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华;陈林林;谭伟兵;汪跃平;张华伟
丙型肝炎又称输血后肝炎,是经血液传播的常见的肝炎.为了减少输血感染HCV,1993年卫生部要求对献血者进行抗-HCV筛查.为了了解各生产厂家的抗-HCV ELISA试剂盒的质量.我们对6个厂家提供的抗-HCV ELISA试剂进行了质量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秀梅;王桂华;赵忠萍 刊期: 2003年第21期
中药片剂是指中药材粉末或提取物与适宜的赋形剂混合,经过制粒或不经过制粒压制而成的圆形或其他形状的片状制剂,供内服或外用[1].随着中药技术的综合发展,中药片剂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工艺技术不断改进,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产品质量较前有很大提高.在实际中药片剂的生产中,经常遇到中药片剂不易成型,硬度不好的难题,且不容易一时解决.现在笔者就长期从事生产过程中影响中药片剂成型或硬度的因素浅谈几点.
作者:谷军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榄香烯介入治疗胰腺癌的效果.方法采用榄香烯灌注和(或)经泵灌注介入治疗晚期胰腺癌11例,并与化疗灌注胰腺癌11例作对照.结果 (1)两组临床受益反应:榄香烯组优于化疗组(P<0.05);(2)两组瘤灶评判:榄香烯组PR+NC 8例,化疗组9例(P>0.05);(3)生存期、中位生存期:榄香烯组4.8~24.4个月、9.5个月,化疗组3.4~15.2个月、6.3个月(P<0.05);(4)毒副作用:榄香烯组明显低于化疗组.结论榄香烯介入治疗为晚期胰腺癌治疗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
作者:孙珏;范忠泽;赵泽华;朱美华;许建华;石晓兰;李琦;李朝衡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报告一种医用多功能窥镜滑润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采用医用高分子基质经化学改性合成.结果滑润剂溶胶、化学性质稳定、室温放置24个月后,质量没有变化,渗透压275~308mEq/L,pH7.4.对阴道粘膜无刺激性.结论滑润剂无毒、无害,化学性质稳定,可与其他药物共同配伍无变化.适用于各种窥镜检查使用.
作者:张和顺;魏明;高伯生;张宝翠;张建华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药材经虫蛀后,不但影响其外观,而且轻则使药材有效成分降低,重则完全丧失药用功能,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正确选用中药材防虫蛀的方法,对保证中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中药材防治虫蛀的物理、化学、生物对抗剂方法作一概述,与同行共飨.
作者:谭柳群 刊期: 2003年第21期
中药熏蒸治疗是将中药置于治疗仪的蒸发器内,加热使其成为雾化蒸气而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临床上用于治疗腰腿疼痛、中风后遗症、妇科炎症、男性生殖系炎症,收到较满意效果.
作者:覃桂华;王建忠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甲壳低聚糖对NOD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 (1)取12周龄NOD小鼠,分离纯化胰岛β细胞,分别观察干预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甲壳低聚糖)及对照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生理盐水)细胞增殖情况和急性胰岛细胞释放胰岛素实验.(2)测定12周龄NOD小鼠血糖值,分为高血糖组(Ⅰ)和低血糖组(Ⅱ),分别随机分成对照组Ⅰ-1,Ⅱ-1和治疗组Ⅰ-2,Ⅱ-2,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3%甲壳低聚糖和冷开水做饮用水,连续15周,定期测定血糖值.期间对治疗显效组随机让8只NOD小鼠饮用一定时间低聚糖后,改饮冷开水,定期测血糖值,观察反弹现象.结果 (1)干预组细胞增殖优于对照组(P<0.05),而急性胰岛素释放则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治疗组Ⅰ-2有65%降血糖作用显著,35%降血糖有效,血糖较长时间得到控制,寿命延长,治疗组Ⅱ-2血糖未见升高.对照组Ⅰ-1寿命很短并陆续发生死亡,对照组Ⅱ-1陆续出现高血糖.显效组NOD小鼠停饮甲壳低聚糖后血糖反弹上升.结论甲壳低聚糖能够促进胰岛β细胞的增殖并且对NOD小鼠高血糖有控制和治疗作用,延长糖尿病NOD小鼠生存期.
