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大部分切除后食管癌术式探讨

陈仕学;李伟明;廖少明

关键词:食管肿瘤, 胃切除术, 食管切除术
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食管癌的外科术式.方法:17例均采用经左胸后外侧肋间隙切口入路行食管癌切除,将残胃及脾胰尾转移入胸腔,主动脉弓上或弓下行食管残胃端侧手工吻合术.结果:出现吻合口瘘1例,无手术近期死亡,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该术式简单,较符合消化道生理,并发症少.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术在Miles术中的应用

    传统直肠癌Miles手术常需在结肠近端作永久性腹膜内结肠造口,但经临床观察发现,该造口方法易发生内疝、结肠回缩、脱出、狭窄、肠梗阻等并发症.

    作者:俞卫军;陈学璋;赵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鼠双微粒体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鼠双微粒体2(MDM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5例胶质瘤组织中MDM2的表达.结果:MDM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率为17%(6/35).MDM2表达与突变型p53表达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531.两者均与胶质瘤病理分型相关,标准回归系数(Beta)值分别为MDM2 0.443,p53 0.74.结论:MDM2的表达与p53的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是肿瘤高度恶性的生物学标志.

    作者:王连平;夏立丰;李义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氯胺酮麻醉对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研究全麻药氯胺酮对人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氯胺酮作用的敏感脑区,为进一步阐明全麻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10名,每名志愿者分别做3次PET扫描,采用Philips CPET Plus扫描仪及18FDG标记技术测定脑葡萄糖代谢(CMGlu),第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对照,第2、3次分别在氯胺酮血浆药物浓度为0.2μg/mL(镇静状态)和1.1 μg/mL(意识消失)时进行扫描.结果:(1)与清醒状态时比较,镇静状态下除惊觉/镇静评分明显降低(P<0.05)外,MAP、RR、HR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指标均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2)镇静状态下全脑CMGlu降低了12.7%,CMGlu降低在丘脑、海马、额叶、枕叶和颞叶区域为明显(P<0.05);在意识消失状态下全脑CMGlu降低了18.5%(P<0.05),其中丘脑、海马、颞叶、枕叶和额叶降低更为显著(P<0.05);其他区域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氯胺酮低剂量时首先影响皮层区,较高剂量时不仅影响皮层区域的能量代谢,也影响皮层下结构,特别是丘脑和海马等区域,这些区域可能是氯胺酮麻醉作用的关键靶位.

    作者:孙绪德;陈蕾;徐礼鲜;张惠;柴伟;张贵和;高昌俊;韩丽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肿瘤化疗致血小板减少18例

    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我科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肿瘤化疗致血小板减少患者,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荣华;唐秀红;商春梅;郝福合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白内障术后一过性高眼压17例

    白内障术后一过性高眼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高眼压使眼动脉血管阻力上升,血流速度下降,使组织供血减少,终导致视神经视野损害,视力下降.

    作者:王学峰;孙增礼;刘美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全麻期间立止血致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

    患者男,27岁,体重60 kg,ASAⅡ级,因左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左肩关节半脱位入院,拟全麻下行左肱骨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作者:谢厚云;隋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静态尿道测压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静态尿道测压(RUPP)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86例有满意压力-流率测定(P-F)和RUPP结果的BPH患者为研究对象,经P-F分析有38例诊断为膀胱出口梗阻(BOO),设为梗阻组,48例无明确BOO为非梗阻组,比较分析两组各项RUPP指标的变化.结果:除大尿道闭合压外,梗阻组的膀胱颈压、尿道控制带长度、控尿区面积显著大于非梗阻组,梗阻组尿道压力图的鞍型图表现明显多于非梗阻组,而坡型图明显少于非梗阻组.结论:RUPP指标反映了BPH引起后尿道结构的改变,与BOO有关联,对BPH致BOO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何有华;陈映鹤;竺海波;张磊;陈志勇;杨世坤;饶大庞;虞海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原发性癫痫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痫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6例原发性癫痫患儿治疗前及抗癫痫治疗3个月后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对照组为同期30例健康查体儿童,年龄及性别与实验组匹配,一次性测定上述指标.结果:癫痫患儿治疗前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癫痫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临床药物治疗对细胞因子水平有影响.

