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术期的护理

许海映

关键词:儿童, 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围术期, 上呼吸道阻塞, 治疗与护理, 智力发育, 五官科, 完全性, 发病率, 特征, 患者, 患儿, 病房
摘要: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以睡眠时发作部分或完全性上呼吸道阻塞为特征[1],发病率较高,约占27%[2],可以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和智力发育.本院五官科病房于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OSAS患者8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均取得较好效果.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幼女外阴阴道疾病96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幼女外阴阴道疾病的综合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1998年8月至2005年7月诊治的96例幼女外阴阴道感染、粘连及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获治愈.结论:应正规积极治疗幼女的外阴阴道疾病,注意幼女妇科检查方法,减少疼痛对正常诊治的影响,警惕外伤后阴道裂伤的发生,做好预防工作.

    作者:陈晓方;金卓杏;吕丽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57例临床分析

    随着助孕技术的发展和促排卵药物的广泛应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有增多趋势.我院1999年7月至2005年7月收治57例重度OHSS患者,现就其治疗情况作如下总结.

    作者:苏春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脑胶质细胞增生症45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脑胶质细胞增生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45例脑胶质细胞增生症患者资料,结合文献分析.结果:45例中术前诊断15例为胶质增生,30例为其他疾病.45例病人中31例恢复正常,偏瘫3例,失语3例,6例术后因颅内高压和(或)反复癫痫发作再次手术,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肺部感染.误诊率67%,治愈率69%,死亡率4%.结论:脑胶质细胞增生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其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CT或MRI),终靠病理学确诊,并应注意随访.

    作者:郑安锡;霍钢;肖文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体会

    在脊柱骨折中,胸腰椎骨折较多,以T12、L1多.治疗胸腰椎骨折,恢复椎体的高度和椎管容积是关键.我们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楚才;杨新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面颈部重症坏死性筋膜炎4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特性与治疗方法.方法:对4例面颈部重症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原因多样,发病急且迅猛,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高.坏死组织镜检见病灶区小动脉闭塞,内有菌栓、脓栓形成.本组死亡1例,3例治愈.结论:及早确诊及合理的局部治疗,配合系统的全身治疗是减轻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全身中毒症状,缩短病程,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刘利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手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难治性ITP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ITP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5.2%,2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05 min,术中失血平均40 mL.全组均于术后12~24 h内恢复胃肠蠕动,术后6 h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5 d.术后l周内血小板很快上升,治疗有效率95.2%.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1例膈下积液,2例皮下气肿.38例得到随访,4例失访,3例复发,总有效率88.1%.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ITP安全可行,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邵子力;彭和平;汪普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自体髂骨移植术在牙槽突裂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移植在牙槽突裂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3年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42例牙槽突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骨质外露,搔刮冲洗后愈合,其余愈合良好.结论:目前自体髂骨移植仍是治疗牙槽突裂的首选.

    作者:田军;杜平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接受手术方法治疗的甲亢合并甲状腺癌并经手术病理诊断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亢合并甲状腺癌21例,发病率为13.3%(21/158).其中19例为乳头状癌,发病率为12.0%,滤泡状癌2例,发病率为1.3%.全组病人均出现甲状腺结节.全部21例平均随访5.5年,1例滤泡状癌患者死亡,2例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复发,其中1例转移到肺,其他18例甲状腺癌患者随访无一例死亡及复发.结论:甲亢合并甲状腺癌临床上诊断较困难.对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甲亢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有利于术前、术中确诊及正确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赵臣银;蒋家繁;袁仁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睾丸扭转19例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提高救治睾丸扭转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本组19例患者,平均年龄17岁,<20岁者15例(79%),左侧13例(68%).发病至确诊时间3 h~12 d-10 h以上者16例(84%).19例患者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睾丸扭转.1例经手法复位治愈-3例经手术复位治愈,15例行睾丸切除和对侧睾丸固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睾丸扭转的重要检查方法.高度重视间歇性和持续性睾丸疼痛患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田闯;单玉喜;阳东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异丙酚引起支气管痉挛2例

    病例1,女性,42岁,身高156 cm,体重51 kg,无吸烟史,患过敏性鼻炎5年,只在春季应用抗组胺药,无其他并发症,术前常规检查结果均正常.术前诊断:乳腺肿瘤,于2001年9月份择期行乳腺肿瘤切除术.麻醉诱导前30 min,应用阿托品0.5 mg,咪唑安定5 mg肌注.血压145/87 mmHg,心率91次/min,诱导用异丙酚(1% Diprivan,AstraZeneca)120 mg静注,同时面罩吸氧3 L/min,2 min后突然出现气道阻力升高,气道压>60 cmH2O,面罩通气几乎不可能实现,听诊双肺无呼吸音.

