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军;徐淑敏;刘景燕
目的探讨清洁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26例清洁颅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种不同的危险因素与颅内感染的发生有关.诸如无菌操作、手术时间、术前使用抗生素、激素的应用、是否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引流管放置时间、及切口漏等均为重要方面.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开展微创手术、围术期使用有效抗生素、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敬宁;蔺玉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指近2个月以内新发生的或恶化劳累型心绞痛,达到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制定的劳累型心绞痛分级标准Ⅲ级(即日常活动明显受限,在平时一般活动或行走时可发生心绞痛)或Ⅳ级(轻微活动即可诱发)以及静息心绞痛.UA的治疗目标是解除心绞痛症状,预防心肌梗死和防止死亡.UA的长期治疗(即二级预防)目标是准确评价预后,治疗促发因素,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预防反复住院及采用经济有效的治疗策略.UA的常规药物治疗包括以下几类.
作者:王义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肺结核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其病原体被发现后的百余年内,疫情明显改善,但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多种耐药结核菌的增加及糖尿病、艾滋病的蔓延,结核病的发病率再次呈现上升趋势[1].在世界范围内,结核病成为因传染病而死亡的首位死因.据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资料报道,全球约9亿人已感染结核杆菌(MTB),每秒钟有一人受染[2].目前,结核病的治疗以化疗为主,但耐药性广泛存在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均是困惑医疗界的难题,而中医药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有其独到之处,故挖掘祖国医学宝库,寻找疗效理想的中药治疗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采用达肺冲剂对实验性结核病小鼠进行实验观察如下.
作者:刘丽;李春雯;赵彩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30名患者在实施成分输血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性问题.方法随机抽查30份输血病历并进行分析.结果在30份输血病历中有9份存在不合理问题.结论开展成分输血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作者:刘棋;孙姝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我院自1997年1月~2002年1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人17例,均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鞠方恩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监测下麻醉管理是用具有镇静或镇痛作用的麻醉复合药物,来完成非住院病人内镜检查包括纤支镜、胃肠内镜检查等的一种麻醉方法.这种麻醉方法具有时效短、苏醒迅速、无痛苦、副作用小等特点,我院从2000年5月起,对38例自愿要求在麻醉状态下行内镜检查的患者实施了该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守德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非典型肺炎与SARS在门诊的鉴别与治疗.方法对发热门诊82例肺炎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68例,好转13例,疑似SARS 1例.结论非典型肺炎与SARS鉴别要掌握诊断标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综合分析,治疗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及阿奇霉素为主.
作者:陈玉凤;刘淑芹;张媛;高静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3年期间,我科共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患者82例,其中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甲磺酸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44例,并与单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38例作临床对照观察,结果表明两药联合应用能明显减少垂体后叶素的用量,且可减轻垂体后叶素的副作用,同样达到止血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泽敏;唐培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胃镜可直接观察胃粘膜的形态、色泽等细微结构,又能同时胃内照相;直视下活检及细胞学检查.而近年来,由于其附属配件的相应发展,不仅可用于诊断,而且可用于镜下治疗、生理测试和功能检查等,为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手段.在检查治疗过程中,胃镜检查有其很高的安全性,严格按规程操作,对病人健康不会有任何危害.然而,由于对适应证掌握不够严格,也可能在术中、术后发生一定的并发症.我院自1998年至今胃镜检查8000余人次,由于我们的严格预约和术中精心的护理,未发生一例严重并发症.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朱秀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医学科技论文产出是一个单位集医、教、研人才综合实力的有力表达,是人才效应的体现[1].我院作为全国百佳医院和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综合性大型医院,一直非常重视科技论文的发表,不断加强和完善对科技论文发表的管理工作,从而使我院在全国医疗机构中发表论文数一直名列前茅:现就我院加强论文发表管理工作的策略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钱毅;鲁鸿;谭剑;杨云滨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确定酸浸提法测定人头发中锌、铁、钙、铜元素的佳实验条件.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对发样酸浸提条件进行选择.结果浸提四种元素的佳条件:铁:6mol/L HNO3在30℃浸泡6h;锌:6mol/L HNO3,在30℃浸泡6h;铜6mol/L HNO3,在30℃浸泡6h;钙:6mol/L HNO3,在30℃浸泡6h.结论在各元素的佳处理条件下对发样进行浸泡,可得出四元素各自的含量.
