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豪;李万娇;何今贤
笔者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老年性虚证便秘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长发;钟春 刊期: 2007年第17期
患者男,49岁,因活动时呼吸困难加重半年入院,临床诊断:马凡综合征合并左心功能不全.
作者:陈秀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分析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一些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寻找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间住院的181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对其中138例出现化疗后贫血患者的资料加以分析,通过分析既往化疗、既往多部位造血骨放射治疗的患者与未行过放化疗的患者化疗前后的Hb的变化,了解化疗后贫血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的因素.结果: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率为76.2%,中重度贫血发生率达28.7%;既往有无化疗史的患者化疗后贫血发生率不同;曾行≥3个部位造血骨放射治疗的患者与未行过放疗的患者相比,贫血的出现时间及贫血持续时间,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既往造血骨放疗≥3个部位的患者,贫血出现的时间明显提前,且持续不易恢复.应尽量减少多部位造血骨放疗,化疗时就更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以减少贫血的发生.
作者:陆崇;刘魁凤;张凯娜;温宗秋;舒阳春;丁颖 刊期: 2007年第17期
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1)胃肠道反应;(2)中性粒细胞减少;(3)过敏反应;(4)肝肾功能异常.2004-2005年我科曾有2例患者使用克林霉素引起心跳骤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英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简称甲亢危象)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2例甲亢危象患者(甲亢危象组)、50例甲亢患者(甲亢组)和5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并抽血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腺功能(FT3、FT4).结果:(1)甲亢组与对照组比较,HDL-C、BMI略有下降(P>0.05),TC、TG和LDL-C均有下降(P<0.05).甲亢危象组与对照组比较,HDL-C、BMI下降(P<0.05),TC、TG和LDL-C均有明显下降(P<0.01).甲亢危象组与甲亢组比较HDL-C下降更明显(P<0.01).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甲亢危象组中<18岁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G、HDL-C和BMI略有下降(P>0.05),TC和LDL-C均有下降(P<0.01);18~45岁患者与对照组比较,BMI略有下降(P>0.05),HDL-C、TG均有下降(P<0.05),TC和LDL-C均有明显下降(P<0.01);46~59岁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G、HDL-C和BMI稍有改变(P>0.05),TC和LDL-C均有下降(P<0.05);≥60岁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C、TG、HDL-C和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下降(P<0.05).且甲亢危象组中≥60岁患者与18~45岁患者比较,TC和HDL-C均上升(P<0.05);其余不同年龄组间各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甲亢危象患者TC、TG与FT3呈负相关(r=0.573,P<0.01;r=-0.475,P<0.01);HDL-C、LDL-C、BMI与FT3无相关.(4)甲亢危象患者TC与FT4呈负相关(r=-0.738,P<0.01);TG、HDL-C、LDL-C、BMI与FT4无相关.结论:甲亢危象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紊乱,临床救治过程中应兼顾血脂代谢的变化.
作者:韦华;李风玲;罗佐杰 刊期: 2007年第17期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医疗制度的改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势在必行.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适应新形式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是医护人员对某个手术或手术所做的适当、有顺序性和时间性,有计划地大限度地缩短康复时间和减少资源的浪费,使病人获得佳的照顾质量.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我科在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实施护理路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莉;周晓兰;谢春玲;冯晶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观察和处理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意识,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方法:分析78例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症状,并对其进行护理.结果:痊愈46例,心肌梗死25例,严重心肌梗死7例.结论:对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密切护理观察和救治,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作者:李巧珍;符钻英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严重呼吸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处理和预防措施,以减少二次插管率.方法:回顾我院麻醉恢复室(PACU)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气管插管全麻拔管后再次插管病例的原因及其处理过程,分析各种严重呼吸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特点.结果:PACU收治的17 563例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中20例需重新插管行呼吸机治疗,发生率为0.11%.造成二次插管的主要原因有上呼吸道梗阻(7例)、麻醉药物残余作用(4例)、硬膜外麻醉平面过高(3例)造成呼吸抑制、反流误吸(4例)和低温寒战(2例)等.结论: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拔管后再次插管,均应以预防为主.围拔管期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全面考虑患者病情,拔管前备好急救物品,根据手术部位及方式、麻醉用药及患者呼吸恢复情况等决定拔管时机,并针对不同的病情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做到拔管指征个体化,可有效减少二次插管率.
