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汞桩核及铸造分体桩核用于磨牙修复的临床观察

赖汉标;刘奕

关键词:牙修复, 永久, 磨牙, 桩核
摘要:目的:观察银汞桩核及铸造分体桩核用于磨牙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银汞桩核及35例铸造分体桩核修复的磨牙进行12~24个月的随访,观察是否有桩核折断、修复体松动脱落和根管折断.结果:所有磨牙均未发现桩核折断和修复体松动脱落,1例银汞桩核修复磨牙及2例分体铸造桩核修复磨牙发生根管折断,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缺损面积大的磨牙残冠残根,只要严格把握适应证,银汞桩核及铸造分体桩核修复都可以取得满意的修复效果.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喉上神经阻滞在减轻清醒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中的作用

    近年来,对喉结高位、颈项短粗、颈部肿块、气管移位,行气管内麻醉的特殊病例,选择了清醒状态下气管插管,为减轻喉镜暴露和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笔者采用喉上神经阻滞下气管插管术,减轻了心血管反应,效果良好,现回顾总结如下.

    作者:金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输尿管结石928例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经验.方法:1995年1月至2006年8月间,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气压弹道腔内碎石(PL)]和开放手术(OS)治疗各种输尿管结石患者928例,并随访其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490例行ESWL,结石粉碎率92.8%,3个月后结石清除率为83.1%;PL 389例,379例结石一次性粉碎(97.4%);49例行OS,取石成功率为100%.结论:ESWL和OS可作输尿管结石首选治疗方法.OS可作为首选疗法失败后的补救方法.三种方法可互为补充.

    作者:杨智;魏鸿蔼;朱传明;于世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再次心脏手术瓣膜置换术187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187例人工心脏瓣膜再次置换手术的治疗方法及体会.方法:自1986年1月至2006年12月,187例病人接受了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心脏停跳118例,心脏不停跳69例.其中二尖瓣置换165例,主动脉瓣置换9例,双瓣膜和三瓣膜置换13例.结果:手术早期死亡8例(4.2%),随访存活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再次换瓣手术应恰当掌握手术时机,可应用传统的心脏停跳法及不停跳法,手术疗效确切.围术期的心功能是影响术后疗效的主要决定因素.

    作者:裴家强;肖颖彬;王学锋;陈林;钟前进;陈柏成;郝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系统的准确性评价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靶控输注装置以体重修正V1的Gepts参数时系统的准确性.方法:12例异丙酚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病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给药,ELISA检测桡动脉血药浓度,比较血药浓度实测值与预测值.结果:177个血标本的偏离度为4.0%,准确度为22.3%,分散度为-4.4%/h,摆动度为20.4%.结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装置采用体重修正的Gepts参数,系统的偏离度与分散度较小,能维持较稳定的血药浓度,适合国人应用.

    作者:肖彬;张兴安;陈宇珂;邵伟栋;吴群林;施冲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病人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病人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开展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480例中术后再入院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480例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24例,占4.6%.其中术后血尿导致尿潴留12例,均在膀胱镜下行血肿清除术;术后前尿道狭窄4例,定期尿道扩张治愈.术后并发膀胱结石3例,行经尿道膀胱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膀胱颈挛缩2例,再次行电切术;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1例,给予药物治疗后缓解;术后并发晚期前列腺癌1例,给予去势手术+氟他胺+局部放疗治疗.结论:术后继发性出血,前尿道狭窄,继发性膀胱结石,膀胱颈挛缩是术后再入院的主要原因,治疗上根据相应的病因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青松;李建明;马建国;朱长云;季鹏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护理程序管理

    重型颅脑损伤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1],病房主管护士应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抢救,全面评估,迅速果断,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步骤,运用系统理论知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为抢救生命争取时间.我科在近10年护理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注重积极协调,管理规范,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汪莉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及其鉴定

    目的: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神经干细胞,建立能稳定表达BDNF的神经干细胞系,为下一步的动物实验提供材料.方法:(1)分离SD大鼠胎鼠的间脑,加入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神经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克隆培养.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分离的神经干细胞.(2)用BDNF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神经干细胞,并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实验检测外源性BDNF基因的表达.结果:(1)分离培养出了大量具有不断增殖能力、表达神经巢蛋白的神经干细胞,并能经过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2)60%~70%的神经干细胞感染BDNF基因重组腺病毒,Western-blot及RT-PCR实验显示BDNF大量表达.结论:本试验成功建立了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能长期稳定表达BDNF的神经干细胞系.

