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脊髓损伤急性期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的诊疗

宗兆文;王爱民;郭庆山;杜全印

关键词:脊髓损伤, 自主神经反射不良, 颈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cSCI)急性期(伤后1个月内)自主神经反射不良(autonomic dysreflexia,AD)的发生率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外伤性cSC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AD的发生率及其与患者年龄、损伤平面、损伤程度、伴发损伤和并发症等因素的关系,并总结对其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采用的AD诊断标准为血压上升大于没有发作时基础值的20%,伴或不伴有下列症状,出汗、寒战、头痛、面部充血或视物模糊等.结果:共有6例(7%)发生有症状的AD,4例(5%)发生无症状的AD.完全性cSCI患者AD发生率高于不完全性cSCI患者,伴有泌尿系感染和大便结燥患者的AD发生率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而在不同脊髓损伤平面、不同年龄组、不同伴发损伤的患者之间,AD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AD发生时,去除其诱发因素大多可控制AD,仅有2例需要使用药物控制血压.结论:AD在cSCI急性期的发生率较高,对其治疗多可通过去除诱发因素获得成功,仅有少数需要药物降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58例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对58例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34例,胃溃疡穿孔24例.36例有并存病.5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修补34例,胃大部切除22例,胃癌根治术(R2式)1例,单纯修补加胃空肠吻合术1例.死亡6例.结论: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应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以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刘信堂;周满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的处理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再次手术的处理.方法:对8年来因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的10例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5例第一次手术为直疝,再次手术4例为直疝,1例为股疝;另5例第一次手术为斜疝,再次手术时4例为斜疝,1例为直疝.再次手术中所有病例网片都有不同程度的移位,10例再次手术病人均用网片行无张力修补,术后随访6个月~7年无复发.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与操作技术有关,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者再次行无张力修补效果良好.

    作者:李建明;陈海生;刘学强;严志登;万恒荣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肾移植术后真菌感染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临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肾移植术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真菌感染多与使用多联广谱抗生素及大量激素有关,真菌类型多为白色念珠菌,使用氟康唑与两性霉素B序贯性方法治疗肺部真菌感染安全、可靠.结论:对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例,及早进行痰、血真菌培养检查,做到肺部真菌感染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对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合理使用抗真菌药和果断停用免疫抑制剂,尽量减少激素用量是提高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诊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胡红星;邓素雄;陈立中;王长希;费继光;邱江;李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和羊水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胎膜早破孕妇52例(研究组),以及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与羊水IL-8、TNF-α水平;同步取胎盘胎膜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研究组血清和羊水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TNF-α仅羊水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37%vs4%,P<0.01).羊水IL-8水平与血清IL-8水平呈较好的正性相关(r=0.677,P<0.01);羊水TNF-α与羊水IL-8水平间亦有较好的正性相关(r=0.788,P<0.01).结论:血清和羊水IL-8水平、羊水TNF-α水平与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其中羊水IL-8的相关性好.孕妇羊水IL-8、TNF-α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指标.

    作者:周美茜;黄引平;蔡畅;曹来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再次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再次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对94例再次肾移植中的18例CMV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心理、糖尿病、排斥反应、用药、预防感染及自我护理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18例CMV肺炎患者治愈12例,死亡6例,死亡患者中有3例已发生肾功能衰竭,另3例为移植肾带功死亡.结论:CMV肺炎对再次肾移植患者的人/肾存活有重要影响,早期护理干预是预防再次肾移植术后CMV肺炎的关键.