作者:乔新惠;宋岚;李邦良;周弟先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中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的含量.方法 HPLC法,Serial C18色谱柱,甲醇-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外标法测定.结果 SMZ平均回收率为98.7%,RSD=1.06%.TMP平均回收率为98.6%,RSD=0.8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郝立芳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理组织学检查:胬肉组织的结膜上皮增厚或变薄,球结膜上皮下胶原纤维变性和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并侵袭角膜上皮、前弹力层甚至基质层[1],有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并影响美观甚至视力.该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复发率也高,传统手术方法术后胬肉复发率达20%~30%[2].我们采用显微镜下胬肉切除加球结膜带蒂瓣移植术治疗75例75眼,经1年随访仅有7例(9%)复发,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庆岭 刊期: 2003年第21期
1 病例资料例1:患者,48岁,因子宫次全切除术后2年,反复阴道流血半年于2002年7月入院,2年前因子宫肌瘤在当地医院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恢复好,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阴道流血,量多,色红,有大血块,一度Hb降至<34g/L并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在当地医院输血抗休克治疗好转.因仍有反复阴道流血而转入我院.
作者:陈朝军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笔者对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电图与放射、化验检查对照,以观察比较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崔联珍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其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每组按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分为1h、6h、12h、24h、48h、72h组,每组5只,以原位杂交法检测不同时期视网膜中NF-κB的表达,每只大鼠处死前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测,计算左/右眼ERG b波波幅相对恢复率.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在6h开始检测到NF-κB的表达,在24h表达强,以后逐渐减弱.缺血再灌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在再灌注6h未能检测到NF-κB的表达,在12h开始表达,但低于同期缺血再灌注组的表达水平(P<0.05).缺血再灌注组在再灌注6h后各期ERG b波波幅相对恢复率明显低于同期缺血再灌注6h后+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P<0.01).结论 NF-κB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N-乙酰半胱氨酸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而减轻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游志鹏;姜德咏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肠炎灵是一种肠道消炎药,内含成分主要是利福平,广泛用于肠道病治疗、尤其农村医生应用更为普遍,关于该药应用中出现的毒副作用,国内已有报告,但对该药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报告1例,并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讨论.
作者:任素芹 刊期: 2003年第21期
放射治疗是肺癌常应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对早期病人可以达到根治目的,中、晚期病人经过放射治疗可以减轻临床症状、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近年来,综合治疗的研究十分活跃,加之放射物理、电子计算机及影像学的发展,肺癌的放射治疗取得了明显进展.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赵一虹;许卫东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笔者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衍洁;刘玉萍;曲光林 刊期: 2003年第21期
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时常会导致严重后果,如昏迷、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等.微创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脑出血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这种手术有时在局麻下也能完成,但患者常常不配合手术.我院麻醉科自2000年1月始,联合神经内科对需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的患者实施了局麻加异丙酚全麻,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萍;孙晓群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建立黄金搭档组合维生素片VD3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色谱柱为硅胶柱(3.9×150),流动相为正己烷-正辛醇-正戊醇-乙腈(100:0.5:0.5:1),检测波长VD3 265nm.结果峰面积与含量有良好的线性(γVD3=0.997715);重现性(RSDVD3=1.64%);回收率(XVD393.5%,RSD=0.80%).结论该方法稳定,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可作为此片剂质量检测方法.
作者:张连龙;周华生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了解穿琥宁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给临床用药提供帮助.方法通过检索1997年1月~2003年5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学期刊中有关穿琥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文献61篇,对104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穿琥宁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药物性皮疹、类过敏性休克样反应),血小板可逆性减少,胃肠道反应等.结论临床用药时应注意穿琥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作者:周葵;赵强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鼻窦炎疗效的方法.方法对36例伴有上颌窦病变的患者行鼻内窥镜加柯-陆手术联合进路鼻窦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结果 34例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23例(67.6%),好转9例(26.5%),无效2例(5.9%),总有效率94.1%.结论该方法可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可恢复上颌窦的生理性引流通道及建立新的引流通道,防止复发,弥补了单纯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在处理上颌窦病变时的局限性.
作者:洪晓林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电化学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几年在我国兴起的一门技术,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恶性肿瘤普查中,其发病率居男性第3位,仅次于胃癌及食管癌,居女性第4位,由于其发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多处于中晚期,而且合并肝硬化率高及手术复发率高等多种因素,临床治疗困难,手术切除率低,因此,绝大部分患者仅能采用非手术治疗,研究表明,采用电化学治疗肝癌为首选方法,我院自1996年3月以来,采用电化学治疗肝癌2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立本 刊期: 200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