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庆;周燕斌;刘东红;高炎超
目的:探讨美国G5振动排痰机联合盐酸氨溴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COPD患者166例,分为4个组.A组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静脉注射,2次/d;B组使用G5美国振动排痰机在餐前1-2 h或者餐后2 h进行,每侧肺做10 min,3次/d;C组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排痰机治疗:D组给予α-糜蛋白酶400U/mL治疗.结果:(1)A、B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8%和80%,A、B两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O.05).C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3%,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2)从达到临床控制的时间比较.A、B、D组三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长于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采用G5振动排痰机联合盐酸氨溴索有助于患者病情缓解.
作者:周理;李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参附注射液,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症状、心电图(ECG)、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 vs 76.7%,P<O.01)及ECG总有效率(90.0% vs 73.3%,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后血浆黏度[(1.87士O.26)mPa.s vs(1.27±0.38)mPa.s,P<O.01]、红细胞压积[(O.48±0.30) vs(0.32±O.21),P<0.01]和纤维蛋白原浓度[(4.49±O.34)g/L vs(3.28±0.37)g/L,P<0.01]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对照组用药前、后上述各项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减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肌缺血.特别是临床和ECG显效率突出,药物不良反应少,可用于冠心病的辅助治疗.
作者:王晓君;黄文增;徐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曾称为新生儿剥脱性皮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该病由特殊类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临床特征为急骤起病,常伴发热.
作者:张怀强;张桂玲;李树军;李树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患者,男,80岁,英国籍,日尔曼民族,曾为英国海军海员,1949年来中国,在广东省各地区从事船务机械师工作30年余.有高血压病及慢性咳嗽史.
作者:肖林;郭禹标;朱智文;周燕斌;谢灿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术前经动脉新辅助化疗对Ⅱb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对24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行l~2个疗程动脉新辅助化疗.经评价后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并以同期行同种手术的45例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为对照.结果:在完成动脉化疗后总体缓解率为79.2%,24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均获得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机会.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淋巴结转移率上与同期行相同术式的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术前行动脉新辅助化疗后可以缩小宫颈肿瘤体积,改善宫旁浸润情况,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切除率,同时可减少淋巴结转移及消除亚临床病灶,有利于改善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韩凤琼;何援利;彭冬先;杨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survivin和CD133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液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0例AL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液中survivin、CD133mRNA表达,并将结果与AL临床特征、血液学特点及疗效相比较.结果:(1)AL患者骨髓液中survivin表达和CD133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8%和42%,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表达及表达强度与年龄、性别、WBC计数、碱性磷酸酶、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均无明显关系(P>0.05),survivin与化疗疗效有关(P<0.05),CD133与分型有关(P<0.05).且表达强度越高.完全缓解率愈低(P<0.05).(2)Survivin和CD133在AL骨髓液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42 9).(3)Survivin、CD133 mRNA均阳性的AL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两者均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1)Survivin和CD133在AL患者骨髓液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Survivin表达与化疗疗效有关,CD133与AL分型有关.(3)Survivin、CD133 mRNA可做为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作者:杨艳丽;夏瑞祥;李骏;耿英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腰穿治疗婴儿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我科43例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患儿.均经颅脑CT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内出血或兼有二者的混合性出血.病程在3 d内,分为同意连续腰穿治疗的LP组23例和拒绝LP治疗的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止血、止惊、降低颅内压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综合疗法,LP组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早期连续腰穿治疗,23例患儿开始腰穿的时间为住院后1~3 d,平均(1.58±1.37)d,腰穿次数6~15次,平均(5.12 4±3.26)次,持续时间6~22 d,平均(6.28±2.22)d,每次放液量8~15 mL.结果:LP组治愈1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4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随访6个月,LP组有1例继发性癫痫伴外部性脑积水,1例单侧上肢瘫痪,预后不良的发生率9%,对照组8例肢体瘫痪.10例脑积水伴继发性癫痫3例,智力低下4例.对照组预后差,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婴儿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早期进行连续腰穿治疗效果显著并能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张喜凤;许玉刚;杨敏;庄明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的发生率及其特点.方法:检测142例CHF患者(观察组)及87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T3、T4、FT3、FT4、TSH,对比两组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统计ESS的发生率,分析CHF程度与ESS的关系,观察ESS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明显异常.ESS发生率22.5%,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ESS的发生率增加,合并ESS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ESS组.结论:CHD常合并ESS,是CHD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严重CHD患者补充甲状腺素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黄安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IVIG 400 mg/(kg·d)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3 d观察两组咳嗽、喘憋、气促、哮鸣音好转情况和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咳嗽消失、喘憋消失、气促缓解、哮鸣音消失及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O%,对照组为8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5.62,P<0.05).显效率,治疗组为82.5%,对照组为6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4.65,P<0.05).结论:IVIG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满意.
作者:项素素;杨康治;陈正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在机械通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6例机械通气患者行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观察其治疗效果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356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镇静效果.结论: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能精确控制入液量.提高镇静效果.
作者:励如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我院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HbH病、G-6-PD缺乏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刁友涛;曾抗;周再高;孙乐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AT1受体)体相关蛋白(ATRAP)对AT1受体介导的血管平滑肌增殖和新构建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和转染,将[3H]胸腺嘧啶掺入测定DNA合成、动物实验和外科程序.结果:[3H]胸腺嘧啶掺入测定显示,ATRAP cDNA转染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与pcDNA转染的VSMCs比较,过度表达的ATRAP明显抑制了AT1受体介导的VSMCs的增生,有时间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过量表达的ATRAP中含磷或不含磷的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RK)抗体表达均较对照组增高.组织病理学观察,过量表达的ATRAP明显抑制了AT1受体介导的VSMCs的增生.结论:过度表达的ATRAP明显抑制了AT1受体介导的VSMCs的增生,ATRAP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在VSMCs中的AT1受体介导的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RK)的后期激活.
