待出现自主呼吸、清醒后,用一次性使用吸疾器代替常用的普通吸痰管吸痰,拔管,观察小儿吸痰过程与拔管后的情况.结果:10例病例吸痰过程平稳,无损伤性出血,吸痰充分,拔管顺利,拔管后口咽无残留血液及痰液,呼吸通畅,血氧饱和度97%以上.结论:一次性使用吸痰器在小儿口咽鼻手术全麻术后拔管的应用中,吸痰简捷、有效、安全,特别适用于低龄儿.
作者:龙星;符斌;刘雨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99mTc-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99mTc-HL91)乏氧显像研究鼻咽癌放疗前后肿瘤细胞乏氧的变化.方法: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35例,放疗前1~2 d、放疗后(200 cGy/次,5次/周)1~2 d分别行99mTc-HL91 SPECT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计算肿瘤/非肿瘤部位放射性计数比值(T/N),分析放疗前后肿瘤乏氧的变化.结果:放疗前、后显像的T/N(4 h)分别为1.51±0.21、1.26±0.18,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99mTc-HL91 SPECT乏氧显像能够为临床提供鼻咽癌放疗前后肿瘤组织乏氧的变化并再氧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张继武;田铁桥;刘波;朱立娟;陈松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自1999年3月至2006年5月,我院经左胸施行全胸腹段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上段癌156例,效果满意.
作者:聂志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男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尿外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检查对输尿管结石伴尿外渗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其声像图表现.结果:28例输尿管结石病例因其梗阻部位不同,出现不同程度尿外渗,经抗炎、解痉等治疗,症状缓解或治愈.结论: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地诊断输尿管结石伴发尿液外渗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孙皓;王凤力;朱江;刘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Ⅰ型)的外科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枕后正中直切口,后颅窝小骨窗减压、硬脑膜修补合并枕大池重建术,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结果:11例患者感觉障碍均得到改善,其中7例(64%)症状改善明显,4例(36%)病情缓解.6例(55%)脊髓空洞症患者术后经4个月~4年的随访,空洞明显缩小.结论:后颅窝小骨窗减压、硬脑膜修补合并枕大池重建术,临床效果较好,是一种治疗Arnold-Chiari畸形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先松;金保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布比卡因腰麻用于高原地区老年(年龄≥60岁)及年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下腹部、会阴部、下肢手术的患者122例,将患者分为老年组(40例)、年轻组(82例),记录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时间、麻醉平面、运动阻滞程度,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老年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高阻滞平面时间显著短于年轻组患者(P<0.05),而痛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年轻组患者(P<0.05);老年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年轻患者.结论:同等剂量的布比卡因用于高原老年患者麻醉显效快,持续时间长,运动阻滞时间长,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发生率高,对高原老年患者布比卡因腰麻应严密监测或选用副作用更小的药物.
作者:余泽生;都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慢性鼻窦炎各种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目前国内外比较认可的治疗意见,采用围手术前期、经鼻内镜手术和术后系统、规范治疗慢性鼻窦炎42例.结果:随访6~12个月,42例患者均有鼻塞和流涕,其中鼻塞症状消失38例(90.5%),好转4例(9.5%);流涕消失20例(47.6%),好转14例(33.3%),无效8例(19.0%);嗅觉障碍共16例,恢复3例(18.8%),好转5例(31.2%),无效8例(50.0%);头痛(包括面部胀痛)9例,治愈5例(55.6%),好转3例(33.3%),无效1例(11.1%).结论:慢性鼻窦炎的综合治疗能够很好地缓解鼻塞症状,减轻头痛、流涕症状,对嗅觉的治疗不满意.加强慢性鼻窦炎的术前用药,提高鼻内镜手术操作技术,术后系统换药和规范用药,有利于提高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冯羽;陈建福;徐赛男;张瑜;方周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子宫峡部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往往有胎盘或绒毛的植入,在刮宫时极易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被迫行子宫切除.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剖宫产后子宫峡部妊娠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8-2005年间出现的12例剖宫产后子宫峡部妊娠患者的诊治,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施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男,24岁,上腹部刀刺伤伴出血,腹内脏器脱出0.5 h入院.入院时查体:神志清,精神软,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率11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78/54 mmHg,腹部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肠鸣音消失,上腹部可见6 cm长创口,创口内可见内脏外露并出血.辅助检查:WBC 5.88×109/L,RBC 3.56×1012/L,HGB 76 g/L,腹部B超示腹腔大量积液.立即予包扎腹部创口,开放静脉输液,扩容备血等处理,同时紧急送手术室手术抢救.
作者:刘锦霞;章卫康;吕银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困难插管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20例术前预知经口腔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人,分为3组,每组40例.Ⅰ组,在麻醉诱导后直接喉镜下完成插管;Ⅱ组,采用清醒插管加表面麻醉方式,在直接喉镜暴露下完成插管.Ⅲ组,均采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来完成插管.结果:Ⅰ组、Ⅱ组的插管成功率低于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与Ⅱ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插管时间上,Ⅰ组短于Ⅱ组、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与Ⅲ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2次及2次以上操作的成功例数Ⅰ组、Ⅱ组多于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可用于多种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人,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陆群英;黄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999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共收治患者2 625例,其中发生精神障碍31例,其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吕明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总结侧脑室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10年手术治疗的13例侧脑室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位于三角区、体部9例,枕角2例,颞角2例,肿瘤大径4.1~8.0 cm.结果:本组10例经顶枕入路,2例经颞中回入路,1例经胼胝体后部入路,均获肿瘤全切,无死亡及其他主要并发症.结论:侧脑室脑膜瘤早期临床无特异症状,肿瘤大小、位置、供血影响手术入路的选择.选择合适入路、应用显微技术、保护瘤周重要结构是全切肿瘤的关键.
作者:俞文华;车志豪;许培源;朱强;张祖勇;陈锋;杜权;江林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颅内肿瘤切除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Ⅱ~Ⅲ级行颅内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R组和PF组,每组30例.PR组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以丙泊酚80 μg/(kg·min)和瑞芬太尼0.16 μg/(kg·min)维持;PF组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诱导,以丙泊酚80 μg(kg·min)和间断推注芬太尼2 μg/kg维持.分别记录两组术前、诱导后、插管时、头架固定时、切皮、切开硬脑膜、关闭硬脑膜各时点的血压、心率值.手术结束后观察并记录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插管时,PF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PR组(P<0.05).清醒时间、拔管时间PR组明显短于PF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与丙泊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相比,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维持更加平稳,苏醒质量更高,能更好地调控麻醉深度,适合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
作者:陈敏;黎笔熙;陈利民;甘国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严重程度与室性心律失常间的关系以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对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173例睡眠打鼾患者经过多导睡眠图监测并同时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后,分出116例OSAS组和57例单纯鼾症对照组,比较轻、中、重等不同程度OSAS患者的呼吸紊乱指数(AHI)、小于90%动脉血氧饱和度的睡眠时间(min)占总睡眠时间(min)之比值(R)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并观察重度OSAS组行nCPAP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变化.结果:OSAS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OSAS患者的AHI、R的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增多,OSAS重度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nCPAP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12周后差异达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随着OSAS患者的病情加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多,nCPAP治疗能有效降低OSAS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作者:何顺平;吴伟玲;丘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院2002年3月至2005年12月应用游离睾丸鞘膜片修复男性尿道狭窄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剑勇;刘宗元;李韧;施正丰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