    作者:冯力;王峻;曾亮;雷霆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鼻内镜术中脑脊液鼻漏防治体会

    脑脊液鼻漏是鼻内镜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未及时妥善处理,继发严重的颅内感染,可危及患者生命.我科近年经治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中发生脑脊液鼻漏,经术中修补及术后积极治疗,避免了严重后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贺;汪静波;陈晓云;廖志苏;陈建福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下小儿胃镜检查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小儿胃镜检查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观察异丙酚诱导下胃镜检查治疗的150例患儿的置镜反应,操作前及操作后1、5、10、15 min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上消化道蠕动程度、胃镜操作时间,并记录患儿异丙酚诱导后入睡时间、睁眼时间、应答坐起时间.结果:3例患儿异丙酚诱导后1 min出现SpO2<90%,经鼻导管给氧后30 min恢复至98%,其余患儿均诱导后1~2 min心率、呼吸、血压、SpO2较诱导前降低(P<0.05),4~5 min后恢复正常,无需处理.93例3岁以上患儿中有2例(2.2%)术后出现眩晕.行走不稳,持续20~30 min后消失,卧床休息20~30 min眩晕可减轻.所有病例中有8例(5.3%)患儿胃镜检查后12~24 h出现全身皮肤潮红、低热,考虑为阿托品化反应,嘱多饮水后48 h内消失.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辅助小儿胃镜检查治疗时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但副作用小,常规处理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许增华;李香莲;刘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高脂血症对OLETF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尿酸盐阴离子交换器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发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OLETF大鼠)在高脂血症阶段肾小管上皮细胞尿酸盐阴离子交换器(URAT1)的表达.方法:选择雄性4周龄OLETF大鼠10只为OLETF组,同系4周龄LETO大鼠(非糖尿病)10只为LETO组,基础饮食至11周龄,记录7周龄和11周龄大鼠体重、体长,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酸(UA)、肌酐、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URAT1在肾皮质中的表达量.结果:大鼠11周龄时,OLETF组TG、TC较LETO组显著增高,均P<0.05;UA较LETO组升高,但P>0.05;URAT1 mRNA的表达水平为2.17,较LETO组(1.00)明显升高,P<0.05.结论:OLETF大鼠在高脂血症阶段,随着尿酸的升高,URAT1 mRNA的表迭明显升高.可能通过上调URAT1的表达,来调节体内尿酸的排泄.脂代谢紊乱和高尿酸血症可能通过该纽带密切相关联.

    作者:王蓓;袁鹰;李长贵;苗志敏;王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环磷腺苷葡胺在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中的疗效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期较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喘憋明显,易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1],治疗困难.我科自2006年9月至2007年4月共收治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其中40例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兆敏;杨泽凯;邹永蓉;王成林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1例

    患者男,3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半年,伴胸闷气促半月于2006年5月20日人院.患者半年前因咳嗽、咳痰于我院就诊,受凉后明显,予以抗感染及对症处理后,咳嗽好转.此后未复查.半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并伴有咳嗽、咳痰,为黄色黏痰,带有血丝.人院时查体:T 37.3℃,一般情况可,未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右上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心、腹无异常.

    作者:王慧红;林云;冯加喜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消癖口服液系列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

    目的:观察消癖口服液系列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方法,将162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消癖口服液1号至6号口服,对照组采用乳核散结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108例患者,有效98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治疗54例患者,有效41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75.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癖口服液系列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洪宋贞;蔡芳英;朱华宇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中直回切除对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中直回切除对记忆功能的影响,并监测术后记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用韦氏记忆量表对13例切除直回患者、11例保留直回患者及1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记忆功能的测试.结果:3个月时切除直回组、保留直回组与对照组相比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及记忆商(MQ)均明显降低,10个月后保留直回组与对照组相比记忆功能无明显差异,而切除直回组的短时记忆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明显差异.结论:直回切除对短时记忆有明显影响,10个月后短时记忆仍存在障碍.

