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静澜;古平
舒适护理是护理活动加舒适的研究,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终目的是让病人身心处于佳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004年开始我们对130例住院白血病患儿制订并实施一套舒适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詹淑清;詹晓华;赖丽菊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前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ruce方案进行分级递增性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对172例选择性非心脏手术的开胸老年患者术前进行检查.结果:172例中有98例心电图发生改变,这些患者术中出现心脏并发症96例(98.0%);心电图无变化74例,出现心脏并发症11例(14.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试验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前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的栓查能发现潜在性心肌缺血性病变,指导围手术期处理,降低围手术期的病死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安全性好,可作为术前常规检查手段之一.
作者:余新;姚光辉;陈春明;陈志慷;王洁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压昼夜节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勺型高血压57例,非勺型高血压63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血肌酐值.结果:非勺型高血压与勺型高血压相比,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血压昼夜波动节律消失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蛋白尿较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明显.
作者:田小园;王涓;张静;杨丽娟;杨敏静;严慧萍;周可欣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加强对急性双表型白血病诊断过程复杂性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初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双表型白血病并进行讨论.结果:该病例诊治过程复杂,通过骨髓涂片、免疫分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明确了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结论:对于双表型白血病应采取多种方法检查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
作者:王小林;王化;胡晓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的胃癌病例误诊原因,并提出减少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胃癌病例,对其中5例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临床诊断和手术探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因转移性肿瘤本身较少见,在诊断前较少考虑,故易漏诊或误诊;其次,对此类肿瘤的临床特点不熟悉;另外,以转移瘤之症状或体征出现后就医,忽略原发癌的有关症状或主诉;医务人员分科诊治,均以重视和考虑本科疾患为主,所以术前诊断率不高.结论:提高对胃癌的认识水平,了解其特殊扩散转移方式,注重临床表现,综合应用各种辅助检查手段,减少误诊发生.
作者:李玉泽;马光耀;马彦龙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鲍曼不动杆萄的感染状况及耐药形势.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6年从我院患者感染标本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267株的临床来源及耐药特征.结果:鲍曼不动杆茵在ICU栓出多(116株,43.4%),主要从痰液分离出来(165株,61.8%).对常用抗茵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头孢西丁、头孢噻肟的平均耐药率迭82.4%、82.0%.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好.结论:鲍曼不动杆茵的分离率逐年增加,耐药形势严峻,对其感染的治疗,可选用舒巴坦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或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抗茵药物.应重视病原菌的检出,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耐药形势日益严重的现状具有重要意叉.
作者:鲍丽娟;谢永强;邓秋连 刊期: 2007年第23期
MIC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chain-related gene A)基因是MIC基因家族的一个成员,表达MICA抗原.MIC是非经典的HLA-I类链相关基因家族,位于6号染色体,MICA和MICB为其功能基因,两者有80%的同源性.
作者:谈鸣岳;范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患者男,24岁,汉族.因右侧髋部疼痛1个月,加重伴活动受限2 d,于2007年1月11日收入我院骨科,患者抬入病房,痛苦面容,被动右侧卧位,右髋关节周围不红,无浅表静脉怒张,局部皮温较高,压痛、扣击痛明显,腹股沟韧带中点压痛明显,右髋关节由于疼痛固定于屈曲30°内收位,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右膝关节检查无阳性体征,右下肢感觉及血运正常.
作者:赵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原发性SAH占脑血管疾病的10%~15%[1],其病情凶险,易并发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CVS),死亡率高.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对收治入院时神志清醒的40例SAH患者,采用尼莫地平和腰穿脑脊液(CSF)置换治疗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欣;李香莲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不同脑脊液引流速度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效果,探讨佳引流速度.方法:43例SAH患者行腰大池置管匀速引流术后分为3组,予(5±1)、(10±1)、(15士1)mL/h三种不同引流速度,其他治疗措施相似.结果:(10±1)mL/h组脑脊液澄清时间较(5±1)mL/h组短(t=3.323,P<0.05),与(15±1)mL/h组无明显差异(t=2.012,P>0.05),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2%,与(5±1)mL/h组(χ2=0.021,P>0.05)及(15±1)mL/h组(χ2=0.050,P>0.05)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颅内感染、二次出血、低颅压综合征和脑积水.结论:引流速度控制为(10±1)mL/h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邹宇辉;闻林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五常法是现代管理的基础,起源于日本,20世纪90年代后期香港医院推广应用.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主要用于改善工作场所的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品质,确保安全,提升形象[1].
