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血适应证的分析

刘棋;孙姝丽

关键词:成分输血, 适应证,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30名患者在实施成分输血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性问题.方法随机抽查30份输血病历并进行分析.结果在30份输血病历中有9份存在不合理问题.结论开展成分输血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输尿管发育异常的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输尿管发育异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近4年收治输尿管发育异常16例,采用发育不良肾脏及输尿管的切除,巨型输尿管的裁剪整形、输尿管再植等治疗.术前经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CT、MRI等检查,结合病史、手术所见、病理发现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6例,13例女性.结构异常11例、末端异常10例、数目异常7例.B超发现8例发育不良的肾脏.单输尿管发育不良并肾发育不良者,IVU仅能部分发现,合并重复肾者7例,其中5例静脉肾盂造影(IVP)均全程显影.7例(10条)巨输尿管2例并肾发育不良,IVP未显影.发育异常输尿管合并发育不良肾或巨输尿管合并发育不良肾及重复肾功能不良者原则上应行发育不良输尿管及肾的切除,若重复肾输尿管功能好可考虑保留,有开口异位者则需输尿管再植入膀胱.原发巨输尿管可行裁剪整形,并肾功能差者行巨输尿管及发育不良肾的切除.结论输尿管发育不良在女性多见;结构异常多见、末端异常次之.诊断应注重病史中会阴部漏尿,反复泌尿系感染,结合B超多能发现,IVP检查作为必要补充以鉴别并利定侧.应依患儿的具体病情对应处理.

    作者:陈中献;蒋学武;王广欢;李建宏;林涵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保利尔胶囊治疗高脂血症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保利尔胶囊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方法对8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中保利尔试验组(简称试验组)60例,降脂灵对照组(简称对照组)20例,疗程8周.结果两组治疗后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尤以试验组胆固醇下降较明显,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降甘油三酯效果显著(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高密度脂蛋白影响不大(P>0.05),观察中还发现试验组降血脂疗效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保利尔胶囊对高脂血症有显著疗效,且不受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的影响.

    作者:布仁巴图;乌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活性炭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影响

    我院制剂室在配制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过程中,发现活性炭对左氧氟沙星的含量有明显影响,为探讨不同浓度的活性炭对左氧氟沙星的吸附作用,特做如下实验.

    作者:于军;徐淑敏;刘景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耳鼻咽喉科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特点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已不在满足于治疗生理上的疾病,而是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护士不仅护理技术操作要过硬,而且要结合病人的身心、社会需要,向病人宣讲疾病的常识、用药的注意事项、手术前的准备、手术的护理配合以及饮食、活动、休息等.通过操作示范,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公休会、病人现身说法、电视录像等,有计划地、有系统地实施健康教育,满足病人的需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知道如何自我保健,防止疾病的复发.同时也使病人认识到护理的价值,改善护患关系,增强医护之间的合作,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保证病人住院期间在整体护理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作者:皮庆梅;罗亚丽;韩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葛根素注射液对颈椎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和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的122例颈椎病急性发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颈椎牵引、局部按摩等理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能量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高于对照组75.9%(P<0.01);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分别比对照组缩短5.8天和7.5天;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和血沉明显降低(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辅助治疗颈椎病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秋元;郭更生;徐珊琪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7年1月~2002年1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人17例,均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鞠方恩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回盲部肠结核长期误诊2例原因分析

