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Y型留置针两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罗彩利

关键词:留置针, 护理人员, 方法, 行操作, 手术室, 实践, 报告
摘要:我院手术室自2005年起使用Y型BD留置针后,在护理人员中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操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观察,得出这两种方法有明显的优劣之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ELISA检测甲胎蛋白结果判定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在ELISA检测结果判定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以提高报告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方法:542例患者首先采用ELISA法进行AFP定性筛查,检出的阳性及临床怀疑与肝脏有关的阴性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542例患者中,ELISA法定性检测AFP阳性者为417例,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阳性者370例;125例阴性患者中有48例定量为阳性.结论:对ELISA定性检测AFP阳性及高度怀疑肝脏病变的阴性患者,建议追加定量分析,以排除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作者:孙子涵;齐法莲;杜秀敏;徐军;克丙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穿孔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电子胃镜观察

    目的:上消化道穿孔中西医结合治疗后,通过电子胃镜观察以确定穿孔的病因、部位、性质及溃疡愈合情况.方法:选择上消化道穿孔患者8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病情稳定,症状消失,行电子胃镜检查.结果:80例患者于保守治疗2周,胃镜下见穿孔闭合,溃疡面大小在3~5 mm之间,溃疡变浅,白苔少,周围黏膜发生皱褶,黏膜充血水肿消失,溃疡处于红色愈合期.有2例患者于保守治疗10 d,行胃镜检查,见穿孔闭合,但做胃镜后再次出现急性穿孔临床表现.穿孔部位,十二指肠球部前壁76例,胃窦幽门前区小弯侧8例,球后穿孔1例.良性穿孔82例,癌性穿孔3例,均经病理证实.结论:对于上消化道穿孔症状较轻,无弥漫性腹膜炎及空腹穿孔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满意,镜下见溃疡处于红色愈合期.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占18.8%,说明中药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

    作者:李华;王志福;任万英;赵丽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艾滋病胃肠道表现与内镜特点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缺陷,病程中常出现多种并发症,消化道即是HIV感染过程中常发生并发症的系统之一,以胃肠道表现就诊的患者并不罕见,但由于认识不足,临床上常有漏诊及误诊.本文回顾分析我院以消化道症状就诊的22例艾滋病患者胃肠道临床表现与内镜特点,以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

    作者:许捷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与母儿预后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65例GDM孕妇和165例健康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GDM孕妇妊高征、羊水过多、真菌性阴道炎、剖宫产、巨大儿、胎儿窘迫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GDM严重影响母儿预后,进行糖尿病筛查,早期诊断及孕期血糖控制,加强围产期GDM孕妇的管理,适时终止妊娠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永芳;杨晓慧;赵雪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C反应蛋白与心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C反应蛋白(CRP)、心功能分级与心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51例心力衰竭患者与15例健康对照者抽血测定血浆B型脑钠肽(BNP)及血清CRP浓度,同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心力衰竭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Ⅲ、Ⅳ级组.结果:心力衰竭各组BNP、CRP、LVDD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而LVEF明显降低(P值均小于0.01);BNP和CRP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线性回归分析示BNP与LVEF(r=-0.897,P<0.01)、LVDD(r=0.740,P<0.01)、心功能分级(r=0.793,P<0.01)均有显著的相关性,而CRP只与心功能分级(r=0.397,P=0.02)相关,与LVEF(r=0.197,P=0.083)、LVDD(r=0.389,P=0.065)无关.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和血清CRP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相应升高,BNP与左心功能状态有良好的相关性,而CRP则没有这种相关性.

    作者:卢敏;张梦玺;曹军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药物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晌

    目的:探讨三联药物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内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且有慢性牙周炎患者87例进行三联药物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其中46例还同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后分别于1个月、1年后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采用联合治疗的患者1年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显著高于未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59% vs 32%,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且有慢性牙周炎的患者进行三联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能提高胃内幽门螺杆菌远期根除率.