    作者:彭建霞;庞保东;徐应军;曹丽华;董琰;刘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轻型胎盘早剥54例临床分析

    胎盘早剥是妊娠中晚期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为0.51%~2.33%[1],起病急,进展快.轻型胎盘早剥如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可迅速发展为重型,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2],而轻型胎盘早剥极易漏诊和误诊.

    作者:张申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鼻咽癌细胞放射敏感性与Bcl-2及Bak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株放射敏感性与Bcl-2及Bak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及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及Bak蛋白在两株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并检测照射后Bcl-2、Bak的阳性表达率以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免疫荧光显示两株鼻咽癌细胞中均存在Bcl-2及Bak蛋白的表达,并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照射前两株鼻咽癌细胞Bcl-2的表达率分别为CNE-1(87.6±1.2)%,CNE-2(87.7±0.8)%,Bak的表达率分别为CNE-1(11.5±0.8)%,CNE-2(13.5±0.9)%;照射后两株鼻咽癌细胞的凋亡率及Bak的表达随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二者呈正相关,而Bcl-2的表达变化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无明显相关.结论:在鼻咽癌细胞株CNE-1及CNE-2中,细胞的内在放射敏感性与Bak的表达相关,而与Bcl-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

    作者:苏珊;郭琳琅;张健;朱伟良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脊麻对阴式全宫切除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脊麻对阴式全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ASA Ⅰ~Ⅱ级,择期进行阴式全宫切除术的病人,分为芬太尼组(F组)(n=20)和舒芬太尼组(S组)(n=20).脊麻穿刺成功后,F组给予0.75%布比卡因1.8 mL和20μg芬太尼0.2 mL,S组给予0.75%布比卡因1.8 mL和5μg舒芬太尼0.2 mL,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和血压,注入脊麻药后分别于1、3、5、10、15、30 min使用针刺法测定感觉平面消失情况,采用Bromage法评估运动阻滞情况,对术中镇痛进行评分,并记录术后首次感到疼痛和首次需要使用镇痛药的时间,观察有无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在麻醉后5 min和10 min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首次感到疼痛的时间及首次需要止痛药的时间,S组较F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脊麻对阴式全宫切除术麻醉效果相当,但舒芬太尼的镇痛时效较长.

    作者:胡洪涛;张辉;戴载深;刘丹姝;周锦财;沈振逵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三种口服避孕药在人工月经周期应用中对骨代谢的影响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服用3种口服避孕药妈富隆、敏定偶、左旋18-甲基炔诺酮(18-甲),拟探讨3种口服避孕药对骨代谢的影响,阐明何种药物更适合于调整月经周期,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方法:将试验对象随机分成3组,分别服用3种药物,进行人工月经周期.结果:血清前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醇在妈富隆组和敏定偶组服药后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妈富隆和敏定偶对骨代谢的影响相似,而且要优于18-甲.提示我们经常短期应用激素类口服避孕药的青年女子应该慎重,以免产生积累性负面效应,18-甲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作者:汪宗保;王人卫;李国平;钱风雷;刘小丽;张小英;黄加良;朱传芳;吴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改良式潜行剥离术治疗腋臭210例

    腋臭是腋窝大汗腺分泌出特殊有机物经细菌分解而产生的臭味,大部分有家族史,与遗传有关.黑种人多于黄种人.其治疗方式较多:潜行剥离法、菱形切除、吸脂术、S形皮瓣法、Z形皮瓣法、激光、电干燥、注射无水乙醇等药物、外擦药物.

    作者:成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严重烧伤休克期补液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烧伤休克是由于血浆外渗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而在严重烧伤后早期呈现的影响病情发展与救治后果的全身性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与临床综合病症.