    作者:叶沈平;刁玉刚;赫凌峰;张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立体定向苍白球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对4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应用MRI行苍白球腹后部定位.以微电极进行功能定位后,应用射频毁损治疗.手术前后进行UPDRS计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42例均有显著疗效,术后5例出现轻微并发症.症状改善率,开状态(71.1±8.2)%、关状态(86.1±9.2)%(P<0.001).平均随访34个月,疗效稳定.结论:立体定向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

    作者:廖宇钦;高永中;成良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为基础治疗耐药Hp感染的临床研究.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1],其相关的胃十二指肠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MALT淋巴瘤、胃癌等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研究的深入,各种检测方法的普及以及多种指南形成,人们对Hp的认识达到了统一[2],治疗上也形成了共识,但近年来药物根除Hp的成功率明显下降,Hp耐药问题越来越突出[3],我们在临床上使用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补救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夏军权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乳腺癌肉瘤10例临床诊治分析

    乳腺癌肉瘤是由恶性上皮组织和恶性间叶组织两种成分同时混合构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恶性肿瘤,临床甚为少见.杜向慧报道约占0.118%[1].本院自1980-2003年间共收治10例,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的0.102%.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马日海;汪建初;浦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空肠输入袢梗阻的CT表现及意义

    目的:分析空肠输入袢梗阻的CT表现及意义.方法:我院2002-2005年收治空肠输入袢梗阻患者9例中术前有CT资料的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CT特征及手术发现.结果:CT发现空肠输入袢明显扩张,4.5~6 cm不等,诊断为空肠输入袢梗阻,发现吻合口软组织影2例,腹腔肿瘤复发2例,胆管及胰管扩张2例.手术证实为残胃癌1例,胃癌复发1例,腹腔广泛转移2例,输入袢过长2例.结论:上腹部CT对空肠输入袢梗阻的病因及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戴观荣;罗正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胆石症合并肝硬变门脉高压症行胆道手术4例报告

    肝硬变-胆囊切除术被认为是一对高危因素的结合[1],近年来笔者曾遇4例,3例发生>800 mL的大出血,死亡2例,现就处理经验与教训报告如下.

    作者:郭盖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目前关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治疗鼻息肉的确切机制还不是很明确,鼻息肉、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有着共同的特征,例如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浸润,局部产生IgE.近的研究发现,应用GC治疗后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数量减少有几种机制:例如,改变了人类的2种GC受体之间的平衡(glucocorticoid receptors,GRα和GRβ),另一种解释可能是CD4+细胞的抑制作用,组织中抗炎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表达增加也有关系.

    作者:刘冰;吴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等离子喷涂硅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喷涂硅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的钛合金种植体植入动物体内后局部组织的反应,研究硅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与骨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应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钛合金种植体表面喷涂硅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分别于术后1、2和3个月处死实验动物,截取含有种植体的股骨髁后,作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荧光标记技术,分别行光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植入硅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喷涂的种植体后,骨组织的修复属于正常的骨修复过程.结论:硅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与骨组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作者:孟德强;张继东;曹聪;董宇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尺桡骨骨折取钢板后再骨折16例

    随着内固定材料及工具的不断改进,骨折内固定治疗目前被更广泛应用于临床[1-2],而骨折内固定手术及固定物取出的一些失误,或多或少地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严重的可以造成再骨折,因此如何减轻手术创伤,合理应用内固定材料避免再次骨折应受到重视.

    作者:朱慧锋;王维佳;张勤中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脑氧供需平衡及脑血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下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过程中脑氧供需平衡的变化.方法:选择20例行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病人,分别于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10、30、60 min和关气腹后30 min,抽取颈内静脉球部和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比较不同时点的动脉血pH(apH)、颈内静脉血pH(jv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颈内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jvCO2)、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分压(Pjv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CjvO2)、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DO2)的变化.结果:与麻醉前比较,气腹前apH、jvpH、PjvCO2、SjvO2、PjvO2、CjvO2和Ca-jvDO2等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PaCO2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气腹后各时间段apH、jvpH、PaCO2、PjvO2、PjvCO2、SjvO2、CjvO2和Ca-jvDO2较气腹前有明显变化(P<0.05);其中气腹后30 min及气腹后60 min Ca-jvDO2和jvpH较气腹前显著减少(P<0.01),SjvO2和PjvO2较气腹前显著增加(P<0.01).结论: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对脑氧含量及脑血流无明显影响,而在头低足高截石位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时对于病人的脑氧含量及脑血流有一定影响,且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脑血流量明显增加,脑氧供需趋向失衡.

    作者:谷志飞;倪剑武;方向宇;黄玉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长托宁与东莨菪碱用于颈丛阻滞麻醉术前用药的比较

    目的:比较长托宁和东莨菪碱分别用于颈丛阻滞麻醉术前用药时不同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需颈丛阻滞麻醉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分别在颈丛阻滞麻醉前30 min静注长托宁0.01 mg/kg和东莨菪碱0.006 mg/kg,记录患者用药前、用药后10 min、麻醉前即刻、麻醉后20 min的BP、HR和SpO2.结果:A组用药后SBP、DBP、HR有下降趋势,麻醉后虽有增高,但与用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用药后SBP、DBP、HR有上升趋势,以麻醉后20 min明显(P<0.05).用药后两组间各时点的SBP、DBP、HR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长托宁比东莨菪碱更适合用于颈丛阻滞麻醉术前用药.

    作者:周朴;尧新华;王保;卿朝辉;陈陈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