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D82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周天贵;袁红纲;胡敬祖;陈先国;宋兴福

关键词:膀胱肿瘤, CD82, RT-PCR, 浸润, 转移
摘要:目的:探讨CD82基因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CD82 mRNA的表达.结果:CD82 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正常膀胱黏膜的表达(P<0.01),且随着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及淋巴结转移的出现,CD82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CD8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下调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化、浸润及淋巴转移有关,有望成为评判膀胱肿瘤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的新的有效指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脑脊液引流速度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脑脊液引流速度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效果,探讨佳引流速度.方法:43例SAH患者行腰大池置管匀速引流术后分为3组,予(5±1)、(10±1)、(15士1)mL/h三种不同引流速度,其他治疗措施相似.结果:(10±1)mL/h组脑脊液澄清时间较(5±1)mL/h组短(t=3.323,P<0.05),与(15±1)mL/h组无明显差异(t=2.012,P>0.05),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2%,与(5±1)mL/h组(χ2=0.021,P>0.05)及(15±1)mL/h组(χ2=0.050,P>0.05)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颅内感染、二次出血、低颅压综合征和脑积水.结论:引流速度控制为(10±1)mL/h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邹宇辉;闻林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压昼夜节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勺型高血压57例,非勺型高血压63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血肌酐值.结果:非勺型高血压与勺型高血压相比,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血压昼夜波动节律消失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蛋白尿较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明显.

    作者:田小园;王涓;张静;杨丽娟;杨敏静;严慧萍;周可欣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不同分割方式放射治疗脑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分割方式放射治疗脑转移癌引起头痛的止痛效果.方法:48例脑转移癌患者,24例采用低分割照射(治疗组),肿瘤吸收剂量3 Gy/次,5次,周,总刺量30 Gy;24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对照组),肿瘤吸收剂量2 Gy/次,5次/周,总剂量40 Gy.结果:48例脑转移癌止痛总有效率为94%,治疗组为96%(23/24),对照组为92%(22/24),两组止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射治疗对脑转移癌疼痛治疗效果肯定,大剂量低分割与常规分割两种放疗方式疗效相似.

    作者:杨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力平之治疗老年代谢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方案.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分别用力平之加饮食控制(治疗组)及单纯饮食控制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副作用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力平之加饮食控制是治疗老年代谢综合征的可靠方案.

    作者:王柳洁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分析

    目的:总结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情况,提高抗感染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3例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情况,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该菌对多数抗生素耐药,可选抗生素少.结论: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是近年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常见耐药茵,通过合理选用抗生素及综合防治措施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何宗广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安福隆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我们选用安福隆(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基因工程α-2b干扰素)5×106 U联合胸腺五肽(成都地奥九弘药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观察其疗效.

    作者:刘延英;曲鹏;梁宝英;杨金枝;富新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微小RNA生物功能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研究起始于stRNA (small temporal RNA).1993年Lee等川在新杆状线虫(C.elegan)中通过基因筛选和定位克隆的方法发现了lin-4,lin-4可以与lin-14基因的3'UTR(untmnslate region)不完全结合,阻断lin-14蛋白的表达却不影响lin-14的mRNA表达水平,抑制幼虫从L1期进入L2期.

    作者:秦一雨;全志伟;李济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异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异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观察7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前后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明显减少,无症状天数明显增加.治疗后的FEV1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0 1),平均PEF值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变(P<0.001),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且较轻微.结论:异丁司特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减轻症状,不良反应轻微,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刘勉;司一民;马洪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氮末端脑钠肽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自从1981年de Bold等在大鼠的心房组织中分离出心房利钠肽(ANP)以来,近20年以来相继发现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树眼镜蛇利钠肽(DNP),ANP、BNP、CNP、利尿素(UD)、Iso-ANP等一类功能和(或)结构相似的多肽组成了利钠肽系统(NPS),其中与BNP来源于同一前体的氮末端脑钠肽激素原(NT-proBNP)临床价值较为重要.现在就NT-proBNP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李鹏;曾高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澳特斯小儿止咳露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澳特斯小儿止咳露治疗小儿咳嗽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把6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咳嗽、略痰症状的患儿按年龄分成3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澳特斯小儿止咳露止咳、祛痰,并进行观察.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2%,各年龄组和疾病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少,发生率为3%.结论:澳特斯小儿止咳露是治疗各年龄期小儿咳嗽安全有效的止咳祛疲药.

    作者:张芹;叶海燕;闫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不同人群呼吸道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呼吸道真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本院老年病科、呼吸内科、肾脏病科、肿瘤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等科室465名住院患者的痰标本,同时选择412例健康人留取咽拭子进行真菌培养;菌种鉴定用VITEK 60(Bio Merieux,法国)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及Vitek 60-YBC鉴定卡.结果:住院患者呼吸道真菌携带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χ2=63.964 P<0.005),同时住院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率也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其中以老年病科和呼吸内科为高(χ2=118.482 P<0.005);其不同的治疗组真菌感染率有差异(χ2=118.482 P<0.005);真菌感染者主要分布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χ2=8.749 P<0.005).结论:广谱抗茵药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侵袭性操作已成为医院内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同时老龄化、基础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慢性疾病的患者是真茵定植和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作者:崔伟历;王露霞;向丽;丁慧慧;叶帼英;高丽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血脂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收住的60例缺血性心脏病并发心衰患者分为左卡尼汀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左卡尼汀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静滴,3g/d,2周为1个疗程,间断应用5个疗程.记录用药前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超声心动图、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左卡尼汀组患者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改善优于时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左卡尼汀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有较好疗效,对血脂调节有效.

