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梅
原发性腹膜癌(primary peritoneal carcinoma,PPC)是一种起源于腹膜的恶性肿瘤,腹膜多弥漫受累,而卵巢本身正常或仅浅表受累,其组织病理学特点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似.
作者:陈华;陈文俊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1-3],由于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常同时存在其他高危因素,发生病理性黄疸的风险性大大高于足月儿,有时甚至发生低胆红素核黄疸[4],因此,对早产儿黄疸更应引起重视,进行动态监测和及早防治.本研究通过对早产儿进行预防性光疗,并将微量血清胆红素(MSB)峰值、住院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永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治疗,分析其疗效,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患者脑静脉窦主干再通,脑静脉回流通畅,颅内压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治愈出院.结论:经静脉接触性溶栓治疗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疗效好,预后佳,与相关文献报道结论一致.
作者:胡发云;邹晓毅;席刚明;汪健;叶飞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肝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150例慢性肝痛患者(慢性肝病组)和89例健康体栓者(健康对照组)的瘦素受体Gln223Arg核苷酸变异(A→G)进行研究,同时检测两组血清瘦素水平和临床指标.结果:慢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Gln223Arg基因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肝病组AG+AA基因型携带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较GG基因型携带者高[(24.72±2.73)kg/m2 vs(23.64±2.78)kg/m2],差异有显著性(P<0.05);GG基因型携带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AG+AA基因型携带者(4.71±3.44 vs 3.39±1.29),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基因型的血清瘦素水平比较[(2.91±0.43) μg/L vs(2.86±0.42) μg/L],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肝痛患者的BMI和HOMA-IR有关,与血清瘦素水平无关.
作者:丁百静;朴云峰;祝尔建;李静;关英慧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对P渡离散度的影响.方法:31例Ⅱ孔型ASD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容积、射血分数及右房面积,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大时间、P渡小时间,计算P波离散度.结果:术后3个月右室客积、右室射血分数、右房面积、P波离散度和P渡大时间较术前显著减少,P波小时间较术前无明显改变.结论:ASD封堵术恢复右心形态及功能的同时,改善心房电活动,有效预防房性心律失常.
作者:汪太平;李雪翔;史学功;徐岩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割方式放射治疗脑转移癌引起头痛的止痛效果.方法:48例脑转移癌患者,24例采用低分割照射(治疗组),肿瘤吸收剂量3 Gy/次,5次,周,总刺量30 Gy;24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对照组),肿瘤吸收剂量2 Gy/次,5次/周,总剂量40 Gy.结果:48例脑转移癌止痛总有效率为94%,治疗组为96%(23/24),对照组为92%(22/24),两组止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射治疗对脑转移癌疼痛治疗效果肯定,大剂量低分割与常规分割两种放疗方式疗效相似.
作者:杨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总结9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98例患者中乳头溢液者72例,占73%,肿块单发88例,多发10例,共有6例发生恶变,占6%;6例恶变者中有4例行改良根治术,2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其余92例行病变导管+乳腺区段切除或肿块+周围乳腺切除术,96例治愈,2例多发性患者术后1年复发,遂行单纯乳房切除后治愈.结论:通过乳头溢液或轻压肿块时乳头溢液和脱落细胞学、乳管造影、导管镜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而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愈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海洲;吴峰;孙晓东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结核性胸腔积液注射高聚金葡素的疗效.方法: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6例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正规抗结核同时抽胸水治疗,2次/周,胸腔内注射高聚金葡素针2 000 U.对照组采用正规抗结核同时抽胸水治疗,2次,周.结果:经10~19 d治疗,治疗组患者胸水吸收较快,胸水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胸腔内注射高聚金葡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对症状能有效缓解,是有效、安全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孙德彬;陆书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和内镜表现.方法:收集14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内镜检查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中老年人,多伴有相关基础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便秘、糖尿病等,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100%)及下腹痛(50%).内镜表现为病变主要发生在左半结肠(93%),病变黏膜和正常黏膜境界清楚,病理学表现无特异性.本组一过性缺血性结肠炎12例(86%),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慢性缺血性结肠炎2例(14%),1例肠腔形成明显狭窄后经手术治疗治愈出院,另1例临床症状缓解,结肠镜下见黏膜粗糙,轻度充血、水肿、假息肉形成.结论:中老年人出现急性便血且有相关基础病时应警惕缺血性结肠炎的可能,早期行内镜检查是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
