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级木;晋小祥;鹿骅
喉显微激光手术的大危险性在于激光击穿气管导管引起气道燃爆.高浓度氧气遇激光照射会引起燃爆.为确保喉显微激光手术的安全.国外此类手术中普遍采用抗激光专用气管导管和喷射通气技术.
作者:孙丽娜;邵景汉;马逸俊;高伟峰;陈建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与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急性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MRI表现.结果: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好发于脑叶浅表部位,多呈分叶状、不规则状,有多发性、复发性等特点,MRI GRE序列可发现多发性斑点状低信号灶.结论: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在临床上及MRI表现有一定特点,MRI有助于临床作出诊断.
作者:方向军;谭理连;肖平;朱仁勇;梁长虹;黄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非均匀性脂肪肝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议,对103例已确诊的非均匀脂肪肝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声像图分四型,Ⅰ型局限浸润型(16.5%),肝内脂肪呈灶性堆积;Ⅱ型多灶浸润型(14.6%),全肝显示弥漫分布的强回声团;Ⅲ型叶段浸润型(42.7%),致密高回声区位于肝叶或肝段.以上三型CDFI显示病灶内见走行平直的肝静脉或门静脉血流信号.Ⅳ型正常残留型(26.2%),弥漫性高回声内见局灶性低回声,边界清,无胞膜,CDFI显示低回声无血流环绕,内见与正常肝静脉或门静脉相延续的血流信号.结论:CDFI在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芳;林晓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肺癌的发病规律.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经纤支镜确诊的8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指标包括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病理类型、镜下表现.结果:总体发病情况为男女患者比例3.6∶1;平均年龄为58.9岁;左肺占49.4%,其中左上叶支气管占28.9%:右肺占50.6%,其中右上叶支气管占25.3%;双肺上叶支气管占54.2%.各种病理类型中鳞癌所占比例高,为44.6%.镜下表现多见的是肉芽形成,占42.2%.男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0.5岁,左肺占46.2%.其中左上叶支气管占27.7%,右肺占53.8%,其中右上叶支气管占24.6%,双肺上叶支气管占52.3%,各种病理类型中鳞癌占比例高,为50.8%,镜下表现多见的是肉芽形成,占46.2%.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3.3岁.左肺占61.1%,其中左上叶支气管占33.3%,右肺占38.9%,其中右上叶支气管占27.8%,双肺上叶支气管占61.1%.各种病理类型中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所占比例均为22.2%.镜下表现多见的是管腔狭窄,占55.6%.结论:男性肺癌所占比例远高于女性;男性肺癌的好发年龄为60岁左右.女性肺癌患者的发病与年龄无明显关系;双肺上叶支气管不仅是男性肺癌的好发部位,也是女性肺癌的好发部位;鳞癌是男性肺癌患者常见的病理类型.而女性患者鳞癌、小细胞癌和腺癌的发生率相似;男性肺癌的镜下表现以肉芽形成多见,而女性肺癌镜下表现以管腔狭窄多见.
作者:肖贞良;李福祥;夏前明;田坤;李鸿雁;张定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与人工载体复合移植后成骨作用和机制,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后与人工载体复合自体回植肌肉内,植入后1、2、3、4、6周分别取材观察,HE染色,光镜下观察异位成骨情况.结果: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后增殖,植入后2周(1只)、3周(2只)、4周(1只)、6周(1只),在石膏和陶瓷人工骨复合移植侧载体周边均见骨生长、骨软骨生长和骨髓生长,各阶段中均见纤维组织增生.结论: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分别与石膏、陶瓷人工骨复合移植具有成骨活性,两者具有生物相容性.
