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毅;张义成;周剑峰;孙汉英;刘文励
目的:观察腹腔内注射低剂量免疫球蛋白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符合条件的28例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持续时间、腹膜炎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A组腹透液中加入头孢唑林和头孢羧甲噻肟,疗程14 d.B组在上述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每次换液时腹腔内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用冻干人免疫球蛋白300 mg/2 mL),疗程7 d.分别于治疗开始后,记录每次换液时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变化,如发热、腹痛、腹部压痛及其症状与体征消失时换液次数.腹透液由混浊变清亮的换液次数,同时每次换液后进行透出液细胞计数并进行分类,细胞计数并分类一直重复到腹透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50 mm3).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6个月.结果:至透出液清亮的换液次数和至发热消失的换液次数,B组较A组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至腹痛和腹部压痛消失时,B组的换液次数较A组明显减少(P<0.05);至透出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50 mm3)时,B组的换液次数较A组明显减少,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内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治疗可以增加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抗茵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发.
作者:孙世仁;宁晓暄;陈威;王汉民;连耀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五常法是现代管理的基础,起源于日本,20世纪90年代后期香港医院推广应用.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主要用于改善工作场所的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品质,确保安全,提升形象[1].
作者:邝星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MT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再灌注12 h和24 h大鼠脑组织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IR组和MT组bcl-2、bax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与IR组比较,MT组bax表达显著降低(P<0.05),bcl-2表达增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bax和促进bcl-2表达.
作者:袁胜山;余昌胤;张骏;蔡志友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带状疱疹病例少见,作者近期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30岁,因左肩胛部瘙痒1 d于2007年5月12日就诊.
作者:游书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5(IL-5)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5例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惠儿,以及20例健康儿童诱导痰液中LTB4、IL-5水平,并同时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大呼气流速(PEF).结果: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诱导痰液LTB4平均水平(30.92±8.32)pg/mL,较正常对照组(1.67±0.84)pg/mL为高(P<0.01),其中重度发作组为(58.16±10.45)pg/mL,较轻、中度发作组(7.82±1.86)、(26.78±5.07)pg/mL为高,3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同时,急性发作期诱导痰液IL-5平均水平(77.94±12.21)pg/mL,较正常对照组(7.48±1.89)pg/mL为高(P<0.01),其中重度发作组为(135.98±22.04)pg/mL,较轻、中度发作组(31.83±5.35)、(66.01±10.23)pg/mL为高,3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病情越重,LTB4、IL-5水平越高,且FEV1值、PEF值下降愈明显;缓解期哮喘惠儿较急性发作期各组LTB4、IL-5水平明显下降,肺功能改善.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哮喘急性发作期LTB4与FEV1值、PEF值呈负相关(r=-0.485,-0.504,均P<0.05).与IL-5呈正相关(r=0.549,P<0.05);IL-5与FEV1值、PEF值呈负相关(r=-0.493,-0.562,均P<0.05).结论:LTB4、IL-5在哮喘的急性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可能是构成气道慢性炎症的各类因素之一.测定LTB4、IL-5水平为哮喘的诊断及判断病情提供较好的实验室参数.
作者:辛淑君;林利兰;刘琦石;肖政祥;胡应龙;王影齐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IgE型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确诊的罕见IgE型MM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X线、MRI及骨核素扫描提示第11、12胸椎,第1~5腰椎压缩性骨折及骨盆、脊椎普遍性骨质疏松,骨髓细胞学示浆系统异常增生占0.740,其中原始+幼稚浆细胞占0.728,血清免疫固定电泳示IgE和κ轻链抗血清形成特异性反应沉淀带,确诊为IgE型MM.经3疗程的MP方案化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结论:IgE型MM罕见,要掌握其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以免漏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序贯给予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作者:肖毅;张义成;周剑峰;孙汉英;刘文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1-3],由于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常同时存在其他高危因素,发生病理性黄疸的风险性大大高于足月儿,有时甚至发生低胆红素核黄疸[4],因此,对早产儿黄疸更应引起重视,进行动态监测和及早防治.本研究通过对早产儿进行预防性光疗,并将微量血清胆红素(MSB)峰值、住院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永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特发性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分析,检测65例特发性POF患者(POF组)和75例正常妇女(对照组)PAI-1基因4G/5G多态性.结果:特发性POF患者组PAI-1基因型频率分布,4G/4G型为29.2%,4G/5G型为55.4%,5G/5G型为15.4%;POF患者组4G/4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6.0%),但差异无显著性意叉(χ2=3.54,P>0.05);而4G等位基因频率(0.569)显著高于对照组(0.447)(χ2=4.18,P<0.05),携带4G等位基因个体发生特发性POF的相对风险OR=1.64,95%CI 1.02~2.64.结论: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特发性POF的发病有关,4G等位基因可能是特发性POF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管立学;高丽;孙静华;王敬先;李海波;王瑞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患者男,36岁,就诊于我院无痛胃镜门诊,既往青霉素过敏,磺胺过敏.过敏表现:手指起疹,口唇发紫,发麻,及时停药后症状可慢慢缓解消失.其余药物及食物未见过敏.既往轻微咳嗽、喘.