    作者:代静澜;古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输尿管镜下急诊处理梗阻性肾衰的护理体会

    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技术,解除尿路梗阻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具有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可同时处理双侧病变等优点,尤其适宜上尿路结石梗阻引起肾衰的病例.同时应用输尿管镜技术,在诊断上能迅速而准确地发现梗阻部位及原因.

    作者:陈兰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腹腔内注射低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腹腔内注射低剂量免疫球蛋白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符合条件的28例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持续时间、腹膜炎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A组腹透液中加入头孢唑林和头孢羧甲噻肟,疗程14 d.B组在上述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每次换液时腹腔内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用冻干人免疫球蛋白300 mg/2 mL),疗程7 d.分别于治疗开始后,记录每次换液时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变化,如发热、腹痛、腹部压痛及其症状与体征消失时换液次数.腹透液由混浊变清亮的换液次数,同时每次换液后进行透出液细胞计数并进行分类,细胞计数并分类一直重复到腹透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50 mm3).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6个月.结果:至透出液清亮的换液次数和至发热消失的换液次数,B组较A组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至腹痛和腹部压痛消失时,B组的换液次数较A组明显减少(P<0.05);至透出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50 mm3)时,B组的换液次数较A组明显减少,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内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治疗可以增加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抗茵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发.

    作者:孙世仁;宁晓暄;陈威;王汉民;连耀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方法:对用药并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前后的用药过程,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等采取综合护理,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缺氧状态,降低吸气做功,提高呼气相压力,避免气道和肺泡塌陷,保护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自主呼吸规律.结果:53例患儿除2例为Ⅳ期NRDS而死亡外,其余都能够达到病情的改善.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治疗是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很好措施,而治疗过程中的用药护理、病情观察及呼吸道的管理等尤为重要.

    作者:李丽云;区慧红;郑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消旋卡多曲与培菲康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肠道屏障保护和炎性反应调控的影响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口崩片与培菲康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到粪便RV-Ag(IgM)阳性的143例门诊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消旋卡多曲组(B组)、培菲康组(C组)和联合治疗组(D组),并对四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B、C和D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27.3%、59.5%、58.8%和84.6%;四组的TNF-α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B、C、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四组血浆内IL-6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而B、C、D组的疗效更优于A组(P<0.05)治疗后,B、C、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口崩片联合培菲康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周沁斐;叶子;郑优敏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中老年人以便血为主的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及内镜表现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和内镜表现.方法:收集14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内镜检查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中老年人,多伴有相关基础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便秘、糖尿病等,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100%)及下腹痛(50%).内镜表现为病变主要发生在左半结肠(93%),病变黏膜和正常黏膜境界清楚,病理学表现无特异性.本组一过性缺血性结肠炎12例(86%),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慢性缺血性结肠炎2例(14%),1例肠腔形成明显狭窄后经手术治疗治愈出院,另1例临床症状缓解,结肠镜下见黏膜粗糙,轻度充血、水肿、假息肉形成.结论:中老年人出现急性便血且有相关基础病时应警惕缺血性结肠炎的可能,早期行内镜检查是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

    作者:汪泳;张方信;王宏;耿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哮喘儿童诱导痰液白三烯B4和白细胞介素-5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5(IL-5)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5例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惠儿,以及20例健康儿童诱导痰液中LTB4、IL-5水平,并同时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大呼气流速(PEF).结果: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诱导痰液LTB4平均水平(30.92±8.32)pg/mL,较正常对照组(1.67±0.84)pg/mL为高(P<0.01),其中重度发作组为(58.16±10.45)pg/mL,较轻、中度发作组(7.82±1.86)、(26.78±5.07)pg/mL为高,3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同时,急性发作期诱导痰液IL-5平均水平(77.94±12.21)pg/mL,较正常对照组(7.48±1.89)pg/mL为高(P<0.01),其中重度发作组为(135.98±22.04)pg/mL,较轻、中度发作组(31.83±5.35)、(66.01±10.23)pg/mL为高,3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病情越重,LTB4、IL-5水平越高,且FEV1值、PEF值下降愈明显;缓解期哮喘惠儿较急性发作期各组LTB4、IL-5水平明显下降,肺功能改善.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哮喘急性发作期LTB4与FEV1值、PEF值呈负相关(r=-0.485,-0.504,均P<0.05).与IL-5呈正相关(r=0.549,P<0.05);IL-5与FEV1值、PEF值呈负相关(r=-0.493,-0.562,均P<0.05).结论:LTB4、IL-5在哮喘的急性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可能是构成气道慢性炎症的各类因素之一.测定LTB4、IL-5水平为哮喘的诊断及判断病情提供较好的实验室参数.

    作者:辛淑君;林利兰;刘琦石;肖政祥;胡应龙;王影齐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糖尿病足溃疡换药方法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易并发皮肤软组织溃疡,特别是足溃疡,往往久治不愈,严重者需进行截肢治疗.在非外伤性下肢截肢病人中,因糖尿病足溃疡而截肢的病人占50%[1].我同糖尿病足溃疡及其引起的截肢病人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作者:苏雪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建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培养机制,加快实施科技人才队伍的战略步伐

    发达地区医院如何获得人才资源,稳定人才队伍,增强发展后劲,既面临着新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是当前发达地区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

    作者:杨晶;刘瑾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