    回盲部肠结核的发病率较低,其中一部分病例无典型症状,如果对此缺乏认识将易误诊.现将长期误诊超过1年的病例2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李苏华;黄晓霞;肖卫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血清Ⅳ胶原、Ⅲ型前胶原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用一较为简便的方法替代传统的检测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方法将糖尿病病人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水平分为B、C、D组,B组(32例),UAER<30mg/d;C组(37例),30mg/d<UAER<300mg/d;D组(23例),UAER≥300mg/d;A组(30例)为健康体检正常对照组,采空腹静脉血,查血清C-Ⅳ、PCⅢ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C-Ⅳ在白蛋白正常时即开始显著上升,且D组>C组>B组>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C-Ⅳ的升高与UAER存在着较好的正相关性.PCⅢ在糖尿病白蛋白正常期的病人中浓度未见明显升高,可提示该期病人肾间质尚未有明显改变,这和该期的病理所见一致.但随着病人尿白蛋白的增多PCⅢ明显升高D组>C组>B组(P<0.05).与UAER亦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本研究表明C-Ⅳ、PCⅢ均能较好地反映2型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情况,可为临床上提供疗效及病情进展的监控参数,尤其C-Ⅳ更能在尿白蛋白正常的DN早期发现肾损害,为DN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指标.

    作者:卢岚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微波治疗外阴尖锐湿疣311例疗效分析

    外阴尖锐湿疣是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已成为妇科的常见病.其病因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并与机体免疫低下有关[1].本文收集了我院经微波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的临床资料,介绍如下.

    作者:颉玉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脑乐静中甘草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脑乐静中甘草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脑乐静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运用超声波处理脑乐静样品并采用HPLC法测定甘草酸的含量.结果脑乐静中甘草酸含量平均为1.36mg/ml.结论运用HPLC法测定脑乐静中甘草酸的含量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重现性好等优点.为脑乐静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作者:潘翠华;吴德康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加强医院科技论文发表工作的管理策略

    医学科技论文产出是一个单位集医、教、研人才综合实力的有力表达,是人才效应的体现[1].我院作为全国百佳医院和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综合性大型医院,一直非常重视科技论文的发表,不断加强和完善对科技论文发表的管理工作,从而使我院在全国医疗机构中发表论文数一直名列前茅:现就我院加强论文发表管理工作的策略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钱毅;鲁鸿;谭剑;杨云滨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青霉素皮试阳性特殊病例1例报告

    青霉素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副作用小且疗效好,但是此药的缺点是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青霉素的过敏反应还有多种特殊表现.下面介绍1例青霉素皮试阳性特殊病例.

    作者:徐风华;张玉莲;宋冬梅;张塞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卵巢囊肿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体会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于运动神经与横纹肌接头间传导功能障碍所致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肌肉疾病.某些药物,感染,手术或精神紧张等因素可诱发肌无力危象引起呼吸困难而危及患者生命.我院2002年12月24日收治1例右卵巢囊肿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经我院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手术切除右卵巢囊肿,病人平安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星卫;戴伟英;刘彬;朱明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口服药抗早孕与人工流产的比较研究

    多年来,人工流产术是我国终止早孕的主要方法,虽安全可靠,但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对高危病人有潜在的危险性.如术中出血、感染、人流综合征,子宫穿孔、颈管粘连等.因此,寻求更安全有效的抗早孕方法,成为当今妇产科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对2001年部分早孕妇女分两组(即药物组、人流组)进行观察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付凤芝;朱淑平;常爱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银杏胶囊中总黄酮含量

    目的测定复方银杏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从而对本品质量进行控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芦丁的线性范围为0.012~0.060mg/ml,回归方程为Y=12.4x-0.013 相关系数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9.37%,RSD为0.8161%.结论该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可以成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王奎兴;戚园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甲磺酸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疗效观察

    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3年期间,我科共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患者82例,其中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甲磺酸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44例,并与单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38例作临床对照观察,结果表明两药联合应用能明显减少垂体后叶素的用量,且可减轻垂体后叶素的副作用,同样达到止血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泽敏;唐培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陈旧股骨颈骨折1例漏诊分析

