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卢解红;伍兆民;董少森

关键词:交叉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了解顺德地区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耐药株的进一步产生.方法: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细菌分析仪Vitek-32及配套G-杆菌鉴定卡(GNI+卡)及药敏卡(GNS-120卡)上机鉴定和药敏.同时用纸片扩散法做手工药敏试验.结果:医院感染156株鲍曼不动杆菌标本来源以呼吸道标本为主,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和外科ICU.在常用的14种抗生素药敏试验中,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达到100%,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为19.2%和16.7%.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率各有差异,其中头孢他啶为16.7%,头孢吡肟为27.6%,而头孢曲松耐药率虽为11.5%,但其中介率却达到51.9%,头孢替坦和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9.9%和62.2%.亚胺硫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保持高度抗菌活性,耐药率只有1.9%和3.2%.结论:院内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耐药机制复杂,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亚胺硫霉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作为重症病人抢救治疗的首选药物.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造血干细胞的可塑性研究进展

    近年来,关于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cells)可塑性(plasticity)的研究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轰动.作为研究早和为深入的干细胞,造血干细胞(hemotopoieticstem cells,HSC)首当其冲,成为这类研究的代表.我们就HSC可塑性研究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郑守虎;段海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种疾病产生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对两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的三联疗法进行分析评价[1].结果:四种方案的成本-效果比依次为:0.346、0.475、0.693、1.298.由敏感度分析成本-效果比依次为:0.294、0.404、0.589、1.103.结论:A组H2RA(2周)方案为佳方案.

    作者:李国萍;薛丽钦;陈建洪;贺金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异丙酚对颅脑手术病人血糖的影响

    目的:观察颅脑手术病人异丙酚静脉麻醉或异氟醚吸入麻醉时颅内血糖水平的变化.方法:25例颅内肿瘤切除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异氟醚组.分别于诱导前、插管后、麻醉维持30 min以及麻醉后60 min时抽取颈内静脉血测定血糖.结果:异丙酚组各时点血糖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而异氟醚组血糖浓度在麻醉后30 min与60 min均有明显升高(P<0.05和P<0.01).结论:异丙酚有脑保护作用,适用于颅脑手术.

    作者:高晓英;黄晓光;郑佳坤;汪朝阳;蔡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椎旁阻滞术用于重症肩周炎的推扳治疗

    我院对重症肩周炎患者进行椎旁阻滞麻醉下推扳治疗18例,现将麻醉下推扳治疗的有关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卢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布洛芬安定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小儿高热惊厥70例分析

    小儿高热病因复杂,常与感染并存,是小儿时期常见症状,其中尤以热性惊厥常见,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脑损害,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及智力发育,积极有效的控制惊厥和退烧是治疗的重要措施.采用布洛芬安定混合液保留灌肠具有止惊退热的双重作用,使用方便,患儿无痛苦,是静脉和口服用药困难者的重要替代方法,能有效地保证严重惊厥的及时抢救.

    作者:王道强;杨秋莲;王晓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儿慢性咳嗽72例临床分析

    慢性咳嗽可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CVA)、胃食管反流(GER)、鼻后流注综合征、慢性咽炎等,因病因复杂而常常不能及时确诊、治疗,现对我院72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方子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多中心性成骨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多中心性成骨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近15年国内报道的15例多中心性成骨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好发于青少年,肿瘤累及多骨或单骨多处发病.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检测可作为判定肿瘤发展程度的指标.治疗上以手术、化疗为主.该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较差.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根据临床表现作相应血AKP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是诊治该病的关键.

    作者:李荔霞;张为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同检测系统总胆固醇测定结果的偏倚分析

    目的:通过对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方法对比分析,探讨各系统之间检测总胆固醇(代HOL)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参照NCCLS的要求,以可溯源的检测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均采用酶法测定TCHOL对本院3个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朗道质控物(水平2和水平3)各测定21次和测定新鲜血清标本40份.结果:朗道质控物和新鲜血清标本代HOL测定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各检测系统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1).各检测系统测定新鲜血清标本TCHOL可靠性系数α分别为0.9977、0.9990,各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各检测系统测定代HOL的精密度CV均小于5%,以可溯源的检测系统1为目标检测系统,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TCHOL均超出临床接受范围.结论:3个不同检测系统测定TCHOL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当同一实验室同一检验项目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检测系统时,应进行结果的对比和偏倚评估.

