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曲方丝弓技术在矫治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王永华

关键词:错(牙合), 安氏Ⅲ类, 多曲方丝弓, 短Ⅲ类牵引
摘要:目的:研究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在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中的作用.方法:运用MEAW技术治疗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11例,测量矫治前后患者的头颅侧位片,对其前后变化进行比较.结果:L6-X1减少2.85 mm,L6/MP增大8.51°,AB平面角减少4.42°,APDI值减少3.36°.结论:应用MEAW技术配合短Ⅲ类牵引治疗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可以竖直后牙,解除反(牙合)改善面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长托宁与阿托品全麻前给药对气管插管和拔管反应影响的比较

    目的:比较长托宁和阿托品全麻前给药对气管插管和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48例,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于麻醉前30min分别肌注长托宁和阿托品0.5 mg.观察用药前、诱导前、插管后即刻、拔管前及拔管后即刻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及呛咳、躁动、拔管后不适回忆例数.结果:长托宁组于插管后即刻、拔管后即刻的MAP、HR、RPP明显低于阿托品组(P<0.05).阿托品组于插管后即刻、拔管后即刻的MAP、HR、RPP明显高于用药前的基础值(P<0.05).与阿托品比较,长托宁能有效降低插管拔管时呛咳、躁动等副反应的发生率(P<0.05).结论:长托宁0.5 mg于麻醉前给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气管插管及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国鹏;肖昭扬;吴涛;郭维嘉;安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P300与surviv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和P300在人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P300在不同组织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主要因素的关系.结果:正常宫颈上皮与原位癌和浸润癌的survivin和P300阳性表达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其表达量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及患者年龄有关(P<0.05),而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两者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Survivin和突变P300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且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张先华;阎翠华;朱慧芳;王竹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晚期产后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大出血行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行双侧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动脉后,超选择插管进入出血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和(或)条栓塞.结果:所有出血血管均来自子宫动脉,全部栓塞成功.2例出现下肢感觉异常伴活动不便,经临床积极治疗后,均在2个月内基本康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4年均无复发.结论:晚期产后大出血行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具有止血快、疗效确切、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国祥;黄新宇;严晓星;汪和平;陈基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19例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治疗经验,探讨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保守治疗5例,鼻外入路修补4例,鼻内镜下修补10例.结果:随访6个月~5年,19例全部治愈.保守治疗5例,平均治愈时间24 d;鼻外入路修补4例,均1次修补成功,平均治愈时间28 d;鼻内镜下修补10例,1次修补成功8例(80%),2次修补1例,3次修补1例,术后鼻功能无改变,终成功率100%.修补材料以阔筋膜使用多.结论:鼻内镜下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对鼻功能影响小等优点,是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朱小燕;吴记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静脉导管抽气治疗自发性气胸44例

    为探讨胸腔内静脉导管抽气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笔者对44例大量气胸患者采用该法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9例均为大量气胸患者,其中男73例,年龄14~88岁,平均44.7岁;女6例,年龄19~33岁,平均32.0岁.气胸位于左侧46例,右侧30例,双侧3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23例,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25例,继发于肺结核者15例,肺癌8例,矽肺5例,间质性肺病3例.分成治疗组44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气胸均经X线片和(或)胸部CT证实.

    作者:姜琳琳;张汝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胃穿孔、多囊肾1例

    患儿男,1/2 h,胎龄40+3周,剖腹产娩出,体重4 400 g,Apgar评分1 min 10分,羊水Ⅱ度浑浊,无脐带绕颈及窒息,娩出后痰多不易吸出于2005年10月25日上午9点40分由产科转入NICU,母妊娠期间正常,无服药史.查体:T36.5℃,P 150次/min,R 50次/min,发育成熟,营养及反应佳.皮肤细嫩,胎脂丰富,胎毛较多.头形正常,头围34 cm,前囟平软,颅缝分离3 mm,无头颅血肿.轻度鼻翼煽动,面部及口唇轻度紫绀,颈软,胸围33 cm,胸廓对称.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较多位置固定湿啰音,三凹征阳性.心率138~165次/min,心律规整.腹部无膨隆、无胀气,脐部无渗出物,肠蠕动正常.肝脏右肋缘下2 cm.脊柱四肢发育正常,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正常,外生殖器正常.

    作者:陈少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令抗凝致出血43例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期间患者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43例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期间合并出血的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在不同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PT-INR)值范围内导致出血的相关病因.结果:43例服用华法令合并出血的病例中,16例(37.2%)所测PT-INR在2.0~3.0的目标值内,并且7例患者INR<2.0;进一步检查发现这23例患者基本都合并有不同的易促使出血的疾病或诱因.结论:服用华法令抗凝治疗期间发生出血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PT-INR值,还决定于自身潜在的疾病等相关因素;临床应用华法令时应因人而异地调整剂量并决定其抗凝强度.