    作者:金峰;袁芳;张志坚;乐桥良;朱金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抑郁情绪、哮喘控制及生存质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简称支喘)患者的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哮喘控制测试(ACT)得分及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确诊的44例支喘患者经治疗后同时填写抑郁相关心理测试(CES-D)量表、ACT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对所得数据以CES-D得分按有无抑郁情绪排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有抑郁情绪的支喘患者超过20%;有、无抑郁情绪组间生存质量及其5个构成因素中的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原的反应和对自身健康的关心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CT得分及构成生存质量因素中的活动受限组间比较差异虽未见显著性(P>0.05),但其得分均值与设计相符;相关分析显示,支喘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生存质量及构成生存质量5因素中的心理状况和对自身健康的关心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5),与ACT得分及构成生存质量其他3个因素则未见明显相关(P>0.05).结论:要减轻和消除支喘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ACT得分和生存质量,一方面要有效地控制病情,另一方面要在精神心理层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采用健康教育辅导等,双管齐下方可奏效.

    作者:李志平;钟韵;郭禹标;彭丽红;黄旭斌;黄建强;谢灿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50例

    我科于2005年1月起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50例,疗效满意,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现总结如下.

    作者:谢顺英;盘宗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残胃病变182例临床与内镜分析

    目的:探讨残胃相关病变的特点、主要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2004年在我院行胃镜检查且资料完整的182例残胃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内镜诊断残胃病变,毕Ⅱ氏术后胆汁反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毕Ⅰ氏手术(P<0.05),伴有胆汁反流残胃患者Hp检出率低于无胆汁反流患者(P<0.05).结论:残胃病变发生率高,应掌握手术指征,注意手术方式,术后定期复查胃镜,应予促胃动力、吸附胆汁、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以改善残胃病变预后.

    作者:苏华;吴静;黄敏菁;樊力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雷公藤多甙在肾移植术后蛋白尿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效果.方法:对肾移植术后出现蛋白尿,经常规处理、对症治疗等措施后效果不佳的158例患者,口服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其蛋白尿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时,缓解95例,改善32例;治疗12周时,缓解135例,改善14例.重新出现蛋白尿的患者经再次治疗后尿蛋白消失.结论:雷公藤多甙对于肾移植术后尿蛋白有显著疗效,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少,对移植肾脏起保护作用.

    作者:高文波;王亚伟;朱有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人源性单链抗体在生殖器疱疹治疗中的应用

    单链抗体(scFv)是将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通过一短肽链连接后融合表达出来的抗体片段,其大小为完整抗体分子的1/6,有与天然抗体相同的抗原结合特征,它又缺乏Fc片段,失去了Fc介导的受体结合作用,使得其快速向靶部位集中;同时scFv还具有分子量小,易入靶细胞,有较强的组织穿透力;免疫原性低,不易产生人抗鼠抗体反应;无Fc段,不易与靶细胞外的细胞结合,且组织分布率高等特点.

    作者:王颖;杨慧兰;樊建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肉毒毒素结合作业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手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结合作业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改善手痉挛程度、降低肌张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方法:6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作业疗法、上田法训练及传统中医按摩;对照组采用上田法训练及传统中医按摩.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21,P<0.01),治疗组拇指腕掌外展活动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A型肉毒毒素结合作业疗法能明显提高脑性瘫痪患儿手功能障碍的疗效.

    作者:李江;梁松;张少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依达拉奉联合川芎嗪对脓毒血症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川芎嗪对脓毒血症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分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以下称对照组)、依达拉奉联合川芎嗪治疗组(以下称治疗组),假手术组开腹后不行盲肠结扎穿孔,对照组和治疗组予盲肠结扎穿孔制作大鼠脓毒血症模型后,治疗组于术前15 min及术后3 h各联合腹腔注射依达拉奉5mg/kg和川芎嗪15 mg/kg,术后18 h采血,血标本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结果:对照组ALT、TNFα较假手术组升高,治疗组ALT、TNFα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和川芎嗪联合应用能改善脓毒血症大鼠的肝功能,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血TNFα下降有关.

    作者:陈玉熹;缪心军;徐克;尤荣开;蔡平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核因子-κB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以及抑制其表达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干预组(DP组),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于8周末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重指数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肾组织NF-κB、MCP-1以及ICAM-1的表达.结果:(1)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肾重指数、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增高,DP组也有增高但显著低于DM组(均P<0.01);(2)DM组大鼠肾组织NF-κB、MCP-1以及ICAM-1的表达显著高于NC组,DP组的表达显著低于DM组而高于NC组(均P<0.01);(3)NF-κB的表达与MCP-1、ICAM-1、尿白蛋白排泄率、肾重指数呈明显正相关(r=0.885,P<0.01;r=0.861,P<0.01;r=0.796,P<0.00;r=0.457,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NF-κB表达明显增加,抑制其活性可减少MCP-1、ICAM-1的表达,减轻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作者:李竞;包艳;叶迎春;秦莹;王丹;崔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浓度的变化及其与血糖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浓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43例健康人和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血糖已控制与血糖未控制两个亚组)血清CA19-9浓度,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糖尿病患者CA19-9浓度相关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CA19-9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但血糖控制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元回归方程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浓度与空腹血糖水平呈线性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浓度较正常人群高,且与血糖水平相关.

