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蛋白质组学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胡成效;戴勇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 系统性红斑狼疮, 质谱联用, 芯片技术, 激光解吸离子化, 细胞组织, 研究领域, 功能特征, 特殊环境, 抗体芯片, 二维电泳, 表面增强, 表达水平, 高通量, 状态, 器官, 结构, 捕获
摘要:蛋白质组(proteome)是指细胞或组织在某一特殊环境、阶段或状态下表达的全套蛋白质谱,这一研究领域称为蛋白质组学(pmteomics),即高通量地确定某一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全套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表达水平、结构和功能特征,用于此项工作的技术有二维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质谱(mass spectrometry)分析和蛋白质芯片技术等,后者又分抗体芯片和捕获芯片质谱联用,如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SELDI)蛋白质质谱芯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尿毒清颗粒的长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服用尿毒清颗粒对老年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7例收住我科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的高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尿毒清,连续观察至给药后1年.记录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及1年后的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脂及血浆蛋白等指标,比较治疗前后惠者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个月后患者BUN、Scr、UA均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3个月后患者BUN、Scr显著降低(均P<0.051,在1年的观察期中Scr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余各观察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尿毒清颗粒能改善和延缓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功能减退.

    作者:丁文茂;李曙平;谭昌金;阳光;田慧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中老年人以便血为主的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及内镜表现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和内镜表现.方法:收集14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内镜检查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中老年人,多伴有相关基础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便秘、糖尿病等,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100%)及下腹痛(50%).内镜表现为病变主要发生在左半结肠(93%),病变黏膜和正常黏膜境界清楚,病理学表现无特异性.本组一过性缺血性结肠炎12例(86%),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慢性缺血性结肠炎2例(14%),1例肠腔形成明显狭窄后经手术治疗治愈出院,另1例临床症状缓解,结肠镜下见黏膜粗糙,轻度充血、水肿、假息肉形成.结论:中老年人出现急性便血且有相关基础病时应警惕缺血性结肠炎的可能,早期行内镜检查是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

    作者:汪泳;张方信;王宏;耿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脑梗死患者血神经元烯醇化酶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梗死后第2、14天及26例健康正常人血清NSE含量.结果:3组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NSE水平的变化与梗死面积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梗死发生的第2天,血清NSE水平达到峰值;第14天时明显下降,与第2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血清NSE水平较好地反映了急性脑梗死的脑损伤程度,可提示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程度及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

    作者:杨美兰;曾莲意;黄宗青;杨来智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舒适护理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体会

    舒适护理是护理活动加舒适的研究,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终目的是让病人身心处于佳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004年开始我们对130例住院白血病患儿制订并实施一套舒适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詹淑清;詹晓华;赖丽菊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哮喘儿童诱导痰液白三烯B4和白细胞介素-5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5(IL-5)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5例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惠儿,以及20例健康儿童诱导痰液中LTB4、IL-5水平,并同时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大呼气流速(PEF).结果: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诱导痰液LTB4平均水平(30.92±8.32)pg/mL,较正常对照组(1.67±0.84)pg/mL为高(P<0.01),其中重度发作组为(58.16±10.45)pg/mL,较轻、中度发作组(7.82±1.86)、(26.78±5.07)pg/mL为高,3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同时,急性发作期诱导痰液IL-5平均水平(77.94±12.21)pg/mL,较正常对照组(7.48±1.89)pg/mL为高(P<0.01),其中重度发作组为(135.98±22.04)pg/mL,较轻、中度发作组(31.83±5.35)、(66.01±10.23)pg/mL为高,3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病情越重,LTB4、IL-5水平越高,且FEV1值、PEF值下降愈明显;缓解期哮喘惠儿较急性发作期各组LTB4、IL-5水平明显下降,肺功能改善.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哮喘急性发作期LTB4与FEV1值、PEF值呈负相关(r=-0.485,-0.504,均P<0.05).与IL-5呈正相关(r=0.549,P<0.05);IL-5与FEV1值、PEF值呈负相关(r=-0.493,-0.562,均P<0.05).结论:LTB4、IL-5在哮喘的急性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可能是构成气道慢性炎症的各类因素之一.测定LTB4、IL-5水平为哮喘的诊断及判断病情提供较好的实验室参数.

    作者:辛淑君;林利兰;刘琦石;肖政祥;胡应龙;王影齐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早产儿提早光疗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探讨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1-3],由于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常同时存在其他高危因素,发生病理性黄疸的风险性大大高于足月儿,有时甚至发生低胆红素核黄疸[4],因此,对早产儿黄疸更应引起重视,进行动态监测和及早防治.本研究通过对早产儿进行预防性光疗,并将微量血清胆红素(MSB)峰值、住院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永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多排螺旋CT、腹部尿路平片、B超诊断输尿管小结石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多排螺旋CT(MSCT)和常见影像学检查对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效能,评价MSCT和常规影像学检查的可靠性.方法:共收集2004-2006年问78例输尿管小结石(直径<5.0 mm)病例,均以开放性或腹腔镜手术证实.将手术结果同MSCT、腹部尿路平片(KUB)、B超等常见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来判断三种影像学检查的可靠性.本组有69例行KUB检查,78例均行腹部超声(BUS)检查,57例进行MSCT检查.结果:(1)MSCT、KUB、BUS三种检查在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2%、53.9%、67.8%;(2)KUB+BUS在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符合率为74.0%,低于MSCT的98.2%(P<0.05).结论:.MSCT在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上优于KUB、B超及KUB+BUS,是诊断输尿管结石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汪军峰;陈邦文;樊树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原发性腹膜癌治疗进展

    原发性腹膜癌(primary peritoneal carcinoma,PPC)是一种起源于腹膜的恶性肿瘤,腹膜多弥漫受累,而卵巢本身正常或仅浅表受累,其组织病理学特点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似.