作者:骆剑敏;袁中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测定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心肌酶谱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OLYMPUS AU600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心肌酶谱水平,在ANALYTICS E170光电免疫发光仪上对血清NT-proBNP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1)肺炎组血清中NT-proBN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异常率为85.63%;心肌酶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异常率按照LDH-L、CK、AST、HBDH、CK-MB依次降低,分别为48.28%、37.93%、30.05%、25.12%、15.76%.(2)上呼吸道感染组血清中NTproBNP含量较对照组有所升高(P<O.05),心肌酶谱中仅CK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ST、LDH-L、CK-MB水平无明显改变,异常率按照LDH-L、CK、HBDH、AST、CK-MB依次降低,分别为21.32%、15.85%、11.37%、10.23%、5.96%.结论:肺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肌损伤,心肌酶谱升高是普遍的.可能是由病原体感染产生的毒素及疾病造成的组织缺氧引起,并不一定都是心肌炎或心肌损害所致,不排除其他器官组织的损害.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心肌损伤较肺炎患者轻,可能同时发生骨骼肌的损伤.
作者:何菊芳;董梅;匡铁吉;吴纯;肖漓;解国清;孙彬;雷红;孟祥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取大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38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存活33例(87%),死亡5例(13%),随访存活患者,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评分),Ⅱ级10例(26%),Ⅲ级15例(39%),Ⅳ级5例(13%),V级3例(8%).结论:对早期高血压脑出血量>30 mL并发脑疝患者应尽早行大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于出血量<30mL或形状不规则破入脑室者应在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24 h后行小骨窗微创手术清除血肿,可降低致死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郭伟;王莉莉;向进;吕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 SOM)是以鼓室积液及传导性耳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中耳积液中,纤维蛋白含量较高,极易造成中耳粘连,且粘边一旦形成,即不可逆[1].
作者:汪级木;晋小祥;鹿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血管内皮为衬贴于血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多年的研究证明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开始,内皮功能障碍扮演了重要的始发角色.
作者:冯健怡;李自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患者,男,80岁,英国籍,日尔曼民族,曾为英国海军海员,1949年来中国,在广东省各地区从事船务机械师工作30年余.有高血压病及慢性咳嗽史.
作者:肖林;郭禹标;朱智文;周燕斌;谢灿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高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7例高龄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组)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并与同期的35例以必嗽平注射联合抗生素治疗的老年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对照组应用必嗽平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感染控制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各组在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用药依从性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高龄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邱健力;罗学胜;刘朝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代谢性疾病是癫痫的病因之[1],糖尿病性癫痫目前认为是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2],临床报道日益增多.现将我科于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12例糖尿病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叶钦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SC)中的早期变化,以及低分子肝素干预的影响.方法:80例ASC忠者分为非ST段抬高的ACS组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两组,另外选取26例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及3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浆中TpP含量,并对比观察常规抗凝治疗与加用低分子肝素克赛前后TpP含量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n=30)TpP均值为(1.72±1.000)mg/L,STEMI组(n=22)TpP均值为(10.58±4.858)mg/L(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ST段抬高的ACS组(n=58)TpP均值为(4.09±1.597)mg/L(P>0.05,同上),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组(n=26)TpP均值为(2.87±1.675)mg/L(P>O.05,同上).克赛组(n=18),用药前后TpP均值分别为为(10.792±3.267)和(3.117±1.900)mg/L(P<0.01);常规治疗组(n=18),用药前后TpP均值分别为(10.742±3.315)和(5.650±2.160)mg/L(P<0.01).结论:TpP对ASC具有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常规抗凝治疗加用低分子肝素克赛能更好地降低TpP水平.
作者:何胜虎;张晶;陈述;张薏;严凤娣;徐日新;屠莉莉;赵福全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索恶性胸腔积液内科治疗的佳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例病例均以中心静脉导管接简易负压吸引瓶进行闭式引流,待胸腔积液引流完全后,3组分别注入顺铂、高聚生或高聚生加顺铂,每周2次,重复4周,观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引流后高聚生组、顺铂组以及高聚生+顺铂组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3%、42%和88%,两药联合疗效明显优于两药单独治疗.而高聚生和顺铂单药注入两组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两药联合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其毒副作用无增加.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后以高聚生加顺铂联合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创伤小、简单方便、疗效好、毒副作用小.适合在临床推广利用.
