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健力;罗学胜;刘朝阳
目的: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检测.进一步探索OSAS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确诊为中、重度OSAS患者44例为试验组,另44例PSG检查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于PSG检查次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并进行处理及测定.结果:试验组血浆ET值为(81.49±30.28)pg/mL,较对照组(50.30±15.18)pg/mL 明显增高(P<0.01);试验组血浆CGRP值(60.38±25.47)pg/mL,较对照组(76.24±20.02)pg/mL 明显下降(P<0.01).结论:OSAS患者ET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及CGR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提示OSAS患者有明显的高血压发病的潜在危害性.
作者:谭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血管内皮为衬贴于血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多年的研究证明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开始,内皮功能障碍扮演了重要的始发角色.
作者:冯健怡;李自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Poncet综合征又称Poncet型关节炎、结核性风湿症,是结核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为结核病灶以外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多表现为发热、多关节炎、结节性红斑、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非特异性症状.
作者:曹绍岐;孟小芹;王惠红;尹惠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使用大剂量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HD-IVIG)和口服泼尼松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68例ITP患儿分为HD-IVIG组和泼尼松组.观察治疗后皮下出血、紫癜消失的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HD-IVIG组惠儿皮下出血、紫癜消失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短于泼尼松组(P<0.05,P<O.01);治疗第1周血小板上升数目明显高于泼尼松组(P<O.01).结论:HD-IVIG可迅速提高ITP患儿血小板数量,时血小板数极低、有出血倾向者,可予该方法积极治疗.
作者:冯永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患者,男,80岁,英国籍,日尔曼民族,曾为英国海军海员,1949年来中国,在广东省各地区从事船务机械师工作30年余.有高血压病及慢性咳嗽史.
作者:肖林;郭禹标;朱智文;周燕斌;谢灿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弹力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表现及治疗.方法:报告8例弹力纤维瘤,做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文献复习,了解该肿瘤的特点.结果:肿瘤多位于肩胛下区,可单发或双侧发生.镜下由大量胶原纤维及异形弹力纤维组成,弹力纤维呈串珠状、锯齿状排列,或呈球状、碎屑状.免疫组织化学检查8例vimentin均阳性,SMA、desmin、S-100、P53均阴性.结论:弹力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特点.
作者:吕小梅;杨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热疗体外抑制人大肠癌细胞增殖的效果.以确定联合方案是否具有协同效应.方法: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单独或联合应用伊立替康与热疗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方案对LOVO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根据Veleriote法判断热化疗联合的作用效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与伊立替康化疗或单纯热疗作用相比.伊立替康与43℃热疗联合后对LOVO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24 h时流式细胞仪检测LOVO细胞的凋亡情况发现.热疗组、化疗组和热化疗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伊立替康与热疗联合对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这可能与细胞凋亡的增多有关.
作者:王淼舟;李苏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survivin和CD133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液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0例AL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液中survivin、CD133mRNA表达,并将结果与AL临床特征、血液学特点及疗效相比较.结果:(1)AL患者骨髓液中survivin表达和CD133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8%和42%,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表达及表达强度与年龄、性别、WBC计数、碱性磷酸酶、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均无明显关系(P>0.05),survivin与化疗疗效有关(P<0.05),CD133与分型有关(P<0.05).且表达强度越高.完全缓解率愈低(P<0.05).(2)Survivin和CD133在AL骨髓液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42 9).(3)Survivin、CD133 mRNA均阳性的AL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两者均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1)Survivin和CD133在AL患者骨髓液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Survivin表达与化疗疗效有关,CD133与AL分型有关.(3)Survivin、CD133 mRNA可做为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作者:杨艳丽;夏瑞祥;李骏;耿英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泪液lipocalin蛋白是泪液中主要的脂类结合蛋白,能清除角膜与泪膜界面的脂质,将脂质溶解成水液相将之排出,并能降低泪膜表面的张力.保持泪膜的稳定.
作者:邱翎;方春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AT1受体)体相关蛋白(ATRAP)对AT1受体介导的血管平滑肌增殖和新构建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和转染,将[3H]胸腺嘧啶掺入测定DNA合成、动物实验和外科程序.结果:[3H]胸腺嘧啶掺入测定显示,ATRAP cDNA转染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与pcDNA转染的VSMCs比较,过度表达的ATRAP明显抑制了AT1受体介导的VSMCs的增生,有时间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过量表达的ATRAP中含磷或不含磷的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RK)抗体表达均较对照组增高.组织病理学观察,过量表达的ATRAP明显抑制了AT1受体介导的VSMCs的增生.结论:过度表达的ATRAP明显抑制了AT1受体介导的VSMCs的增生,ATRAP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在VSMCs中的AT1受体介导的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RK)的后期激活.
作者:张毅;张凌;李震;何惠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比较早期联合应用氨茶碱与肾上腺素对心脏骤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抢救的非外伤心脏骤停患者90例.进行常规复苏措施后,观察组反复给予肾上腺素及氨茶碱快速静注,对照组反复给予肾上腺素.所有病例均配合胸外按压直至心跳活动恢复或终止后放弃.结果:观察组心电活动的恢复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主循环恢复方面,观察组患者12 h内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但24 h存活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联用氨茶碱和肾上腺素对心脏骤停的治疗优于单纯使用肾上腺素.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杨起鹏;梁俊雄;吕博文;张剑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清微量元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92例患者包括30例冠状动脉痉挛患者,27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利用ICP-AES法测定其血清微量元素.以34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钡、硼、硅水平在冠状动脉痉挛、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均偏低(P<0.05或P<0.01).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清钼比其他组均高(P<0.05).结论:血清钡、硼、硅水平下降可能与稳定型心绞痛及冠状动脉痉挛有关,而血清钡、硼、硅水平下降及钼水平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关.