    作者:徐婷;颜勤明;徐丽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静脉血样品放置时间对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血样品放置时间对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对38例静脉血标本分别于0、1、2、4、8、24、48 h用Sysmex XE-2100进行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大部分参数在8 h内没有显著性改变,24 h改变明显,而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和血小板压积在2 h内已明显增高.结论:静脉血标本应于8 h内用Sysmex XE-2100测定完成.

    作者:方伟祯;蔡振华;陈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悬雍垂软腭咽成形术(UPPP)前后的变化.方法:选取OSAHS患者45例,其中30例未予治疗,15例行UPPP手术治疗;选取1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15例正常人作对照,测定各组睡前23:00及次日晨起7:00血清中VEGF和EPO浓度.比较不同严重程度的OSAHS患者及UPPP手术前后血清VEGF和EPO浓度的变化.结果:重度OSAHS患者晨起血清中VEG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浓度与OSAHS病情严重度有显著相关性;经UPPP手术治疗后,睡前及晨起VEGF浓度都较手术前明显下降.OSAHS轻中度、重度患者血清EPO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手术前后血清EPO水平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OSAHS患者晨起血清VEGF浓度明显升高,OSAHS病情严重度与VEGF水平显著相关,UPPP手术在近期内能显著改善OSAH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缺氧程度.夜间低氧对病人EPO水平无明显影响,UPPP手术后EPO浓度也无明显变化.

    作者:魏敏;吴玉红;周燕斌;曾显声;严英硕;李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膜芯片技术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菌种

    目的:利用膜芯片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分枝杆菌分子菌种鉴定方法.方法:以DNA直接测序法为对照,通过PCR-SSCP和膜芯片技术分析11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9种非分枝杆菌和199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菌种.结果:应用膜芯片技术分析11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7种非分枝杆菌菌株,特异性100%.199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经16S rRNA PCR-SSCP初步菌种鉴定,30株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应用膜芯片分析,显示与分枝杆菌属探针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探针a杂交阳性,两种鉴定方法结果一致;169株PCR-SSCP初步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株,经芯片分析,58株为龟分枝杆菌,46株为胞内分枝杆菌,33株为堪萨斯、瘰疬、胃和猿猴分枝杆菌复合群,6株为偶然分枝杆菌,15株为戈登分枝杆菌,3株为鸟分枝杆菌,2株为海和溃疡分枝杆菌复合群,另6株只与探针分枝杆菌杂交,经测序显示2株为胞内分枝杆菌,但其基因序列与标准菌株不完全相同,1株为土分枝杆菌,1株为迪氏分枝杆菌,1株为草分枝杆菌,1株为新金色分枝杆菌,芯片上无鉴定该菌种的探针.结论:应用膜芯片技术可简便、快速、灵敏、特异地将大多数分枝杆菌鉴定到种,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作者:张俊仙;吴雪琼;梁建琴;陆阳;雷红;张广宇;乐军;张丽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纤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气管镜在成人不典型支气管异物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气管镜在成人不典型支气管异物诊治中的作用,提高成人支气管异物的诊治水平.方法:利用纤维支气管镜或电子支气管镜进行检查并镜下取异物.结果:本组19例支气管异物经气管镜检查发现,同时镜下取出异物16例,取异物成功率84%,3例因异物钳夹困难,由外科手术取出.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或电子支气管镜对不典型支气管异物确诊率高,操作简单,取异物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晓;陈公平;林其昌;郑靖;郑志萍;张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脑红蛋白与脑损伤研究现状

    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由德国Burmester等[1]于2000年首先报道,研究发现Ngb只占全脑组织总蛋白含量的0.01%,与氧有很高的亲和力,有利于氧转运通过血脑屏障和提高脑组织氧的利用率等.近几年国内外已有不少相关研究,包括Ngb对脑组织的正常供氧机制,以及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等病理状态下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现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高贵山;于晓军;徐小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