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尿毒清颗粒的长期疗效观察

丁文茂;李曙平;谭昌金;阳光;田慧军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老年人, 尿毒清颗粒
摘要:目的:探讨服用尿毒清颗粒对老年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7例收住我科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的高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尿毒清,连续观察至给药后1年.记录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及1年后的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脂及血浆蛋白等指标,比较治疗前后惠者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个月后患者BUN、Scr、UA均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3个月后患者BUN、Scr显著降低(均P<0.051,在1年的观察期中Scr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余各观察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尿毒清颗粒能改善和延缓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功能减退.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鲍曼不动杆萄的感染状况及耐药形势.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6年从我院患者感染标本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267株的临床来源及耐药特征.结果:鲍曼不动杆茵在ICU栓出多(116株,43.4%),主要从痰液分离出来(165株,61.8%).对常用抗茵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头孢西丁、头孢噻肟的平均耐药率迭82.4%、82.0%.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好.结论:鲍曼不动杆茵的分离率逐年增加,耐药形势严峻,对其感染的治疗,可选用舒巴坦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或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抗茵药物.应重视病原菌的检出,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耐药形势日益严重的现状具有重要意叉.

    作者:鲍丽娟;谢永强;邓秋连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转移性乳腺癌26例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6例一线治疗后进展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予多西他赛注射液35 mg/m2+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第1天和第8天给予;卡培他滨1 000 mg/m2,口服,每天2次,第1~14天给予.每21 d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结果: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3例,稳定5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65%,临床获益率为85%.常见的血液、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结论: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其临床疗效能进一步提高,不良反应并无增加,可作为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二线方案优先选用.

    作者:陈炳光;钟志联;赵鹏;胡世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糖尿病足溃疡换药方法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易并发皮肤软组织溃疡,特别是足溃疡,往往久治不愈,严重者需进行截肢治疗.在非外伤性下肢截肢病人中,因糖尿病足溃疡而截肢的病人占50%[1].我同糖尿病足溃疡及其引起的截肢病人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作者:苏雪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MICA抗原与移植免疫

    MIC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chain-related gene A)基因是MIC基因家族的一个成员,表达MICA抗原.MIC是非经典的HLA-I类链相关基因家族,位于6号染色体,MICA和MICB为其功能基因,两者有80%的同源性.

    作者:谈鸣岳;范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小儿非典型结核性脑膜炎50例诊治体会

    2000年3月至2006年12月我科收治结核性脑膜炎共320例,对于有结核接触史,结核中毒症状,胸片有典型结核改变的基础上出现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的患儿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并不困难,但是无上述典型表现的50例患儿,出现发热、抽搐、昏迷,后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这样给我们临床诊断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易误诊误治.因此结合这50例病例谈谈小儿非典型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治体会.

    作者:舒远琴;肖玲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下肢带状疱疹误诊为椎间盘突出1例

    患者女,77岁,既往有慢性关节炎病史20年,膝关节骨质增生15年.因下肢疼痛2 d,就诊我处.自诉下肢疼痛,尤以左膝关节处疼痛明显,并诉有麻电感,放射至足底.

    作者:杨军;刘建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的胃癌5例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的胃癌病例误诊原因,并提出减少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胃癌病例,对其中5例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临床诊断和手术探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因转移性肿瘤本身较少见,在诊断前较少考虑,故易漏诊或误诊;其次,对此类肿瘤的临床特点不熟悉;另外,以转移瘤之症状或体征出现后就医,忽略原发癌的有关症状或主诉;医务人员分科诊治,均以重视和考虑本科疾患为主,所以术前诊断率不高.结论:提高对胃癌的认识水平,了解其特殊扩散转移方式,注重临床表现,综合应用各种辅助检查手段,减少误诊发生.

    作者:李玉泽;马光耀;马彦龙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巨大纵隔肿瘤切除3例麻醉处理及体会

    纵隔肿瘤是一组病理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胸部肿瘤,由于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性,易于侵犯邻近器官和结构,根治切除极为困难.在麻醉处理上有一定的难度.我院近期对3例巨大纵隔肿瘤施行手术治疗,现将麻醉处理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谢海辉;陈淼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蛋白质组学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蛋白质组(proteome)是指细胞或组织在某一特殊环境、阶段或状态下表达的全套蛋白质谱,这一研究领域称为蛋白质组学(pmteomics),即高通量地确定某一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全套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表达水平、结构和功能特征,用于此项工作的技术有二维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质谱(mass spectrometry)分析和蛋白质芯片技术等,后者又分抗体芯片和捕获芯片质谱联用,如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SELDI)蛋白质质谱芯片.

