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涛;杨玉先;石玉良;陈海丰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持续在20~200μg/min为标准诊断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1例,胰岛素强化治疗3个月,用放免法测定UAER,β2-微球蛋白(β2-MG)排泄率.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β2-MG排泄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大方;闫自强;李洁;周岩;刘秦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对初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1例初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43例,予TA方案化疗[吡柔比星(THP)联合阿糖胞苷(Ara-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8例,予VTLP方案化疗[THP联合长春新碱(VCR)、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强的松(Pred)];对照组,53例初治的急性白血病中ANLL 36例,予DA方案化疗,ALL 17例,予VDLP方案化疗[两方案均以柔红霉素(DNR)代替THP].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2疗程的完全缓解(CR)率(81.97%)明显高于对照组(50.94%)(P<0.05),但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可作为初治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何慧清;许晓军;任志娟;邱大发;林淑华;郭子文;古滔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支扩)合并肺癌38例,占同期收治老年支扩的15.9%(38/239).现结合临床报告如下.
作者:李叶芳;李伟峰;李楚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女,41岁,主因右耳前肿物3年来我院就诊,查体发现右耳前一直径约3cm肿物,手术所见肿物大小约2 cm×3cm×3 cm,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楚.大体检查:灰白色肿物一个,大小3 cm×2.5cm×1.8 cm,肿物表面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切面灰白色,质软.镜下检查:肿瘤组织由丰富的淋巴组织和其间呈腺管状、梁索状排列的上皮细胞组成,上皮细胞低倍镜观呈现为结节状、多灶状分布,周围有大量淋巴组织,部分区域可以见到淋巴滤泡.上皮细胞胞浆约嗜酸性,周边可见排列整齐,栅栏样,中央部分区域呈梁索状,部分区域可以见到明显的腺样结构,部分区域可以在中央看到多量胞浆丰富、淡然的黏液细胞.细胞大小一致,未见分裂相.
作者:黄勇;李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对118例水平性斜视患者行斜视矫正术,术后6周以后随访观察,满意程度达98%,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强;周雄;周和政;陈云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男,38岁,农民.自述左侧下颌肿物1年有余.起初约玉米粒大小,当时无痛感.后逐渐增大,至核桃大小.磨牙区轻痛,局部发硬.X线平片检查:左下颌角部有一直径约2 cm的类圆形透亮区,边缘光滑有切迹,内含多个囊腔,壁薄、不连续,其内牙根有吸收现象,未见钙化.X线诊断:左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手术病理报告:左下颌骨多房型囊腺样含齿造釉细胞瘤.
作者:郭金山;李海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ASAⅠ~Ⅱ早孕需人工流产者15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R1组,瑞芬太尼0.5μg/kg持续静注60 s,随后静注异丙酚2.0 mg/kg;R2组,瑞芬太尼1.0μg/kg持续静注60 s,随后静注异丙酚2.0 mg/kg;C组,单用异丙酚2.0 mg/kg诱导,术中维持每次追加异丙酚0.5~1.0 mg/kg.观察麻醉前后SBP、DBP、HR、SpO2的变化,呼吸抑制发生情况,注射痛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情况,记录异丙酚总用量、手术时间、术毕呼之睁眼时间、离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诱导后SBP、DBP、HR、SpO2均有所下降,R1、C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R2组(P<0.01);R1、R2组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注射痛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1),术毕呼之睁眼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1),异丙酚总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1).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麻醉效果好,镇痛作用强,呼吸抑制发生率低,能显著减少异丙酚用量等优点.
作者:李步龙;李明睿;詹鸿;吴涯雯;石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临床特征,为哮喘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哮喘门诊及呼吸科住院的116例5岁以下哮喘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病原学检测和治疗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5岁以下儿童哮喘有如下临床特征,(1)大多有反复咳喘史,仅约1/3患儿有家族特应性病史.(2)哮喘发作首要诱因是呼吸道感染(81.90%),以病毒感染为主,其中以RSV、PIVⅢ和ADV列前3位.(3)临床大多以中重度发作为主,常合并肺炎(57.76%),主要是病毒感染,其次是肺炎支原体.(4)血清总IgE可不高,38.89%(42/108)的患儿高于正常.(5)短程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毒诱发的哮喘发作有较好疗效.(6)预后优于年长儿、成人.结论:5岁以下哮喘患儿大多数无特应性体质,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发因素,肺炎是常见并发症,哮喘家族史、患儿湿疹史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郑吉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肺癌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的肺癌并自发性气胸23例患者的年龄、性别、肺癌分期、病理类型、发病机制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发性气胸首发症状主要有胸闷、胸痛和气促.10例患者有吸烟史,6例患者于胸水引流过程中出现自发性气胸,8例患者于化疗后出现气胸.3例患者气管镜检查示气管或支气管不完全阻塞.结论:临床上肺癌并自发性气胸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预后差.
