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萍;王美娟;刘玲芬
目的:分析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大庆油田总医院对60岁以上老年人共施行LC手术5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2例中,单纯性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475例,胆囊息肉52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急性发作13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6例,中转开腹12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注重老年人疾病特点,熟练的手术操作等是关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人更安全可靠.
作者:胡宝友;陈文江;白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万汶和菲克雪浓注射液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前进行预扩容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3组(对照组、万汶组和菲克雪浓组),每组各20例.麻醉前进行预扩容处理,对照组输入复方平衡盐注射液500 mL;万汶组输入6%万汶500 mL;菲克雪浓组输入菲克雪浓500 mL.扩容完成后患者取侧卧位经L2~L3间隙行CSEA.记录入室时、预扩容后、麻醉后患者的心率(HR)及收缩压(SBP)的变化,并观察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入室时相比,麻醉后对照组HR升高,万汶组和菲克雪浓组无显著变化.扩容后对照组SBP无显著变化,万汶组和菲克雪浓组SBP显著升高.麻醉后对照组SBP显著降低,万汶组和菲克雪浓组SBP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除个别患者应用菲克雪浓后出现过敏反应外,万汶与菲克雪浓应用于腰麻硬膜外阻滞前预扩容的疗效显著好于平衡盐溶液,但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于代华;柴伟;姚立农;孙绪德;彭德民;蒯建科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评价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呼吸的影响.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和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30例.C组患者经L3-4间隙进行腰硬联合穿刺,0.75%布比卡因2.0 mL腰麻,麻醉平面为T9~6,术前静脉给予咪唑安定0.04~0.06 mg/kg、哌替啶0.8~1.2 mg/kg.G组患者予芬太尼1.2~2.5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胺0.15 mg/kg诱导,气管插管,机械控制呼吸,异氟醚持续吸入维持麻醉.记录所有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CO2气腹及头低位后5 min(T2)、手术开始后15 min(T3)、结束气腹和恢复平卧位后5 min(T4)、离开手术室时(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末二氧化碳浓度(ETCO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患者在T0、T2、T3、T4、T5时,SBP和DBP无明显差异,在T1时,C组患者DBP显著低于G组(P<0.05);T1、T2、T3、T4时,C组患者的ETCO2显著高于G组患者,且在T2和T3时,C组80%患者的ETCO2超出正常范围;两组患者术中SpO2均维持于正常范围,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短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是安全的,但应加强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监测,必要时给予辅助呼吸,较长时间的手术好还是应用全身麻醉.
作者:李增玉;耿清胜;贺聿国;薛建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内置补片法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安全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6年12月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内置补片疝修补术(TAPP)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腹股沟斜疝40例,双侧斜疝5例,腹股沟直疝6例.结果:51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6.5±12.6)(46~10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6±1.3)(2~6)d.未发生阴囊血肿、水肿,切口无感染,切口瘢痕小,美容效果好.结论:TAPP是安全可行的疝修补新方法,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疼痛轻、康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周斌;徐鲁白;蔡景理;王继生;胡海;许家殚;吴伟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三联法制造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予不同处理[假手术组、单纯手术组、手术+高糖高脂组、链脲佐菌素(STZ)组、手术+STZ组、高糖高脂+STZ组、手术+高糖高脂+STZ组(三联法组)],监测大鼠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血肌酐、尿蛋白、肾脏肥大指数,通过PAS及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形态学变化.结果:三联法组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血肌酐、尿蛋白、肾脏肥大指数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变化明显.结论:三联法组较好地模拟了人类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并出现了早期肾脏病变.
作者:宋恩峰;刘晶晶;贾汝汉;韦桂莲;任开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我国西北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启动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1562(C→T)与贲门癌、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以PCR-RFLP方法检测170例贲门癌、胃癌患者和200例正常对照者MMP-9-1562(C→T)多态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贲门癌、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并分析吸烟与基因的交互作用.结果:贲门癌、胃癌病例组和对照组MMP-9 C/C、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75.3%、22.4%、2.4%和77.5%、21.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中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3 8,P>0.01).分层分析表明,吸烟者中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1 1,P>0.01).结论:我国西北汉族人群MMP-9启动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1562(C→T)与贲门癌、胃癌的遗传易感性无明显关系.
作者:张卫强;赵京;周勇安;陈连红;包国强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心力衰竭,2006年2月,我科收治了甲亢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儿1例,通过严密的观察和药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程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约为25/10万和21/10万.早期胃癌检出比率低,不足10%,临床上遇到90%以上为进展期胃癌,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高,并且常常侵犯胃周脏器[1].
作者:卫洪波;黄江龙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畸精症患者精浆中活性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按WHO方法对精液标本进行检测,标本分为对照组及畸精症组,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精浆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SOD浓度.结果:畸精症组H2O2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85.36±18.50)mmol/Lvs(40.15±10.23)mmol/L,P<0.05],MDA浓度高于对照组[(16.25±5.22)nmol/Lvs(9.54±vs.54)nmol/L,P<0.05)],SOD水平低于对照组[(28.87±11.34)NU/mLvs(35.08±10.55)NU/mL,P<0.05].结论:高畸形率引起的精浆高活性氧浓度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程学军;谢小萍;柯林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肝癌,以东南沿海地区高发.近些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其具有侵袭性强,易复发、转移等生物学特性,目前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均不佳.