    作者:胡成效;戴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低血糖反应9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表现为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导致的机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的一系列高代谢症候群以及高兴奋症状和眼部症状.

    作者:叶盛开;陈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不同分割方式放射治疗脑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分割方式放射治疗脑转移癌引起头痛的止痛效果.方法:48例脑转移癌患者,24例采用低分割照射(治疗组),肿瘤吸收剂量3 Gy/次,5次,周,总刺量30 Gy;24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对照组),肿瘤吸收剂量2 Gy/次,5次/周,总剂量40 Gy.结果:48例脑转移癌止痛总有效率为94%,治疗组为96%(23/24),对照组为92%(22/24),两组止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射治疗对脑转移癌疼痛治疗效果肯定,大剂量低分割与常规分割两种放疗方式疗效相似.

    作者:杨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爱西特保留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短期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资料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占糖尿病总人数的67%以上,欧美发达国家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占43%左右,透析治疗价格十分昂贵,所以用药物阻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进展则显得非常重要.我科自2005年始用爱西特保留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蓝海云;张萍;梁慧;陈奇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带状疱疹1例

    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带状疱疹病例少见,作者近期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30岁,因左肩胛部瘙痒1 d于2007年5月12日就诊.

    作者:游书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地塞米松加林可霉素治疗囊肿性痤疮78例

    痤疮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1-3],囊肿是寻常痤疮较为常见的皮肤损害.我们采用地塞米松加林可霉素囊肿内注射,治疗囊肿性痤疮78例,疗效满意.

    作者:陈升见;胡芸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人癌胚抗原重组痘苗病毒负荷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癌胚抗原重组痘苗病毒(CEA-rV)负荷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后能否在体外诱导人癌胚抗原(CEA)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方法:将CEA-rV负荷脐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后用于激发同源的T细胞,检测其对T细胞的增殖作用以及对CEA分泌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与未经CEA-rV负荷的DC激发的T细胞进行比较.结果:经CEA-rV负荷的DC激活的T细胞时CEA分泌性肿瘤细胞具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CEA-rV负荷的DC可以诱导CEA特异性T细胞活性.

    作者:钟亮星;祁岩超;杨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氮末端脑钠肽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自从1981年de Bold等在大鼠的心房组织中分离出心房利钠肽(ANP)以来,近20年以来相继发现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树眼镜蛇利钠肽(DNP),ANP、BNP、CNP、利尿素(UD)、Iso-ANP等一类功能和(或)结构相似的多肽组成了利钠肽系统(NPS),其中与BNP来源于同一前体的氮末端脑钠肽激素原(NT-proBNP)临床价值较为重要.现在就NT-proBNP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李鹏;曾高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宫腔镜检查致心率减慢1例

    患者,43岁,因阴道流血1个月,欲行官腔镜检查明确诊断患者.心电图正常,血压110/70 mmHg,心率80次/min,术前血液检查项目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截石位于手术床上,常规行血压、心率连续监测.

    作者:张霞;宋军君;郭小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神经干细胞分化机制研究进展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是神经系统中未成熟的前体细胞,NSCs分化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是NSCs研究的难点,神经前体细胞处于体内复杂的环境当中,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不同增殖或分化信号使它们具有不同的细胞命运,所以,如何调控NSCs分化与临床应用及中枢神经损伤治疗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就NSCs分化凋节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王咏龙;蔡志友;罗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微小RNA生物功能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研究起始于stRNA (small temporal RNA).1993年Lee等川在新杆状线虫(C.elegan)中通过基因筛选和定位克隆的方法发现了lin-4,lin-4可以与lin-14基因的3'UTR(untmnslate region)不完全结合,阻断lin-14蛋白的表达却不影响lin-14的mRNA表达水平,抑制幼虫从L1期进入L2期.

    作者:秦一雨;全志伟;李济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尼莫地平和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观察

    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原发性SAH占脑血管疾病的10%~15%[1],其病情凶险,易并发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CVS),死亡率高.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对收治入院时神志清醒的40例SAH患者,采用尼莫地平和腰穿脑脊液(CSF)置换治疗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欣;李香莲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