    作者:李永胜;沈迎念;王进;万磊;赵波;廖永德;郑智;刘文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妊娠期瓣膜置换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回顾总结5例妊娠期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5例行瓣膜置换术的妊娠期患者的麻醉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例患者术中死亡;2例行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剖宫产术,胎儿以及母体均存活;1例行瓣膜置换术,胎儿继续妊娠至足月后行剖宫产;1例手术后胎儿死亡,数日后死胎娩出.结论:妊娠期心血管手术以及麻醉对于母体以及胎儿风险极大,合理的麻醉处理有助于母体耐受心血管手术和胎儿的存活.

    作者:王晟;郭晓纲;罗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心脏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心脏良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82年9月至2005年10月本科共手术治疗89例心脏良性肿瘤患者,其中黏液瘤84例,男44例,女40例;非黏液瘤良性肿瘤5例,男2例,女3例.患者年龄2~68(40.13±14.60)岁.所有肿瘤均完整切除.结果:手术死亡3例,其他病例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19年,随访率96.6%(86/89),黏液瘤复发3例,再次手术治疗,术后再随访2年无再次复发.结论:心脏良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多样,超声心动图检查基本上可以诊断,手术治疗效果好,部分黏液瘤患者术后易复发,再次手术效果好,应注意术后随访,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朱国勇;陈胜喜;罗万俊;蒋海河;张位星;龙隆;张春芳;袁明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布托啡诺在全麻后气管拔管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在全麻后气管拔管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8~65岁,70 kg以下,ASA Ⅰ~Ⅱ级的全麻病人4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n=20)和曲马多组(n=20).全麻术毕即进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等待全麻苏醒拔管.布托啡诺、曲马多组分别给予布托啡诺0.03mg/kg和曲马多1.5mg/kg静注镇痛.记录病人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吸痰和拔管时的躁动评分,拔管后10 min的清醒评分(Ramsay)、舒适评分(BCS)、满意评分及不良反应,病人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并进行组间比较.所有病人达到Modified Aldrete Score 9分及以上则可以离开PACU回病房.结果:布托啡诺组镇痛、镇静满意,镇痛效果与等效剂量曲马多镇痛效果相似;两组对强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不能完全抑制,但布托啡诺组优于曲马多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两组患者的躁动评分、BCS舒适评分、满意评分相似(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情况亦相似,但布托啡诺组嗜睡率较高,达40%,同时苏醒期痛苦记忆率较低.结论:布托啡诺(大剂量不超过2 mg)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围拔管期的镇痛和镇静,病人舒适、满意.

    作者:何玉莲;黎尚荣;高婉菱;黑子清;苏晓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7例23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症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对5例椎体骨转移性肿瘤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穿刺至病灶部位,将骨水泥(PMMA)注入病灶.结果:28个手术穿刺部位均成功,术后全部达到止痛效果.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1 d下床活动,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安全可行,适用于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的良、恶性肿瘤,具有强化椎体、镇痛作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我刊作者在线投稿、查稿系统启用说明

    作者:《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卟啉衍生物对人食管癌细胞体外光动力疗法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孵育浓度和孵育时间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体外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效应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HPD孵育Eca-109细胞,并给予不同孵育时间(2、4、12、24 h),在30 J/cm2(光源采用DIOMED630PDT系统)饱和光能量密度下行PDT,24 h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结果:除孵育时间为2 h外,其余3个孵育时间(4、12、24h)不同孵育浓度间的细胞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同一孵育浓度下不同孵育时间的细胞生存率,当孵育浓度>0.75μg/m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定光源和饱和光能量密度下,HPD的孵育浓度和孵育时间对人食管癌细胞体外PDT效应影响显著.

    作者:陈晓华;罗荣城;李黎波;丁雪梅;吕成伟;周小平;严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老人胸腔巨大肿瘤1例的麻醉处理

    患者男,71岁,因反复胸闷乏力半年,加重2个月入院,查体:气促,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面部肿胀,口唇紫绀,左肺下叶未闻及呼吸音,CT提示左胸腔巨大占位,左肺下叶支气管受压,上叶支气管变窄,心脏纵隔向右移位,左胸腔积液,右肺部感染性病变;心脏超声提示:三尖瓣轻-中度反流,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轻-中度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肺功能检查: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血气分析:PaO2 59 mmHg,PaCO245.3 mmHg,FiO291%,HCO3-29.9 mmol/L,BE 6 mmol/L,经2周的术前准备,肺部感染得到控制,能左侧卧位,右侧卧位能坚持数分钟,耐受轻微活动,SpO2安静时为88%~92%.术前半小时肌注东莨胆碱0.3 mg和鲁米那0.1 g.