    作者:陈雪霞;叶海丹;李向芝;苏翠玲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二次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二次骨折临床比较常见,主要原因是功能锻炼不当,次要原因有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外伤及内固定物质量因素等[1].这类病人病情变化较大,心理状态复杂.笔者通过对22例二次骨折手术病人施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素美;聂玉兰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主动脉弓替换手术43例体外循环管理

    目的:回顾性总结累及主动脉弓部大血管手术的体外循环及其脑保护的管理模式.方法:中低温全心肺转流为基本方法,根据脑保护方法的不同将病人分为3组,深低温停循环组11例(A组),双侧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组8例(B组),右锁骨下动脉插管单侧顺行性脑灌注组24例(C组).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74.6±41.3)min,平均心肌血运阻断时间(109.5±27.4)min.A组平均停循环时间(30.1±24.3)min,B组平均脑灌注时间(44.5±21.3)min,C组平均脑灌注时间(32.7±25.8)min.总病死率11.6%(5/43),另有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脑部并发症.结论:主动脉弓替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脑保护应成为重中之重.可根据基底动脉环是否完整,选择单侧或双侧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

    作者:张晓华;景华;李德闽;牛冬梅;朱志英;程晓峰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研究进展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15%~20%[1],由于其发病机制中存在自行加重的恶性循环,患者常需终身忍受此病带来的外观异常、疲劳乏力、反复感染、上肢功能障碍等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有益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安彩霞;马少林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联用钙拮抗剂导致交界区逸搏心律1例

    患者女,66岁,退休职工,主因阵发性心悸、血压下降3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 d出现心悸症状,发作时自摸脉搏偶有停顿,即测血压为80/40 mmHg,以上状态持续数分钟后缓解,遂来诊收住.入院后查体:心率43次/min,律齐,血压90/50 mmHg,心音低钝遥远,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交界区逸搏心律,各导联均无相关P波,R-R间期匀齐,1.4 s,心率43次/min.

    作者:张渊泓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治疗肥胖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总结4例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治疗肥胖症的护理.方法:做好术前护理准备,心理护理,伴随疾病的护理,重视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管道、皮肤护理,腹部体征的观察,饮食指导和预防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做好出院指导,出院后做好电话随访以预防远期并发症和减重.结果:4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18个月,体重减少27.2%~79.0%.结论: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出院后随访可有效地促进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治疗肥胖症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小兰;陈鸿;赵荣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静脉滴注胸腺肽致急发性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

    患者男,54岁,因间歇性上腹部隐痛30余年,加重7 d于2006年7月10日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可,胃镜检查示:胃窦部息肉.无药物过敏史.微波烧灼术后,为提高机体免疫力于7月16日做胸腺肽皮试阴性后,遵医嘱以60滴/min输入生理盐水100 mL+胸腺肽(胸腺肽注射液:白求恩医科大学制药厂,规格10 ml/80 mg,批号060301)80 mg,1 min后,突然出现全身麻木、冒汗、恶心、呕吐、胸痛,测血压80/40 mmHg,呼吸急促、脉博弱、心率50次/min.

    作者:赵福云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BioZ.com监测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BioZ.com,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围术期产妇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9例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ASA Ⅰ~Ⅱ级,连接BioZ.com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在麻醉前,麻醉后5、15 min,胎儿娩出前1 min,胎儿娩出后3 min,术毕时记录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平均动脉压(MAP)、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体循环阻力(SVR)、胸腔液体量(TFC)、左室射血时间(LVET).结果:围术期各时点HR、TFC、LEVT无明显变化(P>0.05);麻醉后15 min SVR开始下降,术毕时仍显著低于麻醉前(P<0.01),SV、CO、CI在麻醉后15 min开始升高(P<0.05);MAP除在术毕时显著低于术前(P<0.01)外,其他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胎儿娩出前后相比,胎儿娩出后产妇的HR、MAP基本维持稳定,而SV、CO、CI明显升高,SVR则明显下降(P<0.05);SV、CO、CI与SVR呈负相关(P<0.01),MAP与SVR呈正相关(P<0.01).结论:应用BioZ.com监测剖宫产围术期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为围术期的处理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

    作者:陈中刚;庞红宇;池信锦;黑子清;黎尚荣;陈秉学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颈淋巴结阴性舌鳞癌患者颈部复发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颈淋巴结阴性(cN0)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治的经病理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晚期舌鳞癌患者共316例.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立影响颈部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1)本组316例舌鳞癌患者的2年和5年颈部控制率分别为83.23%(263/316)和78.16%(247/316);(2)Lop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cN0舌鳞癌患者颈部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包括: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有无放疗、淋巴结转移、病理T分期和病理分期等.本组患者中未行颈淋巴结清扫患者的颈部复发率为34.38%,而行颈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为21.83%.结论:影响cN0舌鳞癌患者颈部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可能为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有无放疗、淋巴结转移、病理T分期和病理分期.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可以降低cN0舌鳞癌患者颈部复发率.