作者:邝星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呼吸道真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本院老年病科、呼吸内科、肾脏病科、肿瘤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等科室465名住院患者的痰标本,同时选择412例健康人留取咽拭子进行真菌培养;菌种鉴定用VITEK 60(Bio Merieux,法国)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及Vitek 60-YBC鉴定卡.结果:住院患者呼吸道真菌携带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χ2=63.964 P<0.005),同时住院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率也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其中以老年病科和呼吸内科为高(χ2=118.482 P<0.005);其不同的治疗组真菌感染率有差异(χ2=118.482 P<0.005);真菌感染者主要分布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χ2=8.749 P<0.005).结论:广谱抗茵药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侵袭性操作已成为医院内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同时老龄化、基础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慢性疾病的患者是真茵定植和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作者:崔伟历;王露霞;向丽;丁慧慧;叶帼英;高丽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普米克、万托林雾化溶液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呼吸道症状(咳嗽、睡眠障碍、咳疫、两肺痰鸣音、哮鸣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181例,年龄10个月~5岁.病程10 d~2个月的上呼吸道感染后呼吸道症状随机分为治疗组(普米克、万托林)92例和对照组(氨溴索、利巴韦林)89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咳嗽、睡眠改善情况、咳痰、痰鸣音、哮鸣音等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62例(67.39%),显效16例(17.39%),好转9例(9.78%),无效5例(5.43%).总有效率(痊愈+显效)84.78%.对照组痊愈41例(46.07%),显效20例(22.47%),好转25例(28.09%),无效3例(3.37%),总有效率为68.54%.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咳嗽、睡眠改善情况、痰呜音及哮鸣音的变化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未发现药物不良事件.结论:普米克、万托林雾化吸入对于改善上呼吸道感染后呼吸道症状(咳嗽减轻或消失,改善睡眠、减少或消除咳痰、痰鸣音及哮鸣音等)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唐红玉;叶巍岭;杨代秀;徐巧岚;尹同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患者男,52岁.因右耳耳鸣、听力下降1年,于2006年6月来院就诊.无头痛、眩晕,无视物旋转,无复视,无肢体麻木和活动受限.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作者:李卉;高娃;王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病因和预后.方法:对32例患儿的年龄、惊厥类型、病因、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32例惠儿中22例好转,10例死亡或放弃治疗.其中强直一阵孪性发作、以毒鼠药中毒等预后差.安定、鲁米那钠和氯硝基安定治疗该病疗效较理想.结论:能够引起惊厥的各种原因都可导致惊厥持续状态,其预后各有不同.惊厥患儿处理原则是维持生命功能、尽快止惊、控制发作、治疗病因及预防复发,早期有效地控制惊厥是关键.
作者:王晓榕;肖岳;李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HD)和不卧床持续腹膜透析(CAPD)治疗高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的疗效.方法:观察HD组28例患者和CAPD组15例患者透析充分前后血液生化指标、死因及并发症情况.结果:CAPD组患者以感染为死因的比例(33%)高于HD组(21%),但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接受CAPD治疗出现休克、心脏骤停、心律失常、血压不稳或脑血管意外的机会明显较HD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APD应作为透析前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并发症及透析过程血压不稳的高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惠者一体化治疗的首选.
作者:黄四邑;肖文豪;黄华;吕路;管红斌;黄培华;桓文穆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结核性胸腔积液注射高聚金葡素的疗效.方法: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6例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正规抗结核同时抽胸水治疗,2次/周,胸腔内注射高聚金葡素针2 000 U.对照组采用正规抗结核同时抽胸水治疗,2次,周.结果:经10~19 d治疗,治疗组患者胸水吸收较快,胸水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胸腔内注射高聚金葡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对症状能有效缓解,是有效、安全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孙德彬;陆书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糖尿病易并发皮肤软组织溃疡,特别是足溃疡,往往久治不愈,严重者需进行截肢治疗.在非外伤性下肢截肢病人中,因糖尿病足溃疡而截肢的病人占50%[1].我同糖尿病足溃疡及其引起的截肢病人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作者:苏雪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1-3],由于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常同时存在其他高危因素,发生病理性黄疸的风险性大大高于足月儿,有时甚至发生低胆红素核黄疸[4],因此,对早产儿黄疸更应引起重视,进行动态监测和及早防治.本研究通过对早产儿进行预防性光疗,并将微量血清胆红素(MSB)峰值、住院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永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特发性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分析,检测65例特发性POF患者(POF组)和75例正常妇女(对照组)PAI-1基因4G/5G多态性.结果:特发性POF患者组PAI-1基因型频率分布,4G/4G型为29.2%,4G/5G型为55.4%,5G/5G型为15.4%;POF患者组4G/4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6.0%),但差异无显著性意叉(χ2=3.54,P>0.05);而4G等位基因频率(0.569)显著高于对照组(0.447)(χ2=4.18,P<0.05),携带4G等位基因个体发生特发性POF的相对风险OR=1.64,95%CI 1.02~2.64.结论: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特发性POF的发病有关,4G等位基因可能是特发性POF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管立学;高丽;孙静华;王敬先;李海波;王瑞丽 刊期: 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