    作者:王正锋;陈劲草;雷霆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58岁,农民,2006年12月29日,因右膝肿痛6个月加重20 d,查右膝肿胀穿刺液常规检查脓球(++),以右膝关节滑囊炎收入住院.

    作者:陈永茂;陈莉;沈朝东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青光眼的护理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术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晚期青光眼的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2例(56眼)行小梁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晚期青光眼病人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重点是心理护理、术后用药、主要不良反应和远期随访的护理.结果:术后6~12个月56眼眼压控制在≤2.8 kPa(21 mmHg)内,术后视力提高且稳定,并发症轻而少.结论:小梁切除术后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可提高晚期青光眼病人的手术成功率.

    作者:黄和煦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解耦联蛋白3表达及罗格列酮的干预效应

    目的:观察高脂饲养加佐菌链脲霉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的骨骼肌解耦联蛋白3(UCP3)mRNA表达水平以及罗格列酮(RSG)的干预作用.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养组(NC组,n=15),高脂饲养组(HF组,n=45).8周后HF组内随机选出30只进行腹腔注射STZ.将血糖≥16.7 mmol/L大鼠分成DMC组(n=14)和DMT组(n=14),DMT组给予RSG灌胃进行干预治疗,NC组、HF组、DM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取空腹血糖、血脂并采用RT-PCR法测定骨骼肌中UCP3 mRNA含量.结果:HF组大鼠体重增加,血脂增高,血糖无明显增高.与NC组比较,HF组UCP3mRNA表达量下降约25%(P<0.05),DMC组表达量下降约35%(P<0.05),DMT组表达量较DMC组增加约25%(P<0.05).结论:RSG能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UCP3 mRNA表达,提示UCP3在2型糖尿病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杨璐;武革;胡桂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不同途径溶栓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兔下肢深静脉血栓模型,研究不同途径抗凝、溶栓治疗兔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同时动态观察D二聚体(DD)变化对溶栓疗效判断的意义.方法:采用结扎法建立深静脉血栓模型,将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A组经患侧腘静脉置管抗凝溶栓,B组经患侧股动脉置管抗凝溶栓,C组经外周静脉系统抗凝溶栓.给予尿激酶500 U/(kg·h),肝素钠10 U/(kg·h),微量泵持续24 h,分别于给药前,给药4、8、12、16、20、24 h测定血浆DD值.24 h后造影观察血管再通情况.结果:A、B、C组在给药后DD水平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A组在12 h达到高峰,24 h后恢复至溶栓前水平,B、C组均在20 h时达到高峰,随后出现下降,24 h后仍明显高于溶栓前水平.3组在治疗前DD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组在4、8、12、20、24 h与B、C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B、C两组在各相同时间点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血管造影,A组在24 h后造影全部通畅,有效率100%,B组有效率为50%,C组有效率为58%,A组与B组或C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腘静脉导管直接抗凝、溶栓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近期治疗效果优于经外周静脉系统抗凝溶栓及经股动脉置管溶栓;动态观察DD变化可以作为抗凝、溶栓的给药指导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作者:余超;吴性江;韩建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腹腔镜治疗高龄胆结石10 020例围手术期护理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深受高龄患者的欢迎,我院腹腔镜治疗中心1996年2月至2005年12月成功实施LC 45 000余例,其中高龄患者10 020例,占LC的1/4,其中70岁以上1 580例,60岁以上8 440例.针对高龄患者年龄大、并发症多、病史长、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等特点,我科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晶;袁静;谢春玲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黏着斑激酶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FAK的表达.结果: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FAK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5%、7%,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内膜癌组织中,低分化较高-中分化癌组织FAK的表达高,临床分期Ⅲ~Ⅳ期较Ⅰ~Ⅱ期表达高,有淋巴结转移的较无转移者表达高,浸润程度越深表达越高.结论:FAK的异常表达是引起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的原因,且与子宫内膜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而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作者:罗雪莹;王占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