作者:汪泳;张方信;王宏;耿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资料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占糖尿病总人数的67%以上,欧美发达国家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占43%左右,透析治疗价格十分昂贵,所以用药物阻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进展则显得非常重要.我科自2005年始用爱西特保留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蓝海云;张萍;梁慧;陈奇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对比分析多排螺旋CT(MSCT)和常见影像学检查对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效能,评价MSCT和常规影像学检查的可靠性.方法:共收集2004-2006年问78例输尿管小结石(直径<5.0 mm)病例,均以开放性或腹腔镜手术证实.将手术结果同MSCT、腹部尿路平片(KUB)、B超等常见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来判断三种影像学检查的可靠性.本组有69例行KUB检查,78例均行腹部超声(BUS)检查,57例进行MSCT检查.结果:(1)MSCT、KUB、BUS三种检查在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2%、53.9%、67.8%;(2)KUB+BUS在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符合率为74.0%,低于MSCT的98.2%(P<0.05).结论:.MSCT在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上优于KUB、B超及KUB+BUS,是诊断输尿管结石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汪军峰;陈邦文;樊树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测定行无痛纤维肠镜检查术患者在不同剂量的芬太尼复合下靶控输注异丙酚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方法:行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64例,分为F1、F2两组,每组各32例.于检查前缓慢推注芬太尼,F1组剂量为0.6 μg/kg,F2组为1 μg/kg.患者按序贯法进行试验,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设为3.5 μg/mL,根据上一个患者体动情况,下一患者血浆靶浓度进行增减的调整,变化幅度为0.5 μg/mL.计算两组病例异丙酚EC50及其95%的可信区间.结果:复合0.6 μg/kg芬太尼时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的EC50为(3.89±0.16)μg/mL,95%的可信区间为3.58~4.20 μg/mL;复合1 μg/kg芬太尼时异丙酚的EC50为(3.75±0.11)μg/mL,95%的可信区间为3.52~3.97 μg/mL.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0.6 μg/kg芬太尼用于纤维结肠镜检查术安全有效,其EC50为(3.89.4±0.16)μg/mL.
作者:沈宁;李晓芸;陈中刚;蔡珺;黎尚荣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带状疱疹病例少见,作者近期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30岁,因左肩胛部瘙痒1 d于2007年5月12日就诊.
作者:游书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HD)和不卧床持续腹膜透析(CAPD)治疗高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的疗效.方法:观察HD组28例患者和CAPD组15例患者透析充分前后血液生化指标、死因及并发症情况.结果:CAPD组患者以感染为死因的比例(33%)高于HD组(21%),但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接受CAPD治疗出现休克、心脏骤停、心律失常、血压不稳或脑血管意外的机会明显较HD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APD应作为透析前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并发症及透析过程血压不稳的高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惠者一体化治疗的首选.
作者:黄四邑;肖文豪;黄华;吕路;管红斌;黄培华;桓文穆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我院2006年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复合麻醉施行择期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中华;葛亚力;史宏伟;鲍红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五常法是现代管理的基础,起源于日本,20世纪90年代后期香港医院推广应用.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主要用于改善工作场所的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品质,确保安全,提升形象[1].
作者:邝星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原发性SAH占脑血管疾病的10%~15%[1],其病情凶险,易并发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CVS),死亡率高.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对收治入院时神志清醒的40例SAH患者,采用尼莫地平和腰穿脑脊液(CSF)置换治疗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欣;李香莲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HP阳性胃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96例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胃溃疡,快速尿素酶测定证实HP阳性的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296例患者分成3组,分别为A组125例,服雷贝拉唑20 mg,每日1次,磷酸铝凝胶20 g,每日2次;B组106例,服雷贝拉唑20 mg,每日1次;C组65例,行安慰荆治疗.上述患者同时接受抗HP治疗.结果:4周后.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6%,B组总有效率为68.9%,C组总有效率为30.8%,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就胃溃疡愈合及HP根除而言,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疗效优于单用雷贝拉唑,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伟航;卢海林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妊娠合并SLE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SLE患者中,合并血小板减少1例,狼疮肾炎2例,重度子痫前期1例,产后9 d脑病1例,1例孕33周发现胎儿成骨不全,2例早产,4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例极低体重儿.4例足月小样儿.28例妊娠中获15例活婴,未发现新生儿红斑狼疮.结论:SLE对妊娠有较大的影响,严格把握受孕及终止妊娠的时机,加强孕期产科及风湿科的相关检查及严密监护,合理用药控制病情是提高妊娠率及改善围产结局的关键.
作者:周静;张文淼;黄引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蛋白质组(proteome)是指细胞或组织在某一特殊环境、阶段或状态下表达的全套蛋白质谱,这一研究领域称为蛋白质组学(pmteomics),即高通量地确定某一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全套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表达水平、结构和功能特征,用于此项工作的技术有二维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质谱(mass spectrometry)分析和蛋白质芯片技术等,后者又分抗体芯片和捕获芯片质谱联用,如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SELDI)蛋白质质谱芯片.
作者:胡成效;戴勇 刊期: 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