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铁军
目的测定复方银杏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从而对本品质量进行控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芦丁的线性范围为0.012~0.060mg/ml,回归方程为Y=12.4x-0.013 相关系数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9.37%,RSD为0.8161%.结论该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可以成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王奎兴;戚园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肺结核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其病原体被发现后的百余年内,疫情明显改善,但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多种耐药结核菌的增加及糖尿病、艾滋病的蔓延,结核病的发病率再次呈现上升趋势[1].在世界范围内,结核病成为因传染病而死亡的首位死因.据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资料报道,全球约9亿人已感染结核杆菌(MTB),每秒钟有一人受染[2].目前,结核病的治疗以化疗为主,但耐药性广泛存在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均是困惑医疗界的难题,而中医药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有其独到之处,故挖掘祖国医学宝库,寻找疗效理想的中药治疗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采用达肺冲剂对实验性结核病小鼠进行实验观察如下.
作者:刘丽;李春雯;赵彩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医学科技论文产出是一个单位集医、教、研人才综合实力的有力表达,是人才效应的体现[1].我院作为全国百佳医院和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综合性大型医院,一直非常重视科技论文的发表,不断加强和完善对科技论文发表的管理工作,从而使我院在全国医疗机构中发表论文数一直名列前茅:现就我院加强论文发表管理工作的策略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钱毅;鲁鸿;谭剑;杨云滨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肝硬化是由于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地作用于肝脏,造成肝组织慢性、进行性、弥漫性损害,从而引起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常见.肝硬化的病程发展一般比较缓慢,临床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作者:蒋红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臀位分娩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产伤多,足月新生儿的死亡率较头位者高4倍,遗留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较头位多[1].为避免上述损伤,近几年来臀位剖宫产率明显上升.如能在孕期将臀位安全地矫正成头位,则可降低臀位分娩的发生率,为探讨臀位矫正的有效方法,本文回顾并比较了1992年6月~2002年3月臀位自然回转及3种臀位矫正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颉玉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简称米索组)及催产素组,米索组于胎头娩出即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催产素组于胎头娩出即予静推催产素20U+25%葡萄糖20ml,观察第3产程时间及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h内总出血量.结果第3产程时间:米索组7.35±4.68min,催产素组8.08±5.15min,P>0.05.第3产程出血量:米索组176.4±79.95ml,催产素组为194.1±70.36ml,P>0.05.产后2h出血量:米索组84.7±50.04ml,催产素组139.6±87.16ml,P<0.01.产后2h总出血量:米索组260.1±78.9ml,催产素组333.7±92.7ml,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可有效地减少产后2h出血量,且经济、方便、副作用小.
作者:刘亚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中分离的酵母菌体外对依曲康唑(IT)、氟康唑(FL)的敏感性.方法用E-test抗真菌药敏试条在体外检测IT、FL对酵母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值,判定敏感性.结果 237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培养阳性168例,分离出白念珠菌153株(91.07%,153/168),其中对IT敏感129株、中敏12株、耐药12株,对FL敏感150株、中敏1株、耐药2株;光滑念株菌9例(5.38%,9/168),其中对IT敏感2株,中敏0株、耐药7株,对FL敏感6株、中敏1株、耐药2株;近平滑念珠菌1株(0.60%,1/168),对IT和FL均耐药;热带念珠菌2株(1.19%,2/168),1株对IT耐药,2株对FL均敏感;清酒念珠菌2例(1.19%,2/168),其对IT、FL均敏感.结论 E-test法检测酵母菌对IT、FL的敏感性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为临床选择抗真菌药物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费实;朱慧兰;李平;钟道清;丘小珊;张锡宝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月经来潮是少女进入青春期后的正常生理现象,而月经的具体表现以及伴随的自觉症状常因人而异.为了搞好女性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工作,对我院部分女大学生的月经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耿铁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尿绒毛膜包囊的电镜结构.方法分离纯化尿中绒毛膜包囊,用尿绒毛膜酶单克隆抗体将细胞膜包囊免疫沉淀下来,进行电镜结构分析.结果被免疫沉淀下来的大分子酶,在电镜下显示出许多大小不等的包囊,这些包囊具有典型的脂质双层结构.结论绒毛膜酶在尿液中的存在形式为细胞膜包囊.