作者:段玮;黄蓉;袁红;黎笔熙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对大白鼠胃黏膜损伤的实验观察,研究中药鹿角胶对大白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鹿角胶50 g(医院中药房)用蒸馏水制成25%鹿角胶溶液,选用150~200 g Sprague-Dawdey种系大白鼠(SD大鼠)80只,不分雌雄,随机分为无水乙醇组、鹿角胶组、氢氧化铝组和正常对照组.无水乙醇组胃内灌注生理盐水1 mL/只,30 min后再次灌注无水乙醇1 mL/只.氢氧化铝组胃内灌注氢氧化铝1 mL/只,30 min后再次灌注无水乙醇1mL/只.鹿角胶组胃内灌注鹿角胶1 mL/只,30 min后再次灌注无水乙醇1 mL/只.正常对照组胃内灌注生理盐水1 mL/只,30 min后再次灌注生理盐水1 mL/只.比较各组胃黏膜变化.结果:经鹿角胶灌注的SD大鼠胃黏膜无论在损伤程度或损伤范围上都显著轻于无水乙醇组,与氢氧化铝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鹿角胶溶液能够降低胃黏膜损伤指数,增强胃黏膜屏障,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静;余仕龙;王峰;陈小青;苏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后配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A组49只眼做激光光凝治疗后静脉滴注银杏达莫;B组50只眼,只单纯做激光光凝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结果比较,主观感觉和视力提高A组明显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情况改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光光凝配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能巩固光凝治疗后的疗效,减少光凝后的副反应,并改善糖尿病人的全身症状,但其对激光治疗后视网膜新生血管或无灌注区退变无明显影响.
作者:彭伟敬;曾存迪 刊期: 2007年第17期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以往罕见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esarean section pregnancy)的发生率逐渐增多,它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胚胎着床在前次子宫切口处,随着妊娠的进展,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严重者可穿透子宫造成子宫破裂,如果误诊为早孕而行人工流产时则易发生术中大出血,危及生命.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报告如下.
作者:赵昌银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因患恶性血液病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986次住院中共发生医院感染性败血症38例次,粒细胞缺乏组医院败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粒细胞缺乏组(P<0.05),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P<0.05).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73.2%),G-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91.4%),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好(99.6%).结论:恶性血液痛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性败血症的发生率高,粒细胞缺乏和老年是恶性血液病并发医院感染性败血症的高危因素,应积极预防和早期合理治疗.
作者:王华;吴巨峰;姚红霞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颈椎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20例颈椎骨折患者在心理诊治、出院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2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并发症,有12例出院时基本生活能自理,8例出院后经随访和功能锻炼指导后基本生活也可自理.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能力,增强患者自我康复的意识,对缩短治疗时间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李桂英 刊期: 2007年第17期
严重过敏性休克临床上时有遇到,但合并出血性休克者较为少见,本例为老年髋关节手术过程中出现严重过敏性休克合并出血性休克,病情凶险,处理难度较大.笔者较好地解决了肺水肿与血容量不足之间的矛盾,使患者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宏强;蔡铁良;蔡英蔚;沈七襄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评价注射用唑来磷酸治疗恶性肿瘤转移性骨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入选病例56例,其中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采用随机双盲双模阳性药博宁平行对照研究方法,治疗组,唑来磷酸4 mg+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15 min.对照组,博宁90 mg+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4 h,观察28 d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28 d评价疗效,试验组有效率93%,对照组有效率71%,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要毒副反应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唑来磷酸对癌性骨转移性疼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在同类治疗药物中具有使用更方便的优势
作者:李永强;胡晓桦;谢伟敏;刘志辉;周文献;谭晓虹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脑颜面部血管瘤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脑颜面部血管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MRI表现.7例患者均行MRI增强检查,其中3例同时行CT平扫.结果:患侧皮层钙化7例.脑萎缩5例,受累脑叶灰白质分界不清.侧脑室脉络丛增大及深静脉血管扩张3例.结论:CT和MRI能有效地发现颜面部血管瘤综合征的颅内病理改变.在显示软脑膜血管畸形和伴发的血管异常方面,MRI优于CT.在显示皮层钙化灶的存在和范围上,CT优于MRI.
作者:李军;杜龙庭;朱襄民;陈辉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并发精神障碍的发病因素、机制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期间18例脑外伤后并发精神障碍的病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组18例患者出院时均治愈,出院后随防3个月,精神障碍无一例复发.结论:颅脑外伤并发精神障碍一般为颅内器质性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积极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作者:邱修辉;罗毅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患者的数字胃肠X线片.结果:局部黏膜改变8例,局限性小充盈缺损14例,管壁僵硬舒张功能受限3例,小龛影5例.结论:数字胃肠机对显示早期食管癌的征象有明显优越性.
作者:吴德红;杨松;蔡克涛;陈平友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缓解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56例诱导缓解的APL患者,实验组36例,采用先DA、HA、中剂量阿糖胞苷(Ara-c)巩固化疗,再ATRA+As2O3+MTX序贯维持;对照组20例,缓解后采用ATRA+联合化疗交替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联合化疗+序贯组持续缓解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微,能达到分子学缓解,对初治缓解者和复发再缓解者同样有效,且与患者诱导前危险度分组无关.结论:APL患者诱导缓解后,采用先DA、HA、中剂量Ara-c巩固化疗、再序贯使用ATRA、As2O3、MTX维持,持续缓解率高,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罗文达;冯长伟;郭群依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血脂康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2例ACS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血脂康胶囊600 mg,每天2次.2周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s-CRP及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使用血脂康治疗ACS患者可降低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提示早期血脂康强化治疗可能使ACS患者获益更大.
作者:陈立生 刊期: 200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