作者:周凤丽;毕筱刚;张天托;饶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期有机酸尿症的发生情况、临床特点.常规实验室检查、特异性生物化学检测的意义,为儿科医生特别是基层医院的儿科医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新生儿期有机酸尿症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病史、家族史、临床表现怀疑先证者进行一般生化分析及辅助检查,然后留取尿、血标本做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生化诊断,后明确诊断、早期治疗.结果:于生后第4、12天发现丙酸尿症、甲基丙二酸尿症各1例,并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结论:提高对本组疾病认识,早期发现先证者,利用大医院、检测中心的先进技术,开展远程诊断,是提高我国遗传代谢缺陷病诊断治疗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高平明;戴怡衡;刘卫东;傅慧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吸入舒利迭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使用舒利迭或必可酮的>5岁的二级哮喘患儿各30例,均在初诊时及治疗第3、6、9、12个月详细记录其哮喘发作次数、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以及呼气峰流速(PEFR)值.结果:初诊时两组惠儿的发作次数及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第3、6、9、12个月时,舒利迭组惠儿发作次数及吸入短效B:受体激动剂次数明显少于必可酮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增加PEER值、改善肺功能方面,两组在治疗3、6个月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01),在治疗第9、12个月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吸入舒利迭治疗儿童哮喘较吸入必可酮效果更好且安全.
作者:王翠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拜新同分别联合北京降压0号或海捷亚治疗老年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的疗效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83例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3组,拜新同组(A组,n=28,拜新同30 mg,1次/d),拜新同与北京降压0号合用组(B组,n=28,拜新同30 mg,1次/d,北京降压O号1片,1次/d),拜新同与海捷亚合用组(C组,n=27,拜新同30 mg,1次/d,海捷亚50 mg,1次/d).3组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及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B、C组降压总有效率相当,其对随测血压、24 h动态血压的控制疗效接近;B、C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A组;3组治疗前后心率及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拜新同与北京降压0号或海捷亚合用降低老年ISH均有较显著且相似的疗效,与单用拜新同比较效果更好.
作者:肖明生;黄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重度颅脑外伤气管切开行机械呼吸病人的护理研究,观察在危重病人的气道管理时,进行合理、有效、安全的吸痰和湿化对呼吸道解剖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住本院ICU的49例重度颅脑外伤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病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吸痰管进入气管套管12 cm.吸痰前向气管内滴入3 mL生理盐水;一组为实验组,吸痰管进入气管套管18 cm,并在吸痰前向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8 mL,观察病人在吸痰前后的心率、心律、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及气道阻力,同时对气道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撤机时间、上机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吸痰前5 min、吸痰后10 min的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不明显,两组之间也无明显差异,但两组气道阻力变化明显,吸痰后10 min对照组气道阻力下降值为(12.9±5.3)cmH2O/(s.L),实验组为(20.2±7.8)cmH2O/(s.L),差异有显著性(P<0.01);发生VAP对照组16例(64%),实验组10例(4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两组痰中带血发生例数对照组9例(36%),实验组3例(12%).对照组明显多于实验组.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对照组(13.3±8.2)d,实验组(11.6±4.3)d,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O.05),气管切开留置时间对照组(20.2±10.4)d,实验组(13.3±7.5)d,P<0.01;撤机失败对照组8例(32%),实验组3例(12%),P<O.05.结论:气道充分湿化并深部吸痰有利于呼吸道内分泌物的清理,缩短吸痰间隔时间,降低气道阻力,改善机体缺氧,减少VAP的发生.
作者:姜东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的发生率及其特点.方法:检测142例CHF患者(观察组)及87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T3、T4、FT3、FT4、TSH,对比两组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统计ESS的发生率,分析CHF程度与ESS的关系,观察ESS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明显异常.ESS发生率22.5%,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ESS的发生率增加,合并ESS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ESS组.结论:CHD常合并ESS,是CHD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严重CHD患者补充甲状腺素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黄安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在机械通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6例机械通气患者行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观察其治疗效果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356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镇静效果.结论: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能精确控制入液量.提高镇静效果.
作者:励如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