    作者:徐韶怡;陈文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改良小切口入路在人工股骨头置换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好发于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愈加增多,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时切口入路选择较多,但均手术切口长,损伤及瘢痕较大,髋关节功能恢复缓慢,术后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行走.如何使髋关节假体置换后,病人能够早期进行髋关节功能恢复,是骨科手术切口改良的方向.现外科手术均朝微创小切口方向发展,笔者通过3年来对12例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经1~3年的临床随访、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强;李振坚;黄永平;张建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注射器负压连接套管针引流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中的应用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0%~20%[1].皮下积液不仅给患者带来更多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了术后的其他治疗,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怎样预防和积极处理是临床的一个老课题.我院自2004年开始将注射器负压连接套管针皮瓣引流术用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引流,本文就该引流法同传统的注射器穿刺引流法对总抽取量和愈合时间二项指标的影响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作者:田浩;蒋周凌;张晨芳;李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与神经母细胞瘤

    环氧合酶(cyclooxgenase,COX)又称前列腺素合成酶(prostaglandin synthetase),是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代谢的限速酶.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临床表现各异,早期诊断困难,而且较早发生多部位转移,因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威胁广大儿童的生命健康.

    作者:孙祥伦;王忠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强的松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身高及骨龄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的松治疗对激素敏感的非频复发的特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患儿的身高及骨龄的影响.方法:从临床上选择经强的松治疗的对激素敏感的非频复发的INS患儿(INS组)19例,分别监测其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的身高和骨龄,并测算其生长速率(GV)、预测成年终身高(PH)和骨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BA)].以同期儿保科门诊体检的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INS组强的松治疗前各参数平均值,GV为(6.63±1.42)cm/年,PH为(166.88±7.20)cm,HtSDS(BA)为-0.91±0.83.治疗后各参数平均值,GV为(6.93±1.71)cm/年,PH为(167.05±8.78)cm,HtSDS(BA)为-0.83±0.67;各参数值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对照组1年后各参数平均值,GV为(6.72±1.85)cm/年,PH为(167.20±8.02)cm,HtSDS(BA)为-0.704±0.93,与INS组治疗后各参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强的松治疗对激素敏感的非频复发的INS患儿的身高和骨龄的影响不明显.

    作者:卢立肖;张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阴茎头注射麻醉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阴茎头注射麻醉在施行阴茎头及前尿道手术操作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2%利多卡因3~5 mL缓慢注入阴茎头部,然后实施手术操作,根据疼痛分级标准及患者的主观感觉判定麻醉效果.结果:局部注入利多卡因后,阴茎头及前尿道疼痛感觉迅速消失,78例中,72例彻底无痛,6例诉有轻微疼痛,但可耐受手术.所有操作均在门诊一次完成,未见明显的麻醉并发症.结论:阴茎头注射麻醉效果可靠,简单易行,费用低廉,风险小,对阴茎头或前尿道手术的患者尤其适用.

    作者:张沛泳;朱继峰;曹用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腹痛致心律失常ST-T改变1例

    患者男,68岁,因上腹部疼痛2 h入院,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10余年,未进行规则治疗.2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不伴放射痛;且疼痛呈进行性加重,伴有大汗淋漓,有濒死感.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史及家族史.体检:体温37℃,P 60次/min,血压105/65 mmHg,神清,痛苦面容,颈软,胸廓无畸形,心界无扩大;腹平,腹肌稍紧张,上腹部剑突下压痛明显,反跳痛(可疑);无其他阳性体征.辅助检查,心电图示:(1)房性心律(心室率约为60次/min),(2)早期复极综合征,未排除超急性前壁心肌损伤,(3)左心室高电压(Rv5=3.5 mV);肌钙蛋白:阴性;心肌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6 U/L(参考值为0~40),磷酸肌酸激酶(CK)130U/L(参考值为10~120),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1 U/L(参考值为3~30),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都在正常范围内,AST、CK、CK-MB稍升高.入院后静脉用硝酸甘油、雷尼替丁等药后,症状无改善.腹痛较剧烈,予以吗啡静推半小时后疼痛消失.复查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大致正常心电图.与前图比较QRS波与T波振幅明显下降.其后复查心电图,心肌酶未见异常.

    作者:林连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