    作者:张帆;肖能坎;石胜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胸水中TB-DNA、TNF-α、IFN-γ检测对结核性胸水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了解结核性和恶性胸水中结核分支杆菌(TB)-DNA、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的水平,探讨三者在胸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5例胸水患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胸水中的TB-DNA,使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胸水中的TNF-α和IFN-γ.结果:结核性胸水中IFN-γ(M1 039.9 pg/mL,95%CI 45.8~1 077.4 pg/mL)、TNF-α(M173.2 pg/mL,95%CI 36.0~775.1 pg/mL)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恶性胸水中IFN-γ(M 49.4 pg/mL,95%CI 41.0~1 058.3 pg/mL)、TNF-α(M 64.8 pg/mL,95%CI 33.8~486.9 pg/mL)的水平(P<0.01).结核性胸水中TB-DNA的阳性率为7.3%,恶性胸水中TB-DNA的阳性率为0%.以IFN-γ>70.0 pg/mL诊断结核性胸水,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7%、88.2%;以TNF-α>125.0 pg/mL诊断结核性胸水,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5%、82.4%.结论:检测胸水中TNF-α和IFN-γ的水平有助于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作者:许西琳;李俊岭;杨军;关键;赵华;周婷;陈志刚;张中宏;宋丽军;陈颖;于颖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18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急性胰腺炎(AP)都是内科急症,临床表现类似,两者并发使病情更加危重,极易引起漏诊和误诊,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故需重视.现对我院1998年以来诊治的18例DKA合并AP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岳红;赵江;柳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下瑞芬太尼临床药效学研究

    目的:以HR、MAP为药效学指标研究异丙酚静脉麻醉下瑞芬太尼的量-效关系.方法:24例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麻醉平稳后分别以0.50μg/(kg·min)(Ⅰ组)、0.75μg/(kg·min)(Ⅱ组)、1.00 μg/(kg·min)(Ⅲ组)(n=8)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瑞芬太尼输注期间以及停药后30 min内,间断抽取桡动脉血,应用HPLC-UV测定血浆瑞芬太尼浓度.记录HR、MAP变化,用药代-药效结合(PK-PD)模型计算瑞芬太尼药效学参数.结果:应用Sigmoid-Emax模型,以HR为效应指标,推算出Ke0为(0.439±0.203)/min,γ值为1.975±1.067,EC50为(4.883±2.051)μg/L,Emax为(36.4±18.5)次.以MAP为药效指标,得出Ke0为(0.463±0.241)/min,γ值为2.632±1.889,EC50为(4.372±1.850)μg/L,Emax为(0.359±0.198)%.不同输注速度组间药效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HR、MAP拟合浓度效应的相关指数r2值分别为0.930、0.763(P<0.05).结论:不同的输注速度不影响药效学参数,HR比MAP能更好地量化瑞芬太尼的药物效应.

    作者:肖彬;张兴安;赵高峰;吴群林;徐波;陈宇珂;施冲;王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黄芪、硫酸镁注射液联用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和硫酸镁注射液联用对肺心痛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3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低流量吸氧、祛痰止咳、抗感染、解痉平喘、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30 mL、25%硫酸镁注射液10 mL,疗程2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和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2.78,P<0.05)且治疗后血气分析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和硫酸镁注射液联用,能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室后负荷,扩张气管平滑肌、改善通气障碍,对肺心痛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玉宝;彭翔;李道海;曾亮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重复肾合并上尿路结石腔内泌尿外科治疗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重复肾合并上尿路结石的腔内泌尿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手术治疗的重复肾合并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5例,输尿管镜取石术(URL)治疗10例,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治疗20例.ESWL治疗5例中,1个月后结石排净率为80%(4/5),1例发生输尿管石街,采用URL取净结石.URL治疗10例,同时应用榆尿管内切开治疗3例,结石完全清除8例,2例患者因输尿管狭窄上镜失败,其中1例改为MPCNL术,手术成功;另1例放置输尿管内支架后行ESWL,术后结石排出.MPCNL治疗20例,结石清除率90%(18/20);2例术后残石患者中,1例应用体外冲击波辅助治疗后结石完全清除,另1例肾下盏残石未予处理.所在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术后无大出血,无输尿管损伤,无气胸等严重并发症.27例肾积水患者例行B超随访,随访时间1~38个月;结果失访6例,患肾积水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8例,无改善3例.结论: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重复肾合并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徐桂彬;李逊;何朝辉;何永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保留自主呼吸下行高频喷射通气在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小儿气道异物发生突然、病情紧急,患儿术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缺氧及CO2蓄积,支气管镜取出异物是缓解缺氧和解除呼吸困难的首选方法.

    作者:文立明;陈功;翁浩;张小泯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