    作者:刘军;鄢斌;王植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眼眶内炎性假瘤的放射治疗

    目的:探讨眼眶内炎性假瘤的临床过程.方法:对43例眼眶内炎性假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2例取得了病理证实.39例为激素治疗失败病例.均采用放射治疗,放疗剂量12~50 Gy,中位剂量34 Gy.结果:29例(67.4%)完全缓解,14例(32.6%)部分缓解或无缓解.放疗损伤发生率低.结论:对激素治疗失败的眼眶内炎性假瘤,通过放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侯秀玉;李明昱;李高峰;刘明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5岁以下儿童哮喘116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临床特征,为哮喘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哮喘门诊及呼吸科住院的116例5岁以下哮喘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病原学检测和治疗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5岁以下儿童哮喘有如下临床特征,(1)大多有反复咳喘史,仅约1/3患儿有家族特应性病史.(2)哮喘发作首要诱因是呼吸道感染(81.90%),以病毒感染为主,其中以RSV、PIVⅢ和ADV列前3位.(3)临床大多以中重度发作为主,常合并肺炎(57.76%),主要是病毒感染,其次是肺炎支原体.(4)血清总IgE可不高,38.89%(42/108)的患儿高于正常.(5)短程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毒诱发的哮喘发作有较好疗效.(6)预后优于年长儿、成人.结论:5岁以下哮喘患儿大多数无特应性体质,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发因素,肺炎是常见并发症,哮喘家族史、患儿湿疹史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郑吉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清新喋呤在骨移植中的动态研究

    目的:观察血清新喋呤(neopterin)水平在不同预处理方式的大块异体骨骨移植中变化与愈合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建立犬的骨移植动物模型,15只犬左右前肢随机分成辐照组和无辐照组,加有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组和无BMP组,冷冻干燥骨组和低温冷冻骨组.采用双侧尺骨中段切除2 cm骨干和骨膜,再移植2 cm长异体尺骨.术前、术后2、4、6、8、10周取血检测血清新喋呤.结果:血清新喋呤在同时间不同处理的骨移植中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个时间段含量不同(P<0.05).结论:检测血清新喋呤水平,可作为骨移植细胞免疫激活异常的标志.对骨移植的预后估测及治疗效果鉴定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靳松;沈靖南;王晋;尹军强;邹昌业;刘秀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β-轻型地贫伴戈谢细胞增多症1例

    患者男,1岁9个月,贫血貌.体查:脾脏肋下2 cm,肝脏肋下2 cm,无骨痛,心肺正常,神经精神征未引出.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 15.6×109/L,RBC2.18×1012/L,Hb 61 g/L,PLT 282×109/L,MCV 75 fL,RDW 13.3%,分类大致正常.血红蛋白分析示HbA 76.03%,HbF 21.24%,HbA2 2.74%,反向斑点杂交检测该病人基因型为41-42/N,诊断为β-轻型地贫,曾多次进行红细胞输注及有关补血方面的治疗,但症状未有改善,行骨髓穿刺以明确诊断.

    作者:肖燕青;梁绮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24例死亡临床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日渐增多;又由于卫生事业的发展,诊疗标准的规范化及诊疗条件的改善,临床工作中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也日益增多.本研究收集近十年来我院住院患NSTEMI死亡病例共2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钟源乐;邓之敏;赵亮;钟国球;谭经福;叶小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69例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间行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6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4例,女15例,37~79岁,中位年龄61岁.全组病例均在术前经胃镜确诊胃癌.胃底贲门癌32例,胃体癌24例,胃窦癌侵及胃体10例,残胃癌3例.Borrmann分型:Ⅰ型6例,Ⅱ型23例,Ⅲ型31例,Ⅳ型9例.

