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达肺冲剂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的疗效实验

刘丽;李春雯;赵彩霞

关键词:
摘要:肺结核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其病原体被发现后的百余年内,疫情明显改善,但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多种耐药结核菌的增加及糖尿病、艾滋病的蔓延,结核病的发病率再次呈现上升趋势[1].在世界范围内,结核病成为因传染病而死亡的首位死因.据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资料报道,全球约9亿人已感染结核杆菌(MTB),每秒钟有一人受染[2].目前,结核病的治疗以化疗为主,但耐药性广泛存在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均是困惑医疗界的难题,而中医药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有其独到之处,故挖掘祖国医学宝库,寻找疗效理想的中药治疗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采用达肺冲剂对实验性结核病小鼠进行实验观察如下.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发热门诊82例肺炎诊治初探

    目的探讨非典型肺炎与SARS在门诊的鉴别与治疗.方法对发热门诊82例肺炎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68例,好转13例,疑似SARS 1例.结论非典型肺炎与SARS鉴别要掌握诊断标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综合分析,治疗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及阿奇霉素为主.

    作者:陈玉凤;刘淑芹;张媛;高静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臀位矫正法临床应用比较

    臀位分娩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产伤多,足月新生儿的死亡率较头位者高4倍,遗留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较头位多[1].为避免上述损伤,近几年来臀位剖宫产率明显上升.如能在孕期将臀位安全地矫正成头位,则可降低臀位分娩的发生率,为探讨臀位矫正的有效方法,本文回顾并比较了1992年6月~2002年3月臀位自然回转及3种臀位矫正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颉玉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309例巨大胎儿分析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309例巨大胎儿的诊断、分娩时机、分娩方式及并发症,并与单胎正常体重儿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巨大胎儿中双顶径(BPD)+股骨长度(FL)≥16.5cm者占85.61%;宫高+腹围≥140cm者占56.02%;胎儿腹围(AC)≥39.0cm者占88.04%;孕期孕妇体重增加≥18.0kg者巨大胎儿发生率为14.21%.巨大胎儿与正常体重儿相比难产率明显升高.剖宫产组较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及产伤机会均明显降低.结论 BPD+FL≥16.5cm、AC≥39.0cm、宫高+腹围≥140.0cm及孕期增重≥18.0kg均可作为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一项可靠的参数指标,若二者或二者以上同时存在,则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准确率可明显提高.对巨大胎儿应避免困难的阴道助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对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分娩时间不宜超过预产期.

    作者:梁军;黎晓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青霉素皮试阳性特殊病例1例报告

    青霉素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副作用小且疗效好,但是此药的缺点是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青霉素的过敏反应还有多种特殊表现.下面介绍1例青霉素皮试阳性特殊病例.

    作者:徐风华;张玉莲;宋冬梅;张塞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现将我院10年间诊治的8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资料进行总结如下.

    作者:韦喜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脑乐静中甘草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脑乐静中甘草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脑乐静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运用超声波处理脑乐静样品并采用HPLC法测定甘草酸的含量.结果脑乐静中甘草酸含量平均为1.36mg/ml.结论运用HPLC法测定脑乐静中甘草酸的含量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重现性好等优点.为脑乐静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作者:潘翠华;吴德康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马兜铃酸肾病1例报告

    近年来,中草药引起的马兜铃酸肾病已日益受到重视.现将作者近期诊治的朱砂莲致马兜铃酸肾病1例报告如下.

    作者:徐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氯亚明等联合治疗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近几年来我科就诊的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患者日渐增多,其中慢性根尖炎急性发作的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较多,此种根尖周炎病程长,复诊次数多,治愈慢,经过长期的观察,笔者发现我科采用氯亚明、3%双氧水、生理盐水、庆大霉素液交替冲洗,以及用2%碘酊行瘘管通过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丽华;李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幼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起病突然,其致病菌为凝固酶阳性噬菌性Ⅱ组71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此菌可产生一种表皮松解毒素[1],造成皮肤损害,皮损为泛发全身的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面积表皮剥脱的急性皮肤病[2].严重者可合并败血症和蜂窝织炎,死亡率较高[3].我科1998~2002年收住1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延华;李金兰;李谦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足的局部缺血、神经营养障碍和经久不愈的感染.由于致残率高,使糖尿病足成为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1997年以来,我科收治糖尿病足5例,治愈4例,死亡1例.现将护理中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蔡秀美;吴阿凤;许耀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陈旧股骨颈骨折1例漏诊分析