作者:张毅;张凌;李震;何惠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泽泻提取物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家兔谷胱甘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乙醇热回流提取泽泻浸膏.将健康雄性家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泽泻组.蛋氨酸皮下注射法建立HHcy血症动物模型,干预组灌喂泽泻提取物.8周后检测血液中总的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谷胱甘肽(glutathione)、总胆固醇(tote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结果:(1)模型组和泽泻组血浆中tHcy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2)模型组的血谷胱甘肽水平较正常组有轻度下降(P<0.05),泽泻组血谷胱甘肽水平明显上升,与正常组及模型组之间差异具极显著性(P<0.01);(3)3组TC和TG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泽泻提取物能够使HHcy血症家兔血谷胱甘肽水平增加,而对血脂正常家兔的血脂水平影响不明显.
作者:李开军;张力华;薛存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泪液lipocalin蛋白是泪液中主要的脂类结合蛋白,能清除角膜与泪膜界面的脂质,将脂质溶解成水液相将之排出,并能降低泪膜表面的张力.保持泪膜的稳定.
作者:邱翎;方春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高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7例高龄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组)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并与同期的35例以必嗽平注射联合抗生素治疗的老年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对照组应用必嗽平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感染控制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各组在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用药依从性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高龄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邱健力;罗学胜;刘朝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测定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心肌酶谱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OLYMPUS AU600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心肌酶谱水平,在ANALYTICS E170光电免疫发光仪上对血清NT-proBNP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1)肺炎组血清中NT-proBN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异常率为85.63%;心肌酶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异常率按照LDH-L、CK、AST、HBDH、CK-MB依次降低,分别为48.28%、37.93%、30.05%、25.12%、15.76%.(2)上呼吸道感染组血清中NTproBNP含量较对照组有所升高(P<O.05),心肌酶谱中仅CK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ST、LDH-L、CK-MB水平无明显改变,异常率按照LDH-L、CK、HBDH、AST、CK-MB依次降低,分别为21.32%、15.85%、11.37%、10.23%、5.96%.结论:肺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肌损伤,心肌酶谱升高是普遍的.可能是由病原体感染产生的毒素及疾病造成的组织缺氧引起,并不一定都是心肌炎或心肌损害所致,不排除其他器官组织的损害.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心肌损伤较肺炎患者轻,可能同时发生骨骼肌的损伤.
作者:何菊芳;董梅;匡铁吉;吴纯;肖漓;解国清;孙彬;雷红;孟祥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COPD患者40例,按超声心动图测定的肺动脉压的结果分为COPD肺动脉高压组(A组)20例,COPD肺动脉压正常组(B组)20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者(C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标记法检测3组微量全血血小板活化特异性分子标志物GPⅡb/Ⅲa复合物(PAC-1)、P选择素(CD62P)在血小板表面的阳性表达的百分率.结果:3组的PAC-1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0.95±4.54)%、(4.84±1.70)%、(3.95±O.39)%,A组显著高于B组(P<0.05),B组显著高于C组(P<0.05).3组的CD62P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2.91±4.32)%、(6.55±2.48)%、(3.69±O.77)%,A组显著高于B组(P<0.05),B组显著高于c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在A组,血小板PAC-1阳性表达率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关系(r=0.75,P<0.05),同时血小板CD62P阳性表达率与肺动脉压也呈正相关关系(r=0.79,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与COPD肺动脉高压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作者:黄华庆;周燕斌;刘东红;高炎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1 000[1].ADPKD主要在中年以后发病,临床表现为肾脏皮、髓质可有多个液性囊肿形成和增大,约50%患者在60岁左右发展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需要反复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ADPKD可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如发生肝囊肿、颅内动脉瘤、心脏瓣膜异常等[2].
作者:黄锦;刘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代谢性疾病是癫痫的病因之[1],糖尿病性癫痫目前认为是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2],临床报道日益增多.现将我科于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12例糖尿病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叶钦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SC)中的早期变化,以及低分子肝素干预的影响.方法:80例ASC忠者分为非ST段抬高的ACS组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两组,另外选取26例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及3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浆中TpP含量,并对比观察常规抗凝治疗与加用低分子肝素克赛前后TpP含量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n=30)TpP均值为(1.72±1.000)mg/L,STEMI组(n=22)TpP均值为(10.58±4.858)mg/L(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ST段抬高的ACS组(n=58)TpP均值为(4.09±1.597)mg/L(P>0.05,同上),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组(n=26)TpP均值为(2.87±1.675)mg/L(P>O.05,同上).克赛组(n=18),用药前后TpP均值分别为为(10.792±3.267)和(3.117±1.900)mg/L(P<0.01);常规治疗组(n=18),用药前后TpP均值分别为(10.742±3.315)和(5.650±2.160)mg/L(P<0.01).结论:TpP对ASC具有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常规抗凝治疗加用低分子肝素克赛能更好地降低TpP水平.
作者:何胜虎;张晶;陈述;张薏;严凤娣;徐日新;屠莉莉;赵福全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