作者:关广聚;曹娅丽;胡晓燕;邓景惕;李龙凯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男,45岁,农民.因黑便、反复少量呕血3天,于2002年5月7日入院.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体格检查:神志清,轻度贫血貌,血压120/75mmHg,脉搏86次/min,心音低钝,心律齐,腹平软,剑突下偏右轻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0g/L,血小板246×109/L,肝功能正常.腹部B超: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入院按上消化道出血处理:止血及支持治疗,同时静脉滴注西米替丁0.4g/次,日2次.首次输完西米替丁后约15min,患者出现多汗、乏力、心慌、饥饿感等症状.
作者:于元英;张月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医院内环境中非发酵菌的感染情况,分析其与医院内感染的联系,以引起临床的重视.方法利用法国梅里埃ATB细菌分析仪对本院内环境进行非发酵菌鉴定.结果本医院内环境中,医护人员双手及空气的非发酵菌感染情况严重,检出率分别为43.1%和20.5%.在送检的612例标本中,共检测出非发酵菌104例,检出率为17.0%;假单胞菌属多,占58.7%,其次为不动杆菌属,占26.9%.其中,检出多的菌种是嗜麦芽假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分别占19.2%和14.4%.结论医院内环境中非酵菌的感染情况以医护人员双手及空气严重;非发酵菌感染以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多.
作者:黄小霞;雷泽洪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慢性腹泻病人的病因诊断通常较困难,一些病人可以进行部分结肠镜和(或)全结肠镜、回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但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评价较少.我们通过对104例慢性腹泻病人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评价了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温艳惠;李卫东;宫彦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硬膜外阻滞是一种不完全性麻醉,常需辅助药以完善其镇静、镇痛和消除不良反应的作用,为此,我们采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哌啶(咪哌合剂)为防治腹腔手术时的牵拉反应,并与哌啶和氟哌啶(哌氟合剂)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非典型肺炎与SARS在门诊的鉴别与治疗.方法对发热门诊82例肺炎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68例,好转13例,疑似SARS 1例.结论非典型肺炎与SARS鉴别要掌握诊断标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综合分析,治疗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及阿奇霉素为主.
作者:陈玉凤;刘淑芹;张媛;高静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回盲部肠结核的发病率较低,其中一部分病例无典型症状,如果对此缺乏认识将易误诊.现将长期误诊超过1年的病例2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李苏华;黄晓霞;肖卫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本文分析了痤疮、黄褐斑、鱼鳞病等常见损容性疾病的病因、病机,重点介绍了有关中医食膳美容的方法及对常见皮肤病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晓莲;蔡念宁;周冬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我院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脾损伤180例,其中56例经非手术治疗,55例治愈,1例中转手术;现将56例非手术治疗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颖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的122例颈椎病急性发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颈椎牵引、局部按摩等理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能量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高于对照组75.9%(P<0.01);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分别比对照组缩短5.8天和7.5天;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和血沉明显降低(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辅助治疗颈椎病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秋元;郭更生;徐珊琪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为提高晚期恶病质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的成功率.方法从1997年6月~2003年5月本科共为符合恶病质诊断标准的晚期心脏瓣膜疾病患者62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MVR 36例,AVR+MVR 20例,AVR 6例,52例同时行TVP.结果 1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依次分别为室性心律失常、低心排、肺部感染、出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4例(6.45%),死因为肾功能衰竭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室性心律失常.结论晚期恶病质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外科治疗应重视围手术期心、肾功能维护;术中重视三尖瓣返流的处理;瓣膜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可不考虑为手术禁忌证.
作者:徐根兴;王利民;萧明第;薛松;袁忠祥;吕志前;卢成宝;叶一舟;林雷;肖亦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我科自1998~2003年期间,收治颌面部采石爆炸伤患者15例,伤情复杂、严重,经救治痊愈出院.现将其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萍;金波涛;李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