作者:韩志青;徐晓雯;罗艳蓉;徐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加甲氨喋呤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单用甲氨喋呤进行对照.方法:39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来氟米特+甲氨喋呤治疗,对照组用甲氨喋呤治疗,疗程为24周,对两组在6周、24周时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在6周、2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44.4%和82.4%,对照组分别为47.6%和61.9%,显示来氟米特+甲氨喋呤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比单用甲氨喋呤好.来氟米特+甲氨喋呤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指标,其耐受性与单用甲氨喋呤无明显差别.结论:来氟米特加甲氨喋呤是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的治疗方案,且较安全.
作者:胡清;王芳;李雪锋;孙明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炭吸附法对成人重型破伤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采用炭吸附法+常规治疗的6例成人重型破伤风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例患者8次治疗反应良好,病人均痊愈出院;而同期13例仅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5例治愈,8例死亡.结论:炭吸附法能消除破伤风患者血液中的大量破伤风毒素.该方法有效、安全、简单,能早期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与病死率.
作者:马昌义;杜一平;杨祖蓉;丁光玲;王艳;王静;李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小儿高热病因复杂,常与感染并存,是小儿时期常见症状,其中尤以热性惊厥常见,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脑损害,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及智力发育,积极有效的控制惊厥和退烧是治疗的重要措施.采用布洛芬安定混合液保留灌肠具有止惊退热的双重作用,使用方便,患儿无痛苦,是静脉和口服用药困难者的重要替代方法,能有效地保证严重惊厥的及时抢救.
作者:王道强;杨秋莲;王晓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水癌胚抗原(CEA)鉴别诊断良、恶性胸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21例恶性肿瘤和32例良性疾病患者胸水CEA.结果:恶性组胸水CEA检测值9.12~10 155μg/L,不同病理类型肿瘤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良性组胸水CEA检测值0.24~7.13μg/L.恶性组与良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以胸水CEA 5μg/L作为阳性界值,胸水CEA诊断恶性胸水的敏感性为100%(21/21),特异性为93.8%(30/32),准确度为96.2%(51/53).结论:胸水CEA可作为良、恶性胸水良好的鉴别诊断指标,有必要将其列为胸水的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郑卫东;郭亮;秦伟超;胡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女,36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因尿量较少,临床考虑移植肾排异而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Acuson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超声显示:肾脏大小为12.0 cm×5.5 cm×4.5cm,皮质回声减低.肾内血流显示不丰富.
作者:朱贤胜;王莎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管通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慢性低血压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9例MHD慢性低血压及同期17例MHD非低血压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测患者血压、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管通对MHD慢性低血压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MHD慢性低血压患者血浆Alb、BUN、Scr显著低于非低血压组患者,管通治疗可显著提高慢性低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并可提高患者血浆Alb水平,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MHD慢性低血压患者血浆Alb、BUN、Scr显著下降,管通能显著提高MHD低血压患者的血压及Alb水平,管通对MHD慢性低血压有显著疗效(有效率为81.8%).
作者:曹礼应;肖丽佳;余月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间行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6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4例,女15例,37~79岁,中位年龄61岁.全组病例均在术前经胃镜确诊胃癌.胃底贲门癌32例,胃体癌24例,胃窦癌侵及胃体10例,残胃癌3例.Borrmann分型:Ⅰ型6例,Ⅱ型23例,Ⅲ型31例,Ⅳ型9例.
作者:朱勇;王敏;林祖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毒性反应,以及给患者带来的不适,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方法:通过健康教育反复强化患者的防护意识.结果:化疗时神经毒性反应减轻,再次化疗反应较首次化疗反应更轻.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奥利沙铂化疗时所致神经毒性反应.
作者:方映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种疾病产生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对两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的三联疗法进行分析评价[1].结果:四种方案的成本-效果比依次为:0.346、0.475、0.693、1.298.由敏感度分析成本-效果比依次为:0.294、0.404、0.589、1.103.结论:A组H2RA(2周)方案为佳方案.
作者:李国萍;薛丽钦;陈建洪;贺金山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