    作者:陈华;陈文俊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对妊娠及围产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妊娠合并SLE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SLE患者中,合并血小板减少1例,狼疮肾炎2例,重度子痫前期1例,产后9 d脑病1例,1例孕33周发现胎儿成骨不全,2例早产,4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例极低体重儿.4例足月小样儿.28例妊娠中获15例活婴,未发现新生儿红斑狼疮.结论:SLE对妊娠有较大的影响,严格把握受孕及终止妊娠的时机,加强孕期产科及风湿科的相关检查及严密监护,合理用药控制病情是提高妊娠率及改善围产结局的关键.

    作者:周静;张文淼;黄引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匙刮术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21例分析

    局部直接去除疣体是尖锐湿疣(CA)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有微波、激光、电灼、外科手术、冷冻及外用药疗法[1].男性尿道口CA由于发生在特殊的解剖部位,有时难以应用以上方法进行治疗,我们应用匙刮术治疗21例,获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云志;刘学军;李军;刘际虎;黄晓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部分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1例

    作者近期遇1例部分性葡萄与胎儿共存病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25岁,孕1产0,孕23+3周.于2007年4月11日04:00收入院.主诉:停经23+3周,不规则阴道流血3月余.

    作者:徐瑾;胡海燕;张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52例颈部螺旋CT血管造影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诊断为VBI的患者行颈部CTA检查,并在工作站中进行图像重建.结果:52例VBI患者中,有33例存在血管结构异常,22例存在血管狭窄,18例可见一侧椎动脉明显较对侧纤细.结论:血管狭窄、发育异常等是VBI等的重要发病原因,CTA可作为临床诊断VBI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浩博;成秋生;潘小平;李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建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培养机制,加快实施科技人才队伍的战略步伐

    发达地区医院如何获得人才资源,稳定人才队伍,增强发展后劲,既面临着新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是当前发达地区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

    作者:杨晶;刘瑾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IgE型多发性骨髓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IgE型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确诊的罕见IgE型MM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X线、MRI及骨核素扫描提示第11、12胸椎,第1~5腰椎压缩性骨折及骨盆、脊椎普遍性骨质疏松,骨髓细胞学示浆系统异常增生占0.740,其中原始+幼稚浆细胞占0.728,血清免疫固定电泳示IgE和κ轻链抗血清形成特异性反应沉淀带,确诊为IgE型MM.经3疗程的MP方案化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结论:IgE型MM罕见,要掌握其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以免漏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序贯给予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作者:肖毅;张义成;周剑峰;孙汉英;刘文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不同分割方式放射治疗脑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分割方式放射治疗脑转移癌引起头痛的止痛效果.方法:48例脑转移癌患者,24例采用低分割照射(治疗组),肿瘤吸收剂量3 Gy/次,5次,周,总刺量30 Gy;24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对照组),肿瘤吸收剂量2 Gy/次,5次/周,总剂量40 Gy.结果:48例脑转移癌止痛总有效率为94%,治疗组为96%(23/24),对照组为92%(22/24),两组止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射治疗对脑转移癌疼痛治疗效果肯定,大剂量低分割与常规分割两种放疗方式疗效相似.

    作者:杨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阿霉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阿霉素注射于三又神经主干治疗复发性三又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三又神经痛患者112例,采用上颌神经阻滞麻醉法或(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法注入0.5%阿霉素溶液0.5 mL.采用视觉模拟标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及副反应,疼痛明显缓解.术后各组与术前相比VA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各组之间VA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法治疗复发性三又神经痛简单易行,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郑卫平;陈仲伟;王启朋;江穗;冯航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低血糖反应9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表现为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导致的机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的一系列高代谢症候群以及高兴奋症状和眼部症状.

    作者:叶盛开;陈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神经干细胞分化机制研究进展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是神经系统中未成熟的前体细胞,NSCs分化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是NSCs研究的难点,神经前体细胞处于体内复杂的环境当中,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不同增殖或分化信号使它们具有不同的细胞命运,所以,如何调控NSCs分化与临床应用及中枢神经损伤治疗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就NSCs分化凋节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王咏龙;蔡志友;罗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儿童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鲍曼不动杆萄的感染状况及耐药形势.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6年从我院患者感染标本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267株的临床来源及耐药特征.结果:鲍曼不动杆茵在ICU栓出多(116株,43.4%),主要从痰液分离出来(165株,61.8%).对常用抗茵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头孢西丁、头孢噻肟的平均耐药率迭82.4%、82.0%.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好.结论:鲍曼不动杆茵的分离率逐年增加,耐药形势严峻,对其感染的治疗,可选用舒巴坦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或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抗茵药物.应重视病原菌的检出,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耐药形势日益严重的现状具有重要意叉.

    作者:鲍丽娟;谢永强;邓秋连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视网膜静脉阻塞危险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与主要的全身性疾病、眼局部疾病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患者组为86例病程在3个月内、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未进行过药物治疗的RVO患者.对照组为86例健康查体者,既往无眼底血管性疾病史,以年龄和性别与患者组一对一相匹配.患者组又按阻塞类型分为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分支静脉阻塞(BRVO)两个亚组.检测血脂、血压和空腹血糖等.各组之间分别进行全身性和眼局部性疾病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统计学比较.结果:患者组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P<0.001,P=0.014),与RVO发病呈正相关,而心、脑血管疾病,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生率以及吸烟和饮酒生活习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VO组中,患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4,P<0.001和P=0.022),CRVO组只有惠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29和P=0.028).结论: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为RVO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糖尿病与BRVO的发病也相关.及时诊断和治疗全身性疾惠对于RVO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王林菊;高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