    1 病例报告患者,女,72岁,因腰及右下肢疼痛伴活动受限8个月于2002年11月来诊,患者疼痛以夜间为主,一般止痛药均不能缓解,无典型间歇性跛行.患者曾经就诊于3家二级以上医院,并曾住院治疗,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由于疼痛剧烈,且以夜间为主,故曾疑为肿瘤,来我院就诊且收入院.患者否认外伤史.既往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8年.查体:腰椎棘突及棘旁无压痛,椎旁无叩痛.右髋关节屈伸及内外旋轻度受限,右下肢轻度外旋及短缩,大粗隆上移,大腿及小腿内外侧皮肤感觉均较对侧减退、股四头肌萎缩,肌力4级,伸肌力稍减弱,右直腿抬高试验40°阳性.膝、踝反射无异常,无病理征.腰椎X线片示腰3滑脱(Ⅰ度),腰椎骨关节病,双髋CT(2002-8-16)报告示未见异常(见图1),腰椎CT示腰3滑脱(Ⅰ度),腰椎3/4、4/5及腰5/骶/椎间盘膨出伴突出,腰椎核磁示腰3滑脱(Ⅰ度),腰椎骨关节病.患者入院后拍骨盆及股骨全长X线片见右股骨颈陈旧性骨折为头下型,股骨头已坏死,股骨颈短缩、大粗隆上移(见图2).再次追问病史,患者想起10个月来曾于家中卫生间滑倒,当时感右髋部疼痛,未予诊治,卧床休息1周后缓解.后间断腰、髋及右下肢疼痛,数月来频繁发作渐加剧,多方诊治未有缓解.此次诊断明确后行右下肢股骨髁上骨牵引8kg,持续2周后测量双下肢等长,行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1周下地活动,术前症状消失,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李士春;石英杰;朱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龙珠软膏治疗烧伤60例临床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龙珠软膏对浅度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龙珠软膏与紫花软膏对照治疗浅Ⅱ°烧伤各60例,观察创面愈合时间,疗效,创面疼痛,创面分泌物.结果龙珠软膏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0.47±2.68天,紫花软膏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1.25±2.57天,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显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85.00%,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二组创面分泌物治疗后明显减少,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二组疼痛经治疗后明显减轻,治疗组早期减轻疼痛更为明显.结论龙珠软膏可有效治疗浅Ⅱ°烧伤,明显减少创面渗出,减轻创面疼痛.

    作者:李国辉;姚闽;赵英;廖立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31例临床转归

    为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临床转归,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我们对1991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邓世周;王兵;郭荣华;董旭华;邓杨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胸部X线片、CT、HRCT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胸部X线片(以下简称胸片),胸部CT(以下简称CT),高分辨CT(以下简称HRCT)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以下简称IPF)的诊断价值,探讨它们动态变化与IPF疗效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符合中华医学会1994年颁布的IPF诊断标准的病例56例均作胸片、CT、HRCT的检查并随访12~48个月,分析其动态变化与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高电压、小焦距摄片条件可提高胸片质量.IPF X线胸片主要表现:早期双下肺模糊磨玻璃密度增高影,提示肺泡炎性改变;中期两下肺野,外周出现线性条状纹理,以网状、网结状阴影为主;晚期囊泡状改变,出现蜂窝肺,肺容积缩小,膈肌上抬,叶间裂移位.3例无异常.CT的IPF主要表现:胸膜下方弓形线影(胸膜下与胸廓曲线一致获得高密度线)系支气管周围纤维性变和肺泡萎陷所致;网线影提示小叶间隔和肺泡壁增厚;蜂窝影更早发现,好发于胸膜下,大小不等,多在10mm内,壁厚等均匀,呈筛空状阴影.HRCT的IPF主要表现:由于进一步提高了PWA空间分辨率,对早期肺泡炎与纤维化鉴别以及蜂窝肺的早发现极有帮助.它无创,不需对比,比胸片、CT更能动态观察判断疗效及预后.结论胸片、CT、HRCT的联合运用能更细致、准确地反映IPF的影像学特征.特别是小叶间隔增厚及小叶间质增厚伴有肺结构实变影和病变周围型分布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重要意义.诊断还须结合临床、肺功能、肺活检并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间质疾病,职业性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

    作者:周玉洪;王国忠;严德钧;张高兆;胡弛雄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