    作者:陈伟超;杨安奎;刘天润;陈福进;李秋梨;陈文宽;宋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陈旧性宫外孕的超声误诊分析

    我院2000年初至2006年末,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宫外孕患者共203例,现对其中超声检查误诊的6例陈旧性宫外孕进行声像图回顾分析.

    作者:邹天娇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在特定的条件下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从骨髓血中提取hMSCs,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培养,以流式细胞仪检测hMSCs的表面抗原表达.传代后改用含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条件培养基培养,相差显微镜观察并绘制生长曲线.免疫组化检测Ⅰ型胶原、骨钙素.NAP法碱性磷酸酶染色、vonKossa法钙结节染色.结果:hMSCs增殖活跃,CD105、CD44表达阳性,CD14、CD34和CD45阴性.诱导培养后碱性磷酸酶、钙结节、Ⅰ型胶原和骨钙素染色阳性.结论:hMSCs取材方便,易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是研究骨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

    作者:朱伟;孙俊英;岑建龙;朱礼贤;顾联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线型吻合器改良Duhamel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36例

    目的:探讨使用线型吻合器改进传统Duhamel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D),减少手术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应用线型吻合器对36例HD患儿进行改良Duhamel手术,吻合器吻合代替血管钳钳夹直肠壁和结肠前壁.结果:36例患儿均存活,术后恢复快,7~10 d痊愈出院.36例均获3个月~5年随访,除3例出现轻度小肠结肠炎外,患儿无污粪、污裤、大便失禁、便秘等术后并发症,无复发.结论:该手术方式操作简单,创伤少,安全有效,吻合口愈合佳,无狭窄,消除直肠盲袋和闸门,无需长期扩肛,免除患儿带钳,对排尿影响少,易于护理,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令人满意,是一种治疗HD的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余荣伦;唐芝峰;郑坤和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咪唑安定联用异丙酚辅助胃镜检查65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研究咪唑安定联用异丙酚辅助胃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咪唑安定联用异丙酚辅助65例胃镜检查,并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术后监测并发症及饮食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结果:64例均顺利准确完成,患者均满意,仅1例因对异丙酚过敏反应引起急性喉头水肿及喉痉挛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骤降到75%以下,经抢救处理后,治愈出院.结论:对胃镜检查患者给予咪唑安定联用异丙酚辅助麻醉并进行认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孙莲娣;许颖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老年人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32例,平均年龄66岁,其中单节段椎体骨折21例,双节段椎体骨折10例,3节段椎体骨折1例,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3~38个月的随访(平均20个月).31例患者术后局部疼痛得到改善,并于术后次日下床活动;术后X线检查示椎内骨水泥分布均匀,未有外漏.结论:PVP具有快速止痛和稳定椎体的作用,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钢;章凯;吴增晖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早期胃癌的现代治疗策略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首先由日本学者提出并得到公认,主要根据病变浸润深度,即病变位于黏膜及黏膜下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均称EGC.EGC又分为黏膜癌(mucosal cancer)及黏膜下癌(submucosal cancer).

    作者:揭志刚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院前心肺复苏27例分析

    目的:分析27例院前心肺复苏(CPR)的救治过程,为进一步提高CPR成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2年内收集的27例院前CPR的病例资料,观察心脏骤停的基础病、复苏前心脏骤停的时间、有无群众性现场CPR、有无电除颤等指标.结果: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明显低于非心脑血管疾病组(P<0.05);成功组复苏前心脏骤停时间明显短于非成功组(P<0.05);群众性现场CPR组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无群众性现场CPR组(P<0.05);电除颤组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非除颤组(P<0.05).结论:影响院前CPR成功率的基本因素包括引发心脏骤停的基础病、心脏骤停的时间、早期的群众性CPR和心脏电除颤等因素.

    作者:罗琼湘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