作者:马坤;秦静怡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已不在满足于治疗生理上的疾病,而是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护士不仅护理技术操作要过硬,而且要结合病人的身心、社会需要,向病人宣讲疾病的常识、用药的注意事项、手术前的准备、手术的护理配合以及饮食、活动、休息等.通过操作示范,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公休会、病人现身说法、电视录像等,有计划地、有系统地实施健康教育,满足病人的需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知道如何自我保健,防止疾病的复发.同时也使病人认识到护理的价值,改善护患关系,增强医护之间的合作,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保证病人住院期间在整体护理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作者:皮庆梅;罗亚丽;韩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外阴尖锐湿疣是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已成为妇科的常见病.其病因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并与机体免疫低下有关[1].本文收集了我院经微波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的临床资料,介绍如下.
作者:颉玉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6岁,于2003年4月26日因左下肢肿痛进行性加重半月到本院就诊,体格检查:T 37℃,P 81次/min,R 20次/min,BP 120/80mmHg左下肢肿胀,以小腿为重,皮温较对侧偏低,浅感觉迟钝,足背动脉搏动弱,诊断为左下肢脉管炎.遵医嘱给予脉络宁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在患者左手背进行静脉穿刺输液,5min后即出现胸闷、憋喘,并有轻度呼吸困难,全身皮肤潮红,考虑为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液,给0.1%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给予氧气吸入,流量5L/min,10min后患者逐渐出现全身荨麻疹,给氟美松10mg静脉注射.40min后皮疹逐渐消退,皮肤颜色正常,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病情稳定.
作者:刘囡囡;张兴霞;刘翠霞;梁凤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是根据对供试品作粉末研究所得出的一系列晶间距d及相对衍射强度与标准数据(或由标准数据得到的相应数据)比较进行物相鉴别的方法.该技术以其特异、准确、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药物分析领域,科研工作者们正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一技术.本文就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里研究较多的、人们较感兴趣的问题作一介绍,以供生产、科研和临床使用部门参考.
作者:张建革;王国勇;王雪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月经来潮是少女进入青春期后的正常生理现象,而月经的具体表现以及伴随的自觉症状常因人而异.为了搞好女性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工作,对我院部分女大学生的月经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耿铁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硬膜外阻滞是一种不完全性麻醉,常需辅助药以完善其镇静、镇痛和消除不良反应的作用,为此,我们采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哌啶(咪哌合剂)为防治腹腔手术时的牵拉反应,并与哌啶和氟哌啶(哌氟合剂)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对90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患者监测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颅脑损伤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在受伤后前3天比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然后开始下降,至第5天、第7天降至接近正常水平(P>0.05);应激性溃疡出血者比无出血者血浆皮质醇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且与颅脑损伤程度有关(P<0.01);奥美拉唑组和氨甲苯酸组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出血可能与皮质醇水平升高有关,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吕汉文;荆国杰;叶彩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十分常见,而其大出血更是内科常见的急症,病情严重者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我们近年来采用善宁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并与垂体加压素治疗进行对照,观察其止血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永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黄连解毒洗剂治疗尿布皮炎的效果.方法应用黄连解毒洗剂对30例尿布皮炎患儿进行1~2个疗程的外洗局部浸泡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1个疗程(7天)有效率87%,2个疗程有效率94%.结论黄连解毒洗剂对尿布皮炎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安全可靠.
作者:叶心凤;黄宁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