    1 病例报告患者,女,72岁,因腰及右下肢疼痛伴活动受限8个月于2002年11月来诊,患者疼痛以夜间为主,一般止痛药均不能缓解,无典型间歇性跛行.患者曾经就诊于3家二级以上医院,并曾住院治疗,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由于疼痛剧烈,且以夜间为主,故曾疑为肿瘤,来我院就诊且收入院.患者否认外伤史.既往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8年.查体:腰椎棘突及棘旁无压痛,椎旁无叩痛.右髋关节屈伸及内外旋轻度受限,右下肢轻度外旋及短缩,大粗隆上移,大腿及小腿内外侧皮肤感觉均较对侧减退、股四头肌萎缩,肌力4级,伸肌力稍减弱,右直腿抬高试验40°阳性.膝、踝反射无异常,无病理征.腰椎X线片示腰3滑脱(Ⅰ度),腰椎骨关节病,双髋CT(2002-8-16)报告示未见异常(见图1),腰椎CT示腰3滑脱(Ⅰ度),腰椎3/4、4/5及腰5/骶/椎间盘膨出伴突出,腰椎核磁示腰3滑脱(Ⅰ度),腰椎骨关节病.患者入院后拍骨盆及股骨全长X线片见右股骨颈陈旧性骨折为头下型,股骨头已坏死,股骨颈短缩、大粗隆上移(见图2).再次追问病史,患者想起10个月来曾于家中卫生间滑倒,当时感右髋部疼痛,未予诊治,卧床休息1周后缓解.后间断腰、髋及右下肢疼痛,数月来频繁发作渐加剧,多方诊治未有缓解.此次诊断明确后行右下肢股骨髁上骨牵引8kg,持续2周后测量双下肢等长,行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1周下地活动,术前症状消失,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李士春;石英杰;朱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卵巢囊肿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体会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于运动神经与横纹肌接头间传导功能障碍所致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肌肉疾病.某些药物,感染,手术或精神紧张等因素可诱发肌无力危象引起呼吸困难而危及患者生命.我院2002年12月24日收治1例右卵巢囊肿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经我院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手术切除右卵巢囊肿,病人平安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星卫;戴伟英;刘彬;朱明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学分析

    目的分析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方法分析1994年9月~2003年5月我院收治的58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盆腔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和子宫内膜(或肿瘤)活检结果.结果单纯子宫病变占97.6%,单纯附件肿瘤或同时合并宫内病变占2.4%.良性病变占89.5%,恶性肿瘤占10.5%.随年龄增长,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良性病变,常规B超结合宫腔镜检查可减少子宫内外病变的漏诊率.

    作者:谢梅青;王良岸;唐雪莲;杨冬梓;邝健全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胃镜检查术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胃镜可直接观察胃粘膜的形态、色泽等细微结构,又能同时胃内照相;直视下活检及细胞学检查.而近年来,由于其附属配件的相应发展,不仅可用于诊断,而且可用于镜下治疗、生理测试和功能检查等,为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手段.在检查治疗过程中,胃镜检查有其很高的安全性,严格按规程操作,对病人健康不会有任何危害.然而,由于对适应证掌握不够严格,也可能在术中、术后发生一定的并发症.我院自1998年至今胃镜检查8000余人次,由于我们的严格预约和术中精心的护理,未发生一例严重并发症.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朱秀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口服药抗早孕与人工流产的比较研究

    多年来,人工流产术是我国终止早孕的主要方法,虽安全可靠,但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对高危病人有潜在的危险性.如术中出血、感染、人流综合征,子宫穿孔、颈管粘连等.因此,寻求更安全有效的抗早孕方法,成为当今妇产科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对2001年部分早孕妇女分两组(即药物组、人流组)进行观察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付凤芝;朱淑平;常爱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输血适应证的分析

    目的探讨30名患者在实施成分输血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性问题.方法随机抽查30份输血病历并进行分析.结果在30份输血病历中有9份存在不合理问题.结论开展成分输血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作者:刘棋;孙姝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对我科自1992年1月~2002年12月间收治的18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道损伤由单纯胆囊切除引起者11例(61.1%),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引起者5例(27.8%),其他腹部手术2例(11.1%).18例患者共行手术39次,末次手术行胆肠吻合术11例.优良率达83.4%.结论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必须充分重视每1例胆囊切除术,充分认识潜在的危险性,熟悉胆道系统的解剖及其变异,严格掌握胆囊切除术及LC的指征;根据胆道损伤的类型,合理把握初次手术时机,成形后的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胆道重建的佳选择.

    作者:姚明;鲁琪;姚聪;孙瑾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制备工艺对中药制剂头痛饮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三种不同制备工艺生产的头痛饮进行性状、相对密度、挥发油含量测定,表明含挥发油类药物在制备中宜采取回流提取,收集挥发性留液或密闭提取的方法,以减少成分散失,确保临床疗效.

    作者:谭君峰;任广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晚期恶病质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

    目的为提高晚期恶病质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的成功率.方法从1997年6月~2003年5月本科共为符合恶病质诊断标准的晚期心脏瓣膜疾病患者62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MVR 36例,AVR+MVR 20例,AVR 6例,52例同时行TVP.结果 1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依次分别为室性心律失常、低心排、肺部感染、出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4例(6.45%),死因为肾功能衰竭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室性心律失常.结论晚期恶病质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外科治疗应重视围手术期心、肾功能维护;术中重视三尖瓣返流的处理;瓣膜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可不考虑为手术禁忌证.

    作者:徐根兴;王利民;萧明第;薛松;袁忠祥;吕志前;卢成宝;叶一舟;林雷;肖亦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脉络宁过敏反应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6岁,于2003年4月26日因左下肢肿痛进行性加重半月到本院就诊,体格检查:T 37℃,P 81次/min,R 20次/min,BP 120/80mmHg左下肢肿胀,以小腿为重,皮温较对侧偏低,浅感觉迟钝,足背动脉搏动弱,诊断为左下肢脉管炎.遵医嘱给予脉络宁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在患者左手背进行静脉穿刺输液,5min后即出现胸闷、憋喘,并有轻度呼吸困难,全身皮肤潮红,考虑为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液,给0.1%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给予氧气吸入,流量5L/min,10min后患者逐渐出现全身荨麻疹,给氟美松10mg静脉注射.40min后皮疹逐渐消退,皮肤颜色正常,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病情稳定.

    作者:刘囡囡;张兴霞;刘翠霞;梁凤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