作者:刘荣;向定成;何喜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高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7例高龄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组)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并与同期的35例以必嗽平注射联合抗生素治疗的老年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对照组应用必嗽平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感染控制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各组在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用药依从性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高龄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邱健力;罗学胜;刘朝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院新生儿分离溶血葡萄球菌对8种抗菌药的敏感性及多重耐药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使用琼脂稀释法测定8种抗菌药对63株溶血葡萄球菌的低抑菌浓度(MIC),采用D试验检测大环内酯类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MLSB耐药),按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2006年标准判读结果.结果:利奈唑胺抗菌活性高,敏感率为100%,MIC50/MIC90为2、2μg/mL;其次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均为98.4%,MIC50/MIC90分别为1、2μg/mL和2、4μg/mL;红霉素、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抗菌活性较差,耐药率为66.7%~77.8%,大环内酯类诱导型MLSB耐药占23.8%,多重耐药的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占64.5%.结论:我院新生儿分离溶血葡萄球菌多重耐药率高,应加强细菌耐药的监控.
作者:潘小梅;吴伟元;刘碧云;吴劲松;卢月梅;李文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脑钠素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脑钠素水平,随访6个月,观察60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脑钠素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尤其是死亡和心力衰竭发生率随脑钠素水平的增高而显著增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素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预测心肌梗死后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子.
作者:李协;钟建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低荆量短疗程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含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使用低剂量短疗程(洛赛克20 mg,1次/d,克拉霉素250 mg,2次/d,阿莫西林500 mg,2次/d,疗程1周)治疗21例确诊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并和常规剂量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76%(16/21)、90%(19/21);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84%(21/25),Hp根除率为92%(23/2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低剂量短疗程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具有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高,病人依从性好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婷;徐力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COPD患者40例,按超声心动图测定的肺动脉压的结果分为COPD肺动脉高压组(A组)20例,COPD肺动脉压正常组(B组)20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者(C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标记法检测3组微量全血血小板活化特异性分子标志物GPⅡb/Ⅲa复合物(PAC-1)、P选择素(CD62P)在血小板表面的阳性表达的百分率.结果:3组的PAC-1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0.95±4.54)%、(4.84±1.70)%、(3.95±O.39)%,A组显著高于B组(P<0.05),B组显著高于C组(P<0.05).3组的CD62P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2.91±4.32)%、(6.55±2.48)%、(3.69±O.77)%,A组显著高于B组(P<0.05),B组显著高于c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在A组,血小板PAC-1阳性表达率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关系(r=0.75,P<0.05),同时血小板CD62P阳性表达率与肺动脉压也呈正相关关系(r=0.79,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与COPD肺动脉高压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作者:黄华庆;周燕斌;刘东红;高炎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LDDSE)与心肌造影(MCE)检测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2例有心肌梗死病史.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MCE前后及不同剂量LDDSE下室壁动力与灌注变化以及心肌存活性的情况.结果:MCE检出存活心肌的节段数稍高于IDDSE,IDDSE/MCE评价节段性心肌存活性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8%(23/26)、89%(16/18)、87%(39/44).结论:MCE和LDDSE均可以评价心肌存活.两者联合应用将提供简便、安全、可行的新途径,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林转娣;宋明才;麦子杰;汤庆;陈毓菁;李建辉;郑隆权;覃丽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拜新同分别联合北京降压0号或海捷亚治疗老年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的疗效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83例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3组,拜新同组(A组,n=28,拜新同30 mg,1次/d),拜新同与北京降压0号合用组(B组,n=28,拜新同30 mg,1次/d,北京降压O号1片,1次/d),拜新同与海捷亚合用组(C组,n=27,拜新同30 mg,1次/d,海捷亚50 mg,1次/d).3组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及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B、C组降压总有效率相当,其对随测血压、24 h动态血压的控制疗效接近;B、C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A组;3组治疗前后心率及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拜新同与北京降压0号或海捷亚合用降低老年ISH均有较显著且相似的疗效,与单用拜新同比较效果更好.
作者:肖明生;黄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非均匀性脂肪肝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议,对103例已确诊的非均匀脂肪肝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声像图分四型,Ⅰ型局限浸润型(16.5%),肝内脂肪呈灶性堆积;Ⅱ型多灶浸润型(14.6%),全肝显示弥漫分布的强回声团;Ⅲ型叶段浸润型(42.7%),致密高回声区位于肝叶或肝段.以上三型CDFI显示病灶内见走行平直的肝静脉或门静脉血流信号.Ⅳ型正常残留型(26.2%),弥漫性高回声内见局灶性低回声,边界清,无胞膜,CDFI显示低回声无血流环绕,内见与正常肝静脉或门静脉相延续的血流信号.结论:CDFI在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芳;林晓瑜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