    作者:朱勇;王敏;林祖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MCMV感染对小鼠海马[Ca2+]i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目的:观察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对小鼠海马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将BALB/C乳鼠同母鼠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24只)和病毒组(35只),感染后56 d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两组小鼠海马的[Ca2+]i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病毒感染组小鼠海马[Ca2+]i增高及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1).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小鼠海马[Ca2+]i及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可能是其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英;闻良珍;程苾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来氟米特加甲氨喋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加甲氨喋呤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单用甲氨喋呤进行对照.方法:39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来氟米特+甲氨喋呤治疗,对照组用甲氨喋呤治疗,疗程为24周,对两组在6周、24周时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在6周、2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44.4%和82.4%,对照组分别为47.6%和61.9%,显示来氟米特+甲氨喋呤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比单用甲氨喋呤好.来氟米特+甲氨喋呤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指标,其耐受性与单用甲氨喋呤无明显差别.结论:来氟米特加甲氨喋呤是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的治疗方案,且较安全.

    作者:胡清;王芳;李雪锋;孙明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造釉细胞瘤1例

    患者男,38岁,农民.自述左侧下颌肿物1年有余.起初约玉米粒大小,当时无痛感.后逐渐增大,至核桃大小.磨牙区轻痛,局部发硬.X线平片检查:左下颌角部有一直径约2 cm的类圆形透亮区,边缘光滑有切迹,内含多个囊腔,壁薄、不连续,其内牙根有吸收现象,未见钙化.X线诊断:左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手术病理报告:左下颌骨多房型囊腺样含齿造釉细胞瘤.

    作者:郭金山;李海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肺癌并自发性气胸23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肺癌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的肺癌并自发性气胸23例患者的年龄、性别、肺癌分期、病理类型、发病机制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发性气胸首发症状主要有胸闷、胸痛和气促.10例患者有吸烟史,6例患者于胸水引流过程中出现自发性气胸,8例患者于化疗后出现气胸.3例患者气管镜检查示气管或支气管不完全阻塞.结论:临床上肺癌并自发性气胸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预后差.

    作者:韩志青;徐晓雯;罗艳蓉;徐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头痛患者的脑电图改变与应用

    目的:探讨头痛患者的脑电图改变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612例各种类型头痛患者行脑电图检查,并与162例正常体检无头痛者脑电图相比较.结果:头痛患者的脑电图非特异性异常率及病理波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体检者.头痛病人中癫痫性头痛与偏头痛的非特异性异常脑电图出现率较高,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两者与其他类型头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在脑电图病理波出现率方面,癫痫性头痛与其他类型头痛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头痛病人的脑电图异常出现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头痛病人中非特异性异常脑电图对诊断癫痫无特异性,而病理波的出现则对诊断癫痫具有特异性,尤以发作间期出现的病理波更具高度特异性.

    作者:叶红涛;杨玉先;石玉良;陈海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纳络酮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浆β-内啡肽和血浆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功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β-内啡肽(β-EP)、血浆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功酶(CK-BB)的变化及纳络酮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将32例新生儿HIE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5例),纳络酮治疗组(17例),20例正常新生儿为正常对照组.纳络酮治疗组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络酮治疗,连用3 d.HIE惠儿组治疗前、治疗3 d后各采血收集标本一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EP,采用改良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得同功酶含量百分数,乘以CK总活性值得出.结果:(1)HIE患儿血浆β-EP、CK-BB水平分别为(201.25±87.98)ng/L和(53.27±14.17)IU/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2.20±36.40)ng/L和(10.60±4.55)IU/L(P<0.01).(2)治疗后HIE纳络酮组β-EP、CK-BB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分别为P<0.05和P<0.01),提示纳络酮对HIE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β-EP参与了HIE的病理生理过程,在HIE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CK-BB活性升高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有关,且与脑组织损害严重程度成正比;纳络酮能明显降低HIE惠儿血浆β-EP水平,对HIE起保护和治疗作用.

    作者:肖巨庆;赵凤琴;黄艳;刘健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