作者:杨永光;李明意 刊期: 2007年第18期
患者男,25岁.因胸背部疼痛4个月,双下肢及胸腹部麻木,并双下肢无力加重6 d入院.患者4个月前出现左侧胸背部疼痛,阵发性,夜间明显,止痛效果差.1个月前扩展至双侧胸背部疼痛,6 d前出现双足麻木并逐渐向上进展至乳头水平,伴胸背部束带感,双下肢无力并逐渐加重,站立及行走不稳.发病以来无发热、盗汗,体重无明显减轻.
作者:赵东宁;张龙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将决定分娩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进行量化评分制作成软件模块,经微机总结分析后得出一结果,以协助临床医师判断头位分娩的难易程度.方法:(1)软件设计,把产力、产道及胎儿情况(包括胎儿体重及胎方位)分别进行分解并对有关各因素进行评分,输入微机制作成软件模块.(2)病例选择与其信息输入,将312例头位分娩产妇的有关信息资料分别输入本软件模块系统,微机根据各因素有关值的大小进行评分、综合分析得出能否顺产的结果.结果:本软件系统对312例头位分娩的孕产妇预测结果与实际分娩情况符合率达98.02%,比单靠临床经验判断符合率(86.96%)高(P<0.01).结论:将决定分娩的诸因素制作成软件系统用于临床可协助产科医师判断头位分娩能否顺利,以尽早作出头位难产的诊断,减少产妇的痛苦,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李钦文;刘静;赵洁;白显玲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咪唑安定联用异丙酚辅助胃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咪唑安定联用异丙酚辅助65例胃镜检查,并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术后监测并发症及饮食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结果:64例均顺利准确完成,患者均满意,仅1例因对异丙酚过敏反应引起急性喉头水肿及喉痉挛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骤降到75%以下,经抢救处理后,治愈出院.结论:对胃镜检查患者给予咪唑安定联用异丙酚辅助麻醉并进行认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孙莲娣;许颖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的方法.方法: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87例,观察其手术疗效.结果:87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术后无血肿发生,下肢湿疹样皮炎均明显好转.8例下肢溃疡均愈合,色素沉着明显减退.皮肤点式切口瘢痕术后3个月后逐渐消失.随访24~48个月无复发.结论: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操作简便、创伤小、切口小,恢复快,疗效明确.
作者:何财富;鲁俊;张志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脂类疾病的快速造模方法,以及在实际实验中动物模型的形成特点,探讨联合给药和单独给药的区别.方法:应用高脂饲料联合一次性中剂量给予链尿佐菌素观察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及尾静脉血糖的变化.结果:10 d时高脂饲料+链脲佐菌素组血糖和TG、TC已经达到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要求,且与正常组和单用高脂饲料及单用链脲佐菌素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肝脏病理结果表明动物只是单纯的高血脂,没有纤维样变,仍处于可逆转的高脂血症期.结论:联合应用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二者在动物体内能相互增益快速复制出人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作者:杨李;邹瑞;唐瑛;王小昆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肝脏外伤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急诊手术治疗的47例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结果:本组术中肝出血停止者9例(19%),出血量<800 mL者15例(32%).死亡12例(26%),其中与肝损伤相关的死亡11例,均为严重肝外伤.肝叶切除17例,死亡9例(53%),占总死亡的75%(9/12).结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作为肝外伤急诊手术的主要指标,紧急手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控制出血,手术方式应遵循简单、有效的个体化原则.
作者:周业江;易国平;梁建群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灵术冲剂联合参芪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34例PCOS患者,于月经(或撤血)第5~14天服用灵术冲剂,第14天后或排卵后服参芪胶囊至月经来潮,或确定妊娠.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以2个疗程为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黄体生成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均显著性下降(均P<0.01).体质指数、多毛评分、证候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宫颈黏液评分显著上升(P<0.01).结论:灵术冲剂联合参芪胶囊治疗PCOS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胡向丹;黄旭晖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自Billoth 1881年成功地开展第1例胃窦癌切除手术,至今已过去100多年,而外科治疗的地位并未曾改变,仍是有希望治愈胃癌唯一有效的方法,但从全球胃癌外科治疗情况看,效果远不尽人意.
作者:万进;吴泽宇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报道我院经腹腔后途径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切开取石术经验,探讨该术式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总结我院经腹腔后途径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上段(L4以上)结石35例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42岁,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中段结石3例(结石位于髂嵴上缘水平处)、结石直径0.9~2.1cm,平均1.5 cm,合并不同程度肾积水8例.结果:3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5~160 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量20~160 mL,平均70 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0~28 h.术后发生尿漏5例,负压吸引管引流24 h后愈合拔管,术后5 d拔出导尿管,住院时间5~13 d,平均6 d,20例术后21 d拔出双J管,5例尿漏者术后2个月拔出双J管、35例患者出院后随诊3~24个月,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证实无明显输尿管切口处狭窄.患侧肾功能与术前对比有明显改善,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8例,右侧17例,对比两侧未发现对手术时间有明显影响.结论:经腹腔后途径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可以替代部分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微创的优点,尤其是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或者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URSL)、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失败,后腹腔镜技术则表现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谭晟;詹飞鸣;袁松坡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肿瘤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指肿瘤细胞接触一种抗肿瘤药物并产生耐药以后,同时对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的多种天然来源的抗肿瘤药物具有交叉耐药性[1].MDR是肿瘤细胞耐药的常见方式,也是白血病化疗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高娜;茆俊卿;张育 刊期: 200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