作者:孙潮涌;隋波;苏冬梅;谢厚云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对P渡离散度的影响.方法:31例Ⅱ孔型ASD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容积、射血分数及右房面积,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大时间、P渡小时间,计算P波离散度.结果:术后3个月右室客积、右室射血分数、右房面积、P波离散度和P渡大时间较术前显著减少,P波小时间较术前无明显改变.结论:ASD封堵术恢复右心形态及功能的同时,改善心房电活动,有效预防房性心律失常.
作者:汪太平;李雪翔;史学功;徐岩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膀胱嗜铬细胞瘤常见症状为排尿时发作性头痛、头晕、心慌及血压升高,而我们收治的1例则以排尿后腹胀为主要表现,临床罕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发;高强利;张超雄;陈昌贵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割方式放射治疗脑转移癌引起头痛的止痛效果.方法:48例脑转移癌患者,24例采用低分割照射(治疗组),肿瘤吸收剂量3 Gy/次,5次,周,总刺量30 Gy;24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对照组),肿瘤吸收剂量2 Gy/次,5次/周,总剂量40 Gy.结果:48例脑转移癌止痛总有效率为94%,治疗组为96%(23/24),对照组为92%(22/24),两组止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射治疗对脑转移癌疼痛治疗效果肯定,大剂量低分割与常规分割两种放疗方式疗效相似.
作者:杨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当其功能因各种肝病而严重受损时,糖代谢就发生障碍,导致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肝源性糖尿病[1].现将我院2000-2006年8月收治的41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礼宏;文煜明;莫文成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阿霉素注射于三又神经主干治疗复发性三又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三又神经痛患者112例,采用上颌神经阻滞麻醉法或(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法注入0.5%阿霉素溶液0.5 mL.采用视觉模拟标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及副反应,疼痛明显缓解.术后各组与术前相比VA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各组之间VA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法治疗复发性三又神经痛简单易行,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郑卫平;陈仲伟;王启朋;江穗;冯航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总结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情况,提高抗感染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3例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情况,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该菌对多数抗生素耐药,可选抗生素少.结论: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是近年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常见耐药茵,通过合理选用抗生素及综合防治措施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何宗广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空洞型肺转移瘤的特殊CT表现,提高其与肺部其他空洞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报告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空洞型肺转移瘤病例,分析其CT表现的特点.结果:空洞型肺转移瘤CT表现出各种空洞样,其中,小环状空洞21枚,囊样空洞3枚,不规则空洞6枚,厚壁空洞3枚,薄壁空洞伴壁结节者1枚.结论: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即空洞的混合性以及与实性瘤的并存性.
作者:吴斌;戴元荣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白血痛K562/ADM耐药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K562/ADM耐药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形态学和annexinV/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mdrl、bcl-2和caspase-3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法(FCM)测定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bcl-2蛋白表达及caspase-3活性.结果:As2O3显著抑制K562/ADM耐药细胞的增殖;经As2O3处理后细胞形态上出现典型的凋亡改变,annexinV/PI双染显示凋亡细胞明显增加;mdrl mRNA表达和P-gp合成明显降低,凋亡抑制基因bcl-2mRNA及其蛋白bcl-2表达下调,caspase-3 mRNA表达和caspase-3活性显著增强.结论:As2O3诱导K562/ADM耐药细胞凋亡,其主要机制可能为As2O3押制mdrl和bcl-2基因表达,逆转耐药白血病细胞因bcl-2和P-gp高表达所介导的凋亡抑制.
作者:张亚莉;魏虎来;孙利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者戒毒前、后的骨代谢变化情况.方法:采用RIA和ELISA法测定53例吸毒患者戒毒前、后及61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瘦素、骨钙素、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的浓度,并比较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海洛因依赖者戒毒前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戒毒后,并且两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戒毒前、后血清BG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两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组间ICTP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骨代谢的改变,其骨形成及骨转换率有一定的影响,戒毒后仍不能完全恢复,而时骨吸收影响不大.提示在进行戒毒治疗的同时,要注意监测骨代谢的变化,并了解其变化规律,以利综合治疗.
作者:谢海啸;张文辉;叶波;章海凌;陶志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与主要的全身性疾病、眼局部疾病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患者组为86例病程在3个月内、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未进行过药物治疗的RVO患者.对照组为86例健康查体者,既往无眼底血管性疾病史,以年龄和性别与患者组一对一相匹配.患者组又按阻塞类型分为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分支静脉阻塞(BRVO)两个亚组.检测血脂、血压和空腹血糖等.各组之间分别进行全身性和眼局部性疾病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统计学比较.结果:患者组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P<0.001,P=0.014),与RVO发病呈正相关,而心、脑血管疾病,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生率以及吸烟和饮酒生活习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VO组中,患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4,P<0.001和P=0.022),CRVO组只有惠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29和P=0.028).结论: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为RVO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糖尿病与BRVO的发病也相关.及时诊断和治疗全身性疾惠对于RVO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王林菊;高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扬刺配合走罐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89例)和对照组(60倒).治疗组采用扬刺配合走罐治疗;对照组行普通针刺拔罐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71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9%,治愈率79.8%;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0%,治愈率4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结论:扬刺配合走罐法主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较普通针刺和拔罐的效果为优,且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路;赖新生;冯淑兰 刊期: 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